天热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天热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天气热如果入睡时有汗出,醒来后自止,常常是盗汗的表现,多因为体内阴虚所致,也可见于肺结核等患者。
天气热或者天气不热,如果没什么原因动不动就汗出不止,这在中医上称作自汗。常见因为体内气虚阳虚等原因引起,也可见于佝偻病、甲亢等患者。
天气热如果经常出冷汗,多半因为体内阳虚、卫气不足,肌表不固所致,可见于低血糖等患者。
天气热如果经常出汗,每次出汗可持续20到30分钟,常伴心悸、燥热不安等症状,被称作潮热,多见于妇女更年期或更年期前期。
脸上斑点竟是疾病征兆
女性朋友面部的色素斑点往往与自身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有些斑点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中医认为,大多数面斑产生的原因都是肝郁气滞,即由不良情绪等引发,很多长斑者还伴有某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等,所以特别是女性长色斑时要警惕身体的疾病。
信号:面部色斑或与疾病相关
发际边斑点:和妇科疾病有关,如女性激素不平衡等。
眼皮部斑点:多见于妊娠与人流次数过多的人及女性激素不平衡者。
太阳穴、眼尾部斑点: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打击等原因相关。
鼻下斑点:多见于卵巢疾患。
眼周围斑点:多见于宫疾患、流产过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者。
面颊的斑点:多见于肝脏疾患,日晒、更年期老人及副肾上腺机能减弱者面部也有显现。
嘴巴周围的斑疤:见于进食量过多者。
下颚斑点:见于血液酸化、白带过多妇科疾患。
额头斑点:多见于性激素、副肾激素,卵巢激素异常者。
支招:
祛斑按摩三个穴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针对面部长斑的情况,女性平时应坚持按摩一些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地机穴(阴陵泉穴下10厘米)。
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来说,还需要按摩长斑的地方。中医上有阿是穴的说法,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淡斑试试薏苡仁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田栓磊:薏苡仁是极佳的美容食材,具有治疣平痘、淡斑美白、润肤除皱等美容养颜功效。用法为:成人每天用带壳的薏苡仁30克,洗净后加入两杯半水,煮熬到水减至一半时即可服用。一般服一个月。
老人贫血可能是疾病征兆
除了因为老人牙齿松动脱落、咀嚼能力差造成的缺铁性贫血外,有些老人由于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严格限制膳食中的动物性食品,也容易导致贫血的发生。
其次,肿瘤是老人贫血的重要原因,缺铁性贫血常常是胃肠道肿瘤的首发表现,老人尤其要高度警惕。贫血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或绝经后妇女,应常规作大便潜血试验,如果呈阳性,要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及胃镜检查。
失血也会造成贫血,比如十二指肠或胃溃疡出血、痔疮出血等。还有各种肾脏疾病晚期造成的肾功能衰竭,由于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使骨髓的造血机能减退,引起贫血。骨髓原发性疾病也会产生贫血,像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因此,老人一旦出现贫血,不要擅自服补血药,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查找病因。因为许多贫血患者,服用了含铁的药物后,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改善,掩盖原发疾病,贻误诊断。
揭秘夏天热的出汗能减肥吗
炎热的夏季,减肥的朋友就越来越多了。网上很多朋友输夏天更容易减肥,效果更快。原因是因为天气热,身体容易发热和出汗,因此我们就可以更轻松甩掉脂肪。那夏天热的出汗能减肥吗?
其实,“夏天热出汗减肥”这种说法根本没有道理。我们的身体分布了300万个汗腺,一边是分泌部,可以分泌汗液;另一边是排泄部,开口是皮肤表面。排汗可以调节体温,排出一些代谢废物。正常来说,出汗属于反射活动。热导致血管扩张,水会把热量传到肌肤表面,随汗水蒸发。
人在高温环境下出汗量一天可能有8-12升。而出汗只会分泌一点热量,1克的汗大概只能散发580卡热量。可是,失水状态下,只能暂时让体重变轻。想要减肥则要减少脂肪。因此,夏天出汗是身体调节温度,和脂肪燃烧,减肥瘦身没有关系。
专家认为出汗多少和减肥没有任何的联系。反过来看,出汗多还可能是因为体质虚弱或植物神经异常引起的。运动过程产生的热量都要利用汗液的蒸发、对流及辐射等散发到体外,让体温平衡。
老人贫血是疾病征兆
有部分老年人的贫血是由疾病造成的,例如存在消化道隐性出血,甚至是癌症等严重的疾病。不少老人,最开始是因为贫血而到血液科求诊,但最后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胃癌或大肠癌。此外,肾病和一些严重的血液病也会有贫血的表现。
另一方面,贫血还会反过来影响和加重老年人本来就存在的慢性病。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氧气,带走所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因此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可直接造成人体脏器功能减退,导致病变。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本身就存在缺氧状态,如果再发生贫血,其原有的慢性病会加重。专家说,例如患有冠心病的人,本身就存在心脏缺血、缺氧,而贫血会加重此类问题,导致心绞痛甚至猝死的发生几率上升。
5种大便是疾病征兆
俗称“羊粪球”,小颗、偏硬。患有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或便秘的人,大便堆积在肠道中,水分被吸收,导致大便变硬。喝水少也可能导致大便发硬。这类人在有便意时不要憋着,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蔬菜,促进肠道蠕动。
像泥巴一样,接近腹泻。这可能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中的水分所致。如伴有腹部不适,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要调理饮食,放松心态。如伴有便常规异常,多见于慢性肠道炎症,要及时就医,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带鲜红色,则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发于中老年人。
常伴随突发便意,气味或恶臭、或无味,原因多是压力大、暴饮暴食、食物中毒等,要注意保暖,多吃易吸收的食物,如粥、面、蔬菜等,避免高脂肪或高蛋白饮食。大便不成形持续一周以上,可能预示器质性病变。
块状和液状便交替出现,无特定颜色,多由“肠易激综合征”引起,多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机体疲惫状态,令大便形态不稳定,应消除压力、放松身心、均衡饮食,维持肠道环境的稳定。
较细的条索状,甚至细如面条,好发于为减肥节食、腹肌无力的女性,也可由肛门狭窄或直肠肿瘤挤压所致。建议多吃海带、木耳、香菇、豆腐等易吸收水分的食物及酸奶等发酵食品,促进肠道活性。40岁以上的人若长期如此,应尽早就医,排除肿瘤可能。
不要觉得大便恶心,就连看都不看一眼,有时候敢于正视自己的大便形状,没准还能提早发现疾病信号,防患于未然。
绝经的症状
身体会出汗
绝经之后的人,雌性激素突然明显的缺乏,难免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不适感,或者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些伤害。
大多数人在绝经前期就会发生一些身体不适的现象,最常见的就是心情和情绪的变化,会比较烦躁。
而且还容易激动,失眠、焦虑、内心不安、抑郁、阵发性脸潮红等,有的时候皮肤甚至还会出现蚂蚁爬的感觉,而且还会大量的流汗,且会觉得皮肤非常痒,而且衣服经常湿透。
所以说,潮热出汗是绝经期妇女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症状,而且发生率非常高,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大概是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五十的人可以有效的持续五年以上。
潮热出汗
潮热出汗最初的表现就是阵阵发热,除了背部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胸部。从胸部再涌向颈部,然后就能波及到全身,接着为突发性出汗。
同时,还伴随着头晕、心悸、乏力、持续数十秒到数分钟不等,发作的次数也从每天二十多次到每周一次到两次不等。
而且,经过研究发现,在潮热出汗发作的时候,皮肤的温度会上升,发作之后就会变成正常的温度。
可能是与潮热出汗发作时侯的血液流动速度加快有关,这种征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解释。但是在潮热发作的时候,虽然有血管扩张,但是并没有血压的变化。
潮热经常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征兆,大多数妇女月经还没有出现紊乱的状况,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潮热出汗的现象。
这也是预示着女性身体卵巢的功能正在下降,同时也有少数妇女绝经的时候没有潮热,绝经很久以后才会出现。
大多数的潮热出汗是跟着月经的变化同步的,而且其程度也会跟着有波动。
绝经的其他征兆
除了潮热出汗之外,还有其他绝经的征兆。
月经变化
月经变化,意味着月经开始断断续续,有的时候很长时间才来一次,并且量非常少,周期延长,甚至是三个月或者是更长,少数人的表现为月经失去了周期,呈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也会增多,甚至还会出现继发性贫血。
精神神经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主要就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而且脾气急躁并且不能控制,发脾气之后又会感觉到深深的自责,内心非常的矛盾且非常的神经质,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口出伤人,并且非常固执。
在做事情的时候,注意力也不集中,而且还伴随着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和抑郁等症状,严重者似精神病表现。
并且神经质太过激动,也会造成身体大量的出汗。
手麻可能是疾病征兆
一、脑卒中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单侧的手麻可能是脑卒中的征兆,进展型脑卒中患者通常都有一侧肢体发麻,然后出现偏瘫。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僵等症状,而且又存在脑卒中高危因素,应多加注意,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二、颈椎病
人到中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往往会导致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关节增生和肥大。这些突出的颈椎间盘或增生的关节一旦压迫邻近的颈神经根时,便成了颈椎病。颈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觉异常外,还伴有颈肩部肌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动障碍等症状。
三、糖尿病
末梢神经炎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以末梢神经炎最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此病前期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例如有麻木、针刺、灼热或行走如踏棉垫感;后期则有肌力和肋张力下降,进而发展为肌萎缩和瘫痪。
四、腕管综合症
这是家庭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另外,会计和“电脑族”也是腕管综合症的高发人群。腕管综合症是支配手的神经之一“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所致,初期表现为手的刺痛、麻木、感觉异常,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以至于病人有“麻醒”或“痛醒”的诉说。此病可伴有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劳累时症状加重,甩手、局部按摩可使症状有所缓解。
五、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可能会有手麻的现象,但不是很明显,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会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