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超重”与“肥胖”怎样区别定义

“超重”与“肥胖”怎样区别定义

皮脂测量是区分超重和肥胖的关键

随着我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导致肥胖病人也逐渐增 加。而有一份人则是体重较重,没有达到肥胖的标准,为了明确的区别两者的不同,避免一些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担心,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区分。

遇到体重大这样问题的朋友可以进行体脂含量的测试,就可以判断是否有肥胖症了。相反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体重没有达到那么大指标就肯定不是肥胖,也希望这样过于自信的人群也不要将这个问题看得太简单。肥胖的真正定义并不是体重有多大,而是看体内的脂肪和瘦体重的比例是多少,比如一个身高175CM,体重85KG的人同样有肥胖的可能。

超重是指体重超过正常标准,肥胖是指机体脂肪过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对正常人来说,身高与体重是成一定比例的,人越高体重也相对增加。接下来我们举例说明超重与肥胖的区别在哪里:体重在等于或超出标准体重的10%和20%之间为超重;超出正常体重的20%(含20%)以上为肥胖。超重不一定肥胖。有些人肌肉发达,结实丰满,虽然超过标准体重,但不属于肥胖范围。如举重运动员,肌肉组织含水量达75%--80%,而脂肪组织含水量仅15%--30%,同等体积的肌肉组织比脂肪组织重得多,所以举重运动员常常是超重者,而体内脂肪并不多,不算肥胖。

通过简单的分析之后,您对自己体重是否健康标准的应该有一定的认识了。最好的体重标准是:

女性标准体重=(身高-100)x0.85。如:160CM,标准体重是51KG

男性标准体重=(身高-100)x0.9。如:170CM,标准体重是63KG

有了这样的标准希望大家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体重,保持好身材,保证好身体。

什么人容易得胰腺癌 超重、肥胖人群

胰腺癌也被称为“富贵癌”,超重、肥胖人群的发病率可提高45%。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会在体内转化,形成环氧化物,从而诱发胰腺癌。

而日常的暴饮暴食,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轻则上腹痛、恶心呕吐,重则导致休克。

肥胖症的定义

肥胖症的定义在不断变化,目前肥胖症最常用的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从一个人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计算。BMI的计算方法是:BMI=体重(kg)/身高(m^2)。

根据这个定义:

理想体重:妇女是BMI=22,男子BMI=24。

一般体重:BMI在18.5到24.9之间。

超重:BMI在25到29.9之间。

严重超重:BMI在30到39.9之间。

极度超重:BMI在40以上。

但是这个计算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肌肉非常发达的人也会被算作超重和患肥胖症。所以对于健美爱好者或者孕妇之类的特殊群体并不适用,而需要采用其他方法,亦有一些专家使用腰部宽度来定义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体重指数法(BMI):用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世界卫生组织(WHO)考虑到亚洲人群体脂百分比特点,提出以 23 kg/m2 及 25 kg/m2 作为亚洲人群超重及肥胖的 BMI 界值点标准。

这个确定过程其实更加复杂:WHO 建议在 10 岁以上的青少年中使用,并将大于等于第 85 百分位数定义为超重,大于等于第 95 百分位数定义为肥胖。2000 年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以来自英国、美国、巴西、荷兰、新加坡等 5 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 0~18 岁儿童作为参照人群,提出国际通用的儿童超重和肥胖的 BMI 诊断标准,超重和肥胖的 BMI 界值点分别为 25 kg/m2 与 30 kg/m2,WHO 考虑到亚洲人群体脂百分比特点,提出以 23 kg/m2 及 25 kg/m2 作为亚洲人群超重及肥胖的 BMI 界值点标准。

超重与肥胖有什么不同

“超重”和“肥胖”是两个概念,“超重”是指体质量超过了某一标准或参照 值,而“肥胖”是指机体内脂肪组织的过度堆积。超重可以是肌肉的增加,也 可能是脂肪的增加,需进一步借助相应检测手段予以鉴别。值得注意的是超重很有可能发展为肥胖。

晚餐怎么吃最健康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一个是低油,一个是低盐。人每天的吃油量为25克到30克。如果超过的话,就有可能造成血脂高。但从全国来看,我们每人每天吃油量高达40克。所以吃出了很多高血脂、超重、肥胖的人群。

谁在摧残男人的性能力

男性肥胖的形成与评估

人们平常所说的“肥胖”往往范围模糊,临床上男性肥胖定义为体脂率超过 25%,并且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超过30kg/m2。BMI 是肥胖的主要指标,其主要范围如下 :BMI 18.5 ~24.9kg/m2为正常,25kg/m2及以上为超重,30kg/m2及以上为肥胖。肥胖人群体内脂肪明显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使体脂比例增加,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属于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肥胖如何影响男性健康

研究表明,过度肥胖会引起男性内分泌功能紊乱,尤其是性激素分泌的改变。一方面肥胖男性体内雌激素含量会增多;另一方面肥胖也会引起睾丸释放的雄性激素,同时破坏已经产生的雄激素,造成体内雄激素水平下降。因此,如果不能破除肥胖这一关键因素而任由其发展下去,势必将对男人“性福”造成严重危害,各种疾病也会纷至沓来,一旦造成器质的损害就难以再回到男人“理想的春天”。而上述机制所导致的问题存在于男性的各个年龄阶段。

肥胖引起男性青少年发育障碍。

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球超重及肥胖趋势一直呈上升趋势,青春期男性肥胖儿童增加非常明显,推测全球4.3亿儿童(其中发展中国家为3.5 亿)存在超重或肥胖,据估计到2020年全球肥胖儿童将达到6亿。他们与同龄、同身高的青少年男性相比,存在明显阴茎、睾丸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滞后现象,由此造成的小睾丸、小阴茎及成年后精子质量下降已引起广泛的公共健康问题。此外,青春期也是男性心理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而肥胖所带来的外在表现不同,往往会因为男孩之间相互比较,遭到他人的嘲笑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因此,家长在呵护照顾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变化,千万不能过度“喂养”,否则可真是好心办了坏事。

家有胖小孩问题严重吗

此外,亲戚的一个孩子,12岁时,体重就是同龄人的两倍,因家长没有足够重视,两年后,孩子患上了糖尿病,之后口服“降糖”药不管用,小小年纪不得不开始注射胰岛素。这个病例,更让王军伟感到无比痛心。

相比成年人肥胖,对于青少年儿童肥胖,王军伟更为担忧。为掌握一个真实的、全面的情况,去年这个时候,王军伟和同事开始着手天台县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课题研究。

调查显示:天台21%的中小学生存在超重、肥胖

从2015年1月开始,课题组成员历时半年,对天台白鹤中心小学、平桥二中等15所中小学校的7至18岁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判定学生是否超重、肥胖。

本次共调查了中小学生10595人,其中男性5569人,女性5026人,男女性别比1.1∶1;城区学校7所6558人,农村学校8所4037人;小学7所3891人,初中6所5450人,高中2所1254人。

调查结果显示:这10595名学生中,其中超重的有1243人,超重率11.73%;肥胖的有952人,肥胖率8.99%。

女生肥胖、超重人数分别为361人、405人,肥胖率、超重率分别为7.18%、8.06%;男生肥胖、超重人数分别为591人、838人,肥胖、超重率分别为10.61%、15.05%,从这些数据来看,男生较女生更为严重。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认为初高中生肥胖人数应该多于小学生。但事实并非如此,超重和肥胖出现了低龄化现象。统计数据告诉我们,7岁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其中,超重率为12.20%,肥胖率为21.86%,总的肥胖超重比例达34.06%;7岁至12岁呈逐渐下降趋势,15岁后超重肥胖总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在15%至18%。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习阶段中,超重肥胖以小学较为显著,初中与高中基本持平。

吃得多运动少是肥胖的重要因素

吃得多运动少是肥胖的重要因素

由卫生部和中国记协主办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知识共享会13日在南昌举行。与会专家呼吁大众改变饮食不均衡和久坐少动的习惯,保持“吃动平衡”,预防超重、肥胖和慢性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介绍了“吃动平衡”的重要性。研究员说:“吃得多、动得少是造成超重、肥胖和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因素,吃动平衡就是提倡大众每天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要达到平衡。”

研究员说,有的年轻人为了减肥拼命节食,这是很不正确的。超重并非因为某种食物造成的,而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热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形成的。单纯节食减肥在减掉脂肪的同时还减掉了肌肉和骨骼的重量。养成“吃动平衡”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保持体内的能量收支平衡,才能预防超重和肥胖。

长期熬夜有7大风险 超重肥胖

人在睡觉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瘦体素”的物质。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

衡量成人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 BMI ≥ 25 kg/㎡ 定义为超重,而 BMI ≥ 30 kg/㎡ 定义为肥胖,但此 BMI 的临界值是根据所测的指标与健康危险的相关程度以及由参照人群得到的统计数据所规定的,因此针对不同种族的参照人群有不同的标准。在我国指南中,BMI <18.5 kg/㎡ 定义为体重过低,BMI 界于 18.5~23.9 kg/㎡ 定义为体重正常,BMI 界于 24.0~27.9 kg/㎡ 定义为超重,BMI ≥ 28 kg/㎡ 定义为肥胖。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具体如下: (1 )肥胖易导致关节疼痛,因超重、肥胖致关节部位负重过大,甚至形成扁平足或膝关节、髋关节畸形。 (2) 由于超重、肥胖造成肢体动作不灵活,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3) 容易发生高血压、脂质异常及糖代谢异常,严重者还可能发生n型糖尿病。 (4) 肥胖可导致呼吸困难,容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 (5) 肥胖可造成易患脂肪肝、胆石症以及发育异常。 (6) 肥胖造成消极心理,容易出现自卑和抑郁,智力水平总体上低于正常青少年儿童。 (7) 青少年儿童肥胖至成年期更易发生肥胖、心血管病、免疫性疾病、运动系统性疾病等提前发生,影响生活质量。

儿童肥胖的标准 根据儿童体质指数判断肥胖

体重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而体重与身高有关,所以表达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常用体重指数来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小儿是否肥胖,可参考下文的BMI均值。

3~7岁的体质指数标准计算:

男 BMI均值 超重 肥胖

3岁 15.7 16.8 18.1

4岁 15.3 16.5 17.8

5岁 15.2 16.5 17.9

6岁 15.3 16.8 18.4

女 BMI均值 超重 肥胖

3岁 15.4 16.9 18.3

4岁 15.2 16.7 18.1

5岁 15.0 16.6 18.2

6岁 15.0 16.7 18.4

7岁 15.0 16.9 18.8

相关推荐

老人头菌的功效与作用 降脂减肥

老人头菌是一种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健康食材,而且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够吸水膨胀、增加饱腹感,进而能够避免过多食物的摄入,在预防超重、肥胖方面的功效非常明显;还可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出,缓解减肥期间因少食导致的便秘现象。

贴秋膘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及儿童

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不要盲目去贴“秋膘”,特别是吃肥肉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特别是属于低体重的,膘还是可以适当地贴贴。

关心 形成冠心病的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来说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家族史,血脂异常,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等。

打呼噜的原因是什么呢

1、气道狭窄 很多患者睡觉打呼噜的原因都是因为气道狭窄造成的,如气道先天发育异常、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这些原因会造成鼻、咽喉处气道狭窄,导致气流不畅导致晚上睡觉打呼噜。 2、身体肥胖 在医学上将肥胖定义为是导致睡觉打呼噜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晚上睡觉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加上肥胖患者往往颈部沉积了过多的脂肪,这种情况下咽部易造成堵塞,导致气流不畅,从而引起打呼噜患者晚上睡觉打呼噜。 3、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打呼噜患者引起打呼噜的原因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如:吸烟、喝酒等。 4、遗传

每日吃糖不应超过50克

3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指南,“强烈”建议[1],成年人和儿童每天游离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最好不超过25克。 此处所说的游离糖是指添加糖,或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不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牛奶中天然糖份。 一般来讲,每250毫升可口可乐含糖26.5克。每250毫升雪碧含糖27.5克。 研究表明,在膳食中增加糖的含量与体重增加有关;摄入含糖饮料多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超重或者肥胖。 世卫组织说,“有确凿证据表明,限制添加糖的摄入,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的发生危险。” 世卫组织的这一建议

怎么预防高血压 控制体重

当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腰围渐宽、超重、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人群越来越多,有效维持正常体重应该是努力的目标,体重指数应当控制在24千克/平方米以下。 控制体重的方法:一方面控制摄入量,主要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消耗掉过多的脂肪储存,两者不可偏废。

婴儿过胖需要断母乳吗

婴儿控制体重的方法 婴儿超重肥胖会对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超重应该做适当减肥。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要“细细嚼、慢慢咽”。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为使肥胖婴儿不出现饥饿感,尽量少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 除了巧喂食外,肥胖婴儿应多锻炼、多活动。运动不仅可以使脂肪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的体积变小,还能消耗多余的糖,使其不转变为脂肪。一岁以内还不会自主运动的婴儿,可以由父母帮助宝宝做被动运动。比如阔胸

80%的家长会忽略儿童肥胖问题

一项调查:“不同时代父母对学龄儿童超重的认识”。参与调查的是6-11岁超重或肥胖儿童的家长,他们只需回答自己孩子的体重是过轻、正常还是超重。 工作人员收集了1988-1994年和2005-2010年两份数据,对比分析,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怎样看待自己家的超重或肥胖儿童。 在被采访的2005-2010年的家长中(主要是母亲),明明已经超重还认为自己孩子体重正常的家长人数,和早年(1988-1994年)相比增加了30%,其中男童为83%,女童为78%。调查显示,最大的增长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其次是非洲裔美国

开窗户睡觉的危害 睡觉开窗户会中风吗

一般不会。 中风即脑卒中,通常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不良生活习惯、超重、肥胖等因素,导致颅内外动脉狭窄、鼻塞或者栓塞所引起的。 而开窗睡觉虽然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之一,但在通常情况下,只会引起感冒症状,而感冒并不会引起中风,因此睡觉开窗户一般是不会中风的。

吃皂角米有什么好处 吃皂角米能减肥吗

糖尿病人和肥胖者、便秘者是尤其适合吃皂角米的。植物胶质是一种宝贵的营养成分,对于容易便秘的人有预防和缓解便秘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人,可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上升速度,避免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快速升降,对于超重、肥胖的人也是一大福音,有利于抑制脂肪过度吸收,帮助获取苗条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