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夏天会鸣叫的昆虫 纺织娘
五种夏天会鸣叫的昆虫 纺织娘
因为常发出““轧织、轧织”的声音,像织女织布一般,所以被称为纺织娘。雄性纺织娘主要是靠前肢摩擦发出声音,用来吸引雌虫的注意。
蟠桃的相关传说
西王母是中国西方昆仑山居住的仙女,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日为瑶池的西金母圣诞。“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有三千六百株桃树。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间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传说王母娘娘蟠桃会,孙悟空偷吃仙桃的故事久为民间传唱,为人们品桃倍添韵味。民间,人们用桃来祈福,把寿团称为寿桃。寿宴中总少不了它。在传统的年画中,寿桃更是表现内容,如桃合灵芝称仙寿、合蝙蝠称为福寿,多见于《蟠桃献寿图》,寄寓延年益寿。桃子,总与仙、寿连在一起,缘于它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传说凡间享用过“仙果”蟠桃的,一位是周穆王,再有一位就是汉武帝。
传说周穆王路过昆仑山,曾经受到过西王母的款待,并在瑶池上饮酒赋诗,盘桓多日。后来,周穆王再次途经昆仑山,四处寻找瑶池蟠桃园,却怎么也找不见,只好恋恋不舍离去。
据《汉武帝内传》记载。元封六年四月,西王母曾与汉武帝相会,送给汉武帝四个蟠桃,汉武帝吃后只觉通体舒泰,齿根生香,便想在皇宫花园栽种。西王母告知:“中夏地薄,蟠桃种之不生。”此后,汉武帝贪恋蟠桃美味,曾三次派大臣东方朔长途跋涉,西上昆仑,偷来蟠桃。汉武帝还把吃过的桃核,一个个谨慎地收藏起来,一直传到明代。据明代《宛委馀编》记载:“元洪武时,元代内库所藏蟠桃核,长五寸,广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赐食武帝蟠桃于承华殿’十四字。
真丝和桑蚕丝有什么区别
一:桑蚕丝
桑蚕丝是天然的动物蛋白质纤维,是丝绸织造最主要的原料。光滑柔软,富有光泽,有冬暖夏凉的感觉,磨擦时有独特的“丝鸣“现象,有很好的延伸性,较好的耐热性。桑蚕丝是蚕虫使用桑叶后而突出的丝就叫做桑蚕丝,人们也称桑蚕丝为生丝。
桑蚕丝的所织的面料具有冬暖夏凉的感觉,它是丝绸织造最主要的原料。真丝是以桑蚕丝为原料,以千根茧丝抱和胶着缫制而成的长丝的织品。丝素中含有氨基酸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第二皮肤”它是对人的皮肤有帮助的,所以我们在平时做保养与洗涤的时候也要注意,最好是用中性的洗衣液手洗,阴干就可以了。
二:真丝
真丝是蚕丝的一个统称,但是蚕丝它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真丝被称为“纤维皇后”,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古往今来的人的青睐。真丝,属于蛋白质纤维,丝素中含有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故可以使皮肤保持滋润、光滑。
三:区别
蚕丝纤维是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天然长丝纤维,由蚕改粘液凝固而成。所以真丝和桑蚕丝还是有区别的。
真丝织品是一大类纺织织品,笼统的说蚕丝其实就是纺真丝的材料。蚕丝经过纺变成我们所说的真丝,桑蚕丝它是没有进过纺变的,它是一种原料。桑蚕丝和真丝都是有蛋白质的,现在在工业领域和医用领域都用到蚕丝了。 桑蚕丝是以桑叶为主食的家养蚕种,桑蚕吐出来的蚕丝色泽白里带黄,手感细腻、光滑。是丝绸制造的主要原料。真丝面料品种按照工艺大致有双绉、重绉、乔其、双乔、重乔、桑波缎、素绉缎、弹力素绉缎、经编针织等几个大类,各有各的特点,因其加工工艺互不相同,衙门的价格也不同。
虫草和冬虫夏草的区别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只要一谈到虫草,就认为是冬虫夏草。实际上,虫草≠冬虫夏草,二者区别很大,冬虫夏草只是约500多种虫草中的一种,只有特异的虫和特定的菌共生的才能叫冬虫夏草,在虫草家族中,只有冬虫夏草属药食两用,其各种药用及保健功效最被人所熟知。
虫草是生物学分类中一个大的概念,只要是真菌感染虫体(以鳞翅目、鞘翅目昆虫为多数)并能够长出子座的复合体都能够称为“虫草”,不同真菌感染不同的昆虫就形成不同的虫草,目前已知的虫草近400种,大致分为三个科。大部分虫草不能食用,甚至有毒,只有极少种类能食用。
而冬虫夏草,只是诸多“虫草”中的一种,它一定是“中国被毛孢真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体内形成的。冬虫夏草分布于垂直海拔3500~5000m的高山草甸中,其生长地域条件严格,属高寒地带物种。从学术层面分析,唯有以中国被毛孢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生成的虫草为正宗的“冬虫夏草”,这也是唯一进入《中国药典》的虫草品种。
冬虫夏草,它主要分布在高海拔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主产地有青海、西藏、四川部分地区、甘肃少数地区,其中以青海玉树、西藏那曲出产的冬虫夏草品质最佳。因此,如果某个商家宣称自己的冬虫夏草产地是湖北,那一定不是真的冬虫夏草。而且,产于西藏的虫草,也不一定就都是真的冬虫夏草,还有可能是其他种类的。
天然冬虫夏草由虫和草两部分组成:头部——夏草,是真菌类寄生植物菌株的子座,也是天然冬虫夏草有性态“种子”的所在,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尾部——冬虫,为昆虫类动物幼虫的尸体,为“草”提供生存场所和必须的营养物质,当虫草长成之时,其内部组织基本被真菌的菌丝体所替代,而外形只是不能被转化利用的囊壳。
专家表示,我们把冬虫夏草简称为“虫草”是不妥当的,长此以往会留下一个容易被钻的“空子”。商贩们会利用名称的混乱来“鱼目混珠”,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所以购买冬虫夏草最好去正规药店,一般可参照以下5个标准:
1、形体完整,虫肥草短。冬虫夏草形体似蚕。长约3~5厘米,粗约0.3~0.8厘米。
2、观察环纹。冬虫夏草环纹粗糙明显,近头部环纹较细,共有20~30条环纹。
3、外黄亮,内色白。冬虫夏草的外表呈深黄色或黄棕色。
4、从虫足上识别。冬虫夏草全身有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尾部1对,中部4对最明显。
5、从头部的子实体上识别。冬虫夏草头部的子实体为深棕色,圆柱形,长4~8厘米,粗0.3厘米,表面有细小的纵向皱纹。
大家在购买冬虫夏草时,一定要学会辨别冬虫夏草的真假优劣,这样才能买到纯正的冬虫夏草。
知了的功效与作用
知了是一种飞行类小昆虫,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容易见到,尤其是在夏天,有时候甚至在晚上的时候马路上都会看见很多知了,突然想起梁静茹的《宁夏》中有一句“知了也睡了,安静的睡了,宁静的夏天”。对于知了的养生功效以及作用大家了解的应该不多甚至于不了解吧。
其实知了有很多养生的功效,没有听说过的人一定会感到很惊奇,其实大家完全没必要这样大惊小怪,自然界中很多昆虫的功效和作用很多,人类食用了可以养生,当然知了也不例外。
知了触角短小,位于复眼前方。前胸背板两侧边缘略扩大,中胸背板有2个隐约的中央线状淡赤褐色的锥形斑。翅2对,透明有反光,翅脉显明,前缘淡黄褐色,翅基室1/3为黑色,亚前缘室呈黑色,并有一淡黄褐色斑点。后翅基部2/5为黑色。雄虫具鸣器,雌虫则无。足3对,淡黄褐色,腿节上的条纹、胫节基部及端部均黑色。腹部各节黑色,末端略尖,呈钝角。雄虫腹盖发达,不及腹部的一半,外缘呈弧形隆起;腹盖的外缘与后缘、各腹节的后缘以及分布在腹面分散的点,均为淡黄褐色。雌虫腹盖不发达,产卵器显著。知了的幼虫期叫蝉猴,蝉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味道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对于这种富含高蛋白的食品人吃了是有好处的,不仅如此,知了还能治疗小儿夜啼,破伤风病、胃热吐食、疔疮毒肿以及皮肤风痒等多种疾病,是不可多得的佳品。所以有条件的人们可以选择经常吃一些知了,对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知了的种类
1.春蝉:春天首先会鸣叫的蝉,叫声是唧—唧—。体长2.5~3.7公分,分布于山区,每年6至7月间会出现。
2.寒蝉: 体长2.6~3.3公分,每年8月过后,各处都十分常见。到十月时还会鸣叫。
3.山蝉:体长4~4.6公分,生活在山区,特征是常停在松树上鸣叫。
4.油蝉:最常见的种类,长3.4~4公分。
5.姬宁母:体长2~3公分,以温暖地区较多,在每年的7月间会出现集体合唱。
6.叽叽蝉:体长1.8~2.4公分,每年9月过后较常见,常停在松树上鸣叫。
7.草蝉:体长1.2~1.7公分,属于小型蝉的种类。每年3至7月会在甘蔗园出现。
8.熊蝉:体长4.~5公分,全身呈现黑色发亮,暖和地区数量较多,常在上午时鸣叫。
9.蟪蛄:体长2~6公分,身体呈现扁平状。在梅雨停止时就开始鸣叫。
10.日本(八重山)蟪蛄:体长1.8~2.4公分,是蟪蛄的亲族:体型比蟪蛄更扁平。
11. 春蛁:体长2.5~3.7公分,分布于山区,每年6至47月间会出现。
12.茅蜩:体长42.5~4公4分,较常栖息4于阴暗的密林中;到黄昏时就会大
夏天会叫的昆虫有哪些 蚊子
夏天最常见无处不在的会“叫”的昆虫当属蚊子莫属了,蚊子是不会鸣叫的,我们听到的烦人的嗡嗡声,主要是靠它飞行时高频率振动摩擦翅膀而发出。
惊蛰节气的含义
惊蛰又叫“启蛰”,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蛇虫鼠蚁,“蛰”就是藏的意思,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大自然节律才使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