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喝水的危害 营养流失
饭后喝水的危害 营养流失
饭后大量喝水不会促进营养吸收,相反,因为水分有代谢机体毒素等物质的作用,过量的水分摄入会让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随水一同排出体外,长期如此,会造成严重的营养流失。
饭后多久喝水
饭后最佳饮水时间是在一个小时后,此时饮水有利于促进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喝一杯就够了,有胃灼热的病人在饭后2-3小时后喝水,每间隔20~30分钟饮上3~4小口。
坏习惯导致体内营养流失
坏习惯导致体内营养流失!很多时候体内的营养是足够的,但是是由于自身的一些坏习惯就导致体内营养的流失,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如何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听听专家的介绍。
膳食纤维过量导致钙质流失
过多的膳食纤维使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加快,会导致钙的吸收率降低。研究表明:成年人如果从食用纤维含量低的精面包改为每顿食用纤维含量过高的粗面包,再摄入其他高纤维的食物,钙(镁、锌和磷)会出现负平衡。
狂吃肉和蛋导致贫血
现在的孩子大都爱吃各种肉食,而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家长也认为:只要孩子多吃富含铁锌的肉、鱼、蛋,吃不吃蔬菜水果无所谓。结果是孩子的体重蹭蹭地往上“窜”,但检查结果往往是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膳食中仅仅摄入瘦肉、动物内脏、蛋黄,虽然铁的总量不少,但由于缺乏由蔬菜、水果等提供的维生素C,铁不易被人体吸收。
钙磷失衡“赶走”钙
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人们缺钙的元凶。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为2∶1。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磷的摄入量往往超过了钙的10倍以上。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会拼命把钙“赶”出体外。
抽烟喝酒营养溜走
长期抽烟、喝酒会破坏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的吸收。抽烟会破坏体内维生素C——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营养素。每天抽半包烟就会破坏体内25—100毫克的维生素C。每天喝一杯以上的鸡尾酒,将消耗体内维生素B1、B6和叶酸。酗酒者缺乏维生素B1也相当普遍。
补钙不补镁,吃完会后悔
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还要补充镁。钙与镁就像一对双胞胎,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当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等)、黄豆、瓜子(向日葵子、南瓜子等)、谷物(黑麦、小米和大麦等)、海产品(金枪鱼、鲑鱼、鲭鱼、小虾、龙虾等)等。
这些就是对坏习惯导致体内营养流失的详细介绍,如果您还想多了解关于饮食文化,可以多关注我们的饮食频道,我们为您提供健康饮食知识。祝您健康!
水果榨汁营养流失更为严重
饮果汁易致热量摄取超标
水果榨成果汁,无论热量、糖分均浓缩,容易摄取过量。举例而言,一个重131克的橙子热量为62卡路里,糖分12.3克;但一杯240毫升的橙汁,约用3个橙榨成,热量为112卡路里,糖分是20.8克,两者相差近一倍。以为饮果汁健康而不加节制,便会大大失算。
此外,水果榨汁后,纤维主要集中在果渣里,而喝果汁时会将果渣过滤掉,如此便丢失了我们都市人普遍缺乏的、可贵的膳食纤维。
我国营养学会在2000年提出,成年人膳食纤维的适宜摄人量为30克/日;2~20岁的幼童、青少年,其摄入量推荐为年龄数加5~10克/日;便秘、肥胖、肠道癌、高血脂等“富贵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应增加10~15克/日。而目前我国国民从日常食物中摄取的膳食纤维只能达到8~12克/日。
果渣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具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功效;果渣中的非水溶性纤维则具有刺激肠道蠕动和促进排便的作用。便秘患者如果常喝果汁不吃水果,无疑会加重便秘。
膳食纤维还可影响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并有防止热量过剩、控制肥胖的作用,还有预防胆结石及降低血脂的功效。就算吃果汁时连同果渣一齐进食,纤维量虽并无减低太多,但饱腹效果不及原个水果。
曾有研究比较苹果与苹果汁的饱腹感,即使相同热量和纤维,苹果的饱腹感较强,因为固体食物在胃能停留较长时间,比流质饮料更能饱腹。因而进食水果,能有效减少摄入其他食物,避免热量超标。
果汁营养成分流失大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增强抵抗力,但维生素C本身相当脆弱,遇水、光、热、氧都会受损,在榨汁过程中,水果的细胞结构受破坏,维生素C暴露在空气中氧化,便会流失。而果汁摆放时间越长,与空气、阳光接触越久,维生素C流失越多,所以如果要饮果汁,应该在榨汁后立即饮用。
在夏天,瓶装的果汁饮料似乎特别受欢迎,消费者不妨细心留意其包装与标签。因为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是按含量由多至少而排列。非纯果汁饮品的成分表中,若水占第一,糖占第二,则几乎可以说它是“糖水”饮品了。此外,就算是100%纯果汁,如果它呈清晰透明,即表示不含纤维。待瓶里的维生素随时间而流失,那么,它们也与“糖水”无异。
所以说,水果榨汁,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并不能代替白开水的重要。我们在饮水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喝白开水,果汁再美味,其营养价值也会有丢失。水果的最佳食用方式,就是直接食用,这样的食物性味会最好。
经常吃剩菜好吗
不好。
虽然不经常吃剩菜的危害比较小,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心吃隔夜菜了,除去亚硝酸盐的问题,隔夜菜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营养流失、病菌多,吃了拉肚子的人也不少。
所以,隔夜剩菜能不能吃,能吃!但最好不要天天吃、长期吃!
炒鸡蛋有什么坏处 鸡蛋炒老了有什么危害
一般危害不大。
鸡蛋中的营养物质在接触油分、高温之后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温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营养流失也会越多,所以鸡蛋炒得太老的话营养价值也会越低,但是对人体来说不会产生危害。
但如果炒的时间太长,使鸡蛋炒糊、炒黑了的话,其中含有的蛋白质就会在高温下变性产生一些毒性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建议不要再继续食用。
让营养流失的坏习惯
生活中很多小的细节可以左右最后的结果,饮食也一样,很多习惯可以影响我们的健康。而很多坏习惯同样也会导致营养的流失。那么究竟是哪些坏习惯呢?下面便为你一一介绍:
1.钙磷失衡“赶走”钙。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人们缺钙的元凶。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为2∶1。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磷的摄入量往往超过了钙的10倍以上。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会拼命把钙“赶”出体外。
2.狂吃肉和蛋导致贫血。现在的孩子大都爱吃各种肉食,而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家长也认为:只要孩子多吃富含铁锌的肉、鱼、蛋,吃不吃蔬菜水果无所谓。结果是孩子的体重蹭蹭地往上“窜”,但检查结果往往是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膳食中仅仅摄入瘦肉、动物内脏、蛋黄,虽然铁的总量不少,但由于缺乏由蔬菜、水果等提供的维生素C,铁不易被人体吸收。
3.膳食纤维过量导致钙质流失。过多的膳食纤维使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加快,会导致钙的吸收率降低。研究表明:成年人如果从食用纤维含量低的精面包改为每顿食用纤维含量过高的粗面包,再摄入其他高纤维的食物,钙(镁、锌和磷)会出现负平衡。
4.补钙不补镁,吃完会后悔。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还要补充镁。钙与镁就像一对双胞胎,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当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等)、黄豆、瓜子(向日葵子、南瓜子等)、谷物(黑麦、小米和大麦等)、海产品(金枪鱼、鲑鱼、鲭鱼、小虾、龙虾等)等。
5.抽烟喝酒营养溜走。长期抽烟、喝酒会破坏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的吸收。抽烟会破坏体内维生素C——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营养素。每天抽半包烟就会破坏体内25—100毫克的维生素C。每天喝一杯以上的鸡尾酒,将消耗体内维生素B1、B6 和叶酸。酗酒者缺乏维生素B1也相当普遍。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为您介绍里有关坏习惯对于人体营养吸收的影响。养成好习惯,获得健康生活!
这4种药物会加速营养流失
降压药。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进行治疗,常见药物中的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锌元素的缺乏,造成伤口愈合缓慢、引发男性前列腺疾病、导致脱发等症状等。一般在医院检测发现锌元素缺乏时,可通过食用含锌量较高的食物如海产品等来摄取;如缺锌较严重则可采用药物补锌,如葡萄糖酸锌、蛋白锌等。此外,长期服用一些利尿剂降压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会加速钾离子的流失而引起低血钾。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多食用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菠萝、芝麻、香菇、黑木耳、海带等补钾,严重者可以通过服用氯化钾、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补钾。
降脂药。高血脂的患者往往会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而他汀类药物在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同时可能会导致需要适量胆固醇参与合成的维生素D含量下降。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引起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建议通过多晒太阳、多吃瘦肉、海鱼等或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来纠正。成人日推荐摄入量为320国际单位。
解热镇痛药。长期使用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能会造成胃黏膜损伤,从而导致胃溃疡或者胃出血而引起铁元素的流失,从而增加患者贫血风险。在发现缺铁时,可以通过膳食摄入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肝脏等补充,同时补充维生素C来促进铁的吸收。此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补铁剂进行治疗,如琥珀酸亚铁、乳酸亚铁等。成年男女铁元素每日推荐摄入量分别为15毫克和20毫克。
另外,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长期使用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作风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凝血因子Ⅱ减少,凝血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能造成维生素K的缺乏。长期用时,最好定期与医生沟通,如在医院检测发现维生素K缺乏,可以适宜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西兰花、煮熟的菠菜或香菜、西芹、青椒、生菜、蛋黄、绿茶、带皮的苹果等,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维生素K补充剂进行相关治疗。
降糖药。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与低胰岛素水平,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维生素C的摄取、吸收与转运发生障碍,而维生素C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及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成分。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时,可通过服用维生素C片或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与水果,如西红柿、菠菜、猕猴桃、柚子、橘子等,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一般来说,成人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
还需提醒的是,是否应补充营养,及补充多少应当听从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决定。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坚持按照医生推荐的药量服用,并定期随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切忌擅自减量甚至停药。服药期间应密切留意身体的变化,出现任何不适应应当马上就医。
桃子和黄瓜能一起吃吗
桃子和黄瓜不建议一起吃。
桃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黄瓜中含有一种维生素c分解酶,会分解桃子中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从而让大量的营养流失,降低营养价值,所以这两种食物不适合在一起吃。
不过如果对营养没有要求,是可以一起吃的,因为两种食物的相互作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办公族多喝水危害大
冬季人体维生素摄取量少,喝白开水的同时可补充一些果汁、蔬菜汁;办公室一族喝水过多反而不利于新陈代谢;清晨空腹喝一大杯水,然后向右躺10分钟再起床,有助于清洁胆和肝,医学研究指出,人每天至少要消耗2500毫升的水,而每天我们吃的食物中已含有大量的水分,像蔬菜90%是水分,水果中80%是水分,肉类和鱼也含有70%的水分,扣除这些,一天喝1500毫升的水就足够了。
人们喝水不能以渴不渴为标准。口渴是人体水分失去平衡、细胞脱水已到一定程度时,中枢神经发出的要求补水信号。口渴才喝水,等于泥土龟裂再灌溉,不利于身体健康。成年人每天喝水最好不少于6次。 空腹时饮水最有效,水会直接从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体吸收。同时多喝水能够消汗,多小便,除了能降低体温外,还能排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通常,我们每天夜间经呼吸和皮肤蒸发要损失掉300至400毫升水。
因此,早晨醒来,先喝上一大杯水,不仅可以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坐办公室的人少喝一点 医学研究指出,每人每天至少要消耗2公升半的水分,像上班族整天待在办公桌前很少运动,最好养成每次坐下前喝少量水的习惯,不要一下子喝太多,因为水分会滞留在体内,反而不利新陈代谢。而每天我们吃下的食物中已经含有大量的水分,扣除这些一天喝1500亳升的水就足够了。
喝什么水更有利健康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饮料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洪忠新主任说,其实白开水是最好的。白开水富含多种矿物质,能够调节人体体液平衡。 冬季人体的维生素摄取量相应少了,所以在喝白开水时补充一些果汁和蔬菜汁既有营养,又能补充维生素。但是,各种功能型饮料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添加物,选择时应尽量小心。一些添加物甚至还会增加人的代谢负担。另外,尽量少喝碳酸型饮料,因为碳酸型饮料容易使人骨质疏松,已经患骨质疏松的人会更加严重。
运动后喝水危害肾健康
运动后立即喝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殊不知这样的喝水方式只会使男人的肾越来越衰败,为何这样说?在以下内容里,小编会告诉大家!
每次运动完之后会看见人们习惯性的大口大口的喝水,虽然这种喝水的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解渴的作用,但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肾部的健康。因为运动后立即喝大量的水易增加机体的排尿量,使肾脏的负担加重,从而不利于肾脏的健康。
对于这种现象,建议运动后过一段时间再饮用水,不可立即喝水,当心肾脏越来衰败。这种饮水的方式不但会伤害男性的肾部健康,对身体还会造成其他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