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的心脏与成人的心脏有何区别
胎儿的心脏与成人的心脏有何区别
此刻准妈们一定会问,胎儿的心脏和成人的心脏到底有什么区别?小编可以告诉你们胎儿的心脏和成人的不一样。血液流经心脏的方式不一样,这是因为胎儿是通过胎盘,而不是肺来获得氧气。左右侧的心腔之间存在联系,这是胎儿在子宫内存活所必需的,而出生后这种联系必须立刻消失,否则婴儿就不能在外界存活。胎儿的正常心率范围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而成人的却是60~90次。
那么你可能会继续问,胎儿的心脏什么时候开始真正发挥功能呢?小编来告诉你,当心脏开始跳动,并且循环系统彻底封闭之后,心脏就已经开始发挥功能了。这一般发生在怀孕后26~30天之间。胎儿的心脏可以促使血液循环,并促使血液通过胎盘。尽管母婴血液并不混合,但它们通过胎盘的薄膜交换氧气和营养。
那么准妈们可能还会问,从胎儿到婴儿的过程中,循环系统是怎样转变的呢?小编接着告诉你这可以算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随着脐带的剪断,所有的压力都发生了改变。几个小时之内,卵圆孔(左右心房之间的空洞)和动脉导管(连接肺动脉和主动脉)都会自发闭合。有时候它们没能正确地闭合,就会发生持续性胎儿循环。这时就需要使用吲哚美辛甚至手术治疗,以关闭动脉导管。相反的,在出现某些心脏先天缺陷,比如法洛四联征和大血管错位时,持续性胎儿循环可以将含有氧气的血液送往全身,这反而能维持婴儿的生命。
胎儿的心脏和成人的一样吗
胎儿的心脏什么时候开始真正发挥功能呢?
当心脏开始跳动,并且循环系统彻底封闭之后,心脏就已经开始发挥功能了。这一般发生在怀孕后26~30天之间。胎儿的心脏可以促使血液循环,并促使血液通过胎盘。尽管母婴血液并不混合,但它们通过胎盘的薄膜交换氧气和营养。
胎儿的心脏是什么样子呢?我听说它和成人的不一样?
胎儿的心脏确实和成人的不一样。血液流经心脏的方式不一样,这是因为胎儿是通过胎盘,而不是肺来获得氧气。左右侧的心腔之间存在联系,这是胎儿在子宫内存活所必需的,而出生后这种联系必须立刻消失,否则婴儿就不能在外界存活。胎儿的正常心率范围在每分钟120~160次之间,而成人的却是60~90次。
从胎儿到婴儿的过程中,循环系统是怎样转变的呢?
这可以算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随着脐带的剪断,所有的压力都发生了改变。几个小时之内,卵圆孔(左右心房之间的空洞)和动脉导管(连接肺动脉和主动脉)都会自发闭合。有时候它们没能正确地闭合,就会发生持续性胎儿循环。这时就需要使用吲哚美辛甚至手术治疗,以关闭动脉导管。相反的,在出现某些心脏先天缺陷,比如法洛四联征和大血管错位时,持续性胎儿循环可以将含有氧气的血液送往全身,这反而能维持婴儿的生命。
最常见的引起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病因是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畸形疾病。妊娠后第2-8周胎儿心脏发育处于关键时期,孕妇受到内在(主要指遗传)因素或外来因素(包括感染某些病毒,接触大量放射线或服用某些药物)的影响,使心脏发育中断或异常而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根据调查 8%属于遗传因素,2%属环境因素,90%由多因素造成。
1、遗传因素:很多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综合征均合并心脏畸形,而我们在产前发现有心脏畸形的胎儿中有25-30%属于染色体异常;
2、外界因素:妊娠期接触某些物质或药物,如酒精、锂、维生素A、抗惊厥药、反应停、类固醇、苯丙胺、麻醉药及口服避孕药或大剂量接受辐射等,胎儿心脏畸形的机会约1:50;
3、生物因素:宫内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可能造成胎儿心脏畸形;
4、免疫因素:孕妇为糖尿病患者其胎儿心脏畸形机会是原有基础的5倍。
造成胎儿心脏畸形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约有7‰至11‰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幸和深重的负担。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可致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原因。
1、家族遗传
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的先心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2、病毒感染
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
3、不良嗜好
孕妇如有吸烟或被吸烟等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婴儿先心病发病率,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
胎儿的身体是非常的脆弱的,而且胎儿在母体内生长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些疾病的表现,因此,女性们在怀孕之后要积极的预防胎儿畸形,了解一些造成胎儿心脏畸形的原因,针对病因来进行疾病的预防最有效果。
排畸检查的作用
· 为诊断畸形提供依据
不管是三维还是四维彩超,都能通过成像的方式反应胎儿面部及各器官的发育状况,协助检测、筛查胎儿畸形,为医生早期诊断胎儿先天性复杂畸形及先天性体表畸形提供科学依据。
· 诊断疾病及胎儿心脏
彩超可清晰显示胎儿多囊肾、肾脏发育不良等疾病,对诊断宫内胎儿心脏有重要意义。
· 彩超检查可排除胎儿以下方面是否存在畸形:
1.面部畸形:如唇腭裂等。
2.神经系统畸形:无脑儿、小头畸形、脑积水、脊柱裂及脑脊膜膨出。
3.消化系统畸形:脐部肠膨出、肠道闭锁、内脏外翻及巨结肠等。
4.泌尿系统畸形:肾积水、多囊肾及巨膀胱、尿道梗阻。
5.其它畸形:短肢畸形、四心腔、联体畸形等。
什么是横纹肌瘤
横纹肌瘤是一种生长在软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脂肪等软组织的癌症, 它是最常发生在儿童软组织上的恶性肿瘤, 其名称由来乃是因为这种肿瘤发生的来源和横纹肌相同。 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腹部泌尿系统、四肢、口鼻腔、及头颈部,也可能发生在眼眶、躯干、 消化道、肛门及胸腔内。 其中一旦长在口鼻腔,会造成鼻塞、呼吸或吞咽困难,比较容易有异状发生心脏横纹肌瘤被认为是心肌的错构瘤而非真正的肿瘤,可能由胎儿心脏成肌细胞衍化而来,因不少病例同时有脑的结节硬化等病变,故考虑是心肌的瘤样增生。大约1/3~1/2的儿童原发性心脏横纹肌瘤与结节性硬化有关,后者属染色体显性遗传,可并发脑内错构瘤、面部皮脂腺瘤以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近有学者认为心脏横纹肌瘤可能是由于心脏正常复制过程部分出现凋亡延迟或失效而产生的。
小儿心脏有杂音不一定就是心脏病
发育正常的小孩子,进幼儿园体检时却发现心脏有杂音。家长知道了,往往十分忧虑。他们很快联想到机器,正常开动时响声很有规律,有了毛病才发生杂音。心脏有杂音就是有病吗?
这种想法完全对。人体的心脏的确像一个小水泵,一刻不停地工作,将心脏里的血液磅到身体各处。其中也有类似机器阀门的装置,称为瓣膜,定时开闭,防止血液倒流。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很有节律。用听诊器只能听到“咚嗒、咚嗒…… ”的心音,听不到杂音。
小儿机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各个器官,所有组织需要的氧气和其它养料较多。为了满足需要,小儿体内担负运送养料重任的血液所占的比例比成人要高。成人血液重量占体重的6%~8%。而小儿则为8%~10%。但是小儿心脏的收缩力量却比不上成人,必须加快博动,保证供应。胎儿的心跳大约140次/分。血液流经心脏或大血管时,会引起心房、心室等结构的震动,但一般听不到震动的声音。如血容量增多,血流加速,这种震动就会发出声音。近年来,用灵敏的超声技术发现部分小儿由于瓣膜发育不完善,心脏收缩时,房室间可产生轻微返流而引起声音。它们虽称为杂音,但不伴有任何心脏血管的病变,医生常称之为“生理性杂音”。
生理性心脏杂音传地范围局限,音调一般较低、柔和。小儿吃饭、睡觉、各种活动和发育都没有异常,将来也不会有影响。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健康儿童可有生理性杂音。小儿生理性杂音一般最早出现在乳儿期2~3赠的儿童增多,3~7岁最多。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渐趋成熟,心脏瓣膜功能完备,生理性杂音会自然消失。
小儿心脏杂音绝大部分是生理性杂音。也有少数是由疾病引起的。如发热、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小儿,因为缺氧、血液粘稠度减低等原因,血液流速加快,虽然心脏本身没有异常,也会产生心脏杂音,这种杂音称为“功能性杂音”。当原来的疾病治愈后,杂音也会随之消失。
病理性杂音则是由于心脏本身有病变的表现之一。在小儿中最常见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症等。心脏本身的病变及瓣膜开闭异常,血液在流动时产生异常湍流漩涡引起杂音。这类杂音粗糙、响亮传导范围较广,病变部位杂音最响。常常伴有气急、出汗多、心跳快等症状,体力不如同龄儿童。有些小儿还有嘴唇青紫,轻微活动、走路便想蹲下休息,或有关节酸痛等症状。通过作心电图,左右心导管检查、心知管造影、B型超声波、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等检查都能协助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有经验的儿科医师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来区分小儿心脏杂音的性质并不困难,
所以,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外一科(微创)诊疗中心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心脏有杂音,可到医院诊治或咨询。生理性杂音不需任何处理,功能性和病理性杂音要及早治疗。
胎儿心脏有问题的表现
【一】胚胎发育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脏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这几种:如心衰、青紫、杵状指(趾)、红细胞增多症、蹲踞、肺动脉高压、发育迟缓以及一些其他的症状。在胎儿时期,我们在18-20周可以在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超声下、磁共振下能够看到患者是否有先天性心脏。如果看到胎儿是室间隔缺损等常见的胎儿心脏病那么可以继续妊娠把胎儿生下来;那么如果是很复杂的胎儿心脏病,出生以后手术也是很困难的,这种患者可以在怀孕的早期终止妊娠,这对家庭、社会都是有帮助的。
胎儿心脏有问题的表现
【二】胎儿心脏病一般有以下早期症状:
1、心衰: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如何预防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1、妈妈在妊娠早期避免感冒,如注意保温,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少逛大商厦。据检测,密封较好的大商厦的空气质量是非常差的,这是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2、在心脏发育接近完善时,大约是在妊娠2个月的时候,做彩超查一下小孩心脏的发育情况。如果条件比较好的话,应该能看出小孩心脏的发育情况。
如果小孩的心脏有心脏畸形而且比较复杂,比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症等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的先心病,妈妈就要考虑舍去这个胎儿。但是超声波胎儿心脏发育情况水平要求比较高,这与医院的设备、医生的个人水平都有关。
3、有人认为孩子先天性心脏病与超声波、周围放射性物等有关系,但是,这些说法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明。
婴儿要必须做心脏彩超吗
胎儿心室内强回声是一种超声表现,而非心脏畸形,更不是胎儿心脏异常的超声诊断,心内强回声对大部分胎儿而言无重要临床意义。现在宝宝出生二十五天,只要没有什么不适症状:青紫、发绀、哭闹等,就没有必要做什么b超检查的。听诊器听宝宝的心脏有点杂音,很多是属于正常的生理情况。过段时间就会消失的。不必过于紧张啦。目前的关键是母乳喂养、预防感冒、腹泻等常见病变。
彩超的目的:
胎儿心脏彩超是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胎儿动态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是如今对人体损伤较小的一种检测方法。
主要检查心脏的形态学有没有什么异常,以及心功能是否正常,特别对先天性心脏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心脏彩超是唯一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而且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心脏探头就像摄像机的镜头,将探头放在胸前来回移动,随着探头的转动,心脏的各个结构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婴儿彩超有必要的时候是要做彩超检查的,不过要看看孩子是否有异常的现象,如果发现了孩子有心脏方面异常现象的话必须要用到这些处理方法来给孩子检查,让孩子的心脏疾病早日诊断出来,这样孩子的心脏疾病也可以及时的得到治疗的效果。
孕妈妈如何预防宝宝患先天性心脏病呢
1、妈妈在妊娠早期避免感冒,如注意保温,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少逛大商厦。据检测,密封较好的大商厦的空气质量是非常差的,这是预防先心病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2、在心脏发育接近完善时,大约是在妊娠2个月的时候,做彩超查一下小孩心脏的发育情况。如果条件比较好的话,应该能看出小孩心脏的发育情况。如果小孩 的心脏有心脏畸形而且比较复杂,比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症等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的先心病,妈妈就要考虑舍去这个胎儿。但是超声波胎儿心脏发育情况水平 要求比较高,这与医院的设备、医生的个人水平都有关。
3、有人认为孩子先心病与超声波、周围放射性物等有关系,但是,这些说法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明。
心脏杂音不全是心脏病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做体检的时候害怕孩子得病,尤其是一些先天性的,心脏病检查中父母可能会被告知孩子“心脏有杂音”,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心脏杂音不都是“先心病”。
不少幼儿园都有体检,当部分父母看到孩子的体验报告中说“心脏有杂音”后,十分紧张,以为孩子患了先天性心脏病。其实,“无害的”心脏杂音很多。耳朵灵的医生在安静的屋里听诊,可发现30%的孩子有杂音,也有的因患感冒使杂音变强而被医生听到。
心脏有杂音并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并不是简单的“心脏有杂音”就能判断的。先天性心脏病并不是遗传病,致病原因非常复杂,且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专家表示,此病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般而言,患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在刚出生或是出生后1周就出现症状,而在3个月后才出症状的,可认为不是重症心脏病。
因为若患上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不久,皮肤便不像新生儿那样呈粉红色,而是呈紫绀色,这种青紫现象也不是始终可见的,只有在孩子哭时才出现。
在婴儿3个月后确诊
因此,是否患复杂、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凭症状一看便知。重点是父母如何早期判断孩子患非复杂型的先天性心脏病。
若父母在婴儿3个月前,听说其心脏有杂音,或是无意中发现有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症状,不要太早判断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慌乱地四处求医。专家说,具体能确诊婴幼儿患上此病在其3个月后。于主任说,由于满3个月前的婴儿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出现上述症状并不罕见。如婴儿3个月后仍然不能吃很多奶,且很快会将奶头吐出;尽管身体没有发紫,但经常呼吸急促,呼吸次数增多,总体来说呈现出比一般孩子发育落后,有这样的症状时,父母就应立即带婴儿前往医院检查。
链接: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准妈妈在怀孕期间,特别是头三个月,可能服用了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或是由于周围环境污染带来有害物质,导致胎儿心内结构发育出现停顿、混乱或出生后应该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即可形成心脏内缺损、各部分连接异常、发育不良、闭锁或出现异常通道。
慎重对待孩子的体检结果,一定要到专业医院确诊,不可盲目就医。
先天性心脏病的表现
一般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体弱易生病,尤其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呼吸及心率均比正常儿童快,临床表现有口唇,指甲床、口鼻周围出现青紫色,这是血液缺氧的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脏发育的障碍所引起的心脏畸形,并能危及小儿生命的一个重要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的轻重主要与心脏畸形的解剖部位、大小、程度有关,轻者可不影响寿命,重者可死于生后数小时,甚至胎死宫内。
一般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体弱易生病,尤其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呼吸及心率均比正常儿童快,临床表现有口唇,指甲床、口鼻周围出现青紫色,这是血液缺氧的表现。若长年如此,可出现青紫型心脏病(属右向左分流组),如患法鲁氏四联症、大血管易位、三腔心等病症;另一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在静止情况下无青紫病症,但当患儿哭闹或跑跳活动时就出现青紫,叫潜伏青紫型(属左向右分流组),如患心室问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等病症;第三种是在任何情况下均无青紫,为非青紫型(属无分流组),如患成人型主动脉狭窄、单纯肺动脉瓣狭窄、右位心等病症。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不能只凭心脏杂音确定,因杂音分生理性杂音(功能性),指心脏无病损的杂音;另一种为器质性杂音,说明心脏有损害的杂音。尤其新生儿时期半数以上都有柔和的杂音,但以后确诊有心脏病的(3个月以后)只占1/ 7。7~12岁儿童约30~40%心脏有杂音,青春期以后就会逐渐消失了。所以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必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调光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能确定诊断,必要时(手术前)还需进一步做心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等等。
可以引起胎儿心脏发育障碍的因素很多。母亲怀孕第2周胎儿心血管系统开始发育,心脏由一个直管道逐渐发育成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如果在这段时期遇到一些不良刺激,就可能障碍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导致心脏畸形。
如果在母亲怀孕早期(2个月内)患流行性感冒、风疹、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等疾病,就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导致心脏畸形。母亲服用镇静剂、四环素类药、抗癌药或母亲患糖尿病、高血钙以及其它慢性疾病引起宫内缺氧,并与放射性物质接触等都可使小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因此母孕期必须避免这些不利因素的发生。
打喷嚏时心脏不跳怎么回事
1.人体血管总长度超过9.6万千米
血管分为3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人体血管总长度加起来可绕地球两圈多。血管硬化是胆固醇堆积所致,会进一步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
2.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
健康成年人静息心率一般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照此计算,心脏每天跳动大约10万次,每天泵血量大约6-8吨。新生儿心跳最快,每分钟70-190次,经常参加训练的运动员心跳最慢,每分钟40-60次。心动过速或心搏徐缓都说明心脏有问题。《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与静息心率保持在70次的人相比,静息心率在10年间从不到70次/分钟增至85次/分钟以上的人,心脏病死亡危险增加90%。
3.女人心跳比男人快
研究发现,女人每分钟心跳次数大约比男人快6次。这是男女心脏大小有别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