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足浴有禁忌
祛湿足浴有禁忌
▶太饿太饱、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儿童不宜泡脚;
▶女性经期慎用中药泡脚;因为艾叶会生寒,所以泡脚一定要停止吃一些凉性的食物!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低血压患者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
▶糖尿病人(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泡脚前最好先由亲人试水温,避免被烫伤;
▶患脚气、足部有炎症、外伤者不宜用热水泡脚。
足浴的好处和禁忌有哪些
想要更好地发挥卓越给我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这些,凡是问题都需要我们重视,只有了解这些保健常识才可以尽量发挥它的保健功效,避免一些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足浴的好处
足浴具有温水足浴、药物外治及足反射区刺激三种作用,三种作用可以互相影响。温热的药物易从皮肤、腧穴和呼吸道吸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足浴可作为内病外治的疗法,也可作为多种皮肤病疾患的洗浴。药浴时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足浴时水的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药物可从皮肤上的汗腺、皮脂腺渗透吸收,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所以足浴时水温很重要,选择药物很重要,按摩手法也很重要。
足浴有禁忌
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
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足浴是利用药力和热力的协同作用而发挥效用的。药液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稍冷即应调换药液。浴后,应立即擦干脚部的水,穿上暖和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足浴的时候,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这时候应暂停足浴,让患者平卧片刻后,症状就可以消失。也可给患者冷水洗脚,使足部血管收缩,以缓解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足浴的好处还有禁忌问题介绍,希望通过这些介绍之后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更加关注这些问题, 当你在做足浴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这些原则,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中药足浴可祛暑湿
冬病夏治从泡脚开始
今天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大暑了,又是一年之后最适合身体“养阳”的时候了。中医认为很多顽固性的冬病夏天进行治疗效果非常的好,觉得三伏天是最适合调养身体的时机。
尤其是足浴有利于改善阳虚体质,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到了寒冷的秋冬季,就有足够的阳气抵抗外在的寒邪,而不至于发生冬季易患的病症了。
三伏泡脚暑湿可祛
许多人觉得,在寒冷的秋冬季节泡脚比较合适。其实,炎炎夏日坚持泡脚同样重要。中医认为“夏天泡脚,暑湿可祛”。专家表示,夏季暑湿之气较重,湿气容易阻滞在脾胃,让人出现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状。而双脚作为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此时用温水泡脚的确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
三伏泡脚暑湿可祛
尤其是那些本来脾胃就不好的人更加的适合在夏天进行泡脚了,如果脾胃好了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湿气入侵了。夏天湿气是非常的重的,所以往往就会出现没胃口吃不下去饭,总是犯困,情绪不好,没有精神等症状,泡脚能够缓解这些症状的。
泡脚也讲究,中药抑菌效果最佳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睡前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20~30分钟(期间可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同时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
一般来说,每晚一次足浴即可达到保健目的,最好在足浴后半小时内就寝,亦可早晚两次(一般上午10点1次,晚上睡前1次)。每次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泡脚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
加之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会有不同的药效。例如,艾草加姜片泡脚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红花泡脚,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苦参泡脚可抑制脚部真菌,预防脚气,同时能加强血液循环,排出体内湿毒。
泡脚也讲究,中药抑菌效果最佳
中医方面的专家认为,中药必须要经过高温煎熬再提取它汤汁的精华,通常家庭在使用的时候,中药中的一些成分是很不容易释放出来的,就更加不要说功效了。它的药效通常都是在40℃左右温水浸泡15分钟之后才能释放。
市面上许多粉末状中药的泡脚产品,基本不能发挥作用。直接把中草药倒入热水中的泡脚方法,亦是劳而无功。我们在选择产品时,要看清是中药高温煎煮以后低温萃取的足部洗护品,才能达到中药泡脚的真正功效。
足浴悠着点儿
足浴药浴有着自身的医学理论基础,对养生保健和一些疾病的治疗都很有帮助,足浴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促进内分泌平衡,从而达到健康祛病之效。但是,在追逐健康的享受时,您可要当心,别“惹病上身”,得不偿失。
足浴洗出“香港脚”
父亲的同事老张是个标准的享乐主义者,他每个星期都要到离家不远的一家足浴房去泡泡脚,享受一下。最近,老张发现自己的脚趾发痒并起了白泡,听同事说这是得了“香港脚”,是传染病。他心里七上八下的,赶紧到医院皮肤科找大夫瞧瞧,诊断结果是染上了脚癣,也就是俗话说的“香港脚”。
专家意见:
去足浴药浴场所一定要注意预防传染病和交叉感染,要选择一些正规、大型的场所。去卫生消毒做得不够好的场所进行足浴药浴,可能会染上脚癣、股癣、体癣等传染性疾病,其中“香港脚”是最多的。
这些疾病主要是通过使用的毛巾、拖鞋、浴盆等用具传染。一些足浴房的毛巾消毒就是洗洗然后晒晒太阳,这样是很容易带菌感染别人的。正规的要求,一是不仅毛巾要用高温或化学药品消毒,浴盆也同样要消毒。二是推拿按摩师在为客人按摩后应注意洗手并消毒。因为推拿师如果给一位有传染病的客人做过推拿按摩之后再去给其他顾客服务,就使细菌、病毒传来传去,造成了交叉感染。三是足浴药浴的水严禁循环使用(即把前一位客人用过的洗脚水继续给下—位客人用),否则在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下许多细菌都杀不死,极易传染上疾病。
浴足不当进医院
前些天邻居家刘奶奶的孙女阿珍去浴足一事,算是给那些喜欢浴足的人打了一剂“预防针”。阿珍在一家商贸公司做销售,每天东颠西跑的,一天下来特别疲惫,因此每天下班后她一般都先到足浴房泡泡脚轻松一下。自从怀孕后,她就没再光顾足浴房。但近来她总觉得脚底发痒,浑身不舒服,所以又走进了离家不远的—家足浴房。服务生殷勤地把她让到一间雅间,里面的环境和卫生条件都不错。阿珍先用“药汤”泡了一会儿,然后起身躺在按摩床上让按摩师给她进行足底按摩,不知不觉阿珍就有了睡意。大概过了10分钟,阿珍感到小腹有些隐隐作痛,也没太在意,可是痛感越来越重,腹内开始一阵—阵地紧缩,她感到不对劲,赶紧给家人打电话把自己送到妇产医院。本是想给自己全身放松一下,结果却因为浴足按摩引起宫缩而不得不住院保胎。
专家意见:
足底的每个穴位都会对其所对应的器官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按摩穴位不当会适得其反,浴足按摩最好找有专业资格的按摩师。孕期和经期妇女应避免足底按摩,按摩足底的至阴穴会引起子宫出血,经期妇女会导致大出血,孕期妇女会造成胎动不安甚至流产。
经常浴足险丢命
在外企作方案的吴姐平日也喜欢在劳累一天后到足浴房去享受一下难得的清静和闲逸,谁知为此她差点丢了命。前天早上起床后,突然大冒冷汗,胸口疼得特别厉害,还昏了过去,幸好家人及时把她送到医院才保住了性命。家人很是纳闷,吴姐才30来岁,血压也不高,血脂血糖也都正常,按理说不会得心梗呀!
专家意见:
类似这样的“心梗”跟她长期进行足浴有关。从事案头工作的人,由于长期坐在办公桌前很少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血液流通不畅,容易患下肢静脉栓塞。这些人如果再到一些不正规的足浴房沐足,由于按摩师用力过猛,或手法不当,很容易把本来就在下肢形成的“栓子”挤下来。脱落的“栓子”通过血液可以流到人体的其他各个部位,流到肺里,就会引起肺栓塞;流到心脏里,就会发生心梗。若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健康链接:足浴有禁忌
足浴药浴虽能保健治病,但也有一些禁忌。比如重症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严重心脏病的人不适宜足浴药浴。脑出血、内脏出血者、肾衰、心衰、肝坏死等病人不能足底按摩,否则会引起强烈反应,加重病情。传染病人,比如肝炎、结核病和皮肤病的患者不适宜足浴药浴,一方面他们可能把疾病传染给别人,另一方面他们抵抗力弱一些,容易传染上别的疾病。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比如癫痫患者,以及精神异常患者不应该去足浴药浴场所,因为在这样的场所发病比较危险。皮肤容易出血,比如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以及皮肤有创口的人最好不要进行足浴药浴,以减少感染其他疾病的机会。另外,有过敏性疾病,比如哮喘的人也最好不要去足浴药浴,足浴药浴会造成毛细血管扩张,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脱水、晕厥。酒后也不宜进行足浴,因为足底按摩会加速酒精进入血液,会促使浴足者呕吐等。
足浴有效解决痛经
泡脚治阳虚寒盛型痛经
阳虚寒盛型的主要表现为下腹冷痛、手脚发冷,进行热敷可以达到改善。这类情况治疗痛经的方法要以温经散寒止痛为主。
泡脚的中药材要以入足少阴肾经为主。可加入肉桂15克、乌药15克、当归15克、丁香15克、川芎15克,以及小茴6克、干姜6克、吴茱萸6克,再加少量盐,把水煎好后泡脚。
泡脚治气亏血虚型痛经
气亏血虚型痛经常表现为经期小腹疼痛,用手去按小腹,会有轻微的疼痛感,月经量少且颜色淡。这种类型治疗痛经的方法需要以补气养血调经为主。在中医中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泡脚所需中医药材要以入足太阴脾经药物为主,可适量添加引经药甜水。
建议加入川芎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杜仲15克、黄芪15克,再加适量糖,煮好后用来泡脚。
泡脚治气滞血瘀型痛经
气滞血瘀型通常表现为经期前后小腹胀痛,经血颜色偏暗,并带有血块。气滞血瘀型治疗痛经的方法要以调和气血、化瘀止痛为主。建议泡脚选择的中药材以入足厥阴肝经药物为主,并可加入适量引经药醋。
建议加入益母草30克、乌药30克、青皮30克,以及红花10克、川芎10克,再加入2升清水和50毫升醋,以大火煮开后转为小火再煎煮半个小时,之后把煮好的药放凉,连带着药渣一起来泡脚。注意药水量以浸泡过脚踝为宜,如果药水不够可多加一点温清水。
泡脚小偏方
盐泡:温水中加入两大匙盐巴,盐有消炎杀菌、通便的效果。
姜泡: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老姜生姜,姜有散寒、除湿的作用。
酒泡:温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类,可促进血液循环。
柠檬泡:温水中加入两片柠檬,可顺气提神,预防感冒。
醋泡:温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体内的酸,滋润皮肤。
中药足浴有哪些偏方
生姜泡脚
材料:生姜一块,红花1克,盐适量。
过程:用刀拍扁生姜,红花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
功效:脚凉怕冷。
红花泡脚
材料:红花1克,少许盐。
过程:把红花放入放在水里烧开,加一勺盐,先熏脚后泡脚
功效: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艾叶泡脚
材料:干艾叶50—100克
过程: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先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也可。
功效: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醋泡脚
材料:适量醋
过程:烧热水,然后放入适量醋,待温度适合泡脚。
功效:用醋泡脚还可以增强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得光滑;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等人体不适症状。
小苏打泡脚
材料:小苏打,适量盐。
过程:水中放盐烧热,然后放入小苏打,用水泡脚。
功效:降血压
当归桂圆泡脚
材料:当归40克,桂圆肉25克
过程:将当归,桂圆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30分钟。
功效:美容养颜,靓肤。
党参黄芪白术泡脚
材料: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
过程:把三味药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补气虚。
桂枝银花红花泡脚
材料:桂枝15克、银花15克、红花20克
过程:把几味药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滋润皮肤,治皮肤皲裂
辛夷花苍耳子泡脚
材料:辛夷花20克、苍耳子20克、白芷15克、桔梗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60克、薄荷10克、细辛10克。
过程:把几味药加入水中煮开,泡脚。
功效:通鼻窍,改善鼻塞,流涕。
夏枯草桑枝泡脚
材料:夏枯草30、桑枝20、桂枝20、白芍20、夜交藤30、龙齿30、牡蛎少许。
过程:把全部材料放入水中煮开泡开。
功效:改善失眠
温肾壮阳
可选药材: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茨实。
活血祛瘀
可选药材:丹参、赤芍、泽兰、王不留行、当归、大黄、牛膝、川芎。
祛风除湿
可选药材: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
消除疲劳
可选药材:党参、北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石菖蒲
袪脚气
可选药材: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石菖蒲、蒲公英
改善睡眠
可选药材:五味子、川芎、石菖蒲、香附、夜交藤、郁金、百合、茯苓、柴胡
足疗的注意事项
一、进行足浴时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二、做足疗保健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
三、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
四、足浴足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
五、足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疗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
六、在进行足浴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目眩。
七、有出血等症状患者,不宜足浴。有心脏病及身体虚弱者,洗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八、按摩后30分钟内须饮温开水(肾脏和心脏病患者可酌量少饮一些),以利于血液循环,并有一定的排毒作用。
家庭足浴也有禁忌
不同的中药泡脚足浴,有不同的适应症,如头晕、头痛、失眠、耳鸣、感冒、湿疹足癣、风湿性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结合自己具体情况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开具足浴的中药处方。
家庭泡脚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饭后不能立即足浴,以免影响消化;二、水温要保持温热,太冷易引起感冒等不适,太热会烫伤皮肤,尤其是糖尿病人浸泡水温更不宜太高;三、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及足部外伤者均不宜足浴;四、足部皮肤皲裂者水温不宜太高,泡洗后擦干应涂上凡士林;五、冬天足浴时应在膝盖上加盖大毛巾保暖,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注意保暖;六、足浴过程中如出现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
足浴养生有禁忌
1、最佳时长20—30分钟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泡脚不超过20分钟没有发挥应有的保健效果,但泡脚时间过长,血管长时间扩张也不宜,再者期间太长脚部皮肤也容易被泡破皮。
2、最佳水温在40
水温不能太高。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泡脚的最佳水温在40 左右,比人体温度稍高一点便可,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假如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3、水量不可太少
泡脚不同于洗脚,水位最好高一些,以没到膝盖为宜,可以对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都起到作用。
4、浴盆材质选择以木盆为佳
木盆相比其他材料,散热比较慢,适合长期间泡脚,普通塑料盆或者铁盆十几分钟水就容易变凉。再者,有些木材,如樟木、松木,性温,可以辅助提升泡脚的效果。
5、泡桶注意卫生清洁
如泡脚桶不清洁彻底或者桶壁内没有进行抗菌处理,脚上细菌就容易残留在桶壁内,造成对脚部的反复感染,因此选择好的泡脚桶十分重要。
6、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
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泡脚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养生方式,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所有情况都适合泡脚,着名中医养生专家王凤岐就为我们列出了一些不适合泡脚的人群。
足浴养生有禁忌
1、最佳时长20—30分钟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泡脚不超过20分钟没有发挥应有的保健效果,但泡脚时间过长,血管长时间扩张也不宜,再者期间太长脚部皮肤也容易被泡破皮。
2、最佳水温在40℃
水温不能太高。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泡脚的最佳水温在40℃左右,比人体温度稍高一点便可,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假如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3、水量不可太少
泡脚不同于洗脚,水位最好高一些,以没到膝盖为宜,可以对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都起到作用。
4、浴盆材质选择以木盆为佳
木盆相比其他材料,散热比较慢,适合长期间泡脚,普通塑料盆或者铁盆十几分钟水就容易变凉。再者,有些木材,如樟木、松木,性温,可以辅助提升泡脚的效果。
5、泡桶注意卫生清洁
如泡脚桶不清洁彻底或者桶壁内没有进行抗菌处理,脚上细菌就容易残留在桶壁内,造成对脚部的反复感染,因此选择好的泡脚桶十分重要。
6、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
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足浴有哪些好处呢
1.促进血液循环。一般来说,体温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体温低血液循环也较低,体温升高血液循环也随之旺盛。热水足浴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同时热水足浴也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从而改善了心脏功能,降低了心脏负荷。有人做过测试,一个健康的人用40-50℃的水浸泡双足30-4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男性为13-18倍。可见,热水足浴可使血液循环顺畅和改善。
2.促进新陈代谢。热水足浴促进了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等等,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3.消除疲劳。当人体肉体疲劳时,首先出现足部血液循环不良,代谢终产物,钙盐、乳酸微晶体等物质沉积。当人体某个器官功能不正常或患病时,由于病理反射的影响,使足部的血液循环更为不良,更容易产生沉积物。运动员在经过一天剧烈运动后,每公斤血液中平均含有30毫克的乳酸,用43℃的水浸泡双足30分钟后,进行采血检查,约下降5毫克,经过一段足浴时间,血液中的乳酸降低20毫克左右,恢复到几乎不感觉疲劳时血中的乳酸水平。可见,热水足浴是消除肉体疲劳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4.改善睡眠。足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用热水泡脚对神经和毛细血管有温和良好的刺激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反射到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作用,是兴奋的交感神经顺利地向副交感神经转换。副交感神经兴奋后,此时人处于安静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
5.养生美容,养脑护脑。通过热水足浴,可以调节经络和气血。同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从而使头部血流加快,及时足量补充大脑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质。
特别在冬季,每日坚持足浴,不但可以保持脚部清洁,增强其新陈代谢,提高对外来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还可以防治皲裂、冻疮、足癣等脚疾。
足浴的功效和禁忌
足浴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养生方式,现代生活中,足浴已经走进了私人会所,成为主流社会非常流行的养生方式。
一、足浴的方法和作用
夏季祛除暑湿还可用中药藿香煎汁泡脚,取藿香30~50克放入2000毫升水中用武火煎煮40分钟,再用文火煎至1000毫升,取汁后再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将两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在浸洗过程同时进行足部按摩。
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有不同的适应症,如头晕、头痛、失眠、耳鸣、感冒、湿疹足癣、风湿性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结合自己具体情况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生开具足浴的中药处方。
二、足浴的禁忌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3、泡脚不要泡太久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4、泡脚水不宜过烫
每天用温水把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其实对于我们“第二心脏”,足部的保健还有很多,比如按摩,踩鹅卵石等。
温馨提示:足浴可以舒筋活血、松弛神经,散去一天的疲惫,给身体带来难得的放松。足浴所用的材料有多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相关文章加以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