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吃了有什么好处 食用芡实要注意什么
芡实吃了有什么好处 食用芡实要注意什么
①芡实虽有营养,但是必须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后才能起到补养身体的作用,而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②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及妇女产后者皆不宜食。婴儿也不宜食用。
芡实的食用方法 芡实枣羹
原料:芡实60克,熟地30克,红枣15只,藕粉和红糖各20克。
做法:将熟地洗净切片,放人沙锅中,加水浓煎2次,每次45分钟,合并2次煎计;红枣和芡实用清水浸泡,洗净后倒人沙锅中,加入熟地煎汁及适量的水,小火煨煮1小时,撒入红糖搅拌均匀,用湿藕粉勾对成羹。
功效:味甜可口,补肾滋阴,益肝宁心,健脑益智。
芡实怎么吃 芡实排骨汤
食材:排骨(适量)、芡实(适量)、莲子(适量)、百合(适量)。
做法:
1、排骨洗净,然后放入凉水中,大火煮开沸腾3~5分钟后将水倒掉,目的是去除排骨的血水和减少油脂。
2、洗净莲子、芡实、百合、蜜枣(百合不需要提前浸泡)
3、所有材料入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
4、出锅前下盐调味即可。
芡实的禁忌与好处有哪些
芡实是中药,当然也可以当作食物吃,其好处有多种,然而很多人也不清楚芡实,因此需要大家掌握其功效好处,同时也要清楚使用芡实的禁忌,任何药物或是食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未分析其食用方式将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那么芡实的禁忌与好处有哪些呢?患者要清楚芡实的相关知识,要详细阅读下面文章。
芡实营养成分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尼古酸、抗坏血酸等。中医认为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膝痹痛等。民间称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际进补的首选。
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
中医解读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主要的功用是补脾止泻,固肾涩精。由于味甘,方能补脾;由于味涩,才能固肾。在古药书里,芡实被称作是“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粮菜佳品。芡实药性平和,不温不燥,四季均可食用。
芡实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特别是夏天炎热季节脾胃功能衰退,进入秋凉后功能尚差,及时给予本品,不但能健脾益胃,又能补充营养素,若平时消化不好,或热天出汗多又易腹泻者,经常用芡实煮粥,或煮红糖水吃,有很好效果。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
《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治遗精、带下”。如用芡实60克、北芡巧15克,共煮烂吃,有补肾作用,治遗精、白带和多尿等。常吃芡实还可治老年人的尿频之症。经服芡实调整脾胃之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以消化的补药,人就能适应,对身体就无碍。再加上它有着很好的内敛、健脾的药用,在秋季进补时,来一碗香香甜甜的芡实粥再好不过了。不过,吃芡实时宜慢火炖煮、细嚼慢咽。一次不能食用太多,以50克为宜。
芡实虽营养成分丰富,但也不是所有人群均适宜时用芡实。芡实性涩,有较强的收涩作用,能使便秘患者排便更加困难,尿赤患者小便淋漓不尽,妇女产后恶露排出不畅,故而便秘、尿赤患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用。此外,芡实虽有营养,但婴幼儿不宜食用,可能会导致小儿性早熟。在食用芡实时,尚需注意按照正确的方法食用。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
芡实的禁忌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而芡实的好处也是我们要明确的,食用时就要避开不好的因素,从而能正确的食用。但是患者要注意芡实带有涩味,入食物时要少量的添加,不然会影响食物本身的口感与味道,当然芡实本身的危害与刺激并不大,食用后的副作用也较少。建议使用前先问清楚医生的要求,按照医嘱进行食用。
芡实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芡实不能和以下食物一起吃:
1.芡实淀粉含量高,约占质量的80%,并且其中含有的直链淀粉相当高,本身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不好消化;如果再大量食用一些富含直链淀粉的食物,会增加很多的消化负担,进而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的情况。
2.芡实本身不好消化,再食用其他的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身体的消化负担,很容易有腹胀、腹痛等身体不适的情况出现,因此食用芡实的时候不建议吃难以消化的食物。
3.芡实本身有一定的收敛性,适量食用可以固肾涩精,但是食用过多并且和其他具有收敛性的食物一起食用会导致肠道收缩,加重肠胃内容物排除的难度,严重可能出现便秘情况。
芡实吃了主要有以下好处:
1. 健脾止泻
芡实常配山药、白术,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
2. 涩精止带
芡实常配金樱子、莲子,可治疗遗精、白带过多、尿频或尿失禁等症状。
3. 解除疼痛
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好处。
4. 调理脾胃
若平时消化不好,或热天出汗多又易腹泻者,经常用芡实煮粥或煮红糖水食用,有不错的效果。
5. 补脾止泄
如果腰膝痹痛,幼儿腹泻,可用泽泻、芡实、滑石、炒车前子, 焦楂, 炒苍术, 砂仁、加黄连、公英、白头翁、腹胀加草果同煎,每种的量要均匀,分6次在24小时内服完,可以起到补脾止泄的作用。
6. 耳聪目明
秋季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制作芡实粥,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
芡实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早晚都可以吃。
芡实中含有粗纤维、淀粉、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食用芡实可以增加肠胃内容物、增加饱腹感,早上和晚上都可以用芡实代替主食食用,芡实中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成分,早上吃芡实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芡实好消化吸收,晚上吃芡实有益肠胃。
芡实怎么吃 莲子芡实汤
食材:猪腱肉(400克)、猪肋骨(250克)、莲子(适量)、芡实(适量)、姜片(适量)、水(适量)。
做法:
1、莲子芡实用水泡洗好,姜切片。
2、猪腱肉切件,猪肋骨飞水待用。
3、取一汤锅,加入适量的水和所有材料。
4、先是大火煲1小时。
5、转小火煲1.5小时左右,煲至汤色浓浓的,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芡实能生吃吗 生吃芡实能大量食用吗
生吃芡实不能大量食用。
芡实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人体胃肠对未经过加热熟制的淀粉消化并不是很强,因此,生芡实不能大量的食用,以免导致淀粉大量摄入,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泻,腹痛等现象。
建议:生的芡实不能大量的食用,每天食用量在10~30即可。
芡实怎么吃补肾 芡实粥
食材:圆糯米1杯,芡实75克调味料水8杯,冰糖75克。
做法:
1、圆糯米洗净,加水8杯浸泡20分钟,移到炉火上煮开,改小火先煮10分钟。
2、芡实洗净、泡软、蒸熟,再加入粥内同煮至熟软。
3、加入冰糖调味、煮开,搅匀后盛出食用。
芡实的禁忌与好处有哪些
芡实营养成分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尼古酸、抗坏血酸等。中医认为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膝痹痛等。民间称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际进补的首选。
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
中医解读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主要的功用是补脾止泻,固肾涩精。由于味甘,方能补脾;由于味涩,才能固肾。在古药书里,芡实被称作是“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粮菜佳品。芡实药性平和,不温不燥,四季均可食用。
芡实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特别是夏天炎热季节脾胃功能衰退,进入秋凉后功能尚差,及时给予本品,不但能健脾益胃,又能补充营养素,若平时消化不好,或热天出汗多又易腹泻者,经常用芡实煮粥,或煮红糖水吃,有很好效果。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
《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治遗精、带下”。如用芡实60克、北芡巧15克,共煮烂吃,有补肾作用,治遗精、白带和多尿等。常吃芡实还可治老年人的尿频之症。经服芡实调整脾胃之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以消化的补药,人就能适应,对身体就无碍。再加上它有着很好的内敛、健脾的药用,在秋季进补时,来一碗香香甜甜的芡实粥再好不过了。不过,吃芡实时宜慢火炖煮、细嚼慢咽。一次不能食用太多,以50克为宜。
芡实虽营养成分丰富,但也不是所有人群均适宜时用芡实。芡实性涩,有较强的收涩作用,能使便秘患者排便更加困难,尿赤患者小便淋漓不尽,妇女产后恶露排出不畅,故而便秘、尿赤患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用。此外,芡实虽有营养,但婴幼儿不宜食用,可能会导致小儿性早熟。在食用芡实时,尚需注意按照正确的方法食用。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
芡实的禁忌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而芡实的好处也是我们要明确的,食用时就要避开不好的因素,从而能正确的食用。但是患者要注意芡实带有涩味,入食物时要少量的添加,不然会影响食物本身的口感与味道,当然芡实本身的危害与刺激并不大,食用后的副作用也较少。建议使用前先问清楚医生的要求,按照医嘱进行食用。
芡实怎么吃祛湿 芡实的食用方法
材料:芡实50克,粳米100克、红枣6颗。
做法:将芡实洗净后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片刻后再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红枣,煮至熟烂,成粥后即可食用。(干芡实比较坚硬,所以可以用高压锅煮粥或者在熬粥煮汤之前,不妨先在水里浸30-60分钟,煮的时候就会熟得更快些)。
材料:芡实250克,猪排骨500克,葱、姜、料酒、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把排骨斩成小块,洗净,沥干水分,放在开水锅中汆5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往锅中倒入排骨,加清水淹没,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放入葱段、姜块,倒入料酒,煮约10分钟,加入芡实,用中小火煮至排骨熟烂(约1小时),加入食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材料:芡实研粉25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适量。
做法:把芡实粉同糯米粉、白糖一起加水拌和均匀,揉成面团,然后如常法做成芡实糕,蒸熟即可。(芡实糕也是一味有名的江南点心,有桂花、红豆、核桃、黑芝麻等各种口味呢,松软细腻,香甜美味)
材料:鲜芡实300克、瘦肉50克(也可用鲜虾肉50克),芋头50克、湿香菇50克、上汤、葱段各适量。调料:油、盐、味精、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做法:
1.将瘦肉、芋头、湿香菇各切成跟芡实一样大的小粒。
2.起锅下油将湿香菇爆香,再将其它原料一起炒一下。
3.下上汤煮至开,然后倒入砂锅用慢火继续加热至熟,再加入调味品即成.
芡实怎么吃 水煮芡实
在芡实收获的季节,采摘新鲜的芡实,连种仁的外壳引起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捞出即可。这样一粒粒圆溜溜的芡实就煮好了,可以趁热当嗑瓜子一样吃里面鲜嫩的种仁即可。这种吃法可最大限度的保存芡实的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而且食用方便。
芡实有什么用 莲子芡实汤
食材:猪腱肉 (400克)、猪肋骨 (250克)、莲子 (适量)、芡实 (适量)、姜片 (适量)、水 (适量)。
做法:
莲子芡实用水泡洗好,姜切片。
猪腱肉切件,猪肋骨飞水待用。
取一汤锅,加入适量的水和所有材料。
先是大火煲1小时。
转小火煲1.5小时左右,煲至汤色浓浓的,调味即可饮用。
吃芡实米的好处
性平、味甘涩、无毒,人脾、肾经;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利湿健中之功效;主治腰膝痹痛,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病症。应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经常性腹泻:芡实散30克,加白糖适量调匀,加水煮成糊状服,每天3次,连服10天。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可平;入脾肾二经,主要的功用是补脾止泻,固肾涩精。由于味甘,方能补脾;由于味涩,才能固 肾。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精、小便不禁皆愈。它的功用与山药相似,然而山药之阴,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又有甚于山药。另外,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专于脾肾而不及于肺。在临床上,芡实可用于治疗脾虚不运,久泻久痢。
由于芡实含碳水化合物极为丰富,约为75.4%,而含脂肪只为0.2%,因而极容易被人体吸收,特别是夏天炎热季节脾胃功能衰退,进入秋凉后功能尚差,及时给予本品,不但能健脾益胃,又能补充营养素,若平时消化不好,或热天出汗多又易腹泻者,经常用芡实煮粥,或煮红糖水吃,有很好效果。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治遗精、带下”。如用芡实60克、北芡巧15克共煮烂吃,有补肾作用,治遗精、白带和多尿等。常吃芡实还可治疗老年人的尿频之症。经服芡实调整脾胃之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以消化的补药,人就能适应,对身体就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