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血病的检查

白血病的检查

在血象和骨髓象不足以证实急性白血病时,可应用淋巴结穿刺液涂片和特异性皮损印片检查找到相应的白血病细结合病理印片,有助于诊断。

血液生化检查:

①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TDT):在ALL时活性增高,而在ANLL中无活性。

②碱性磷酸酶(AKP):在ALL时明显,AML明显降低。

贫血的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据红细胞参数(MCV、MCH及MCHC)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为诊断提供相关线索。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外周血涂片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和异常细胞等。

2、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涂片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骨髓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骨髓检查对某些贫血,白血病,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或大理石变,髓外肿瘤细胞浸润等具有诊断价值。必须注意骨髓取样的局限性,骨髓检查与血常规有矛盾时,应做多部位骨髓检查。

3、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如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巨幼细胞贫血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导致此类造血原料缺乏的原发病检查;失血性贫血的原发病检查;溶血性贫血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血钾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等。

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最近几年,老年人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家有必要了解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扼杀在萌芽中,减少患者痛苦是本文的宗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好发于中年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脾脏肿大;90%以上病人血细胞中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中位生存期3~4年。病程较缓慢,大多数以急性变而死亡。

症状:

大多数病人的病情进展隐匿,症状与白细胞数成正比。外周血白细胞数在(30~50)×109/ L (3~5万/mm3) 以下时多无症状,往往因其他疾病检查或健康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高于正常或脾大而被确诊。白细胞数>(50~100)×109/L多有乏力,体重减轻,上腹饱胀,部分病人有溃疡病症多由嗜碱细胞细胞增多所致,或自感左上腹有肿物。

约90%病人脾肿大,肋下可及至巨脾及骨盆,程度不一,质硬常有明显切迹。50%病人有轻度~中度肝脏肿大。少数病人有轻度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肤浸润。

胸骨压痛较常见,多在胸骨体部,但压痛区范围较小,这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其疼痛程度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成正比。

白血病检查方法哪些常见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脑脊液检查:这项检查是从患者的腰部脊髓腔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看看患者的脑和脊髓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这也是白血病的检查方法之一。

骨髓常规检查:骨髓检查是最常规白血病的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不小心患有了白血病这个疾病,这是一种伤害身体很大的一种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疾病上的痛苦,也会使患者的家庭出现大额的资金去治疗,很多人因为患有了白血病没有及时的救治,生命就结束了,白血病是一种很罕见的恶心肿瘤,现如今回家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也是越来越好,那么患有白血病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那么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有哪些?

1血常规的典型血象显示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质与量的改变,白血病检查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有时可见幼红细胞。网滞红细胞常减少,但少数病例可有轻度增多!

2建议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上要特别的注意,避免吃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避免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高或者富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养成不抽烟喝酒的习惯以免病情恶化!

3建议患者可以在患病的时候要适当的进行运动,不要因为病情的原因影响到自己,出门去人多的地方可以戴着口罩,以防吸入过多的灰尘,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要及时就诊,避免病情恶化!

注意事项:不管怎样患者要把自己的健康放第一位,很多人当自己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去就诊,这样很容易使病情严重影响,服药的时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

白血病的疾病检查知识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白细胞总数多少不一,一般在20.0~50.0×109/L,少数高于100×109或低于10.0×109/L,半数以上的病人周围血象中见到大量(有时高达90%)异常原始白细胞,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可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约45%的病例有染色体异常,其中包括单倍体,超二倍体和各种标记染色体,骨髓增生活跃,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白血病细胞为主,骨髓中原始细胞>6%为可疑,超过30%诊断较肯定,原始细胞+早(幼)细胞≥50%可确诊,全骨髓中,红系及巨核细胞高度减少,在血象和骨髓象不足以证实急性白血病时,可应用淋巴结穿刺液涂片和特异性皮损印片检查找到相应的白血病细结合病理印片,有助于诊断。

血液生化检查:①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TDT):在ALL时活性增高,而在ANLL中无活性,②碱性磷酸酶(AKP):在ALL时明显,AML明显降低,②乳酸脱氢酶(LDH):ALL时明显增高,另外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尿内尿酸排泄量增多,在用细胞毒药物治疗时更甚。

贫血的检查

血常规检查

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据红细胞参数,即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为诊断提供相关线索。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外周血涂片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和异常细胞等。

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涂片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骨髓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骨髓检查对某些贫血,白血病,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或大理石变,髓外肿瘤细胞浸润等具有诊断价值。必须注意骨髓取样的局限性,骨髓检查与血常规有矛盾时,应做多部位骨髓检查。

发病机制检查

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如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巨幼细胞贫血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导致此类造血原料缺乏的原发病检查;失血性贫血的原发病检查;溶血性贫血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血钾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等。有时还需进行红细胞膜、酶、珠蛋白、血红素、自身抗体、同种抗体或PNH克隆等检查;骨髓造血细胞的染色体、抗原表达、细胞周期、基因等检查;以及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因子或骨髓细胞自身抗体检查等。

贫血时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据红细胞参数(MCV、MCH及MCHC)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为诊断提供相关线索。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外周血涂片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和异常细胞等。

2.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涂片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骨髓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骨髓检查对某些贫血,白血病,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或大理石变,髓外肿瘤细胞浸润等具有诊断价值。必须注意骨髓取样的局限性,骨髓检查与血常规有矛盾时,应做多部位骨髓检查。

3.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如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巨幼细胞贫血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导致此类造血原料缺乏的原发病检查;失血性贫血的原发病检查;溶血性贫血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血钾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等。有时还需进行红细胞膜、酶、珠蛋白、血红素、自身抗体、同种抗体或PNH克隆等检查;骨髓造血细胞的染色体、抗原表达、细胞周期、基因等检查;以及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因子或骨髓细胞自身抗体检查等。

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1、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史检查

凡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新生儿重症黄疸史的的孕妇或生后早期出现进行性黄疸加深,即应作特异性抗体检查。送检标本要求为:试管应清洁干燥,防止溶血发生。产前血型血清学抗体检查,送产妇和其丈夫的血样;新生儿检验送新生儿血样为主,父、母血样为辅(如母血不能及时扣帽子取时,可只送新生儿血样)。

新生儿抽血3ml(不抗凝);产妇抽血5ml(不抗凝);丈夫抽血2ml(抗凝,使用一般抗凝剂)。

如当地不能检验,可将产妇血清分离后寄至附近检验单位,另抽取2ml抗凝血。天气炎热时可将血样瓶放入有冰块的大口瓶中,航空邮寄(存放空间必须注意无菌)。

2、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检查

孕期由羊水测定胎儿ABO血型,若证实母胎同型者就可免患病之忧,但Rh血型无血型物质需取到胎儿血才能定型。新生儿O型者可排除ABO溶血病,而不能排除其它血型系统的溶血病。

3、ABO溶血检查什么时候做

在备孕前如果知道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准妈妈在怀孕前就要做一个“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查一查血液里抗体的情况。要是抗体的“活性”不高,准爸妈可以安心生孩子,要是抗体的“活性”很高,则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治疗来降低,现在不少医院都有相应的中药治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母亲抗体的“杀伤力”。

而多数夫妻都是在怀孕后才知道新生儿溶血的情况,怀孕后第一次测定一般在妊娠第24-28周检查,这可作为抗体的基础水平。以后每月测定1次,妊娠7~8个月每半个月测定1次,第8个月后每周测定1次。如果备孕妈妈的血型是O型,而准爸爸不是O型血,那么所生宝宝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一定要做好孕期检查,以便以后及早治疗。

白血病的检查

1、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

白细胞总数多少不一,一般在20.0-50.0×109/L,少数高于100×109或低于10.0×109/L。半数以上的病人周围血象中见到大量(有时高达90%)异常原始白细胞。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可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约45%的病例有染色体异常,其中包括单倍体、超二倍体和各种标记染色体。

2、血液生化检查:

(1)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TDT):在ALL时活性增高,而在ANLL中无活性。

(2)碱性磷酸酶(AKP):在ALL时明显,AML明显降低。

(3)乳酸脱氢酶(LDH):ALL时明显增高。另外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尿内尿酸排泄量增多,在用细胞毒药物治疗时更甚。

3、骨髓增生活跃,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白血病细胞为主。

(1)骨髓中原始细胞>6%为可疑,超过30%诊断较肯定,原始细胞+早(幼)细胞≥50%可确诊。

(2)全骨髓中,红系及巨核细胞高度减少。

(3)在血象和骨髓象不足以证实急性白血病时,可应用淋巴结穿刺液涂片和特异性皮损印片检查找到相应的白血病细结合病理印片,有助于诊断。

肝脾肿大

肝脾肿大是指肝脏和脾脏均增大。肝脾一般在肋下不能触及,当内脏下垂或横膈下降或深吸气时,肝脾才能被触及,但不超过肋下1cm,且质地较软。肝脾肿大常见于慢性肝炎、伤寒、血吸虫病、肝硬化早期、白血病时;粒细胞白血病时,可见高度脾肿大。

临床表现

在临床实践中,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脾肿大,其表现程度不尽一致,多表现为以肝或脾受累为主。有些疾病在临床上只出现单纯肝大或脾大,如肝糖原贮积病为肝大,脾静脉栓塞只出现脾大。

病因诊断

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特点及体检特点,如肝脾肿大的程度、硬度、表面的光滑程度等等。除注意肝脾肿大的特点外,查体仍要按系统详细进行检查。特别注意有无心肺异常,有否腹胀和腹内其他包块,有否腹水征。皮肤黏膜检查注意有无出血点和黄疸。最后结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做出病因诊断。

疾病检查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呢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为您介绍如下: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

脑脊液检查:这项检查是从患者的腰部脊髓腔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看看患者的脑和脊髓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

骨髓常规检查:骨髓检查是最常规白血病的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呢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患有白血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首先我们要对白血病进行检查,白血病的检查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您知道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吗?及早的检查疾病,及早的确诊,以便我们更好的治疗疾病。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为您介绍如下: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

脑脊液检查:这项检查是从患者的腰部脊髓腔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看看患者的脑和脊髓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

骨髓常规检查:骨髓检查是最常规白血病的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最近几年,老年人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家有必要了解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扼杀在萌芽中,减少患者痛苦是本文的宗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好发于中年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脾脏肿大;90%以上病人血细胞中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中位生存期3~4年。病程较缓慢,大多数以急性变而死亡。

症状:

大多数病人的病情进展隐匿,症状与白细胞数成正比。外周血白细胞数在(30~50)×109/ L (3~5万/mm3) 以下时多无症状,往往因其他疾病检查或健康检查时发现白细胞数高于正常或脾大而被确诊。白细胞数>(50~100)×109/L多有乏力,体重减轻,上腹饱胀,部分病人有溃疡病症多由嗜碱细胞细胞增多所致,或自感左上腹有肿物。

约90%病人脾肿大,肋下可及至巨脾及骨盆,程度不一,质硬常有明显切迹。50%病人有轻度~中度肝脏肿大。少数病人有轻度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肤浸润。

胸骨压痛较常见,多在胸骨体部,但压痛区范围较小,这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其疼痛程度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成正比。

相关推荐

儿童白血病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辅助检查:(1) 血常规:通常表现为血小板(PLT)降低、血红蛋白(Hb)降低,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总数高低不一,白细胞计数(WBC)50%以上增高,余可正常或降低。白细胞升高者外周血中易见到白血病细胞,是诊断白血病的有力证据。(2) 骨髓象: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的骨髓象绝k部分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少数病例M示增生低下,称为低增生性白血病,后者预#较佳。至今为止,骨髓象仍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最确切依据,其中原始幼稚细胞的比例>30%方可诊断。(3)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

白血病是否会传染

1白血病不是会传染的。白血病不是一种传染病,而且导致患白血病的病毒不能在人的身上传播,因此白血病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和患有白血病的人相处也是不会被传染白血病的。 2白血病的发病人群是很多的,长期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是很容易得白血病的,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由于长时间的受到放射线的伤害,是很容易患白血病的,因为放射线能破坏人的造血细胞的功能,导致人体的红细胞少,导致人患白血病,因此长期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要特别的注意保护身体不受放射线照射,以免得白血病。 3遗传也是导致得白血病的一个原因。家里出现过患白血病的长辈,

白血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大部分患者均有贫血,多为中重度;白细胞计数可高可低,血涂片可见不同数量的白血病细胞;血小板计数大多数小于正常。 2、脑脊液检查: 这项检查是从患者的腰部脊髓腔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看看患者的脑和脊髓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这也是白血病检查方法之一。 3、骨髓常规检查: 骨髓检查是最常规白血病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4、细胞遗传学检查: 这项白血病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

血小板低能否确诊为白血病

核心提示: 白血病是骨髓的病变,因此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切片检查,才能够确定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认白血病的种类,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检查,才能精确将白血病予以分类并给予最适当的治疗。这些特殊检查包括:细胞生化特殊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查,染色体检查白血病我们都听过,但是对于该疾病却不是很了解,很多人对于该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白血病是比较严重的疾病,死亡率较高的层面上,我们知道,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会很低,那么血小板低是不是白血病呢,下面我们一起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白血病的诊断 白血病是骨髓

白血病会传染吗

白血病成为血癌,是一种给我们生命带来严重危害的疾病,对于很不多了解白血病的人来说,都特别担心的一个问题是:白血病会传染吗?针对这个问题,凤凰中医专家接下来就给大家做出解答。 白血病会传染吗? 病毒感染是白血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从1908年有人发现病毒可引起鸡白血病以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在已经肯定病毒可以引起许多动物的白血病。由于病毒具有传染性,所以白血病可以在动物之间相互传播。但是长期以来在人类中并没有迹象表明白血病病人的血液能感染健康人致白血病。虽然也在部分病人的血细胞中找到病毒颗粒

宝宝发烧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降低,多为病毒感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多为细菌感染。外周血中有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病毒感染。幼稚细胞则提示白血病。 (2)长期发热患儿血培养,检查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原、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肝肾功能、肥达反应、外斐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肺炎支原体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还应做结核菌素试验。 (3)粪便常规、粪便培养考虑为消化系统感染者。 (4)尿常规当伴有泌尿系统症状时检查。 (5)脑脊液检查当小儿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小儿发热的检查有哪些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降低,多为病毒感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多为细菌感染。外周血中有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病毒感染。幼稚细胞则提示白血病。 (2)长期发热患儿血培养,检查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原、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肝肾功能、肥达反应、外斐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肺炎支原体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还应做结核菌素试验。 (3)粪便常规、粪便培养考虑为消化系统感染者。 (4)尿常规当伴有泌尿系统症状时检查。 (5)脑脊液检查当小儿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

检查贫血的方法都有哪些

贫血的分类有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贫血,长期贫血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工作中会时常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失眠等症状,严重的影响我们的正常身体健康。那么,检查贫血的方法都有哪些? 1.血常规检查 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据红细胞参数MCV、MCH及MCHC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为诊断提供相关线索。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外周血涂片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和异常细胞等。 2.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涂片反映骨髓细胞

血常规化验可以检查白血病

血常规检查项目中会有白细胞的相关数据测定,因此就有人认为检查血常规能查出白血病,这种看法到底对不对呢?血常规可以查出白血病吗?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血常规不能诊断白血病,但是对白血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为患有白血病会导致血常规检查数据异常,因此可以作为诊断白血病的依据之一。 其次,想要诊断白血病需要通过骨髓常规检查了来确诊。如果在检查血常规时发现异常,并怀疑患有白血病,就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来进一步检查,通过骨髓检查结果就能正确诊断是否患有白血病白血病常见症状有哪些? 为了帮助大家早发现白血病,小

白血病的常见检查方法

首先是细胞遗传学检查:这种检查方法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这需要抽取患者2ml的脊髓,做染色体的检查,这主要是判断白血病的恶性程度的一种方法,如果染色体有异常,那么这个白血病患者的预后是比较差的。 其次是脊髓的常规检查:这是除了血常规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白血病最常规的检查方法。如果血常规有异常的患者,就必须进行骨髓穿刺,对其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最后是脑脊液的检查:脑脊液的样本采集点在患者的腰部的脊髓腔内,通过对脑脊髓的检查,可以看出白血病发展的程度,可以知道癌细胞是否已经侵袭患者的脑部和脊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