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的治疗偏方
疝气的治疗偏方
1、茴香粥
材料: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煎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
2、荔枝粥
材料: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
3、茴香无花果饮
材料:无花果2个,小茴香9克
做法:同水煎服,每日2次。
4、纸煨麻雀
材料: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
做法: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空腹以酒送下。
5、橘核茴香粉
材料:橘核、小茴香、黄酒各适量。
做法:将橘核、小茴香炒后研成细末,二者等分混匀即可。
6、楝脂二香脬
材料:猪脬1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
做法: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填满,放食盐适量,煮熟。
老年疝气治疗
对老年疝气治疗方法上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进行选择,这样对疝气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而且患者病情不同,在疝气治疗方法上,也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老年疝气治疗:
疝气修补术一般临床效果虽好,但因受患者的年龄、体质、疝气的大小和选择的手术方式、操作以及是否伴有腹内压增高的其他慢性疾病、切口感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疝气仍有一定的复发率。特别是老年患者,更易复发。
腹壁薄弱:老年人一般活动减少,常缺乏必要的腹肌锻炼,因而腹部肌肉薄弱,如有长期咳嗽、排尿困难等引起腹内压增高时,内脏可通过腹壁肌肉突出体表,形成腹外疝或疝气复发。
治疗老年疝气的偏方
治疗老年疝气的偏方
1、治疗老年疝气的偏方
取浮藻晒干为末,服方寸匕,日1—2服。
取生花椒择之令净,以布帛裹之,着丸囊令厚半寸需臾热气大通,日再易之,取瘥。
治阴疝,用白头翁草根生者,不限多少,捣之,随肿处敷一宿。
治寒疝,用丹参30克,杵为末,每服热酒下一钱匕。
治寒疝心腹引痛,以乌头5枚,大者,去芒角及皮,以白蜜煎令透润,取出焙干,捣筛,又以熟蜜丸如梧桐子大,盐汤下20丸。
2、疝气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较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平卧后可回复。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发现。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增加,如哭泣、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在腹股沟区出现,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除了可以看到或触到肿块之外,有些患儿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有些则可能表现易哭、不安等。
3、疝气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一岁以下幼儿可暂不手术,因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疝气带压住深环。
手术治疗
疝气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症状加重,甚至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患者生命,故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足癣脚气治疗偏方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俗称“足癣”,是临床中比较常见又难治的病症,而且极易复发。中医认为,枳实性微寒,味苦、辛、酸,具有化痰散痞、破气消积等功效,外用可以治疗皮肤疾病,对于各种皮肤病极为有效。
足癣脚气治疗偏方:
取枳实2个,切成细丝,加360毫升水煎煮,水煎至一半时再加入50毫升醋一起煎煮,待冷却后装瓶储存备用。每天涂干患处.很快便可以痊愈。
知识扩展:
脚气患者除了积极用药物治疗外,平时还要注意清洁鞋袜,鞋柜要经常通风,还可以用干抹布把鞋子擦拭干净,并在鞋内塞入一些除臭包,以消除病菌、异味。
水泡型脚气治疗偏方
偏方1:蒜头治疗法。原料为:大蒜两个、半斤醋。制作方法:把两个大蒜去皮置于半斤醋内浸泡3日。使用方法:用泡醋3天的大蒜头擦拭在患处,每天擦拭3回,坚持不间断的使用7天到10天不等。水泡型脚气为真菌性感染的皮肤病,这个偏方对消炎和杀菌有奇效。
偏方2:苏打水配茶树精油治疗方法。原料为:小苏打水四分之一杯、温水两升、茶树精油一滴。制作方法:先把茶树精油加入到小苏打水中,轻轻搅拌,直至均匀混合,其后把混合好的液体倒入之前准备好的2L温水中,再次对混合液体进行搅拌,直至均匀。使用方法:每天把双脚浸泡于已经调配好的混合液体中,十至十五分钟不等,浸泡好后,用干净的毛巾或者抹布把脚擦干。
偏方3:盐水浸泡法。原料:2茶钥盐、47毫升温水。制作方法:把两茶匙盐放入47升温水中,搅拌至溶化。使用方法:每日把脚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侵泡5至10分钟不等。盐水能减少脚的排汗量,并且抑制细菌生长。
水泡型脚气治疗偏方
1、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2、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4、夏天脚癣犯了,可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洽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次数便可见效.
5、取得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6、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7、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8、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处,有显著疗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冼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在左右可见效.
治疗疝气的饮食偏方
1、禾花雀炖汤:用禾花雀(灵巧鸟)一只,去毛,配以黄皮核、桔核、小茴香籽、玉桂参、陈皮等药材炖汤。
2、生姜15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本方用于疝气治疗,可治疗寒疝,具有补血活血、解气止痛之功效。
3、小茴香9克和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两次,治疗疝气病,有温中散寒功效。
4、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疗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
疝气的治疗偏方
1方
[药物] 紫苏30克,艾20克,防风15克。
[制法] 上药煎滚。
[用法] 放脚盆内,先熏四面护紧,挨温洗之,重者两次根除。用于小肠气、肾囊坚硬,小便不通者。
[出处] 《良方集腋》。
2方
[药物] 鲜生姜汁1小杯。
[制法] 先用热水洗澡,待全身汗出时再将阴囊泡浸于杯中的生姜汁中,10多分钟后阴囊缩小如常。用于小肠疝气。
[出处] 《中医外治奇方妙药》。
3方
[药物] 苦椿树叶250克。
[制法] 煮滚放坛内。
[用法] 先熏后洗,每日数次,甚效,用于治疗疝气偏坠。
[出处] 《外治寿世方》。
4方
[药物] 花椒30克,大葱7个,全瓜蒌1个,陈醋250毫升。
[制法] 将上药和匀,白布包好加水煎熬。
[用法] 熏洗患处,每天1次。用于疝气偏坠。
治疗小儿疝气经常呕吐的措施
疝气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虽然疝气的表面症状在腹壁,但会造成很多影响,患者会有很多不舒服的感觉,除了疼痛以外,消化系统和生育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小病。
得了疝气经常呕吐怎么办?
由于疝气的鼓出物大多数是小肠等内脏器官,因此患者的肠胃会受到影响,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不尽快把疝气治好,这些情况是很难改善的。
患者及时使用疝气带,可以很轻松地解决疝气问题,只要疝气治愈了,消化问题也就得到改善了,身体就会逐渐恢复正常,使用疝气带可以在1-2个疗程左右治愈疝气,治疗安全,复发率低,是很理想的治疗方法。
疝气治疗偏方及急救方法
1、当疝气初发时,很容易把肠还纳。病人躺平后,往往可以用手把肿物送回腹腔内,这时可听到“咕噜”一声。
2、如果发生疝气的是小孩,首先安慰小孩别哭。因为哭时腹部压力增加,更难进行还纳。为了让小孩不哭,可用喂牛奶或洗澡等方法来哄,有时通过洗澡也可以治好。
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偏方有哪些
(1)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疗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
(2)用茴香15克,先煎后取其汁,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每天分两次食之。有行气止痛功效。适用小肠疝气治疗。
(3)小茴香9克和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两次,治疗疝气病,有温中散寒功效。
(4)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5)用荔枝核30克,先煎后取其汁,掺入粳米50克同煮成粥,经常食之,用于疝气治疗,有理气止痛功效。
(6)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疝气治疗。
(7)生姜15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本方用于疝气治疗,可治疗寒疝,具有补血活血、解气止痛之功效。
(8)红皮蒜2只、桔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顿服。本方用于疝气治疗主治疝气异常疼痛。
(9)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内,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本方用于疝气治疗,具有散寒之功效。
(10)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
(11)全蝎一个研末,用于疝气治疗,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
(12)禾花雀炖汤:用禾花雀(灵巧鸟)一只,去毛,配以黄皮核、桔核、小茴香籽、玉桂参、陈皮等药材炖汤。
(13)小儿冷疝(气痛、阴囊浮肿)。用金铃子(去核)五钱、吴茱萸二钱半,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在。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4)用山楂肉、茴香籽(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