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怎么护理
新生儿呕吐怎么护理
及时清理呕吐物
新生儿脏器及皮肤娇嫩,所以呕吐后及时清除,用棉签粘出或用包有消毒纱布的手帕把口、咽内的残存奶汁以及呕吐物轻轻揩净,还可以用导管接注射器抽吸,期间的操作要轻柔,切忌损伤黏膜。如果因为呕吐而致窒息,实施给氧气吸入,紧急情况时可进行人工呼吸。
短暂禁食缓解呕吐 宝宝呕吐后,不要急于让宝宝进食,可以暂时先禁食4小时,包括牛奶、母乳都不要喂,让胃部得到充分休息,等待呕吐反应过去。只是每隔10~15分钟给宝宝喝一点淡的盐水或淡的白糖水。呕吐停止或减轻后,再少量多次。
合理细心喂养
避免患儿哭闹时喂奶,避免过量吞入空气,可以有效防止吐奶。其次牛奶的温度要适中,太热、太冷以及喂奶速度太快,都是产生呕吐现象的原因。最后母亲要耐心、细致、定量、定时。每次奶量不能过多,喂奶后将头抬高片刻,也可以是头高足低右侧位,并轻轻拍击背部排除胃内气体,还要注意喂奶后不要翻动患儿,避免奶液在消化道内流动。
哪些疾病导致新生儿呕吐
(一)新生儿出生时所吞咽的羊水、产道血液等刺激胃粘膜可引起呕吐,呕吐常在未进食前即发生,呕吐出泡沫样或咖啡色液体。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溃疡也可致呕吐。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溃疡等所致胃内出血时也常以呕吐为首发症状。
(二)胃食管返流(GER) 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上海曾报道54例新生儿检测出胃食管返流阳性者35例(64.8%),其中早产儿的阳性率为80.0%,足月儿为51.7%,主要与食管下端括约肌抗返流机制发育不成熟有关。新生儿GER的主要症状是呕吐,多数在生后一周内出现;当并发返流性食管炎时,呕吐物可带血;部分患儿可无呕吐表现而出现呼吸暂停、心动加速、反复吸入、发育迟缓等,甚至猝死。
(三)幽门痉挛 由于幽门神经、肌肉功能暂时性失调所致,不伴有解剖学异常。多在生后一周内发病;呕吐呈喷射性,但常表现为间歇性;呕吐物为水样,有少量乳块,不含胆汁。以1:1 000阿托品口服治疗有效。
(四)感染 胃肠道感染(如感染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或其他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肝炎、上感、肺炎及尿路感染等)均可引起呕吐。这类患儿往往有食欲减退和其他症状,但呕吐也可是感染的惟一症状(如尿路感染)。
(五)先天性代谢缺陷 表现持续性呕吐,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症状,如糖代谢障碍者有腹泻、黄疸、肝大,肾上腺皮质增生者有性征异常、色素沉着、失水等。
(六)外科疾病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外科疾病主要有食管闭锁、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闭锁、肠旋转不全、环状胰、胎粪性腹膜炎、先天性巨结肠和肛门直肠闭锁等。
(七)喂养不当如喂奶过多或不足,奶方多变、过早添加辅食、奶头不合适、喂奶姿势不正确,都可引起新生儿呕吐。
(八)贲门痉挛 可能与食管Anerbach丛神经节细胞缺如或退化变性有关,从而造成食管下端不能随吞咽而松弛的结果。
小儿呕吐推拿图解 小儿呕吐护理注意
1.小儿饮食注意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忌食生冷瓜果。
2.小孩呕吐时应保持坐起或侧卧只是,防止呕吐物吸入器官。
3.呕吐频繁,小儿出现脱水症状时,应请医生症状,推拿可作为一种辅助疗法。
莫为新生儿呕吐盲目担心
呕吐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但新生儿呕吐与其他各年龄组小儿呕吐原因不尽相同。新生儿呕吐,不管是功能性的还是病理性的,都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比如食道松弛、蠕动功能较差、胃呈水平状、容量较小、胃上端和食道连接处(贲门)较松弛,胃下端和十二指肠连接处(幽门)相对较紧,使食道和胃形似一个长颈的敞口瓶,胃中的东西很容易通过食道倒流出来。
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喂养不当,比如吃奶过急、吃奶过多、人工喂养儿橡皮奶头上洞眼太大或过小、使吃奶时大量空气吞入胃中等。另外,服用某些药物对胃黏膜刺激、对环境的不适应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尤其需要警惕得是各种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食道闭锁,幽门肥大性狭窄,先天性巨结肠,或任何肠段产生的闭锁或狭窄等都能引起新生儿呕吐。
一旦发现新生儿呕吐,首先应仔细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只要吐出来的东西无血丝、不是草绿色或粪质样物等,孩子无发烧、反应灵活,肤色红润,大便正常,吐后,仍想吃东西……那就问题不大了。一般为了减少呕吐发生,在奶后要将小儿竖着抱起来,伏在妈妈肩上轻拍小儿背部让其嗳出吞入的空气,再轻轻放平向右侧卧即可。
新生儿呕吐的护理小常识
1、提倡抱起喂奶,必须卧位哺乳时,采用头高脚低位。
母乳喂养者,每次哺乳前温开水擦洗乳头,并以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者每次哺乳前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奶头后再给予哺乳,乳头孔不易过大。哺乳后直立抱起并拍背,使新生儿将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不易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2、对经常呕吐的婴幼儿如果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以头部抬高15°为宜,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每次20分钟,每日2—4次。但是俯卧期间一定有专人护理,防止呼吸暂停,这样可降低返流频率,减少呕吐次数,防止呕吐物误吸,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发生。
3、再发性呕吐和神经性呕吐。
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规律,切忌暴饮暴食,尽量保持身心安静,进食时不要过于勉强。此外,一定不要给患儿增加任何压力,否则会加重呕吐。患儿应合理安排生活,包括饮食制度,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生理睡眠时间。周围人不要过分注意孩子的呕吐症状,应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紧张和顾虑,以提高其治疗的信心。同时保持环境清洁,患儿呕吐物及时处理,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以免继续刺激患儿。呕吐时,应守护在其身边,给予精神安慰,呕吐后,及时帮助漱口,勤给患儿洗澡,清除因呕吐留在身体上的异味。
4、对于容易呕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的。
应当在平时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或者服用牛初乳、转移因子以预防感冒,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太饱;食物一定要新鲜卫生;不要给患儿吃过于辛辣、熏烤和肥腻的食物。
5、小儿服药时也容易引起呕吐者。
在喂药液时,药液不要太热,太冷;难喂呕吐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肠管的逆蠕动,同时伴腹肌和膈肌的强烈痉挛收缩,迫使食管和胃肠道内容物从口中涌出的一种症状。
小儿腹胀呕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羊水吸入: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用1%的苏打水洗胃。
幽门痉挛: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对于幽门痉挛,可以用 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口内,先从1滴开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过4滴,直到小儿出现面红为止,一般能获得明显疗效。
新生儿便秘:新生儿一般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临床也可出现腹胀、吐奶。对于新生儿便秘可以用生理盐水灌肠,一旦大便通畅,腹胀和呕吐常随之缓解。
感染因素: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泻、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呕吐的发病中常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危害极大,我们应该特别引起重视。
食道闭锁:新生儿生后即发生剧烈的呕吐,吃啥吐啥,常吐出象螃蟹吐的泡沫状液体。 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常常在生后2周左右出现呕吐,进行性加剧,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但吐后仍有饥饿感,由于频繁呕吐,新生儿常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腹部体检时,可以摸到枣核样的块物。
肠闭锁: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肠旋转不良: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或胆汁。
先天性巨结肠:生后无胎便或有顽固性的便秘,临床常伴有进行性的腹胀、呕吐。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时期的呕吐,了解病史、生产史、是否吸入羊水、喂养史以及胎便排出情况和其他伴发症状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应该注意新生儿的腹部,观察有无胃型、肠型、腹部肿块以及应仔细检查肛门。
对早期出现频繁呕吐者,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应先于禁食,一旦发生呕吐,应取侧卧位,以避免窒息的发生,同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呕吐
呕吐这个症状是由许多轻重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这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如大脑皮质发育不成熟,对呕吐中枢的控制能力差;食管肌层的弹力纤维发育差,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力强;胃容量较小而需要的入量较多;胃黏膜对各种刺激较敏感等,消化道畸形也是引起呕吐的重要原因,应及时明确诊断,常见的病因有:
1.化系统疾病 (40%):
各种消化系统疾病都可引起呕吐,主要有消化道先天畸形,梗阻,炎症,感染,出血,功能失调等。
(1)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吞咽功能不协调,胃食管反流,贲门失弛缓症,幽门痉挛,胎粪性便秘,胎粪排出延迟等。
(2)消化道黏膜受刺激:如咽下综合征,胃出血,应激性溃疡,牛奶过敏等。
(3)消化系统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等。
(4)消化道梗阻:多数为先天畸形所致。
①上消化道梗阻:食管气管瘘,食管闭锁,食管裂孔疝,胃扭转,幽门肥厚性狭窄,环状胰腺,先天性膈疝等。
②下消化道梗阻:如肠旋转不良,小肠重复畸形,肠狭窄,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等,少见疾病有嵌顿疝,肠套叠等。
新生儿呕吐有哪些危害
1、频繁、剧烈的呕吐,可造成大量消化液的丢失。新生儿对水、电解质代谢的调节机能差,容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2、新生儿的咽喉反射机能较差,出现呕吐时甚至可以将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对新生儿的危害较大,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应注意是否有其它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胎便排出延迟、便秘、便血等,有无全身症状,如精神状态、食欲、生长发育、发热、哭闹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则很可能并发其他疾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4、较长时间的呕吐可以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
小儿推拿对新生儿呕吐,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该方法简单、安全,效果较满意,非常适宜在家长中推广。
新生儿呕吐仅仅表现为呕吐胃内容物,多数为刚近进食的乳汁,也可以是未消化的奶块,多发生在吃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呕吐物的量可以是少量的,也可以是全部胃内容物,一般不伴有其他不适的表现。这种情况多数患儿经过数次推拿治疗都可以使症状明显减轻。
小宝宝为何容易呕吐
新生儿比儿童更容易发生呕吐,主要与新生儿的特点有关。
1、新生儿食管较松弛,胃容量小,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较差,腹腔压力较高等,均为新生儿容易出现呕吐的解剖生理原因。
2、胚胎时期各脏器分化和发育的异常,尤其是前、中、后肠的异常,容易造成消化道的畸形,使摄入的食物或消化道分泌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逆行从口腔排出,形成呕吐。
3、胎儿出生时的刺激,如吞咽了大量的羊水、血液,以及出生后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也容易诱发新生儿呕吐。
4、新生儿呕吐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全身炎症或代谢障碍产生的毒素刺激引起呕吐。
呕吐不仅难受、看起来吓人,更重要的是,对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新生儿来说,呕吐也可能带来一些严重后果,因此大意不得。
呕吐会带来什么危害
1、窒息与猝死。如果新生儿呕吐会使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发生窒息,如呕吐物多、没有及时发现可导致猝死。
2、吸入综合征。如果呕吐物进入气道可发生吸入性肺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长时间反复吸入可使吸入性肺炎迁延不愈。
3、呼吸暂停。这主要是在早产儿身上常见,发生呕吐后,有些宝宝可发生呼吸暂停。
4、出血。一般呕吐当然还好,但如果呕吐很剧烈,就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发生出血,此时呕吐物会呈血性。
5、水电解质紊乱。即便呕吐不严重,但如果呕吐太频繁,宝宝就会因此丧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要知道,小宝宝脱水的后果尤其严重,可能会出现酸中毒、低钠血症等一系列问题哦。
说了这么多,到底婴儿呕吐了应该咋办呢?首先当然是找到呕吐的原因,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是因为某种疾病的话,那就必须要住院治疗,在医生的帮助下,小宝宝就会慢慢恢复健康,重新活泼起来。假如宝宝呕吐不止,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宝宝的身体正常生长,严重的可能会在呕吐的时候吐出胆汁,那就必须要做系统全面的检查了,有可能是宝宝天生肠胃畸形或者是肠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