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推为什么肩膀疼 手臂张开过大
卧推为什么肩膀疼 手臂张开过大
卧推时手臂张开过大,甚至和肩部保持平行,这样的做法导致肩胛骨不易保持稳定,并且受到很大压力,很容易造成肩关节受伤。
正确做法应该是手臂靠近身体,保持手臂与身体的夹角在60度以内。
瘦手臂的几种有效运动
环肩旋转法
以自然站姿为宜,双手臂向外打开,大臂尽量提高到肩膀稍微低的地方,弯曲肘部,两手手指摸到肩膀,固定姿势后分别向前做环肩膀旋转20次后,向后旋转20次,连续做3次。环肩旋转的时候尽量放慢速度,充分发力。
手臂过头上推
身体自然站立,抬头、挺胸、收腹,向两侧举起手臂,以肘部弯曲,前臂和上臂成直角,逐渐向头顶的上后方推去,整个动作保持肘关节微屈,避免关节锁死。这组动作进行12-15次,连续做3组。
按摩腋下
挺直腰身坐好,将左臂略微屈起,前臂向上,右手指腹轻轻的抓捏腋下赘肉,反复练习上述运动直至其略微发红发热,尔后换左臂抓捏右臂腋下,双臂交替练习直至其感到酸累。该运动能有效的改善你的手臂的轮廓曲线,使其变得更加纤瘦,从而练就出美臂。
侧卧肩外旋
身体以侧卧姿势准备,一边的小臂和大臂成为直角,而大臂夹紧身体,以肘关节为中心,小臂尽量向外旋转,直到感觉大臂酸软后恢复动作,然后每边手臂进行15-20次,连续做3-4组后换另外一边手臂进行。
卧推肩膀疼怎么恢复 肩膀疼的其他原因
卧推中会动用胸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共同发力,但是一般情况下三角肌发力很小,酸痛现象不明显。但可能也有人会对三角肌的酸痛感觉敏锐,不过这种酸痛和胸部、手臂酸痛感觉一样,并且经过3-5自然好转,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卧推怎么预防肩膀疼 卧推肩膀疼多久能好
一般1-2个月即可。
卧推导致的肩膀疼,如果是骨头的受伤,一般需要两个月的恢复时间,如果是韧带受伤,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恢复时间。如果治疗不当或者情况严重,也可能会影响恢复时间。
卧推为什么肩膀疼 卧推肩膀疼怎么办
除了以上各个问题的处理方式以为,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应对卧推肩膀疼痛。
充分热身,可以活动开肩部关节,拉开韧带,并使身体温度提升,血液循环加快,逐渐进入运动状态。避免直接做卧推引起的身体伤害。
下背部也就是腰部不用一直贴凳面,可以稍微的反弓,以保持肩胛骨的收紧和稳定,让肩部更好的贴紧凳面,如果腰部一直紧贴凳面,反而会使肩部不能保持稳定。但需注意腰部的反弓不能过度,最多离开凳面也只能有一个拳头的距离。
卧推肩膀疼怎么恢复 卧推为什么会肩膀疼
卧推肩膀疼是由于错误的卧推动作,导致了肩关节不稳定,且承受过大压力,从而造成肩部受伤。导致肩关节不稳定的因素一是没有收紧肩胛骨,二是卧推时手臂张开过大,甚至和肩部保持平行。
此外,过度追求大重量,没有考虑自身承受情况,也是导致肩部受伤的原因之一。
练胸肱二头肌疼正常吗 卧推的正确姿势
握法
双手正握,即掌心朝上,两拇指朝内相对,握距比肩稍宽。杠铃杆重力压在掌心上,腕部不要过分弯折,保证杠铃重量直接通过手腕传到肘部,避免腕部受伤。
宽握距更加侧重锻炼胸大肌,窄握距会增加对三头肌和三角肌的刺激。
杠铃位置
杠铃下落最低点在胸口乳头稍下,最高点在肩部正上方。因此杠铃的推起也不是垂直的,而是向后上方的推起。
手臂
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保持在60度以内。如果手臂张开过大,那么会给肩关节很大的压力,很容易伤害肩部。这个和俯卧撑时一样的道理。有的人甚至手臂与肩部保持平行,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下背部
下背部也就是腰部不用一直贴凳面,可以稍微的反弓,以保持肩胛骨的收紧和稳定,让肩部更好的贴紧凳面,如果腰部一直紧贴凳面,反而会使肩部不能保持稳定。但需注意腰部的反弓不能过度,最多离开凳面也只能有一个拳头的距离。
哑铃卧推多少公斤合格 杠铃卧推和哑铃卧推的区别
杠铃卧推相对来说更加稳定,能上更大的重量,所以在突破力量极限这一方面来说,杠铃卧推是比哑铃卧推强的。哑铃卧推所使用的重量,是不如杠铃卧推的,一个可以杠铃卧推60KG的人,是很难用两只各30KG的哑铃来做卧推的。
在没有人在一旁帮忙的情况下,使用杠铃卧推冲击极限重量,或者做力歇组,这都是非常危险的。哑铃卧推一旦推不上去,可以轻松将哑铃丢开,更安全。
杠铃卧推的握距是固定的,而哑铃卧推的时候双手之间的距离会随着上推而靠近,同时,哑铃卧推的上下幅度,也是要大于杠铃卧推的。所以相对来说,哑铃卧推让胸肌的伸缩程度更大,能够刺激到杠铃卧推难以刺激到的肌肉。
长期大重量杠铃卧推,并且姿势还不标准,不知道沉肩收缩肩胛骨,是很容易伤到肩膀的。而且杠铃的固定,导致我们前臂旋前,在前臂旋前的状态下大重量推举,就容易造成肩膀受伤。
哑铃卧推的时候,我们的前臂是可以旋转的,可以旋转到非常舒适的一个角度,所以对于肩膀来说更加友好。
在家怎样练胸肌
第一个动作:4秒钟俯卧撑。下半身用膝盖着地,也可以用脚着地,双手撑地,尽量展开,好让胸部受力。俯身下去要用4秒时间,自己数着时间点,到胸肌马上接触地面的时候停一下,然后起来。
注意:俯身下压的动作要持续4秒,不是快速下压,是缓慢的下压,目的是让胸部承受更多的重量,更充分的受力,当胸肌触及地面的时候停顿2秒钟,你会发现这比一般的俯卧撑要累的多,但是效果是显著的。4秒钟俯卧撑做10次。
第二个动作:双手将哑铃举起,至哑铃接近胸部。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可以同时锻炼胸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什么选择跪式举哑铃,很重要的一点,这可以使你的腹肌同时受力,对腹肌锻炼也有效果。一共做10次。
第三个动作:这个动作看上蛮有意思的,需要双脚的配合。俯身下去的时候双脚同时张开,然后起身的时候双脚并拢。这种俯卧撑看起来有种跳跃的感觉,做起来效果很好,腿部动作和手臂用力一定要协调好。身体一次下压和一次撑起为一次完整动作,做10次。
在健身房怎样练胸肌
杠铃卧推:采用宽握距,使胸大肌获得充分伸展和彻底收缩;要求躯干和胸部向上挺起成桥形,两肩下沉,横杠放在胸上置乳头上1厘米处;当杠铃推起至两臂伸直时,必须使胸大肌处于“顶峰收缩”状态,稍停。上推时用鼻子呼气,还原时用口吸气。
坐姿推胸:首先将器械的座椅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标准为握把的高度与胸部上沿的高度相同,然后调整重量,坐到座椅上后,头部、上背部和臀部紧贴到后面的靠背,腰部向前收紧。准备姿势之后挺胸收腹,眼睛平视,双手握紧握把,然后深吸气,感觉胸部发力,将重量推起,同时呼气,推到顶点的时候肘关节不要完全伸直,之后停顿1秒钟,还原,同时吸气,还原到两个大臂成一条直线的时候再次发力,反复进行练习。
蝶机夹胸:调整座位高度,使把手与你的肩在同一高度,双臂保持微弯状态,注意双臂不要打开过度(打开到背平面就可以了),以免伤到肩关节,重量不要太重,内收时停顿3秒,充分挤压胸大肌。呼吸:每做1次自然呼吸1次。
练胸肌注意事项
很多人在练胸的时候都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不是在练胸,而是在练肩。因为在向上推的时候肩膀是向上顶的,然后还原的时候肩膀下沉。这样做卧推肩膀会承受很大一部分的力,再加上三头肌发力,所以胸肌受力就被大大的减少,这样的卧推动作对于胸肌的刺激是很小的,但是做几组之后胸肌依然会充血,并且会感觉到泵感。很多人就可能以为胸肌训练到位了,其实完全错误。
胸肌的作用是将肱骨内收和旋内。如果练胸的时候不是肘部上抬、下沉、弯曲,而是肩膀的上升、下沉,那么必定会造成胸大肌的训练没有完全达成,并且由肩膀带动胸肌运动,从而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纠正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训练的时候,将肩膀下沉到极限,贴到凳子上,并且训练整个过程中都保持肩膀是这个状态。然后将注意力放在肘部上,卧推的要点是肘部的位移,肩膀不动之后肘部上顶、下沉就是由胸肌在大部分做功,这样才能达到卧推这个动作对于胸肌训练的正常效率。
俯卧撑可以练肩膀吗 俯卧撑练肩膀越疼越好吗
并非如此。
俯卧撑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多人会遇到肩膀疼痛的情况,这大部分是因为运动后乳酸堆积和肌肉纤维轻微破损导致的正常的肌肉酸痛,但也可能是错误姿势导致的肩部受伤。
错误动作指的是:俯卧撑时肩膀过度外展,手臂与身体成90度,和身体形成T形。这个动作使得肩膀很不稳定,肩关节压力过大,非常容易造成肩部受伤。因此,俯卧撑时应当保证动作准确,双臂尽量靠近身体,与身体成箭头状,夹角小于45度。
胸肌中缝怎么锻炼
平卧哑铃飞鸟:仰卧窄凳(宽20~25厘米)上,双手持铃,小臂与大臂呈135度左右的夹角,动作过程中不要为了助力而勾起颈部使头离开凳面。
下放哑铃时注意力集中在胸缝处,靠胸肌的张力控制住哑铃缓慢下放,同时充分吸气、挺胸,幅度要完全到位。上举时要靠胸肌的收缩带动双臂向上环抱,直至哑铃相触,这样可避免肩背过分参与用力。该动作除了小臂与大臂之间保持135度的夹角外,整个臂形应撑圆,手腕略内收,形若环抱。
注意胸部的用力感觉。保持对哑铃的控制,动作保持平稳。练习时负重不要过大。
蝶机夹胸:调整座位高度,使把手与你的肩在同一高度,双臂保持微弯状态,注意双臂不要打开过度(打开到背平面就可以了),以免伤到肩关节,重量不要太重,内收时停顿3秒,充分挤压胸大肌。呼吸:每做1次自然呼吸1次。
一定要挺直身体,不借助外力,内夹时要用胸大肌发力,放松还原时要和缓。动作过程中肘关节保持向后和外侧,而不是向下。
上斜哑铃飞鸟:仰卧在上斜凳上,双手持铃,掌心相对。上背部紧贴凳子,脊椎保持生理弯曲,核心收紧!
下放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上胸缝位置,依靠胸肌纤维拉伸的张力控制哑铃下放,主动吸气、挺胸。上举时要靠胸肌的收缩带动双臂向上环抱,注意集中在胸部肌肉,感觉胸肌被拉扯和收缩。
锻炼胸肌注意事项
很多人在练胸的时候都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不是在练胸,而是在练肩。因为在向上推的时候肩膀是向上顶的,然后还原的时候肩膀下沉。这样做卧推肩膀会承受很大一部分的力,再加上三头肌发力,所以胸肌受力就被大大的减少,这样的卧推动作对于胸肌的刺激是很小的,但是做几组之后胸肌依然会充血,并且会感觉到泵感。很多人就可能以为胸肌训练到位了,其实完全错误。
胸肌的作用是将肱骨内收和旋内。如果练胸的时候不是肘部上抬、下沉、弯曲,而是肩膀的上升、下沉,那么必定会造成胸大肌的训练没有完全达成,并且由肩膀带动胸肌运动,从而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很多人胸肌练出来了也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说外侧厚内侧薄。这除了基因问题之外,训练问题也是很大一部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