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患者用电脑注意事项
沙眼患者用电脑注意事项
沙眼衣原体的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中,它能引发男女急性尿路综合征。它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附睾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可能也是引起男性不孕的罪魁祸首。女性感染沙眼衣原体后,会引起子宫颈炎、阴道炎、尿道炎,甚至可能引起急、慢性输卵管炎和盆腔炎等。孕妇如被沙眼衣原体感染,分娩时胎儿在通过产道时易发生眼部感染,引起新生儿眼炎和沙眼衣原体肺炎。
建议,沙眼患者使用电脑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工作环境的光线要柔和,减少灯光的反射和闪烁;
2、桌椅的高度要和电脑的高度匹配,减少眼睛的疲劳;
3、电脑显示屏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减少视觉刺激;
4、打字时将原稿置于尽可能接近屏幕之处,以减少头和眼部的移动和聚焦变化;
5、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和微生物,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减少灰尘对眼部的刺激。
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由一种极微小的病原微生物--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眼病。人的上、下眼皮在医学上被称为眼睑,眼睑里面是一层光滑柔软的结膜,结膜是沙眼的发源地。
沙眼病变早期可发生在上、下睑结膜面的内、外角处和眼睑及眼球的交界部分,严重的可波及全部睑结膜,表现为充血,血管模糊,有大小不等的混浊的滤泡。得了沙眼就会觉眼睛发痒,有烧灼感、流眼泪等,这个时候会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定要注意隔离。
沙眼的传播渠道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儿童沙眼大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有资料表明,在同一农村中,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的子女,其沙眼患病率高达82.5%。据调查,7岁以下儿童沙眼患病率与其父母沙眼患病率有密切关系。
小儿沙眼的症状
沙眼是儿童少年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眼病。解放后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沙眼的发病率已大大下降,但近年来在一些地区有增加趋势。沙眼的病原体具有与病毒不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称为沙眼衣原体。
儿童多见,常双眼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患儿有流泪、怕光、异物感、眼分泌物多而粘稠。结膜充血,表面有许多隆起的乳头状增生颗粒和滤泡。1―2个月后变为慢性期,睑结膜变厚,乳头和滤泡逐渐被瘢痕组织代替。
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没有完全形成瘢痕之前,沙眼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病情的进展,角膜可出现新生血管,像垂帘状长入角膜,称之为沙眼角膜血管翳。沙眼的严重危害在其并发症和后遗症,迁延不愈的重症沙眼可引起睑内翻倒睫、实质性结膜干燥症、角膜溃疡、慢性泪囊炎等,并常引起视力障碍。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儿童沙眼大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有资料表明,在同一农村中,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的子女,其沙眼患病率高达82.5%。据广东省人民医院调查,7岁以下儿童沙眼患病率与其父母沙眼患病率有密切关系。
沙眼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沙眼患者应多食含维生素A的食物。不用多说,素有“护眼之必需”之称的维生素A,是须防眼干、视力衰退,夜盲症的食方,以胡萝卜及绿、黄色蔬菜及红枣含量最多。
2.沙眼患者应多食维生素B的食物。维生素B是视神经的营养来源之一,维生素B1不足,眼睛容易疲劳;维生素B2不足,容易引起角膜炎。可以多吃些芝麻、大豆、鲜奶、小麦胚芽等食物。
3.沙眼患者应多食枸杞子和决明子。枸杞子清肝明目的疗效大家早己知道,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胡萝L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维生素C、钙、铁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及润肠的功效,能改善眼睛肿痛、红赤多泪,防止视力减弱。
4.沙眼患者应多食具有降火清热功效的蔬菜、时鲜瓜果。本病与外邪入侵有关,故宜清不宜补。
5.沙眼患者食疗方
1).枸杞子+米:煮成粥后,加入一点白糖,能够治疗视力模糊及流泪的现象。
2).枸杞子+猪肝:煲汤具有清热、消除眼涩、消除因熬夜出现的黑眼圈。
3).枸杞子+菊花:用热水冲泡饮用,能使眼睛轻松、明亮。
沙眼患者用电脑注意事项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所以叫沙眼。沙眼的潜伏期约为5~12天。患者出现眼发痒,有烧灼感、异物感、流泪等症状时,传染性较大,应注意隔离。沙眼对眼睛危害较大,沙眼依原体除侵犯结膜外,还常侵犯角膜,使角膜上出现很多新生血管,影响视力,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患者一旦感染沙眼,可以延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
沙眼的危害
1、影响视力
沙眼在侵犯结膜的同时,眼角膜上缘往往也被累及,可发生水肿,点状浸润,并有成排的新生血管长入角膜浅层,严重时可波及整个眼角膜,视力受到严重破坏。
2、导致失明
目前全世界沙眼患者达5亿人之多,其中约有600万人因角膜溃疡形成后,继发细菌反复感染而导致双目失明。沙眼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大问题。
3、引起性病
墨西哥物学家伊尔玛·德莱昂对当地媒体介绍说,感染衣原体后,能产生短暂而又不太强的免疫力,因此沙眼患者经常发生反复感染。她对沙眼患者眼部黏膜取样进行研究后发现,沙眼衣原体阳性率极高,如治疗不及时或不适当,便会造成患者失明。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微生物甚至还可以通过衣服、浴器、便具等途径,以及通过性接触传染给他人,引起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成为一种新的性传播病疾病。
4、引起不孕不育等疾病
沙眼衣原体的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中,它能引发男女急性尿路综合征。它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附睾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可能也是引起男性不孕的罪魁祸首。女性感染沙眼衣原体后,会引起子宫颈炎、阴道炎、尿道炎,甚至可能引起急、慢性输卵管炎和盆腔炎等。孕妇如被沙眼衣原体感染,分娩时胎儿在通过产道时易发生眼部感染,引起新生儿眼炎和沙眼衣原体肺炎。
建议,沙眼患者使用电脑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工作环境的光线要柔和,减少灯光的反射和闪烁;
2、桌椅的高度要和电脑的高度匹配,减少眼睛的疲劳;
3、电脑显示屏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减少视觉刺激;
4、打字时将原稿置于尽可能接近屏幕之处,以减少头和眼部的移动和聚焦变化;
5、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和微生物,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减少灰尘对眼部的刺激。
沙眼是怎样引起
1首先第一个是卫生方面不注意。我们都知道,沙眼一般少儿比较多,这是因为他们对卫生的讲究没有成年人那样严格,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孩子,摸了这个摸了那个又去揉眼睛了,这种不卫生的习惯容易导致沙眼。
2第二个,沙眼是有传染性的,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果我们用了沙眼患者用过的毛巾呀脸盆呀这些洗浴用品的话是容易引起沙眼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不乱用别人的脸巾和脸盆之类的洗漱用品,应该各自独立使用。
3患了沙眼就要及时治疗,沙眼患者可以买一些滴眼液,像磺胺醋酰钠滴眼液不错,晚上睡觉之前可以在滴一些红霉素软膏。如果是急性的还应该服用一些抗生素,像红霉素等的抗生素,我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沙眼患者应与电脑和谐相处
专家说,由于工作需要,不少沙眼患者必须整天注视电脑屏幕,时间一长就会造成眼睛畏光、干涩、发红、疲劳、视物模糊等眼部不适症状,可又对电脑欲罢不能。她建议,沙眼患者使用电脑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工作环境的光线要柔和,减少灯光的反射和闪烁;
2、桌椅的高度要和电脑的高度匹配,减少眼睛的疲劳;
3、电脑显示屏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减少视觉刺激;
4、打字时将原稿置于尽可能接近屏幕之处,以减少头和眼部的移动和聚焦变化;
5、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和微生物,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减少灰尘对眼部的刺激。
据了解,目前在眼科门诊患者中,8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沙眼。另据陕西省沙眼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沙眼患病率达22.2%。
沙眼患者平时应注意什么
沙眼患者使用电脑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工作环境的光线要柔和,减少灯光的反射和闪烁;
2、桌椅的高度要和电脑的高度匹配,减少眼睛的疲劳;
3、电脑显示屏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减少视觉刺激;
4、打字时将原稿置于尽可能接近屏幕之处,以减少头和眼部的移动和聚焦变化;
5、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和微生物,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减少灰尘对眼部的刺激。
宝宝怎么预防染上沙眼
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同时累及角膜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症,偶尔也可急性发作。沙眼重复感染较多时也可以引起各种合并症和后遗症,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沙眼的传播和患儿的卫生习惯、卫生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等有关。
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儿童沙眼大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有资料表明,在同一农村中,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的子女,其沙眼患病率高达82.5%。据广东省人民医院调查,7岁以下儿童沙眼患病率与其父母沙眼患病率有密切关系。
沙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切断传染途径,控制沙眼传播,主要在于预防。预防沙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讲究清洁。
1、注意清洁卫生,要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手揉擦眼睛,保持手清洁,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洗手。
2、毛巾和手帕需要自备,不用他人或公共的毛巾,脸盆每人一个。
3、患沙眼的病人,不要接触小孩。
4、集体幼托机构中,实行一人一巾、分巾分盆分水洗脸,最好用流动水洗手、洗脸。
5、用过的手帕、毛巾,要经常洗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