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针灸哪里最好 月经先后无定期针灸调理
月经不调针灸哪里最好 月经先后无定期针灸调理
证候:月经周期错乱,经穴来潮时或先或后,量或多或少,眩晕耳鸣,腰酸胀,小腹空坠或胀痛,或抑郁不乐,乳房胁肋作胀,脉弦或弱,或轻按脉弦,重按无力。
治法:调补肝肾。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关元八阵,三阴交,足窍阴。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命门八阵,河车路,至阳八阵补益肝肾,调理气血;关元(八阵)为任脉与三阴经之会穴,冲脉又起于关元,故关元可补益肾气,调理冲任,三阴交为足厥阴,少阴,太阴经之交会穴,足窍阴为胆经井穴,此二穴有疏肝理气,和血调经的作用。
加减: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太溪,水泉,脾虚者加中枢八阵,足三里。
乌鸡白凤丸的功效 治疗月经不调
乌鸡白凤丸中的香附可以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当归可以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对于治疗月经不调有很好的作用。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或过少等。
如何选用中成药治疗月经不调
中医讲究标本兼治,更有调理身体的功效,因此许多人都喜欢中医治疗疾病。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
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红枣颗粒、归脾丸、四物合剂等。
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散、金匮温经丸等。
月经不调怎么办 月经时前时后
最后看一下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多见于肝郁和肾虚两种情况。肝郁者表现为,经期时提前时错后、量多或量少、经色黯红、质稠有血块,及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精神郁闷,喜欢叹气等全身表现。调理方法与月经后期气滞血瘀型相同。
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者,多见经期时提前时错后、量时多时少、色淡、质稀薄,及头晕耳鸣,腰部酸痛,小便频数,夜尿频多等全身表现。调理原则为补肾益气调经,多选肾俞、关元、水泉、三阴交、太溪等穴位艾灸刮痧。
总之,当一个女性出现月事异常时,首先要看经期是提前、是错后、还是时提前时错后。提前者多为气虚或血热;错后者多为血虚、血寒或气滞血瘀;时提前时错后的一般为肝郁或肾虚。然后再对症调理就可以了。此外,对于月事正常的人,经常在肾俞、关元、归来、三阴交等穴进行保健灸可以预防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如何进行刮痧疗法
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都称为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不孕症可参考本病刮痧治疗。刮莎治疗:头部:全息穴区——额旁三带(双侧)、额旁二带(右侧)、额顶带后1/3。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脾俞至肾俞。腹部:任脉——气海至关元。胃经——双侧归来。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肝经——双侧中都、太冲。肾经——双侧交信、太溪。经早:太冲、太溪为重点。经迟:血海、归来为重点。经乱:肾俞、交信为重点。药物辅助治疗参考:(1)益母草膏,归脾丸,加味逍遥丸。枸杞子15克,大枣10枚,猪肝3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哺乳期月经褐色咋回事
考虑是由于你在哺乳期,而且你上了避孕环,那么考虑你白带褐色是由于你生育后进行手术引起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一般来说哺乳期的月经不来问题不大的,你不要担心,一般会在一年左右恢复的,你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水,暂时不要性交就可以了,问题不大的,而且你最好就是到医院做一个性激素六项检查内分泌的问题,检查后才针对性用药治疗,而且你在哺乳期的时候不适宜用药的,如果用药就不能喂奶了。
月经色黑是气滞血淤,经血在宫内淤积时间长所致,痛经与此有关,属月经不调,可找中医用中药调理;可以服用益母草和乌鸡白凤丸调理的。
月经色黑是气滞血淤,经血在宫内淤积时间长所致,痛经与此有关,属月经不调,可找中医用中药调理。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不调的症状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等。
月经不调的症状1、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这是典型的月经不调的症状,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O.5℃。
月经不调的症状2、经期延迟 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月经不调的症状3、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月经不调的症状4、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捉摸不定的月经先后无定期
一、肝郁愆期:
平素性情抑郁,或忿怒过度,使肝气逆乱。可见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行经不畅,胸闷胁胀,乳房胀痛,郁郁不乐,暖气等症状。这种患者最要注意精神调节,必须舒畅情志,乐观豁达,免除不必要的烦恼或忧思。治疗验方:橘叶1.5克、川芎9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香附300克,酒炒,研成细末,加少量面糊为丸,如弹予大,每服10克,1月2次。成药可服逍遥丸。
二、肾虚愆期:
月经或前或后,数量少,颜色淡,质地稀,头晕耳鸣,腰酸,小腹空坠,夜间尿多,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这些患者往往素来体质虚弱,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等损伤肾气,造成月经先后不定。宜多吃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如羊肾、黑芝麻、黑枣、银耳、胡桃仁、桂圆肉等。中药可用固阴煎加味,处方如:党参10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菟丝子10克、远志6克、五味子6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成药可用参茸卫生丸。
月经不调如何鉴别诊断
月经不调诊断
1.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或先后无定期。
2.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
3.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超过8天以上。
如果持续一般霎时间出现以上情况 ,则有可能是月经不调,应当引起重视,因为月经不调通常也是引起不孕症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因此, 如果在准备怀孕的时候,最好能把月经不调情况予以改善,从而得以保证怀孕的顺利进行。
月经不调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妇科检查可以与绝大多数疾病相鉴别:
1.月经先期
(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1)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3)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5 .月经过少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
(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月经量少痛经怎么调理 鳌炖山杞汤
食材:鳌1只,怀山药、枸杞子各30免。
做法:将鳖用开水烫死后,去内脏及头,收拾干净后,切块,与山药、枸杞放沙锅内炖汤。饮汤食肉,分次食完。
功效:鳌炖山杞汤适用于肾虚型的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少,景色暗淡,痛经及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者。
痛经量少吃什么调理 艾香蛋
艾叶9克,生姜15克,鸡蛋2个。
做法:将艾叶、生姜、鸡蛋(带壳)放人沙锅内煮熟,然后去壳取蛋,再放人煮片刻,去药渣,饮汤吃蛋。月经前7日,每日1次,连服数日。
功效:艾香蛋适用于肾虚型的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少,景色暗淡,痛经及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