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4月后添加辅食的关键
宝宝4月后添加辅食的关键
婴儿在出生4-6个月以后,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大,体重的增加,母乳的量以及其中所含的营养素就显得不够了,应及时、合理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来满足宝宝营养需要。逐步使婴儿由单纯的母乳喂养,过渡到完全母乳以外的食物来满足他全部营养需要。
作用
1、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对营养素需要量的增加,仅靠母乳或牛奶不能供给这么多的营养素。
2、增强消化机能。添加辅食可增加唾液及其它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促进牙齿的发育和增强消化机能。
3、确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断乳期是婴儿对食物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时期;在添加辅食的选择以及制作方法方面,要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和卫生。
4、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时添加辅食将有助于精神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
原则
1、开始添加的食物应遵循从一种到多种。开始时要一种一种地逐一添加,当婴儿适应一种食物后再开始添加另一种新食物。
2、由少量到多量。副食添加要根据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道的成熟程度,按一定顺序进行。开始添加的食品可先每天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
3、给予的食物应从稀逐渐到稠。从流质开始,逐渐过度到半流质,再到软固体的食物,最后喂固体食物。
4、注意观察婴幼儿的消化能力,添加一种新的食物,如有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反应时,可以暂缓添加,待症状消失后在从小量开始添加,但是不能认为是孩子不适应此种食物而不再添加辅食。
5、当婴儿不愿吃某种新食品时,切勿强迫,多采取一些方式。
6、婴儿的辅食应单独制作,应少用盐和避免用调味品。添加的食物应新鲜,制作过程要卫生。
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过早断奶宝宝易消化不良 或致营养缺乏
妈妈给宝宝断奶时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对宝宝的溺爱而迟迟不断奶。过早断奶,由于宝宝消化功能还不强,不能适应添加过多的辅食,过早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太晚断奶,母乳量及所含的营养物质逐渐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最终会导致宝宝营养缺乏。陈护士长建议,在添加辅食的同时母乳喂养的时间可以持续到宝宝1岁或1岁以上。
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既然要断奶,就需要给宝宝添加相应的辅食,那么,“纯母乳喂养应在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呢”,6个月是婴儿出生后肠道比较完善的时候,适合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添加辅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辅食添加要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渐过渡,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给宝宝添加哪些辅食好呢?宝宝6个月之后可以添加泥状食物,例如米汤、米糊、蛋黄、鱼泥等食物;9个月后适合添加沫状食物,如粥、烂面、饼干碎碎等食物;等到宝宝10-12个月后,妈妈们可以给宝宝添加如软饭、面条这样的碎状食物了。
每天宝宝吃辅食的时间
不管是喝奶粉的宝宝,还是吃母乳的宝宝,到了一定的时间,都要开始添加辅食,这是因为,奶粉和母乳已经不能满足逐渐长大的宝宝身体的需要,所以合理的给宝宝添加辅食,变得尤为重要,下面小编就和妈妈们一起分享一下每天宝宝吃辅食的时间,一起往下看。
首先,宝宝在长到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当然每一个宝宝对辅食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所以添加的时间也会出现不同,有的宝宝甚至会在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添加辅食了,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宝宝的身体需要,来规定宝宝的辅食添加时间。
其次,每天添加辅食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因为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在吃辅食的时候,最好不要和成人一起用餐,也不要吃成人吃的食物,一定要单独给宝宝做辅食。
最后,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可以选择在两次喝奶的中间,特别是在宝宝出现饥饿的时候添加辅食更容易让宝宝接受。
给宝宝添加辅食注意4个要点
1.由少到多、由细到粗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应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软食到固体食物。不要同时添加几种辅食,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要注意观察婴儿的消化、精神和饮食情况,一旦发现消化不良或有过敏症状,应暂时停止添加辅食,等一切恢复正常后,再由少量加起。
2.注意防消化道疾病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应根据婴儿的生理特点及发育需要,饮食要注意卫生,防止引起消化道疾病。添加辅食后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症状,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腹泻等症状,应暂停添加辅食。
3.别忽略水果和蔬菜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不要一味偏重鱼肉鸡虾等高营养的东西而忽略了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能提高宝宝发育必需的营养素,还能防止宝宝便秘。
4.锻炼宝宝咀嚼能力
宝宝辅食种类应随着年龄增加适当增加,当孩子到一定月龄时,食物应做成小块状,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婴儿添加辅食最佳时间
一般而言,若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六个月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若是喝配方奶粉的宝宝,一般是四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大部分营养以及儿科专家都认为,在宝宝4—6个月时,开始为他添加辅食最理想。因为从4个月开始,宝宝已经进入学习咀嚼及味觉发育的敏感期,对食物表现出兴趣。此时添加辅食.宝宝会很乐意接受,也很容易学会咀嚼吞咽。
随着宝宝的成长,单纯的母乳喂养或是配方奶粉的喂养是无法满足宝宝的成长的。所以在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添加辅食。但其实添加辅食的时机也是很重要的,若是过早地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做常常会适得其反,对宝宝身体健康不利。过早地吃米粉等辅食,可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体格生长和脑发育。而推迟添加辅食。其实4个月后的母乳中铁的含量越来越少,需要从辅食中得到补充。有的父母觉得添加辅食太麻烦,特别是宝宝刚开始学习时会弄得一塌糊涂,父母索性将米粉、奶糊装进奶瓶让宝宝喝,或者干脆推迟添加辅食。而这对宝宝而言是没什么好处的,所以在为婴儿添加辅食时还是要看准时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宝宝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宝宝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也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宝宝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呢
不同类型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的营养成分在互相搭配的时候还会产生互补、增强和阻碍的作用,如果能注意到食物中的营养差别给每一种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档就能提高食物的整体营养价值,更好地为宝宝的辅食营养加分。那么你们知道宝宝几个月能吃辅食吗?
宝宝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最好不要早于4个月也不要晚于6个月,4个月宝宝的淀粉酶等消化酶分泌较少及活性较低,而且每个宝宝喂养方式不同(指奶粉、母乳或两者混合),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也大可不必统一。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而过晚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宝宝会因此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至于具体何时给你的宝宝添加辅食,月龄只是给妈妈提供的参考,宝宝的身体成长表现才是决定何时添加辅食的重要因素。
这些辅食添加误区会伤害宝宝
误区1:尽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好
有些妈妈认识到辅食的重要性,认为越早添加辅食越好,以防宝宝营养不良。于是宝宝刚两三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
殊不知,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宝宝肠胃的负担,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不完善,且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很多消化酶尚未形成,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能力。这样宝宝消化不了的辅食就会滞留在肠胃中发酵,造成宝宝腹胀、便秘、积食等,也可能因肠胃蠕动增加,使宝宝大便量和次数增加,从而导致腹泻。
只有宝宝开始对食物感兴趣了,一直盯着大人吃饭,抓着食物就想往嘴里送,或者每天喝大约1000毫升奶仍旧显得有些饿的样子,才意味着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添加辅食前,要确保宝宝近段时间没有肠胃异常,若有腹泻、便秘等情况,就要先缓一缓再添加辅食。
误区2:第一次添辅食要喂蛋黄
很多妈妈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就选择蛋黄,认为蛋黄营养全面,又含有丰富的铁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蛋黄属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宝宝肠胃脆弱,摄入蛋黄很难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肠胃负担。所以,建议妈妈最好在8个月以后给宝宝添加蛋黄,1岁以后添加全蛋。
宝宝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如果宝宝消化吸收好,对辅食早有需求,那么妈妈可以在宝宝满4个月后,给Ta添加辅食。对于那些能吃到质优量足的母乳的足月宝宝,只要身高体重都正常增加,那么6个月之前都可以一直吃母乳,满6个月再给Ta添加辅食,也为时不晚哦。
妈妈们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也不要太晚给宝宝添加辅食。如果早于4个月添加辅食,宝宝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晚于6个月添加辅食,宝宝不能及时补充到足够的营养,无法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咀嚼功能的发育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宜从4-6个月开始。如果宝宝消化吸收好,对辅食早有需求,那么宝妈可以在宝宝满4个月后,给Ta添加辅食;而对于那些能吃到质优量足母乳的足月宝宝,只要身高体重都正常增加,可以在宝宝满6个月后再给Ta添加辅食。
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为消化功能还不够完善而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的反应;而过晚添加辅食,可能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咀嚼、吞咽功能的发育也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宜过早或过晚。
3个月的宝宝能吃辅食吗
妈妈们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宝宝六个月后单靠母乳或者牛奶已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宝宝从吃奶过渡到吃饭辅食添加阶段非常的关键,多样化的添加辅食不仅能给宝宝一个好胃口也能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也有些妈妈们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就给他们添加辅食,那么3个月的宝宝能吃辅食吗?
由于宝宝3个月肠胃功能还不完善,一般不建议给宝宝添加辅食,但是也有妈妈们会适当的给宝宝添加辅食,其实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根据宝宝的身体成长表现作出判断。如果过早的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利于消化吸收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一般在宝宝4个月之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在二次奶之间添加辅食可以先从米粉开始,等宝宝胃肠功能适应后再慢慢添加其它的辅食,4-6个月宝宝可以添加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水果泥、豆腐等。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从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由清淡到多味,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宝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