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甲状舌骨囊肿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甲状舌骨囊肿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非手术疗法如用腐蚀剂烧灼瘘管效果欠佳,一般主张应手术彻底切除。其手术方法:

1.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后仰。

2.切口:在囊肿最隆起处,顺皮纹做横切口,如有瘘管则围绕瘘口做横梭形切口,分离上、下皮片。

3.暴露囊肿及分离瘘管:纵行分离胸舌骨肌,暴露出囊肿包膜。为确定瘘管的行程及深度,由瘘管口或囊肿内注入美蓝,以组织钳抓住囊肿或瘘管的皮肤开口向舌骨方向分离,术中应注意不要伤及喉上神经及血管。

4.切除舌骨中部:分离至舌骨体时,仔细检查管道盲端是否止于此处,若止于此处则将瘘管与囊肿一并切除。若管道绕舌骨上升,则应在舌骨中线两侧各 0.7~1cm处切断,去除1.5~2cm长的舌骨。沿中线剪开舌骨舌肌,顺瘘管向舌体深部分离至舌根。此时食指伸入口内将舌根盲孔推向前下,在手术野后方可见一突起点,此时瘘管的终点,将瘘管剪除,以肠线缝合舌盲孔处缺损。

5.逐层缝合切口,并置橡皮引流条。术后应注意清洁口腔和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控制感染。手术治疗,切除囊肿、瘘管和舌骨中段,直达舌盲孔。为便于术中寻找可注入美蓝染色。合并急性感染者,应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或切开引流,俟类症消退三个月后手术摘除。

甲状舌管囊肿的病因是什么?

甲状舌管囊肿的原因一:

正常的甲状舌管位于舌骨之前,管径1~2mm,与舌骨前面紧密相连,不能分离,其发生始于胚胎第4周,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称甲状舌管,甲状舌管沿颈部正中线下降,直至未来气管的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甲状腺的左右两个侧叶,在正常情况下,到胚胎第6周,甲状舌管开始萎缩退化,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后,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10周后甲状舌管没有消失或退化不全,残留管状结构部分因上皮分泌物积聚其中可形成囊肿,是为甲状舌管囊肿,囊肿可继发感染并形成瘘,则为甲状舌管瘘,瘘管有3种形态:完全性瘘管,由盲孔直达颈部皮外;内盲管,开口于盲孔;外盲管,开口于颈部皮肤。

甲状舌管囊肿的原因二:

甲状舌管囊肿发生在颈部正中线,可在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以舌骨附近最为常见,多位于甲状腺和舌骨之间,舌骨平面以上的囊肿多位于中线,舌骨平面以下者可居中线或偏向一侧,以偏左为多,甲状舌管囊肿常有完整的包膜,囊壁薄,外为纤维组织包绕,内衬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等上皮细胞,上皮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合并感染者可有炎症细胞:囊壁内可有甲状腺组织,囊内容物多为黏液样或胶冻样物质,其内含有蛋白质,胆固醇等,本病也可发生癌变。那么,患有甲状舌管囊肿怎样治疗好呢?

甲状舌管囊肿的病理解剖与分类

甲状舌管囊肿是甲状腺导管残余上皮发生的囊肿,胚胎第四周时,原始咽底部,第一和第二鳃弓之间内胚层增殖内皱形成一向下的袋状突出物,即甲状腺始基。这个部位就是以后舌盲孔处。甲状腺始基下行过程带有中空管及甲状舌管,胚胎第六周此管开始退化,第十周时此管消失。如导管不消失或发育异常,可产生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瘘或迷走甲状腺组织。

甲状舌管囊肿可发生在舌盲孔至胸骨柄上缘任何部位,多数在舌骨下方颈前中线附近,但甲状舌骨囊肿并不是以单管形式由甲状舌管囊肿直接开口于舌盲孔。其三维主体结构研究证明:囊肿或其瘘管网状分枝在舌骨下向头端延伸,在舌骨水平形成多个相互沟通具有分泌功能网状分枝,外形似头盖状,这些头盖状分枝可在舌骨前、后或贯穿舌骨,然后汇成单管离开舌骨向头侧延伸,并在舌盲孔附近再次形成多个相互沟通、具有分泌功能的网状分枝,以一单管或多孔走向舌盲孔。在舌骨水平,头盖状分枝分布在舌骨中线两侧0124~0196cm ,头盖状分枝上缘到舌盲孔附近网状分枝下缘2~6 岁儿童为013~015cm;舌骨头盖状水平到舌盲孔距离婴儿为011cm、3~6 岁儿童为0114cm、16 岁为017~019cm、成人为215cm。舌盲孔与口腔闭锁的原因与先天性瘘管闭锁的节段性分布和瘘管反复感染有关。

亚型中舌盲孔下瘘管内径较粗、网状瘘管分布范围较广,而且多伴反复感染,与瘘管内容物不能及时排入口腔,局部引流不畅有关。由于目前对舌骨水平头盖状分枝处理、皮肤瘘管开口与主瘘管之间切除范围已达成共识,此两因素未做考虑。

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

甲状舌管囊肿的发生与性别无显著关系,男女均可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岁以下青少年为多见。囊肿可发生于颈前正中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体上下最常见,有时可偏向一侧。囊肿多呈圆形,生长缓慢,多无自觉症状,以偶然发现为多。囊肿质软,边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舌骨下方的囊肿,在囊肿与舌骨体之间有时可扪及一坚韧的条索状物,囊肿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上下移动;若囊肿位于舌盲孔附近时,当其生长到一定程度可使舌根部抬高,发生吞咽、言语功能障碍。

囊肿可经过舌盲孔与口腔相通而容易继发感染,当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疼痛,吞咽时尤甚。颈部检查可见囊肿表面皮肤发红,界限不清,当囊肿自行破溃或经皮肤切开引流时可形成甲状舌管瘘,此时因内容物引流囊肿可消失。临床上亦可见出生后即存在的原发甲状舌管瘘。甲状舌管瘘的瘘口较小,长期流出淡黄色的黏液或脓性黏液,当瘘口被阻塞时可导致瘘管的急性炎症发作。

根据手术中美兰染色范围,及术中、术后的病理切片分析,可将甲状舌管囊肿分为5类:

Ⅰ型:舌骨下囊肿或网状瘘管分枝,舌骨上单个瘘管;

Ⅱ型:舌骨上、下均有囊肿或网状瘘管分枝;

Ⅲ型,舌骨上囊肿或网状瘘管分枝,舌骨下单个瘘管;Ⅳ型,舌骨下囊肿或网状瘘管分枝,舌骨上瘘管闭合;

Ⅴ型,舌骨上囊肿或网状瘘管分枝舌骨下瘘管闭锁

有甲状腺结节是为什么

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2.肿瘤性结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瘤、滤泡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癌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3.囊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退行性变和陈旧性出血斑囊性变、甲状腺癌囊性变、先天的甲状舌骨囊肿和第四鳃裂残余导致的囊肿。

4.炎症性结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可以结节形式出现。极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为结核或梅毒所致。

甲状舌管囊肿的病理病因是什么

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发育性囊肿,源于甲状舌管的残余上皮,由于胚胎期甲状腺形成过程中的甲状舌管退化不全,遗留在颈深部组织内,而管腔内被覆上皮产生分泌物积聚而形成。

发病机制

甲状舌管囊肿多发生于颈部中线或近中线处,可出现在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附近最为常见,常位于甲状腺和舌骨之间。舌骨平面以上的囊肿多位于中线,舌骨平面以下者可居中线或偏向一侧,以偏左为多。甲状舌管囊肿通常有完整的包膜,囊壁薄,外为纤维组织包绕,内衬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等。上皮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合并感染时可有炎症细胞浸润,囊壁内可有甲状腺组织。囊内容物多为粘液样或胶冻样物质,其内含有蛋白质、胆固醇结晶等。本病也可发生癌变,1915年Ucherman首先描述了甲状舌管囊肿癌变,至今文献报道已超过150例,大部分为乳头状癌,也有滤泡状癌、鳞癌等。但关于其来源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是隐匿性甲状腺癌扩散而来,也有人认为是起源于甲状舌管囊肿壁内的异位甲状腺组织。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治疗原则:甲状舌管囊肿在诊断确定后,应争取在感染发生前手术切除。无感染的囊肿可以在2 岁后再行手术治疗。对于感染的患儿在手术前应给予抗生素。因囊肿蒂部与舌骨相连,瘘管多通过舌骨的中央,手术中应切除舌骨中段lcm,没有切除舌骨时该病容易复发,未切除的甲状舌管囊肿到成人期时有1%可转变为甲状腺癌。局部有感染时应先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控制2〜3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

口腔颌面囊肿--甲状舌管囊肿

健康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的话题之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等于拥有了一半的财富,所以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预防疾病的侵扰,很好的保护自己和自己身边所关心的人。也可以尽快的走出自己对一些健康误区,及早的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关介绍:

甲状舌管囊肿 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不消失而遗留在颈部,其上皮分泌物聚积而形成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因囊肿可通过舌盲孔与口腔相通,

故可继发感染,而形甲状舌管瘘。

此囊肿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囊肿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为最常见。通常把发生在舌骨上的囊肿称为"甲状舌骨囊肿",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为胡桃大小,一般位于颈正中部位,有时微偏一侧,质软,周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检查时用手触及肿物或瘘管,可感觉肿物随吞咽上下移动。

此病确诊后,应手术治疗,有瘘管存在需一并切除。手关键是在除去囊肿或瘘管同时应将舌骨体中部分一并切除以防止复发。甲状腺舌管瘘如长期不治,还可能发生癌变,因此,手术一定要早,根醒患者注意民其病变的发展。

什么是甲状舌骨囊肿

甲状腺 舌骨 囊肿是胚胎期的甲状舌管退化不全而形成的先天 囊肿,通常位于颈部中线、 舌骨下,呈园形,直径约2-3厘米,表面光滑无 压痛。检查时 囊肿固定,不能向上及左右推移,但 吞咽或伸舌时肿块向上移动为其特征。大而浅表的 囊肿 透光试验阳性,较小的囊肿可扪到一条索带连接 舌骨。

在青春期,由于囊内分泌物潴留或并发 感染, 囊肿可破溃形成 瘘管,瘘管可向上延伸,紧贴 舌骨前后或穿过舌骨直达盲孔,由瘘口经常排出半透明粘液,经过一段时间后,瘘管可暂时愈合而结痂,不久又因分泌物潴留而破溃,这样时发时愈,在瘘口上方可扪及一条向舌骨方向潜行的索带组织。

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手术

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注意事项:

1.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的切除须完全,尤以有多数囊肿或瘘道分支时更应注意。瘘道上皮残留即可造成复发。切除舌骨中段及舌骨以上病变组织至为重要,在未能找到通向盲孔的明显管索时,亦应将舌骨与盲孔间正中线部位肌肉做柱状切除。囊肿下方有时呈漏斗状与甲状腺锥状叶相连,亦应切除。

2.颈正中部有时可见球状之异位甲状腺组织,需要时取小块送快速病理切片确认。在探查确证正常的甲状腺叶存在后,才可切除异位腺体。

3.术中注意防止过度分离乃至损伤颌下腺,后者可形成瘘管。

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手术过程

第1步

切口及囊肿的显露 在颈部囊肿部位表面做沿皮纹的横切口,一般长3~4cm。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向两侧分开胸骨舌骨肌等舌骨下肌群,即可显露囊肿。

第2步

囊肿的分离 先自囊肿的前、下及两侧方分离,其蒂部多在上方与舌骨相连。在舌骨上下缘分别有颏舌骨肌和胸骨舌骨肌附着。在舌骨中段,紧靠舌骨锐性离断前述肌肉,以骨剪切断舌骨的中央部分0.5~1cm,游离的舌骨仍与囊肿相连。

第3步

囊肿的切除 继续向上追踪舌骨与舌根盲孔间的管索状组织,将其与囊肿一并切除。若将舌根以下咽部切开,则需要以细可吸收缝线缝合。

第4步

缝合切口 舌骨断端不必缝合。创腔确实止血后,逐层缝合。一般可不置引流,必要时可放小橡皮片自切口一端引出。

甲状舌骨囊肿切除并发症:

1.复发 囊肿或瘘管切除复发率为3%~4%,1999年有作者报告110例甲状舌骨囊肿术后复发与术式不同有关,仅作甲状舌骨囊肿切除而未作切除舌骨的有 33.3%复发;切除甲状舌骨囊肿及舌骨、仅在舌骨上方0.5cm处切断结扎瘘管者有5.1 %复发;将瘘管、舌骨及舌骨上窦道与其周围的肌肉组织一并切除高位结扎者无1例复发。

2.误切异位甲状腺 术前疑有异位甲状腺时应常规作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以了解甲状腺的位置,如无条件时术中应仔细探查正常甲状腺部位的甲状腺组织或术前作B超,术中发现异常组织时应作活检冰冻切片;如证实已将异位甲状腺切除时,应立即将其切成薄片自体移植于颈部或大腿内侧肌肉内,以减轻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程度,但仍需终生口服甲状腺素片。

甲状舌管囊肿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胚胎发育第4 周时,第1 对咽囊之间、咽腔腹侧的内胚层向下方陷入,形成憩室状结构,即甲状腺始基,以后其向下面的间质内伸展,在颈正中气管前形成正常甲状腺;第6 周时,甲状舌管自行退化,仅在其起始点处留下一浅凹,即舌盲孔。如果在此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完全,则残存的上皮可在颈前正中舌根至甲状腺的行程内形成甲状舌管囊肿;囊肿可通过未退化的甲状舌管与舌盲孔相通。若囊肿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并自行穿破皮肤或行切开引流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即为甲状舌管瘘(thyroglossal tract sinus)。同时,在甲状舌管下降的过程中,第2 对鳃弓在前方融合形成舌骨体,故甲状舌管囊肿可紧贴舌骨体的前面或后面,或穿过舌骨体。

手术彻底切除囊肿或瘘管是根治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管的主要方法,由于囊肿及瘘管同舌骨体的密切关系,手术时应切除与之相连的舌骨体中份,以防止复发。

沿颈部皮纹于囊肿表面作横行切口,长度以能充分显露手术野为宜,如为瘘,则应作包括瘘口皮肤在内的梭形切口;如囊肿位置较低,则应在剥离至舌骨体平面时再作一横行切口。按切口设计分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颈前带状肌,显露囊肿或瘘管,再沿其周围分离,注意勿损伤甲状舌骨膜,当至舌骨体下缘时,在其与舌骨体相连部分的两侧,切开舌骨膜及附着肌肉,用骨剪分别剪断舌骨体两侧,将囊肿或瘘管与已切断的部分舌骨体一并去除。冲洗创腔,彻底止血,缝合舌根部瘘管肌肉以消除死腔,将舌骨体切除后的骨断端浅面所附着的肌肉及骨膜缝合。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2、肿瘤性结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瘤、滤泡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癌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3、囊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退行性变和陈旧性出血斑囊性变、甲状腺癌囊性变、先天的甲状舌骨囊肿和第四鳃裂残余导致的囊肿。

甲状腺舌骨囊肿治疗方法有哪些

甲状腺舌骨囊肿治疗方法不多,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是由于甲状腺的退化不完全导致的口腔异物感,并且伴有发声困难的症状,这种疾病常常会分泌粘性的液体,给病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甲状腺舌骨囊肿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相关的介绍吧。

非手术疗法如用腐蚀剂烧灼瘘管效果欠佳,一般主张应手术彻底切除。其手术方法:

1.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后仰。

2.切口:在囊肿最隆起处,顺皮纹做横切口,如有瘘管则围绕瘘口做横梭形切口,分离上、下皮片。

3.暴露囊肿及分离瘘管:纵行分离胸舌骨肌,暴露出囊肿包膜。为确定瘘管的行程及深度,由瘘管口或囊肿内注入美蓝,以组织钳抓住囊肿或瘘管的皮肤开口向舌骨方向分离,术中应注意不要伤及喉上神经及血管。

4.切除舌骨中部:分离至舌骨体时,仔细检查管道盲端是否止于此处,若止于此处则将瘘管与囊肿一并切除。若管道绕舌骨上升,则应在舌骨中线两侧各 0.7~1cm处切断,去除1.5~2cm长的舌骨。沿中线剪开舌骨舌肌,顺瘘管向舌体深部分离至舌根。此时食指伸入口内将舌根盲孔推向前下,在手术野后方可见一突起点,此时瘘管的终点,将瘘管剪除,以肠线缝合舌盲孔处缺损。

5.逐层缝合切口,并置橡皮引流条。术后应注意清洁口腔和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控制感染。手术治疗,切除囊肿、瘘管和舌骨中段,直达舌盲孔。为便于术中寻找可注入美蓝染色。合并急性感染者,应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或切开引流,俟类症消退三个月后手术摘除。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甲状腺舌骨囊肿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所以,在发现甲状腺舌骨囊肿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研究治疗方案,一但确定了手术治疗后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做好术前术后的一切准备,防止感染复发。

相关推荐

甲状腺结节是什么

2、甲状腺结节是什么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上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 3、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3.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3.2、肿瘤性结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瘤、滤泡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癌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3.3、囊肿 结

小儿颈部肿块怎么办

1、小儿颈部肿块怎么办 1.1、对于发病7天内且伴明显的红肿热痛的颈部肿块,较大可能是炎症,一般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药后就可消退。 1.2、如果颈部肿块已经出现7个月,并且不痛不痒,特别是直径大于1厘米的,则要高度警惕,一般属于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2、颈部肿块的临床表现 2.1、从年龄上来看,婴幼儿患者多为先天性肿块,如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囊性水瘤等;青少年患者多为炎性淋巴结肿大;青壮年和中年患者应警惕恶性肿瘤;老年者多为转移性恶性肿瘤。 2.2、从部位上来看,甲状舌骨囊肿和甲状腺肿物常位于颈部中线

甲状舌管囊肿复发

1、舌骨中段处理不当。注入美蓝后时可见舌骨内多个蓝点,可能就标志着瘘管的细小分支。术中若不切除中段舌骨或过短,导致残留。 2、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类型复杂,主要囊肿-管道型、囊肿-管道-囊肿型、瘘管-囊肿-管道型等,术前对囊肿或瘘管的大小、走行估计不足,手术不够精细,致细小瘘管残留,容易。 3、未准确切除舌骨与舌盲孔之间的瘘管。多次感染或切排、手术造成瘢痕增生粘连,解剖界限不清,病变组织剥离困难,造成残留。甲状舌管囊肿通常位于舌骨的尾侧中线上,因此应注意舌骨下方的分支。 4、手术过分剥离囊壁及瘘管,细小

颈部肿块怎么办

颈部肿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颈部肿块组织来源复杂,生物学特性各异,治疗方案不同。据统计,在非甲状腺肿块中,颈部肿块80%为肿瘤;在肿瘤中,恶性占80%;在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者占80%;在转移性恶性肿瘤中,原发灶80%位于锁骨上。 颈部炎症肿块病程多为7天,颈部肿瘤性肿块病程多为7个月,颈部先天性畸形肿块病程多为7年。 1.从年龄上来看,婴幼儿患者多为先天性肿块,如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囊性水瘤等;青少年患者多为炎性淋巴结肿大;青壮年和中年患者应警惕恶性肿瘤;老年者多为转移性恶性肿瘤。 2.从部位上来看,甲

舌甲状腺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舌根肿物 研究提示,人群中10%的个体其舌根部存在甲状腺组织,因多无症状而临床少报道。在青春期、妊娠期及外伤、感染等情况下,由于机体对甲状腺素的需求增加,可使TSH升高并引起舌甲状腺肿大,可表现咽部不适、异物感、吞咽与呼吸困难及言语含糊不清等症状,时可局部出血。舌根部检查可见实性肿物, 色红,界限较为清楚,质软,表面光滑或不规则。遇舌根肿物时应想到ETG的可能。 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颈前ETG尤其是副甲状腺极易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多位于舌骨与甲状腺之间的颈

甲状腺结节的原因

甲状腺结节这种疾病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甲状腺当中长了肿块。当患者在进行吞咽动作的时候,肿块会随着甲状腺上下移动。那么,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原因哪些?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甲状腺结节的原因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甲状腺结节的原因2.肿瘤性结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瘤、滤泡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癌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甲状腺结节的原因3.囊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2.肿瘤性结节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瘤、滤泡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癌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3.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退行性变和陈旧性出血斑囊性变、甲状腺癌囊性变、先天的甲状舌骨囊肿和第四鳃裂残余导致的囊肿。 4.炎症性结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可以结节形式出现。极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为结核或梅毒所致。甲

甲状舌管囊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甲状舌管囊肿的鉴别诊断 (1)颏下慢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表现为颏下肿物,淋巴结核若破溃也可形成瘘管经久不愈。但淋巴结病变较表浅,多为实质肿物,常压痛,可借病史和活检鉴别。 (2)异位甲状腺:异位甲状腺与甲状舌管囊肿均为甲状腺先天异常,二者在胚胎发育上密切相关。异位甲状腺常位于舌根部或舌盲孔的咽部,呈瘤状突起,表面紫蓝色,质地柔软,边界清楚。而舌部异位甲状腺主要位于颈前部,病人常语言不清,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呼吸困难。由于75%的异位甲状腺为惟一功能甲状腺组织,错误将其切除将导致终生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舌管囊肿或瘘术后复发的预防措施

(1) 利用好术中美蓝示踪,尽量切净小的分支或瘘管。在进行美蓝示踪时,大的囊肿或瘘管只要细致操作,防止美蓝污染术野,一般可很好的效果。对于小的囊肿或小的瘘管,可结合术前的B 超定位分析,不注射美蓝。然后在分离时不要牵拉断瘘管或小分支,沿分支或瘘管分离到舌骨后,切除舌骨中段约1. 5 cm。电凝舌骨断端,然后环形缝扎。 (2) 舌骨切除的范围要足够。从甲状舌管囊肿的胚胎发育来看,囊肿和瘘的瘘管并不都从舌骨中央穿出。可从舌骨体中段的不同部位穿出,亦可不穿出舌骨而穿过周围组织。其瘘管可为多根或单根。Horis

在临床医学上甲状舌骨囊肿哪些症状表现

1.甲状舌囊肿:位于舌骨以上的较小囊肿可无症状,囊肿增大时才舌内发胀、咽部异物感、发音不清,检查见舌根部一圆形隆起。位于舌骨以下、甲状舌骨膜之前的囊肿较为多见。病人常无明显症状,检查可见颈前皮下半圆形隆起,表面光滑质韧弹性,与皮肤无粘连,可随吞咽上下活动。穿刺囊肿可抽出半透明或混浊、稀稠不一的液体。 2.甲状舌瘘管:外瘘口常位于颏下与甲状软骨之间的颈前正中线上或稍偏向一侧。瘘口可分泌物外溢,如继发感染则脓液外溢。从外瘘口注入美蓝,如为完全性瘘管,可见舌盲孔处美蓝流出。经瘘口注入美蓝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