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病妈妈最好别亲吻小宝宝

病妈妈最好别亲吻小宝宝

亲吻这种传递母爱的好办法却有可能酿惨剧:据报道,英国母亲露丝·斯科菲尔德出生仅11天的女儿珍妮弗因她的亲吻染病死亡。专家提醒,妈妈患病时最好别亲吻孩子,如果患传染性疾病更要避免直接接触宝宝。

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免疫力低下。感冒病毒、腺病毒等都是比较容易传染的病菌。如果母亲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亲吻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在医院,妈妈和宝宝同时患感冒、皮肤病、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因此,爸爸妈妈最好不要亲吻还未满月的宝宝,生病时尤其不要亲吻宝宝。同时要学会拒绝亲戚朋友和新生儿特别亲密的接触,也要控制探视的人数。当父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时,和宝宝接触要戴口罩。妈妈肠胃不好时,不要给宝宝喂奶,更不要喂饭前自己先尝味道或试凉热,宝宝的餐具最好单独清洗。明确有传染性疾病的父母更不要和宝宝亲密接触,应积极治疗。

婴儿被父亲吻后致死 为什么

1、有疱疹症状时: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可表现为复发性口唇疱疹、皮肤疱疹、急性疱疹性口龈炎和急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等。特别在口唇已有疱疹的情况时,绝对不能亲吻宝宝!值得提醒的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十分普遍,有些感染者并没有症状,是无症状排病毒者,是隐蔽的危险分子,他们亲吻宝宝的话,宝宝同样会被感染。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不健全,是易感儿,一旦感染常表现全身症状,还可能发生疱疹性脑炎,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2、感冒时:

即使普通感冒也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更不要说流感了。这些病毒多寄生在鼻咽上呼吸道黏膜中,极易通过亲吻传播。父母有鼻塞、流涕、喷嚏、畏寒或发热等感冒症状时,一定不要再亲吻宝宝了,最好离孩子远点!

3、患有口腔疾病:

父母若患有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龈炎,口腔潜藏着大量细菌和病毒微生物,与宝宝亲吻时,它们乘机潜入孩子口腔及体内,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4、化妆之后:

孕妇不要用化妆品已众所周知,因为化妆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成分对胎儿有毒害作用,特别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那么,这些化学成分对婴幼儿有害吗?尽管婴儿比胎儿发育成熟了很多,但发育尚未完善,尤其是神经系统。所以妈妈化妆之后(尤其是抹了口红后),最好不要跟宝宝亲吻了。

5、吸烟:

吸烟者的呼吸道、口腔中总有尼古丁、烟焦油、氢氰酸、一氧化碳、丙烯醛和一氧化氮等有毒物质的残留。婴幼儿对这些物质非常敏感,容易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等。所以,无论妈妈还是爸爸吸烟,都不要跟孩子亲

6、腹泻、肠道感染者:

宝宝胃肠道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健全,无论细菌、病毒侵犯胃肠道,最易造成感染,其中多半是轮状病毒感染。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11亿-1.35亿例轮状病毒腹泻,导致65万名婴儿死亡。在我国,每年也约有1800万名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可经口传播,有腹泻等症状的父母,别再亲吻宝宝。

吻。

7、其他传染性疾病:

好多传染病隐蔽性很强,甚至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病,但却具有传染性。比如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咳痰飞沫中有大量结核菌排出,可他自己不知,还跟宝宝亲吻,会有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再有EB病毒,主要感染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调查发现,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抗体阳性率达90%,原因与不良喂食习惯以及父母亲吻有密切关系。

改变和孩子的亲近方式

亲吻避免嘴对嘴:把嘴对嘴亲吻宝宝改成吻手或吻额;

教会孩子招手Hi:从小教会孩子用招手、说“Hi”表示问好,不与人过度亲近。

不能亲吻宝宝的情况

1、有疱疹症状时:在口唇已有疱疹的情况时,绝对不能亲吻宝宝!值得提醒的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十分普遍,有些感染者并没有症状,是无症状排病毒者,是隐蔽的危险分子,他们亲吻宝宝的话,宝宝同样会被感染。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不健全,是易感儿,一旦感染常表现全身症状,还可能发生疱疹性脑炎,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2、感冒时: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感更是厉害。这些病毒多寄生在鼻咽上呼吸道黏膜中,极易通过亲吻传播。父母有鼻塞、流涕、喷嚏、畏寒或发热等感冒症状时,一定不要再亲吻宝宝了,最好离孩子远点!

3、患有口腔疾病:父母若患有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龈炎,口腔潜藏着大量细菌和病毒微生物,与宝宝亲吻时,它们乘机潜入孩子口腔及体内,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4、化妆之后:孕妇不要用化妆品已众所周知,因为化妆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成分对胎儿有毒害作用,特别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那么,这些化学成分对婴幼儿有害吗?尽管婴儿比胎儿发育成熟了很多,但发育尚未完善,尤其是神经系统。所以妈妈化妆之后(尤其是抹了口红后),最好不要跟宝宝亲吻了。

5、吸烟:吸烟者的呼吸道、口腔中总有尼古丁、烟焦油、氢氰酸、一氧化碳、丙烯醛和一氧化氮等有毒物质的残留。婴幼儿对这些物质非常敏感,容易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等。所以,无论妈妈还是爸爸吸烟,都不要跟孩子亲吻。

6、腹泻、肠道感染者:宝宝胃肠道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健全,无论细菌、病毒侵犯胃肠道,最易造成感染,其中多半是轮状病毒感染。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11亿-1.35亿例轮状病毒腹泻,导致65万名婴儿死亡。在我国,每年也约有1800万名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可经口传播,有腹泻等症状的父母,别再亲吻宝宝。

7、其他传染性疾病:好多传染病隐蔽性很强,甚至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病,但却具有传染性。比如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咳痰飞沫中有大量结核菌排出,可他自己不知,还跟宝宝亲吻,会有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哪些情况妈妈不宜轻吻宝宝

亲吻,是妈妈表达对宝宝爱的表现方式,而且在宝宝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的亲吻,更能让宝宝感觉安全和放松。另外,亲吻对宝宝的心智发育也是有益的,能促使宝宝的大脑调节功能进一步完善。但是,宝宝的免疫力比较弱,而大人的唾液(即口水)中可能含有病原物质,你在亲吻宝宝时,很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宝宝,尤其是当你正患有某种疾病时,小宝宝被传染的机会就更大。

患病的妈妈不要亲吻宝宝

有口腔疾病的妈妈别亲吻宝宝。

口腔疾病在成人中极其常见,如牙龈炎、牙髓炎、口腔粘膜溃疡、龋齿、口臭等等。由于大人不感觉特别难受,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对小宝宝来说就不行,因此,有口腔疾病的妈妈或其他亲人别亲吻宝宝,以免宝宝遭受成人口腔疾病的危害。

有感染性疾病的妈妈别亲吻宝宝。

当妈妈或其他亲人患有任何感染性疾病时,不论是呼吸道,胃肠道或泌尿道等感染性疾病,都应对小宝宝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其中尤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对宝宝的威胁也最大。

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多种,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金黄色葡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肺炎杆菌、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这些病毒都可以存在于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中,所以当妈妈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保护小宝宝的方法最好是,妈妈带上口罩护理宝宝,一定不要亲吻宝宝。

有传染性疾病的妈妈别亲吻宝宝。

成人的传染性疾病有多种,常见的有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病、肝炎、淋病、艾滋病等。

当妈妈明确知道自己患有传染性疾病时,肯定不会亲吻宝宝,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些传染性疾病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的情况下,很容易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威胁,如肝炎、淋病、艾滋病等,前期都没有明显症状,但危害尤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最大。

化浓妆的妈妈不宜亲吻宝宝

妈妈化浓妆时也不宜亲吻宝宝。化妆品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化学物质,而且有些化妆品含铅,妈妈亲吻宝宝或者让宝宝亲吻妈妈时,如果让有害物质进入到宝宝体内就会危害到他们的健康。

此外,宝宝生病期间,家长也别为了安抚孩子而过分亲昵,以免引起交叉感染,使宝宝病程延长,不容易恢复。

你的亲吻对宝宝很重要

对孩子来说,亲吻是如此重要,不管他有多大。

0~6个月

宝宝会从你、你的朋友和亲属那里得到连绵不断的吻。当然,宝宝还不能表达自己的喜好,但是他喜爱这种亲密的感觉。虽然这期间宝宝还不会吻你--如果你将脸贴近他,他会吸吮你的鼻子。

6~12个月

这个阶段,宝宝对与母亲分开已有感觉。一些孩子喜欢将嘴唇或鼻子压着你的脸,更多的孩子喜欢用嘴或鼻子轻轻摩擦你的脸,并用一种爱慕的眼神注视着你的眼睛来表达他们的感情。

12~24个月

有些孩子会非常主动地献出自己的吻,而另一些孩子对感情的表达比较含蓄。亲吻是一种模仿行为,所以如果你自己并不善于拥抱和亲吻家人,不要奇怪你的孩子与你一样保守和含蓄。

24个月以上

你的宝宝已能区别各种各样的吻——给予陌生人迅速的轻啄,到在你的脸上印上一个满含口水的响亮的吻!此时,孩子在犯了小小的错误之后,会知道怎样通过亲吻来献殷勤和巴结你。

怎样正确亲吻宝宝

我们都知道成人所处环境复杂,所以我们的体内或体表常常携带着一些病菌,对于免疫力较强的成人来说,这些病菌并不构成威胁,不会致病或发病很轻,但是,对于抵抗病菌能力很弱的宝宝来说,感染到这些病菌的后果也许会很严重,甚至导致死亡,不得不引起重视!

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如果成人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亲吻、抚摸等行为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在门诊,妈妈和宝宝同时患感冒、皮肤病、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所以,本来的爱之吻,一不小心就成了“毒吻”了,这是害,不是爱。

亲吻宝宝可能传染多种疾病

由于宝宝年幼,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很可能会传染上亲吻者正在患的感冒等疾病。在亲吻宝宝时,成人很可能把自己口腔里带有的病菌、病毒,尤其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病菌传给宝宝,使宝宝染上结核、脑膜炎、感冒等传染病。此外,经常亲吻宝宝的嘴,还会使宝宝口水增多,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在走亲访友时,要格外留神,尽量避免他人随意亲吻宝宝。像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不妨学着“婉拒”亲吻这样的示好方式。

避免病菌,拒绝七种吻

1、伤风感冒等传染病患者之吻。

当家长患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等传染性疾病时,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因此在生病时,大人接触宝宝都应该戴上口罩。在进餐的时候,要用独立的碗筷,不要同样一只水杯喝水等,防止传染。不宜亲吻宝宝,应该跟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

2、腹泻患者之吻。

很多胃肠道细菌,比如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等是有传染性的,因此当家长拉肚子或者是患有胃溃疡等肠胃疾病时,也不应该亲吻宝宝,更不要用口舌替宝宝试食物的冷热、吹凉热饭等,这样做都有可能增加宝宝患病的几率。

重症湿疹患儿需拒绝亲吻

孩子是家里的宝贝,孩子生病时,大人往往也因此心疼无比。这不,2岁的小甜甜因为气候干燥而患上了重度湿疹,因为瘙痒而哭闹不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轮流看顾,忙的不亦乐乎。

好不容易哄得小甜甜睡着,看着她还带着眼泪的小脸蛋,甜甜的奶奶忍不住亲了孩子一口。结果第二天,小甜甜的湿疹就加重了,还出现了高热、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一家人赶紧将小甜甜送进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表示小甜甜的湿疹变成了卡波氏水痘样疹,幸好送来得及时,否则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严重时还可能并发脑炎及内脏损害而导致死亡。

医生的话让四个大人慌了神,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甜甜病情加重呢?经过医生的仔细询问终于得出了结论,就是因为奶奶的亲吻。原来甜甜奶奶的嘴唇上长了颗疱疹,通过亲吻将病毒传给了小甜甜,导致其病情加重。

宝宝生病时,家长往往过分关心和宠爱,忍不住抱着亲吻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对于重症湿疹的宝宝来说,这样的亲昵行为不可续,因为宝宝在患病期间抵抗力较弱,很容易通过亲吻而感染大人身上的一些病毒及细菌,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按摩热敷不能想做就做

亲吻

看到孩子红扑扑粉嫩嫩的小脸蛋,父母总忍不住去亲吻,或是让孩子亲吻自己。

健康隐患:宝宝免疫力低下,跟宝宝亲密接触,很可能会使宝宝传染上自己正在患的疾病。大人患的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孩子。而让孩子亲吻自己的脸也会带来危险。年轻漂亮的妈妈们,总免不了轻妆淡抹,孩子亲吻时,妈妈面额护肤品中含有的铅、雌激素和香料等便进入了宝宝体内,会引起慢性铅中毒或是性早熟等病症。

医师建议:当自己无法把握病症的轻重时,最好不要亲吻孩子。涂了化妆品的妈妈们最好也别随便让孩子亲自己的脸。

按摩、热敷

孩子腹痛的时候,采取按摩或者热敷的方法,让孩子减轻痛苦。

健康隐患:如果孩子肚子痛是因为得了肠虫症,按揉孩子腹部会刺激虫体,引起胆道蛔虫症,甚至穿破肠壁。肠套叠是引起孩子肚痛的常见病症,它是因为小肠异常蠕动套入了大肠,此时被套入的肠子血液供应受阻,引起疼痛。若盲目按摩,可能造成肠子套入部位加深而加重病情,时间久了会使肠子坏死。如果孩子因为急性阑尾炎而肚痛,一旦发生穿孔,采用热敷的方法就可能促使炎症化脓处破溃,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医师建议:孩子发生腹痛时,父母们应观察其疼痛急缓和进展情况。如果孩子腹痛不剧烈,腹痛时也没有明显的其他异常情况,可以用手轻轻抚摸其腹部。但若哭闹不停止,或是孩子腹痛时伴有发热、吐泻、大便中带血等异常情况,则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不要随便按摩和热敷。

盘点造成宝宝健康隐患护理方法

摇晃

当宝宝哭闹不止或睡眠不安时,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是年轻妈妈的首选之举。宝宝哭得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

健康隐患:

人的脑部是一密闭空间,周围有脑脊髓液包住,这样,即使脑部遭受到外来的撞击,脑脊髓液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适当的摇晃可以刺激脑神经的连结,使宝宝安静下来,但那是在脑脊髓液可承受的范围里。

如果长期过度摇晃,可能使宝宝(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震荡、脑水肿,甚至颅内出血等。

医生建议:

不要以摇晃来哄宝宝。宝宝哭的时候只要抱着他,让他觉得安全就好了;还有市面上卖的摇摇床,也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

搂睡

不少妈妈常常搂着可爱的小宝宝睡觉,目的是避免宝宝在睡眠中发生意外,或是夜间醒来产生无助感。

健康隐患:

如果父母感染了疾病,搂着孩子睡觉时嘴对嘴呼吸,很容易将细菌传给小孩。而且,搂着孩子睡使孩子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秽空气,而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容易生病。如果妈妈睡得过熟,把孩子压到身下,或是不小心堵赛了宝宝的鼻孔,更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医师建议:

如果实在担心孩子,可以跟孩子同睡,但是要“保持距离”,切忌将孩子抱得紧紧的。可能的话,最好跟孩子分开睡,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孩子就不会跌下床或磕碰到。如果担心孩子因黑夜面害怕,不妨在床头安装一个柔和的灯,给孩子一点光线。

亲吻

看到孩子红扑扑粉嫩嫩的小脸蛋,父母总忍不住去亲吻,或是让孩子亲吻自己。

健康隐患:

宝宝免疫力低下,跟宝宝亲密接触,很可能会使宝宝传染上自己正在患的疾病。

大人患的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孩子。而让孩子亲吻自己的脸也会带来危险。年轻漂亮的妈妈们,总免不了轻妆淡抹,孩子亲吻时,妈妈面额护肤品中含有的铅、雌激素和香料等便进入了宝宝体内,会引起慢性铅中毒或是性早熟等病症。

医师建议:

当自己无法把握病症的轻重时,最好不要亲吻孩子。涂了化妆品的妈妈们最好也别随便让孩子亲自己的脸。

睡前喂奶

有些妈妈担心宝宝没吃饱,或是为了让孩子睡得快一点,就让宝宝边吃奶边睡觉。

健康隐患:

在宝宝睡前喂奶,很容易造成宝宝乳牙龋齿。这是因为,唾液在睡眠时分泌量和对口腔清洗的功能减少,加上奶水长时间在口腔内发酵,很容易破坏宝宝乳齿的结构。此外,睡前给宝宝喂奶还可能造成宝宝呛咳,因为宝宝在意识不清时吃奶,口咽肌肉的协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护气管口。

医师建议:

要避免龋齿的后果,可在吸完奶水后再给宝宝吸两口温开水,稍微清洗口腔内的余奶。而要避免呛咳的危险,喂奶的速度一定要控制得恰当适宜,千万不要过人急躁。此外,孩子哭泣或是呼吸急促、气喘时进食也容易被呛,所以也要避免让宝宝边哭边吃奶。

亲宝宝要注意什么

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如果成人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亲吻、抚摸等行为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在门诊,妈妈和宝宝同时患感冒、皮肤病、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所以,本来的爱之吻,一不小心就成了“毒吻”了,这是害,不是爱。

亲吻宝宝可能传染多种疾病

由于宝宝年幼,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很可能会传染上亲吻者正在患的感冒等疾病。在亲吻宝宝时,成人很可能把自己口腔里带有的病菌、病毒,尤其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病菌传给宝宝,使宝宝染上结核、脑膜炎、感冒等传染病。此外,经常亲吻宝宝的嘴,还会使宝宝口水增多,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在走亲访友时,要格外留神,尽量避免他人随意亲吻宝宝。像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不妨学着“婉拒”亲吻这样的示好方式。

避免病菌,拒绝七种吻

1、伤风感冒等传染病患者之吻。

当家长患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等传染性疾病时,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因此在生病时,大人接触宝宝都应该戴上口罩。在进餐的时候,要用独立的碗筷,不要同样一只水杯喝水等,防止传染。不宜亲吻宝宝,应该跟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

2、腹泻患者之吻。

很多胃肠道细菌,比如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等是有传染性的,因此当家长拉肚子或者是患有胃溃疡等肠胃疾病时,也不应该亲吻宝宝,更不要用口舌替宝宝试食物的冷热、吹凉热饭等,这样做都有可能增加宝宝患病的几率。

3、口腔有炎症和龋齿患者的吻。

当家长有口腔疾病的时候,也不要亲吻宝宝,否则容易使宝宝也患上龋齿等口腔疾病。特别是患有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疾病时,口腔中就会存在大量病菌,这些病菌都是可以致病的。

4、浓妆淡抹人的吻。

一些年轻的妈妈常常化浓妆,而一回到家还没卸妆就直接吻宝宝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化妆品中都含有化学物质,而且有些化妆品含铅,妈妈亲吻宝宝或者让宝宝亲吻妈妈时,如果让有害物质进入到宝宝体内就会危害到他们的健康。这样的吻,应该避免。妈妈们还是卸妆完毕后才表达你们的爱意吧。

5、出现皮疹、麻疹等疾病患者之吻。

家长发现自己出现皮疹、水泡等症状时,不仅不宜亲吻宝宝,因为这些传染性疾病很容易让宝宝生病。家长更应该及时检查,只要确诊就要母婴隔离,并且积极治疗。

6、患水疱人的吻。

成人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而“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宝宝致命。这样的吻,一定要避免。

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之吻。

如果你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先不要吻了,用其它方式表达爱意也是可以的。

亲吻宝宝的危害 爸妈还能亲吻孩子吗

能!

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亲吻虽然会传播细菌,但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且有助于情感交流。对于孩子来说,来自母亲的亲吻能更好地表达母爱,能给孩子带来愉悦的情绪,更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因噎废食,而是掌握正确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1、当爸妈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时,和宝宝接触要戴口罩。

2、妈妈肠胃不好时,不要给宝宝喂奶,更不要喂饭前自己先尝味道或试凉热,宝宝的餐具最好单独清洗。

3、明确有传染性疾病的父母更不要和宝宝亲密接触,应积极治疗。

宝宝的嘴、脸、小手都不要亲,因为面部三角区的血管丰富,不少血管直接通向大脑,一旦损伤感染,就极有可能把细菌和毒素传到大脑,引起其他疾病;

而小宝宝很喜欢吃手,被亲过之后放入口中吸吮,无形中就增加了病菌感染的机会。

相对来说,亲亲额头和小脖子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做法。除了亲吻,眼神、语言、表情、拥抱等等,也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既能表达爱意,又能确保健康安全。

不少人在探视宝宝的时候,为了表示亲热,动不动就亲一下,爸妈碍于面子也不好拒绝。可对方的健康情况我们并不了解,万一有某些传染性疾病就很容易过给宝宝。

所以,宝宝刚出生不久应该少让人来探视,亲友再怎么爱孩子也别让他们亲,坚定地让他们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宝宝的爱。

即使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爸妈也要教他们学会拒绝别人的亲吻。

下班回家,好不容易见到宝宝了,很多爸妈的第一件事就是抱抱、亲亲孩子,实际上,在外面接触各种物品都会把细菌带回家,如果不洗手不洗脸就直接抱孩子亲孩子,细菌就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1、从外面回来时,一定要洗脸、洗手、换衣服,最好再刷刷牙,才能抱孩子。

2、吸烟的家长在亲吻孩子前一定要先刷牙,以免口腔和呼吸道残留的尼古丁和焦油诱发哮喘等疾病。

3、涂了唇膏、化了妆就别亲宝宝了,以免有害物质通过亲吻进入宝宝体内引起慢性铅中毒等病症。

相关推荐

哺乳期感冒严重怎么办 怎么避免感冒不传染给宝宝

哺乳期妈妈感冒严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感冒期间与宝宝分住3-7天左右,同时接受正规的治疗,等妈妈的感冒得到控制或者消失后再与宝宝接触。平时接触宝宝时要戴上口罩,尽量不要亲吻宝宝

这样逗宝宝轻则生重则瘫

宝宝小脸伤皮肤 小宝宝的脸部皮肤很娇嫩,口腔里的腮腺组织发育不完善,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在宝宝4个月大的时候,唾液腺发育已经逐渐成熟,而6~7个月的时候,口水的分泌量会继续增多,但是他们的口腔肌肉还不能很好的操控,所以会经常流口水。 这时,外界的一些刺激比如捏他们的小脸,就会增加宝宝唾液的分泌量,而唾液会腐蚀皮肤的角质层,宝宝就容易患上湿疹。 亲吻宝宝传染 去年,数起因为亲吻宝宝而导致死亡的新闻让父母惊诧不已。这种通过唾液传播的EB毒导致的“接吻”通常对大人没有什么严重影响,可是免疫力较低的宝宝一旦

嘴唇上长泡传染吗 如何避免嘴唇上长泡传染给家人

1.患期间不要有亲密接触。在嘴唇上长泡期间,注意不要与他人有亲密的唇部接触,如亲吻嘴唇、脸颊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等,以免传染给他人。 2.许多妈妈在给宝宝喂食辅食时,都喜欢先用嘴吹一吹,或者试一试温度,那么在嘴唇上长泡期间就不要在给宝宝喂食的时候去吹凉烫食,以免导致宝宝感染上单纯疱疹毒,特别是在孩子有湿疹或者特应性皮炎时,一旦再被疱疹毒感染,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疱疹泛发性感染,这叫做kaposi’s水痘样疹。 3.日常用品不可共用。在嘴唇上长泡期间,牙刷、口杯、毛巾等都要注意消毒,不要与其他人共用。

幼儿期宝宝的4种心理需求

一、父母的尊重 每个小宝宝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他们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从小受到尊重,才会产生自尊心,长大后也会尊重别人。因而,家庭中应有民主气氛,父母要求孩子帮助做事应该用请求或商量的语气,不可强迫命令。孩子做完事后,父母也要对孩子说“谢谢”。 1.父母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也要承认错误,若错怪或冤枉了孩子,事后应该向孩子道歉。 2.孩子难免会有错误和过失以及不能让人满意的行为习惯,爸爸妈妈应该循循善诱,帮助他改正缺点与错误,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议论、指责孩子,如说孩子很笨、打人、不听话和喜欢咬人等

与婴儿怎样沟通

有些妈妈一定认为平时的喂奶只是一种喂食行为,给孩子吃饱了就可以了,而正是这种简单的动作在妈妈宝宝之间形成了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有的孩子体弱多,或是正逢夏季或冬季不宜断奶时,可以在喂奶时与母亲肌肤接触,在拥抱中是母子交流和沟通的好时光,孩子会感到满足,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酒足饭饱”之后就要抚慰宝宝幼小的心灵了。妈妈可以抚摸宝宝的手、脚、身体、头部。这种轻柔的抚摸不仅是爱护、关怀的表现,又能接触皮肤,满足孩子“肌肤饥饿”的心理需求,使孩子享受无言的爱。 宝宝们喜欢父母拥抱的怀里,感到无限温暖,受到保护

两个月的宝宝如何早教

两个月的宝宝尽管没有基本的说话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但是他的思维和大脑已经在开始接受外界的信息,并且形成记忆了。 那么,两个月的宝宝早教方案是什么呢? 1、首先是宝宝身体方面的基本技能,一个月之后,宝宝的头部便可以逐步地抬起了,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们可以用一些玩具来引诱孩子进行抬头的动作。 2、两个月的宝宝在听力和视力方面都处于快速的发展时期,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视野范围内悬挂一些玩具,听一些优美的早教音乐。 3、这个时候,尽管宝宝不是学说话的阶段,但是家长可以跟孩子多进行沟通,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让宝宝能够在

安抚奶嘴影响宝宝长牙吗 安抚奶嘴还有什么影响

由于吸吮安抚奶嘴,使得孩子吃进过多的气体,容易造成孩子腹胀,严重的可以引起肠痉挛。 成为妈妈敷衍宝宝的替代品。宝宝一哭就找奶嘴,用奶嘴代替了亲人的拥抱、亲吻,减少了亲子间互动,使妈妈不再了解宝宝。 孩子反复地吸吮安抚奶嘴,如果清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造成奶嘴的污染,因为孩子的免疫力发育还不健全,因此容易引起一些感染性疾

宝宝怎么预防鹅口疮 鹅口疮

鹅口疮是婴儿常见的口腔疾,又叫雪口、白念菌,由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 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一般来说,患鹅口疮不痛不痒,但严重时婴儿会烦躁、哭闹、拒绝进食、有时还会发烧。 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 1.宝宝了,或者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不当,导致抵抗力下降,体内菌群失调。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发后,要

宝宝口腔护理应该怎么做

在整个新生儿时期,宝宝每次吃完奶之后,都要养成喝少量白开水的习惯,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宝宝清洁口腔。尤其是在宝宝发烧的时候,要勤给宝宝喂温开水,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去除奶渣,而且还能比较口腔中的细菌发酵。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的话,妈妈们注意保持自己的乳头清洁,在每次哺乳之前,要用肥皂清洗在即的双手和乳头,并且用消毒过干净的毛巾擦拭。当然平时也要养成洗手消毒的好习惯。 而如果宝宝是人工喂养的话,宝宝的奶瓶和奶嘴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再使用。在冲调奶粉的时候也要注意温度,以免过高的温度烫伤宝宝的口腔黏膜。在给宝

儿童口腔护理要注意这4点

1、勤喂温开水 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的还是人工喂养的,在给孩子喂奶后,或喂奶过程中,均应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尤其是当宝宝发烧、感染时,更应勤喂温开水,这样不仅可去除口内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细菌的发酵产生异味,也有利于体内循环,防止便秘的发生。>>推荐阅读:这些人不宜亲吻新生宝宝 2、母乳的妈妈要严格保持乳头的卫生,喂奶粉的也要保证奶具的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在喂哺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也应消毒后再使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滴管均应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后才能给宝宝使用。测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