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哮喘并不难
控制哮喘并不难
如果对哮喘不予认真治疗,一味等待它的自愈,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在等待“自愈”的过程当中,哮喘会反复发作,炎症反复刺激,会使气道纤维组织增生,腺体增大,平滑肌肥厚,造成气道结构重塑,肺功能下降,这种损害是永久性、不可逆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因哮喘发作导致猝死。
误传、误信“自愈说”,曾使不少哮喘儿童错过了治疗的有利时机而发展为成人哮喘,其父母后悔不已。“儿童期是治疗哮喘的最关键时期,而且小儿哮喘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王晓燕说,实际上由小儿哮喘发展为成人哮喘的几率还是很高的,放弃治疗的小儿哮喘发展为成人哮喘的几率最高时达60%~70%,而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仅有5%~10%,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哮喘患儿应得到积极而合理的治疗,争取青春期前治愈。如果给予积极而合理的治疗,小儿哮喘的治愈率或长期缓解率可从30%升至95%,对于进入成年后仍未治愈的患者,由于儿童期的积极治疗也会使成年后的病情明显减轻,使患者终身受益。“以前人们都觉得哮喘是一种很难治的病,实际上,现在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完全可以进行控制和治疗。”沈照波说,有些家长对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失去信心,与害怕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有关。
很多家长一听到激素就觉得副作用很大,不愿意使用。其实这种吸入激素的治疗方法,激素用量很小,一天的吸入量一般不超过400微克,而且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病变部位,全身吸收很少,副作用非常小。现在,哮喘的治疗已进入新的阶段,推广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喷雾法吸入可直接、有针对性地治疗气道炎症,疗效较过去大大提高。
总之,哮喘患儿如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积极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倘若消极地等待“发育期自愈”,不但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并发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等相当麻烦的疾病,在成年后大大增加治疗的困难。
哮喘要怎么治才好
很多哮喘患者治疗之后从症状上有有很明显的缓解,心肺的功能有有所改善,哮喘是一种慢性的疾病,所以在治疗上也要长期的保守治疗,治疗方法不确定,根据不同病情,和深浅不一的患者对药物的多少变更都在医生的建议下配合治疗。
当按照专家推荐的治疗方案规范化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效果不理想,应主动配合医生寻找原因,如:是否持续接触哮喘触发因素过敏原、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等、是否由于药物装置使用不当、是否合并导致哮喘难治的合并症鼻-鼻窦炎、胃食管反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是否吸烟或被动吸烟、有无药物因素口服β受体阻滞剂、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解热镇痛药物等、是否患有其他具有哮喘样症状的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等。
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并维持哮喘控制
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①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②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③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④预防哮喘急性加重;⑤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⑥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有效的哮喘管理的首要措施。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患者的有效实施二得以实现。医生应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对治疗目标达成共识,制定个体化的书面管理计划,包括自我监测、对治疗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评估、在症状和或PEF提示哮喘控制水平变化的情况下,针对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其中对患者进行哮喘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
哮喘教育必须成为医患之间所有互助关系中的组成部分。患者教育可增加理解、增强技能、增强自信心、增加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增进健康减少卫生保健资源使用。
一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
尽管对已确诊的哮喘患者应用药物干预,对控制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非常有效,但仍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危险因素,以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
许多危险因素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被称为“触发因素”,包括变应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药物。减少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接触,可改善哮喘控制并减少治疗药物需求量。早期确定职业性致敏因素,并防止患者进一步接触,是职业性哮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评估、治疗和监测
患者的起始治疗及调整是以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为依据,包括评估哮喘控制、治疗以达到控制,以及监测以维持控制这样一个持续循环过程。
哮喘控制测试ACT问卷T仅通过回答有关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的5个问题的评分进行综合判定,25分为控制、 20~24分为部分控制、19分以下为未控制,并不需要患者检查肺功能。通过长期连续检测维持哮喘控制,尤其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作为肺功能的补充,既适用于医生、也适用于患者自我评估哮喘控制,患者可以在家庭或医院,就诊前或就诊期间完成哮喘控制水平的自我评估。
慢性的哮喘疾病发作的规律性,首先会有很多外界因素引起哮喘患者发作,所以患者可以自身改变的情况下还要自己解决,尤其是饮食上,还有病毒的感染,感冒疾病的引发,要长期以调整和控制是手段治疗,以预防再次发病。
支气管哮喘的常见问题
哮喘的发病率高吗?
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中国有近2千万人患有哮喘。研究表明,80%以上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疾病,这就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哮喘严重发作及肺部长期损害的风险。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教育、避免接触诱因和正确使用有效药物使哮喘得到良好控制。
哮喘会加重吗?
哮喘控制不良是日积月累的炎症,可以引起“气道重塑”出现,导致呼吸道永久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及日后生活,所以,控制好哮喘炎症是最为重要的,这就需要每天使用控制哮喘炎症的药物,来遏制哮喘恶化。
为什么哮喘常在夜间发作,怎样可以避免呢?
夜晚我们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增加,致炎物质产生增多,导致哮喘症状更加明显。此外,接触过敏因素或哮喘控制不佳,也会使哮喘症状在夜间加重。每天使用长效控制药物控制哮喘炎症,可以避免夜间发作。
为什么在运动时会哮喘发作?
有一个名词叫做运动诱发性哮喘,是指在剧烈运动后发生的急性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力增高。多数哮喘患者会经历运动诱发性哮喘,尤其是青少年。这难道意味着哮喘患者不能参加体育运动吗?当然不是!如果因为哮喘限制了你的运动能力,那是由于你的哮喘未达到良好控制。如果你有哮喘,在开始一项新的运动项目之前请征求医生意见。
如何根治哮喘
哮喘能根治吗?答案是不能的。但是,虽然哮喘无法根治,可我们却可以通过治疗进行长期的控制,这样的就可以使哮喘患者跟正常人是一样生活的。
哮喘患者一般都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使用药物,有一部分患者使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考虑停用治疗药物。长期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水平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治疗的目标是用最小的药量、最简单的联合、最少的不良反应来控制哮喘发作。合理的长期治疗方案是哮喘得到控制的关键,患者的配合是合理治疗方案的保障。
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哮喘药物,也可称为预防药物;一类是缓解哮喘症状药物,缓解药物主要起到支气管扩张作用,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控制药物以吸入激素为主,有丙酸倍氯米松等药物。此外,哮喘的控制需要持续的长期治疗和监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控制哮喘,每天记得坚持服药,不要随意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避免哮喘反复加重或发作。
小儿哮喘的六大征兆
哮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导致哮喘的原因有很多,而治疗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患者容易反复发作,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对于小儿哮喘来说,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
过敏源是引起哮喘的主因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哮喘患者若出现严重急性发作,救治不及时可能致命。哮喘控制不佳,对日常工作及生活都会发生影响。哮喘反复发作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哮喘治疗是长期过程
专家提醒,儿童哮喘的预防和治疗应同时进行。哮喘虽较难根治,但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正规治疗,多数病人可以长期控制且获得临床治愈的。根据哮喘病程的不同时期,哮喘的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
家长不仅要注意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更要注意慢性持续期的治疗,才能使患儿病情得到很好控制。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治疗方案目前是根据哮喘的控制程度确定,医师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后选择个性化的给药方案,每3个月进行控制程度的评估,进行药物的调整。
哮喘病有先兆
儿童在冷热交替的时候比较容易患哮喘,因此在这个多发季节,家长要注意。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哮喘。
1、咳嗽,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咳嗽,但并非所有哮喘的孩子每天都有咳嗽症状。
2、容易疲劳。活动的时候会减慢速度,停止玩耍或变得容易激怒。
3、哮喘或哮鸣。呼气的时候可听到胸部或发出“吱吱”的声音,医学上称为“哮鸣音”。
4、气短或呼吸急促,运动时或不运动时都可能发生。
5、胸痛或胸闷。
6、婴儿可能会有喂养障碍,吸吮时会发出“咕噜”声。
如果孩子容易出现哮喘,父母们更加要注意这些预兆,最好是家中要常备预防哮喘或者治疗哮喘的药,也要教会孩子出现哮喘的应对方法。
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郭述良主任介绍,以下测试可帮助哮喘患者(12岁及以上)评估哮喘控制程度,大家不妨自测一下:
一、回答下面问题并计分:
1.过去4周内,在学校或家里,有多少时候哮喘妨碍你日常活动?
所有时间 1分;大多数时间 2分;有些时间 3分;很少时间 4分;没有 5分;
2.过去4周内,你有多少次呼吸困难?
每天不止1次 1分;1天1次 2分;每周3~6次 3分;每周1~2次 4分;完全没有 5分;
3.过去4周内,因为哮喘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疼痛),你有多少次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
每周4晚或更多 1分;每周2~3晚 2分;每周1次3分;每周1~2次 4分;没有 5分;
4.过去4周内,你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
每天3次以上 1分;每天1~2次 2分;每周2~3次 3分;每周1次或更少 4分;没有 5分;
5.你如何评估过去4周你的哮喘控制情况?
没有控制 1分;控制很差 2分;有所控制 3分;控制很好 4分;完全控制 5分;
二、把分数相加得到总分
三、得分:
低于20分——你的哮喘没控制住,快去看医生,制订一个适合你的哮喘治疗计划。
20~24分——良好控制,但没有完全控制,需要定期随访,根据医生要求调整用药。
25分——完全控制。你的生活不受哮喘限制
哮喘病治疗
当按照专家推荐的治疗方案规范化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效果不理想,应主动配合医生寻找原因,如:是否持续接触哮喘触发因素(过敏原、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等)、是否由于药物装置使用不当、是否合并导致哮喘难治的合并症(鼻-鼻窦炎、胃食管反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是否吸烟或被动吸烟、有无药物因素(口服β受体阻滞剂、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解热镇痛药物等)、是否患有其他具有哮喘样症状的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等)。
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并维持哮喘控制
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①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②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③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④预防哮喘急性加重;⑤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⑥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有效的哮喘管理的首要措施。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患者的有效实施二得以实现。医生应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对治疗目标达成共识,制定个体化的书面管理计划,包括自我监测、对治疗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评估、在症状和(或)PEF提示哮喘控制水平变化的情况下,针对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其中对患者进行哮喘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
哮喘教育必须成为医患之间所有互助关系中的组成部分。患者教育可增加理解、增强技能、增强自信心、增加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增进健康减少卫生保健资源使用。
(一)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
尽管对已确诊的哮喘患者应用药物干预,对控制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非常有效,但仍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危险因素,以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
许多危险因素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被称为“触发因素”,包括变应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药物。减少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接触,可改善哮喘控制并减少治疗药物需求量。早期确定职业性致敏因素,并防止患者进一步接触,是职业性哮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评估、治疗和监测
患者的起始治疗及调整是以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为依据,包括评估哮喘控制、治疗以达到控制,以及监测以维持控制这样一个持续循环过程。
哮喘控制测试(ACT)问卷T仅通过回答有关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的5个问题的评分进行综合判定,25分为控制、 20~24分为部分控制、19分以下为未控制,并不需要患者检查肺功能。通过长期连续检测维持哮喘控制,尤其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作为肺功能的补充,既适用于医生、也适用于患者自我评估哮喘控制,患者可以在家庭或医院,就诊前或就诊期间完成哮喘控制水平的自我评估。
慢性的哮喘疾病发作的规律性,首先会有很多外界因素引起哮喘患者发作,所以患者可以自身改变的情况下还要自己解决,尤其是饮食上,还有病毒的感染,感冒疾病的引发,要长期以调整和控制是手段治疗,以预防再次发病。
妇女妊娠期合并哮喘时该怎么办
根据来自国内外的报道,妊娠合并哮喘发病率并不高,仅为0.4~1%。一般认为,妊娠对哮喘的影响可分三种情况,即哮喘加重、减轻或无变化。具体会出现哪一种情况,视哮喘的程度和治疗效果而定。轻度哮喘大多不影响妊娠的进展,中、重度哮喘者能正确及时的处理也可能不影响妊娠的进展。而如果有下列因素存在时,却不可避免的会加重哮喘:①哮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②接触胎儿抗原或感染触发使哮喘加重。无论哮喘对妊娠的影响有或无、大与小,但其对于胎儿来讲大多都是不利的,特别是控制不良的中重度哮喘,可能因发作时的体内缺氧而导致胎儿低氧血症,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这样早产儿、低体重儿、高胆红素症、新生儿畸形等发生率将会增加,甚至造成胎儿死亡。据统计,妊娠合并哮喘的胎儿围产期死亡率约为3.2%~5.9%,因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医学问题。
那么,妇女妊娠期合并哮喘时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即是积极预防哮喘发作,及时缓解发作时症状,注意纠正孕妇缺氧状态及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损害的药物。
谈到用药治疗,包括医师在内的人们多少有些顾虑,往往担心妊娠期用药可能对胎儿产生危害。这并非没有道理,但同时应当考虑哮喘本身对胎儿生长发育有着更为不利的影响。事实上,胎盘受药物影响而致损害的时间多在怀孕15~56天内,此后用药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当然,若用药不当也有可能影响胎儿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若因此而不敢用药治疗,加重哮喘将会更不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对待妊娠合并哮喘用药既要谨慎、又不可缩手缩脚,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正确用药,以达预防控制哮喘,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积极目的。
目前对控制哮喘发作的防治,主张采用综合治疗方案。首先,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有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措施包括防止接触霉菌孢子、粉尘、烟雾及冷空气,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分劳累及精神紧张,并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若有缺氧应及时吸氧,以保证孕妇及胎儿氧供应充分。
其次,正确合理选择及应用药物。预防及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种类较多,约达6种之多。其中应用于预防性的首选药物是尼多酸钠和色甘酸钠,二者均为吸入给药,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且对胎儿无明显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妊娠期不同程度哮喘的预防。近年临床开发的新药扎鲁司特(安可来),用于轻、中度哮喘的预防有显着效果,属安全性妊娠期用药。哮喘发作的传统控制药物为氨茶硷口服或静脉注射,目前仍可作为有效药物之一,但应注意避免大剂量,而且不宜用于妊娠早期。类固醇激素口服或吸入对于妊娠期合并哮喘不是禁忌药。主张以吸入激素的途径控制哮喘发作,效果显着,并可避免全身性的副作用,是医学专家推荐的妊娠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激素的应用不宜过早,于妊娠14周后开始,以防引起胎儿兔唇、裂腭等畸形危险性。此外作为二线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还有溴化异丙阿托品气雾剂吸入,B2激动剂的吸入等,由于副作用较大,应谨慎使用。
哮喘发作时还有一些情况合并发生,例如咳嗽、痰多,并发细菌及病毒感染等。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症及对因治疗,以提高综合治疗效果,确保孕妇及胎儿安全,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分娩出健康的婴儿。
气管哮喘的常见问题
支气管哮喘几个常见问题
哮喘的发病率高吗?
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中国有近2千万人患有哮喘。研究表明,80%以上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疾病,这就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哮喘严重发作及肺部长期损害的风险。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教育、避免接触诱因和正确使用有效药物使哮喘得到良好控制。
哮喘会加重吗?
哮喘控制不良是日积月累的炎症,可以引起“气道重塑”出现,导致呼吸道永久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及日后生活,所以,控制好哮喘炎症是最为重要的,这就需要每天使用控制哮喘炎症的药物,来遏制哮喘恶化。
为什么哮喘常在夜间发作,怎样可以避免呢?
夜晚我们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增加,致炎物质产生增多,导致哮喘症状更加明显。此外,接触过敏因素或哮喘控制不佳,也会使哮喘症状在夜间加重。每天使用长效控制药物控制哮喘炎症,可以避免夜间发作。
为什么在运动时会哮喘发作?
有一个名词叫做运动诱发性哮喘,是指在剧烈运动后发生的急性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力增高。多数哮喘患者会经历运动诱发性哮喘,尤其是青少年。这难道意味着哮喘患者不能参加体育运动吗?当然不是!如果因为哮喘限制了你的运动能力,那是由于你的哮喘未达到良好控制。如果你有哮喘,在开始一项新的运动项目之前请征求医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