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的功效 行气止痛
山楂的功效 行气止痛
山楂可入肝经,能够行气散结止痛,能够行气、宽胸利膈,可改善呃逆、痞气、吞酸、积块等症状;此外,炒后还兼有止泻止痢的作用。如治疗泻痢腹痛、疝气疼痛等症。
胃痛喝什么粥
1、土豆粥
做法:将土豆洗净,切碎。土豆与适量水一同入锅,煮至稠粥状。服时加蜂蜜。
功效:中医认为,土豆和胃调中、健脾益气,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补养脾胃、缓解胃部疼痛的作用。
2、甘松粥
做法:甘松5克,粳米50克。先煎甘松取汁,去渣;粳米另外煮粥,快煮成时,加入甘松汁,稍微煮沸即可。
功效:行气开胃,温中止痛。甘松味辛、甘,性温,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的作用;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甘松同米煮为稀粥,味香粥甜,有治胃功效。
适宜中耳炎患者康复期的饮食
在康复期时,可选用以下饮食进行辅助治疗,以达到行气活血,化痰开音的目的。
紫桃萝卜汤
组成:紫菜、桃仁各15克,陈皮30克,白萝卜250克。
用法:紫菜撕碎,萝卜切丝,陈皮剪小块,共入锅煮半小时,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细粉,以水煎液调冲,并加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次~2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山楂陈皮汤
组成:山楂40克,陈皮10克,红糖适量。
用法:山楂打碎,陈皮切碎,加水煎汤,加红糖适量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桃杏仁凉菜
组成:桃仁50克,杏仁50克,花生米150克,芹菜250克。
用法:将桃仁、杏仁泡发洗去皮,花生米泡发洗净,加佐料共煮熟,勿煮过久;将芹菜洗净切断,用开水焯过待凉,与桃仁、杏仁、花生米拌匀,加入少量盐即可食用,可作正餐小菜食用。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山楂汤的功效与作用 行气止痛
山楂可入肝经,能够行气散结止痛,能够行气、宽胸利膈,可改善呃逆、痞气、吞酸、积块等症状。
孕妇软组织挫伤后要怎么饮食
1、黑豆白芷饮
组成:黑豆20g,白芷20g,白糖2勺。
制法:将黑豆、白芷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500ml,急火煮开5分钟,后改用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加入白糖,趁热分次饮用。
适用:肿胀疼痛明显,但病情较稳定的患者。
功效:活血祛风,行气止痛。
2、橘皮米粥
组成:橘皮干10g,粳米50g。
制法:将橘皮干碾为细末,放入锅中,加粳米和清水500ml,急火煮开3分钟,后改用文火煮30分钟,熬制呈粥,趁热分次服用。
适用:损伤中期,伴有脾胃不适、食欲不振的患者。
功效:行气止痛。
3、桃仁牛血羹
组成:桃仁12g,鲜牛血(已凝固)200g,精盐少许。
制法:将桃仁去皮,碾成细末。将桃仁末、牛血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500ml,急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煲汤,放入精盐,即可饮用。
适用:疼痛和肿胀明显,且伴有瘀斑的患者。
功效: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肋软骨炎患者的饮食护理
方1佛手香薷饮
组成:佛手50克,香薷50克,白糖3匙。
用法:将佛手、香薷分别洗净,切成片,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加白糖,分次饮服。
功效:行气止痛。
主治:肋软骨炎疼痛不愈数月,复发,局部增生者。
附注:佛手行气止痛,香薷化湿利水。
来源:民间验方。
方2 茄子根酒
组成:茄子根100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茄子根洗净,置瓶中,加白酒,密封3周,分次饮服。
功效: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肋软骨炎疼痛剧烈,局部刺痛,咳嗽尤剧者。
附注:茄子根有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来源:民间验方。
方3橘皮米粥
组成:橘皮30克,粳米50克。
用法:将橘皮洗净,晒干,碾为细末,粳米加清水500毫升,置锅中,急火煮开5分钟,加橘皮细末,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开胃。
主治:肋软骨炎伴脾胃不和者。
两面针煮鸡蛋祛风止痛的方法是怎样的
采用两面针(人地金牛)10克,鸡蛋1个。两面针:苦辛平有小毒疗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 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 烫伤。
嘴巴里面烂了用什么好的快 木香丁香方
配方:木香10g、公丁香6g、白芷、藿香各12g、粉葛根30g
用法:将药物用冷水煎汤多次漱口。每日1剂,轻者每日3-4次,重者每日5-6次,用至症状消失。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此方对于嘴巴烂了的患者有较快的治疗作用。
月经发黑怎么回事 气滞血瘀引发的月经不调发黑
从中医角度来讲,女性月经颜色发黑,往往是气滞血瘀的表现,造成的绝血量过多或过少,颜色不正常,有黑血块,常常伴有腹痛。治疗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此外,肾虚也往往会造成女性月经颜色发黑。
调理方法:
食材:砂仁10克、田七9克、猪肚100克。
做法: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
功效:行气醒胃,祛瘀止痛,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问题。
糜烂性胃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仙人掌猪肚汤:仙人掌30-60克,猪肚1个。将仙人掌装入猪肚内,人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热烂。饮汤,食猪肚。功效行气活血,健脾益胃。适用于气滞血瘀,胃痛年久不愈等症。
包心菜粥:包心菜500克,粳米50克。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粳米煮粥。温热服,每日服2次。功效缓急止痛。适用于胃部急痛。
土豆粥:新鲜土豆250克(不去皮),蜂蜜适量。将土豆洗净、切碎,用水煮至土豆 成粥状即可。服用时加蜂蜜。每日清晨空腹食用,连服15日。功效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隐痛不适等症。
胡椒葱汤:胡椒粉2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 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人姜葱汤中即成。胃痛时将汤热饮即可缓解。功效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
桂皮山楂汤: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肉15分钟,后入桂皮,待山楂肉将熟熄火,滤汁人红糖,调匀即可,趁热饮服。功效温胃消食止痛。适用于胃脘痛症。
腹外疝的食疗方
(1)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用于本病气虚者。
(2)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3)全蝎一个研末,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
(4)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
(5)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者。
(6)橘核30克,山楂核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行气散结、通络止痛之效。
(7)无花果有理气健脾之效。取无花果5个,小茴香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8)老丝瓜250克(焙干),陈皮10克,共研细末,用白酒冲服,每次3克,每日2次,连服1个月。
小茴香15克,食盐4克,青皮鸭蛋2个。
【用法】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未,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每4日为一疗程。
【功效】行气止痛,消肿散结。
【主治】腹股沟斜疝。
缓解胃痛的六款食疗
1、胡椒葱汤
材料: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
做法: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入姜葱汤中即成。胃痛时将汤热饮即可缓解。
功效: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
2、莼菜羹
材料:蒓菜250克,冬笋25克,香菇20克,榨菜丝15克。
做法:将莼菜洗净切段,冬笋、香菇、榨菜分别切丝;锅中放入鲜汤,烧沸加入冬笋丝、香菇丝、榨菜丝,同煮至沸,再加入莼菜,汤沸后加盐,出锅后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此羹鲜美清淡,具有止呕止痢、消除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呕吐、高血压等病症的辅助食疗。
3、桂皮山楂汤
材料: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
做法:先用水煎山楂肉15分钟,后入桂皮,待山楂肉将熟熄火,滤汁入红糖,调匀即可。趁热饮服。
功效:温胃消食止痛,适用于胃脘痛症。
4、仙人掌猪肚汤
材料:仙人掌30—60克,猪肚1个。
做法:将仙人掌装入猪肚内,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熟烂。饮汤,食猪肚。
功效:行气活血,健脾益胃。适用于气滞血瘀,胃痛年久不愈等症。
5、牛奶姜汁
材料:牛奶150毫升,姜汁1汤匙,白糖适量。
做法:将上2味加白糖,放瓦盅内,隔水炖服,每日2次。
功效:温中散寒,缓急止痛。适用于胃痛喜热喜按、嗳气泛酸等症。
6、莲子粥
材料:莲子30克,大米100克。
做法:按常法煮粥,每天使用,连续服1个月。
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者食用。
治疗胃病有什么高招
1、治疗胃病的药膳可以吃胡椒葱汤: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入姜葱汤中即成。胃痛时将汤热饮即可缓解。功效: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
2、桂皮山楂汤: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肉15分钟,后入桂皮,待山楂肉将熟熄火,滤汁入红糖,调匀即可。趁热饮服。功效:温胃消食止痛,适用于胃脘痛症。
3、仙人掌猪肚汤也是治疗胃病的药膳之一:仙人掌30~60克,猪肚1个。将仙人掌装入猪肚内,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熟烂。饮汤,食猪肚。功效行气活血,健脾益胃。适用于气滞血瘀,胃痛年久不愈等症。
4、治疗胃病的药膳也包括牛奶姜汁:牛奶150-200毫升,姜汁1汤匙,白糖适量。将上2味加白糖,放瓦盅内,隔水炖服,每日2次。功效温中散寒,缓急止痛。适用于胃痛喜热喜按、嗳气泛酸等症。
厚朴和什么搭配好 厚朴木香茶
材料
厚朴、栀子。
做法
1、将厚朴、栀子洗净,放入锅中;
2、倒适量清水,用大火煮开;
3、改小火煮5~10分钟,关火;
4、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