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怎么急救
心肌梗死怎么急救
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发病的时候,需要马上制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马上吵吵嚷嚷,一定要保证淡定的情绪,发病的时间,最佳的抢救是一个小时,或者是四个小时之内,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生机,当患者突然间晕倒的时候,应该平躺在地上,不要有任何的拖动,千万不要去摇晃患者。
患者的心肌梗死突然发作的时候,就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所以如果家里面有及时的用药,这样就给患者的生命起到了延长的作用,所以家里面针对心脏不好的人,要紧急备用一些抢救的用药,这样在发作的时候,也不至于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帮助患者缓解痛苦。
当把患者处理好以后,需要及时的去抢救患者,如果懂一些专业知识的,尽快的进行人工呼吸的抢救,和胸口按压的抢救,平时大家也需要注意,及时的拨打120求救,在等待的过程中,利用急救的方式来增加患者的生命延长,在等待急救的过程中,尽量地不要去拖动患者。
在这里要再三给大家强调,当患者发作疾病的时候,一定不要去拖动患者,很多人想要患者躺着舒服一些,所以刻意的把患者挪动到平松柔软的地方,相反这样的地方会导致患者局部的空气没有办法扩张,所以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应该要注意,正确的急救,千万不要选择错误的方法。
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有区别吗
心肌梗塞是某部分冠脉心肌长时间发生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属于冠心病中危险程度很高的一大分型。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有区别吗?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就请跟随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成人心脏外科中心肖亦敏主任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并没有什么区别,所指的是同一种疾病。心肌梗死又称为心肌梗塞,部分原因是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减轻心理负担,促进康复。相信随着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逐渐增加,正视病情,不盲目担心,不讳疾忌医,这一积极心态会为更多家属及患者所拥有。值得注意的是,确诊为心肌梗塞(心肌梗死)者,应立即开展科学、规范的治疗,合理应用药物、支架介入和冠脉搭桥手术的治疗手段,以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延续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心肌梗塞(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时,病情进展迅速,且容易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猝死悲剧。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等是检查发现该病的常用手段。患者的疼痛程度一般比较剧烈,含服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难以缓解。即使没有出现典型胸痛症状,咳嗽、气短、昏厥、腹泻、休克等表现的存在,也可能提示了心梗,选择专业实力过硬的医院,详细检查明确,以降低误诊、漏诊的几率。
心肌梗死的急救
急救方案:
1、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保持安静和情绪平和,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并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千万不要让病人步行到医院,如急送病人至医院,人背、车拖,一路颠簸,易使病情恶化。
2.心音、脉搏、血压突然消失。观察脉搏以大动脉搏动为准,成人以颈动脉,股动脉,幼儿以肱动脉为准
3、如有家用常备药箱,遇到心肌梗死病人发作时,首先让患者立即躺下,停止活动,口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如有胸痛者,可将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嚼碎后置于患者舌下。心跳呼吸骤停者亦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
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
1、安静
发病4小时内,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应就地平卧,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2、镇痛
舌下含硝酸甘油片,或将亚硝酸异戊酯1支,用手巾挤碎捂鼻吸入。有条件时,可用硫酸吗啡2-5mg缓缓静脉注射,每隔15分钟重复1次,直到疼痛缓解;或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
3、拨打120
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4、心肺复苏
如果采用了上述急救后,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
有条件时应立即吸氧。
心肌梗死如何急救
1、拨打120: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后送医院,具备条件医院尽早给予急诊经皮腔内冠脉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无条件的且患者具有溶栓指证的及早给予溶栓治疗。拨打“120”电话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对于急性病、突发病,呼救者要说清病人患病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过去得过什么疾病及服药情况、现场采取的初步的急救措施,便于准确派车。②讲清现场地点、等车地点,以便尽快找到病人;等车地点应选择路口、公交车站、大的建筑物等有明显标志处。③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病人的姓名、性别和年龄,以便联系④等救护车时不要把病人提前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病人的救治。应尽量提前接救护车,见到救护车时主动挥手示意接应。
2、就地平卧:不论所处环境如何,应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切勿用背、抱等方式随意搬动病人,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镇静:如患者自身带有急救药品或家用常备药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1片(0.5mg)让病人含化,每5分钟可重复使用;但要注意观察血压,勿使血压下降。也可服用中药,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并应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并安慰患者。必要口服1-2片安定片,使病人镇静下来,减少心肌耗氧量。
4、吸氧: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患者保持温暖和情绪平稳,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5、心肺复苏术:急救医生到来之前,病人身边不能离开人,以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救助者应首先会识别心脏骤停,判断心脏骤停可遵循以下简要步骤:一翻(翻眼皮瞳孔固定);二摸(触摸颈部无动脉搏动);三呼(呼叫患者无反应);四观(观察胸廓无起伏远动);当明确心脏骤停时,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扣击心前区(距左胸乳头部位40-50CM处垂直叩击2-3次)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心肺复苏术,不间断一直坚持到急救医生到来。
6、急诊室的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室后应立即给予吸氧和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检查血液心肌酶谱的变化,检查18导联的心电图,并进行评估。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和(或)机械并发症的患者常伴严重低氧血症,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剧烈胸痛患者应迅速给予有效镇痛剂,如静脉注射吗啡3 mg,必要时间隔5 min重复1次,总量不宜超过15 mg。迅速开通阻塞的冠脉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首选冠状动脉支架术(PCI),无条件行PCI的医院可以先进性静脉溶栓治疗,挽救缺血的心肌。同时注意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导致心脏破裂、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
就地平卧,即使倒在地上也不要“好心”的非要搬床上。立即观察病人颈动脉或股动脉的搏动。若心脏骤停应立即给病人口含硝酸甘油片和嗅亚硝酸异戊脂;设法请急救医生来诊,若急救医生来诊有困难,或根本不可能请到,要在病人经过安静休息、无明显休克表现、脉搏跳动次数和节律均正常时,再设法转送医院,途中不要做不必要的搬动。
设法请急救医生来诊;帮助已患有心脏病或有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因素的病人提高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以便自己一旦发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和运动;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若无禁忌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含服硝酸甘油3片仍无效则应拔达999或120急救电话,由急救中心派出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急救药品和除颤器等设备的救护车,将其运送到附近能提供24小时心脏急救的医院。
室性早搏的三大病因
(1)冠心病:如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时部分病人可出现室性早搏;心肌梗死急性期常发室性早搏;心肌梗死以后心电活动在梗死灶与正常心肌组织问的传导异常导致室性早搏。
(2)心肌病:老年人可发生各种类型心肌疾病,包括缺血性、非缺血性,原发性与继发性心肌病。这些心肌病均可导致室性早搏。
(3)瓣膜疾病:老年人除了可能患风湿性瓣膜病外,高龄老年人还常发生瓣膜退行性改变,特别是主动脉退行性瓣膜病。除了观察其是否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还应观察单支阻滞的动态变化情况,如传导阻滞是否从无到有,阻滞程度是否逐渐加重等。
心肌酶高会引起什么症状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如果心肌酶短时间内增高提示心肌损伤,老年多为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包括静息或用力时胸骨后剧烈疼痛或上肢、下颌、上腹部的不适感持续20分钟以上不缓解,有时伴呼吸困难、大汗、恶心或晕厥。
心肌梗塞死亡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特别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1/3~1/2的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前死亡。尽管采用各种抢救方法,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仍在10%左右。但及早发现梗塞前先兆症状并予以处理对患者赢得抢救时机仍十分重要。
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发因素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先兆症状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的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发作较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常伴有出汗现象,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等典型症状。但仍有40%的急性心肌梗死
病人的症状并不典型。
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时,应考虑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有些病人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胃肠道症状;有些病人无心前区疼痛等不适,而表现为牙痛、胃部不适、左侧肩部酸痛等,这些症状常被误诊为胃肠疾病、感冒、牙周炎、胃炎、关节炎等而贻误抢救时机。
急性心肌梗死可在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青年及老年人中发病,且因症状不典型不易被重视而延误诊断。因此,有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措施有哪些
根据专家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患者首先表现为胸闷、胸痛,剧烈程度远大于心绞痛,并且伴有大汗。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应马上停止活动,最好躺下休息,不要翻身,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让患者保持情绪平稳,保持空气流通以利于患者呼吸,取一片硝酸甘油片让患者含在舌下。如果5分钟内胸痛不能缓解,并且伴有大汗,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将患者平稳地送往医院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是冠状动脉分支的一支或多支痉挛使血管腔狭窄,或因血栓阻塞血管腔,造成局部心肌供血中断,出现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如果此时病人处于活动状态,心肌的耗氧量必然增加,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病情会随之加重。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是什么?在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时,翻身活动、搬运不当等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导致心肌梗塞患者猝死。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平卧休息,停止活动是现场急救极为重要的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判断和急救办法
心肌梗死急救的“黄金1小时”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这样的形容再合适不过。心肌梗死是因为心脏的供血血管被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在这期间越早打开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
其实,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但遗憾的是,有一半患者因为自身或家属的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时机。因此,提高大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普及是相当有必要的。
心肌梗死急救法到底有哪些
心肌梗死是某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其所支配的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而形成的病理过程。老年人的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诱因有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冷刺激、大手术,高脂肪或过饱饮食,嗜烟、一氧化碳中毒等。
持续呼叫患者的名字,让患者保持清醒,绝对别让他(她)睡着了。身上最好准备一小瓶沉香油。沉香油是急救之王。心脏名药“救心”即是沉香所提炼的。
首先,将沉香油滴几滴到患者的舌头上。
用手指压人中,压到患者眉头皱起为止。(穴位注解-- 人中:位于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握空拳,反复滚压膻中到华盖这个区域,刺激心脏肌肉。(穴位注解-- 膻中:位于胸骨正中线上,与第4、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两乳头的正中间)(穴位注解-- 华盖:位于人体的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骨间)
以右手握空拳,左手叠合其上,用身体的力量从右到左滚压胸腔,压、滚时,提醒患者吸气,手放开时吐气。直到患者两肩会动,脸色转好为止。
由此可见,这种急救方式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专业,非专业的医护人员学会以后,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挽救身边的人的生命。如果朋友们的家中就亲人患过类似的疾病,请一定学习一下这项急救措施,也许某一天,它真的可以救人一命,不让我们天人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