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检查怎么做 直肠指检查
前列腺炎检查怎么做 直肠指检查
直肠指检查是前列腺验证的常规检查,指检时会发现前列腺大小不等,表面不规则,部分腺体变硬,或有小硬结,按压前列腺部位时可感到有轻度压痛感。患病时间比较长的,前列腺会变小变硬,质地不均匀;在进行直肠指检查的同时还应该做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前列腺炎的检查项目
前列腺炎是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疾病,也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男性患有了前列腺炎后,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表现,男性朋友最好积极到正规医院相关的检查和诊断,从而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前列腺炎的检查项目:
1、细菌学检查
男性患有了前列腺炎后,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从而帮助疾病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如果进行细菌培养的时候,阳性结果即可诊断为细菌性前列腺炎。
2、X线检查
在进一步检查前列腺炎的时候,有些男性患者需要进行X线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帮助检查有无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病变等。
3、直肠指检
前列腺炎患者,需要进行直肠指检。而进行指检的时候,炎症患者会发现自己的前列腺大小不等,表面不规则,部分腺体变硬或有小的硬结,大多数有轻度压痛。
4、前列腺液检查
对于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检查,是通过诊断白细胞以及相关的成分检查后,判断是否为炎症表现。而一次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轻易排除本病,而阳性结果一般能作出前列腺炎的诊断。
5.B超检查
显示前列腺组织结构界限不清楚、紊乱,可以提示前列腺炎。
6.尿动力学检查
主要表现有尿流率下降,膀胱颈-尿道外括肌不完全松弛,最大尿道关闭压异常增高等。
除临床表现外,直肠指诊可触及肿胀,饱满的前列腺,压痛明显,有脓肿形成时,两侧腺叶不对称,可能有局限性波动,急性期切忌前列腺按摩,防止感染向附睾,睾丸扩散,或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尿道分泌物可涂片染色镜检和做细菌培养,尿液镜检常见较多红细胞或成堆脓细胞,三杯试验的第1杯尿微混,镜检可见白细胞,第2杯尿色清,无白细胞,第3杯尿混浊,有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
急性前列腺炎的辅助检查:
对有上述症状病人,需作直肠指诊,可触到前列腺肿大,表面光滑,张力大,且有明显压痛,急性前列腺炎仅可作指诊检查,切勿行前列腺按摩,以防炎症扩散,尿液检查可见脓细胞,红细胞,B超检查亦有助于诊断。
慢性前列腺炎的辅助检查:
对有上述症状其中一项或几项者,作直肠指诊触及前列腺按摩,尿液和前列腺液分段定位培养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pH增高,锌含量降低,对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容易与前列腺增生混淆的疾病
1、前列腺炎。前列腺感染时直肠指检腺体可增大,膀胱镜检造影变化与前列腺增生相似,易造成误诊。但前列腺炎时不增大,前列腺液检查常有脓细胞等异常改变。
2、神经源性膀胱。有排尿困难、尿潴留或泌尿系感染等与前生相似的症状。但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有严重神经损伤史和能障碍体征。如下肢瘫痪、感觉异常、肛门括约肌松弛、反,直肠指检前列腺无增大,无下尿路器质性梗阻。
3、尿道狭窄。有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尿潴留等症状。但有伤、炎症病史,直肠指检前列腺不增大,经尿道扩探或造影,狭窄部分,可明确诊断。
4、前列腺癌。前列腺增大,且可出现与增生相似的症状。但:检前列腺两侧叶常不对称,质地坚硬,前列腺活组织检查可i细胞。骨盆转移癌可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
5、前列腺结核。可见血尿及前列腺增大。但有泌尿系结核病史,同时多合并有精囊、附睾结核病灶,腺体局部有散在的硬性结节,其边界不清或有触痛,有尿路刺激症状,而梗阻症状不明显。
6、前列腺结石。有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质地略硬,有结石摩擦感,X线片上可见到前列腺部位有结石阴影,有助于鉴别。
7、膀胱癌。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常有排尿困难等症状,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可以发现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肿瘤病变,如同时取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肿瘤性质。
前列腺炎该如何诊断
推荐按照NIH分型诊断前列腺炎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血、尿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是必须的,但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进行中段尿培养或血培养。
Ⅱ型和Ⅲ型(慢性前列腺炎):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直肠指检)、尿液和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查。推荐应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进行症状评分。推荐“两杯法”或“四杯法”进行病原体定位试验。
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可选择的检查有:精液分析或细菌培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尿细胞学、经腹或经直肠B超(包括残余尿测定)、尿流率、尿动力学、CT、MRI、尿道膀胱镜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症状,在前列腺按摩液(EPS)、精液、前列腺按摩后尿液、前列腺组织活检及前列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时被发现。
具体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2. 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炎的诊断非常重要,且有助于鉴别会阴、直肠、神经病变或前列腺其他疾病。
Ⅰ型:体检时可发现耻骨上压痛、不适感,有尿潴留者可触及耻骨上膨隆的膀胱。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大、触痛、局部温度升高和外形不规则等。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
Ⅱ型和Ⅲ型: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肌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获得前列腺液。
3. 实验室检查(1)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正常的EPS中白细胞<10 hp="" ph6="" 3="" 6="" 5="">10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有诊断意义。
(2)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是排除尿路感染、诊断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3)细菌学检查1)Ⅰ型:应进行中段尿的染色镜检、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以及血培养与药敏试验。
2) 慢性前列腺炎(Ⅱ型和Ⅲ型):推荐“两杯法”或“四杯法”病原体定位试验。
(4)其他病原体检查:包括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查。
4. 器械检查(1)B超:尽管前列腺炎患者B超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回声不均,前列腺结石或钙化,前列腺周围静脉丛扩张等表现,但目前仍然缺乏B超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性表现,也无法利用B超对前列腺炎进行分型。
(2)尿动力学:①尿流率,尿流率检查可以大致了解患者排尿状况,有助于前列腺炎与排尿障碍相关疾病进行鉴别;② 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发现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3)CT和MRI 对鉴别精囊、射精管等盆腔器官病变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对于前列腺炎本身的诊断价值仍不清楚。
鉴别诊断Ⅲ 型前列腺炎缺乏客观的、特异性的诊断依据,临床诊断时应与可能导致骨盆区域疼痛和排尿异常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排尿异常为主的患者应明确有无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功能异常。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睾丸附睾和精索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性传播疾病、膀胱肿瘤、前列腺癌、肛门直肠疾病、腰椎疾病、中枢和外周神经病变等。
III型前列腺炎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一步的检查,除外上述疾病。
患前列腺炎疾病需做哪些检查
一、前列腺液检查:一次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轻易排除本病;而阳性结果一般能作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二、直肠指检:直肠指检是前列腺炎的常规检查。指检时,前列腺大小不等,表面不规则,部分腺体变硬或有小的硬结,大多数有轻度压痛。
三、B超检查:最好做前列腺彩超,诊断下前列腺的大小。
四、超声波检查:在慢性前列腺炎的部分病人中,因局部渗出、纤维化、粘连而使包膜反射不光滑,严重时包膜界限不清;腺体形态规则,左右对称,内部可见局限性反射减少等。本项检查可供临床参考。
五、免疫测定:应用特异性抗原O凝集试验,有82%慢性大肠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血清中的大肠杆菌抗体升高,而只患有大肠杆菌性尿道炎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的大肠杆菌抗体都较低。
六、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但对区别细菌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意义不大。
前列腺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慢性尿道炎或膀胱炎:其临床表现与慢性前列腺炎类似,但作前列腺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2.前列腺痛:无实质性病变,表现为会阴部和耻骨上区疼痛和压痛,有排尿障碍等尿路表现。前列腺触诊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正常,前列腺液及尿液培养无细菌。
3.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尽管症状、直肠指检易与慢性前列腺炎混淆,但前者进展快,可迅速发生尿潴留,短期内硬结生长较快。需作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鉴别,组织学检查表现为肉芽肿性反应。
4.卡他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病(亦称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与慢性前列腺炎很难区别。会阴部疼痛不适,有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等表现。前列腺液检查有多量卵磷脂小体,白细胞增多,但涂片及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5.前列腺溢液(又称无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漏或慢性前列腺充血):大、小便终末有乳白色分泌物从尿道流出,常合并精神症状。但直肠指检、前列腺液镜检均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
6.前列腺癌:晚期可出现尿路症状。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有坚硬的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前列腺液涂片、穿刺活检均可发现癌细胞。
7.前列腺结核。症状与前列腺炎相似,但有结核病史。直肠指检前列腺呈不规则结节状,附睾肿大变硬,输精管有串珠状硬结。前列腺液结核杆菌直接涂片或结核杆菌培养可以找l到结核杆菌,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可见结核结节或干酶样坏死。
8.前列腺结石:出现腰骶部、会阴部疼痛及性功能紊乱如阳痿、早泄等症状。直肠指检可扪及前列腺有结石摩擦感,骨盆X线平片有阳性结石阴影,可资鉴别。
前列腺炎诊断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急性肾盂肾炎: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通常还表现为患侧腰酸、腰痛;而非耻骨上、会阴部疼痛,且无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2)脓肾: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还表现为明显的患侧腰痛;而无耻骨上、会阴部疼痛,无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3)前列腺脓肿: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是急性前列腺炎发展的结果。经直肠B超、CT检查可见前列腺内有液性占位,穿刺抽出脓液可以明确诊断。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前列腺癌:晚期也表现为排尿不适,可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质地较硬,可有结节;血清PSA明显升高,经直肠B超可见前列腺内有不均质光团,前列腺穿刺活检可确诊。
(2)前列腺结核: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通常有泌尿生殖系结核病史,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有不规则的结节,前列腺液中可找到抗酸杆菌。
(3)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也表现为尿频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两者主要根据VB1、EPS、VB3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无菌性前列腺炎的VB1、EPS、VB3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4)前列腺增生症:也表现为尿频伴排尿不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以排尿不畅为主,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而前列腺液常规一般无白细胞。
(5)精囊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常有血精,且精囊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
(6)慢性膀胱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VBl、VB3均可见白细胞,培养有细菌生长,但EPS检查正常。
3、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膀胱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但慢性膀胱炎VB1、VB3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EPS无细菌生长。
慢性尿道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VB1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VB3、EPS的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4、前列腺痛的鉴别诊断
目前对前列腺痛的诊断主要是排他性诊断。即病人出现前列腺炎的类似症状,但做前列腺液检查无炎症细胞,前列腺液培养亦无细菌生长,而且患者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表现,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痛。
推荐按照NIH分型诊断前列腺炎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血、尿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是必须的,但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进行中段尿培养或血培养。
Ⅱ型和Ⅲ型(慢性前列腺炎):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直肠指检)、尿液和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查。推荐应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进行症状评分。推荐“两杯法”或“四杯法”进行病原体定位试验。
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可选择的检查有:精液分析或细菌培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尿细胞学、经腹或经直肠B超(包括残余尿测定)、尿流率、尿动力学、CT、MRI、尿道膀胱镜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症状,在前列腺按摩液(EPS)、精液、前列腺按摩后尿液、前列腺组织活检及前列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时被发现。
具体诊断方法
1. 病史采集
2. 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炎的诊断非常重要,且有助于鉴别会阴、直肠、神经病变或前列腺其他疾病。
Ⅰ型:体检时可发现耻骨上压痛、不适感,有尿潴留者可触及耻骨上膨隆的膀胱。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大、触痛、局部温度升高和外形不规则等。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
Ⅱ型和Ⅲ型: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肌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获得前列腺液。
3. 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正常的EPS中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均匀分布于整个视野,pH6.3~6.5,红细胞和上皮细胞不存在或偶见。当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有诊断意义。
(2)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是排除尿路感染、诊断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3)细菌学检查
1)Ⅰ型:应进行中段尿的染色镜检、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以及血培养与药敏试验。
2) 慢性前列腺炎(Ⅱ型和Ⅲ型):推荐“两杯法”或“四杯法”病原体定位试验。
(4)其他病原体检查:包括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查。
4. 器械检查
(1)B超:尽管前列腺炎患者B超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回声不均,前列腺结石或钙化,前列腺周围静脉丛扩张等表现,但目前仍然缺乏B超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性表现,也无法利用B超对前列腺炎进行分型。
(2)尿动力学:①尿流率,尿流率检查可以大致了解患者排尿状况,有助于前列腺炎与排尿障碍相关疾病进行鉴别;② 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发现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3)CT和MRI 对鉴别精囊、射精管等盆腔器官病变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对于前列腺炎本身的诊断价值仍不清楚。
鉴别诊断
Ⅲ型前列腺炎缺乏客观的、特异性的诊断依据,临床诊断时应与可能导致骨盆区域疼痛和排尿异常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排尿异常为主的患者应明确有无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功能异常。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睾丸附睾和精索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性传播疾病、膀胱肿瘤、前列腺癌、肛门直肠疾病、腰椎疾病、中枢和外周神经病变等。
III型前列腺炎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一步的检查,除外上述疾病。
男性前列腺炎检查项目主要有哪些
1、直肠指检
这是前列腺炎检查项目的常规检查。指检时,前列腺大小不等,表面不规则,部分腺体变硬或有小的硬结,大多数有轻度压痛。
2、前列腺液检查
一次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轻易排除本病;而阳性结果一般能作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3、细菌学检查
有助于诊断和治疗。阳性结果即可诊断为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
4、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活检)
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但对区别细菌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意义不大。
5、超声波检查
在慢性前列腺炎的部分病人中,因局部渗出、纤维化、粘连而使包膜反射不光滑,严重时包膜界限不清;腺体形态规则,左右对称,内部可见局限性反射减少等。本项前列腺炎检查可供临床参考。
6、免疫测定
应用特异性抗原O凝集试验,有82%慢性大肠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血清中的大肠杆菌抗体升高,而只患有大肠杆菌性尿道炎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的大肠杆菌抗体都较低。
前列腺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细菌学检查男性患有了前列腺炎后,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从而帮助疾病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如果进行细菌培养的时候,阳性结果即可诊断为细菌性前列腺炎。2、X线检查在进一步检查前列腺炎的时候,有些男性患者需要进行X线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帮助检查有无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病变等。3、直肠指检前列腺炎患者,需要进行直肠指检。而进行指检的时候,炎症患者会发现自己的前列腺大小不等,表面不规则,部分腺体变硬或有小的硬结,大多数有轻度压痛。4、前列腺液检查对于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检查,是通过诊断白细胞以及相关的成分检查后,判断是否为炎症表现。而一次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轻易排除本病,而阳性结果一般能作出前列腺炎的诊断。
前列腺炎检查 前列腺炎辅助检查
急性前列腺炎病人需做直肠指诊,可触到前列腺肿大,表面光滑、张力大、且有明显压痛。急性前列腺炎仅可作指诊检查,切勿行前列腺按摩,以防炎症扩散。尿液检查可见脓细胞、红细胞,B超检查亦有助于诊断。
直肠指诊触及前列腺按摩,尿液和前列腺液分段定位培养多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此外前列腺液pH增高、锌含量降低,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前列腺炎应该如何鉴别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急性肾盂肾炎: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通常还表现为患侧腰酸、腰痛;而非耻骨上、会阴部疼痛,且无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2)脓肾: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还表现为明显的患侧腰痛;而无耻骨上、会阴部疼痛,无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3)前列腺脓肿: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是急性前列腺炎发展的结果。经直肠B超、CT检查可见前列腺内有液性占位,穿刺抽出脓液可以明确诊断。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前列腺癌:晚期也表现为排尿不适,可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质地较硬,可有结节;血清PSA明显升高,经直肠B超可见前列腺内有不均质光团,前列腺穿刺活检可确诊。
(2)前列腺结核: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通常有泌尿生殖系结核病史,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有不规则的结节,前列腺液中可找到抗酸杆菌。
(3)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也表现为尿频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两者主要根据VB1、EPS、VB3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无菌性前列腺炎的VB1、EPS、VB3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4)前列腺增生症:也表现为尿频伴排尿不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以排尿不畅为主,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而前列腺液常规一般无白细胞。
(5)精囊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常有血精,且精囊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
(6)慢性膀胱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VBl、VB3均可见白细胞,培养有细菌生长,但EPS检查正常。
3.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膀胱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但慢性膀胱炎VB1、VB3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EPS无细菌生长。
慢性尿道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VB1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VB3、EPS的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4.前列腺痛的鉴别诊断
目前对前列腺痛的诊断主要是排他性诊断。即病人出现前列腺炎的类似症状,但做前列腺液检查无炎症细胞,前列腺液培养亦无细菌生长,而且患者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表现,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