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甲状腺炎是什么
巨细胞甲状腺炎是什么
1首先,对于巨细胞甲状腺炎的治疗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着重于减轻局部症状,另一方面,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来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病人而言,病症都比较轻微,只需要采用对症下药即可。
2其次,一般采用阿司匹林或者其他的止痛药就可以达到效果,再加上乙酰胺基酚或用水杨酸盐就可以治愈;对于一些比较重度的患者,具体症状表现为疼痛不止,发热,可以再短期内采用其他的非类固醇抗炎药,或者应用糖皮质类的固醇激素来达到缓解的效果。
3这种病发病几率女星远大于男性,比例一般为1:3~5,对于三十到五十岁的女性而言,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而且,这种病的产生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关于这一点,医学家们还在探索当中。
亚急甲状腺炎症状是什么
亚急炎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性结节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等 这好似很常见的疾病 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起病初期可出现轻度的甲亢症状:心慌、怕热、多汗、震颤及神经紧张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巨细胞甲状腺炎、非感染性甲状腺炎、移行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De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解剖解构图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系1904年由DeQuervain首先报告。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复杂,可有误诊及漏诊,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患者可得到痊愈。本病可因季节或病毒流行而有人群发病的特点。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期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及恢复期三期。
1.早期
起病多急骤,呈发热,伴以怕冷、寒战、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病变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或始终限于一叶。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显著。病变广泛时,泡内甲状腺激素以及非激素碘化蛋白质一时性大量释放入血,因而除感染的一般表现外,尚可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常见表现。
2.中期
当甲状腺腺泡内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破坏而发生耗竭,甲状腺实质细胞尚未修复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可降至甲状腺机能减退水平,临床上也可转变为甲减表现。
3.恢复期
症状渐好转,甲状腺肿或及结节渐消失,也有不少病例,遗留小结节以后缓慢吸收。如果治疗及时,患者大多可得完全恢复,变成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极少数。
患者朋友平时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以清淡为主,不要吸烟喝酒,不要喝咖啡和浓茶,是很影响休息的,会让人过度兴奋,不要太劳累了,多注意休息,心情要好,要平静,不要想得太多。
甲状腺炎是否有遗传的基因
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疾病,现在甲状腺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了,甲状腺炎的出现往往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伤害,此病多见于女性朋友,让女性朋友痛苦不堪,最近有人咨询甲状腺炎是否有遗传的基因,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专家给大家做了以下详细的介绍:
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炎是否会遗传主要与该病的发病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甲状腺炎主要与遗传因素、放射性损伤、其他甲状腺病变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想了解甲状腺炎会不会遗传首先应从甲状腺炎的病因入手。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其发病机制明显与免疫学基础有关。甲状腺炎与机体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复合物等均有关系。遗传因素与发病也有一定的关联。通过对甲状腺炎患者白细胞抗原检测、抗甲状腺抗体检测等均证实了这一点理论。
甲状腺炎患者由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生成减少或是功能障碍,造成免疫监视功能缺陷,而使辅助T淋巴细胞的"禁忌株"得以生存,作用于甲状腺抗原及B淋巴细胞产生自身抗体,抗体与甲状腺上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再与K淋巴细胞受体结合杀伤甲状腺细胞而最终发病。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甲状腺炎是具有遗传基因吧,专家提醒:希望甲状腺炎患者能够及时的去治疗疾病,因为此病的危害太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让后代给遗传上,大家在治疗甲状腺炎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彻底治愈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的鉴别诊断
亚急性甲状腺炎需要与甲状腺结节的急性出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急性发病寂静型或无痛性甲状腺炎及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相鉴别。在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出血出到结节时不难鉴别,因为此时可以触及甲状腺上有无触痛的结节;而出血至单个甲状腺结节时,则鉴别较困难上述两种类型的出血中,病变以外的甲状腺组织的功能仍然存在,其血沉少有明显升高。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急性发病可伴有甲状腺疼痛及触痛,但腺体多是广泛受侵犯,血中抗甲状腺抗体大多升高。病人伴有甲亢表现时需要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鉴别,然而后者甲状腺摄取碘131率多是升高的,伴有甲亢的无痛性甲状腺炎及有低减的。放射性摄碘率病理示慢性甲状腺炎,而无巨细胞存在时常称为高功能甲状腺炎(hyperthyroiditis),与无痛性甲状腺炎的鉴别较困难化验时血沉不增快,抗甲状腺抗体明显升高,提示为前者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时。可见到身体其他部位有脓毒病灶,甲状腺的邻近组织存在明显的感染反应,白细胞明显升高,并有发热反应。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放射性碘摄取功能仍然存在亚急性甲
状腺炎很少需要与甲状腺广泛受侵犯的甲状腺癌相鉴别,因为二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所见很不相同。
桥本氏甲状腺炎症状有哪些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炎的一个类型,但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症状我们都不清楚。以下就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症状的几点介绍:
1、桥本氏甲状腺炎起病隐匿,大部分病人开始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乏力及颈部不适,表现为甲状腺肿,呈弥漫性,体积可为正常的 2-3 倍或更大,表面光滑,质韧如橡皮,无压痛无结节.与四周无粘连,可随吞咽运动活动。
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中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效价很高的抗甲状腺成分的自身抗体,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甲状腺组织有大量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侵入和滤泡形成。
3、可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Ⅰ型糖尿病等。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治疗方法
甲状腺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急性甲状腺炎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间质炎或化脓性炎,由于甲状腺对细菌感染抵抗力强,故很少见。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是独立的具有特征性病变的疾病。
(一)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又称肉芽肿性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认为病因是病毒感染,具有发热等病毒感染症状,曾分离出腮腺炎、麻疹、流感病毒,甲状腺出现疼痛性结节,病程为6周到半年,然后自愈。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30岁左右发病。
肉眼观,甲状腺呈不均匀轻度肿大,质硬,常与周围粘连,切面可见灰白色坏死或纤维化病灶。镜下可见分布不规则的滤泡坏死破裂病灶,其周围有急性、亚急性炎症,以后形成类似结核结节的肉芽肿。肉芽肿中心为不规则的胶质碎块伴有异物巨细胞反应,周围有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以后肉芽肿纤维化,残留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本病初期,由于滤泡破坏甲状腺素释放增多,可出现甲状腺毒症;晚期如果甲状腺有严重的破坏乃至纤维化,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二)慢性甲状腺炎
1.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亦称桥本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病。患者甲状腺肿大,功能减退。甲状腺结构为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所取代,滤泡萎缩,结缔组织增生。本病基本缺陷是抗原特异性T抑制细胞减少,致细胞毒性T细胞得以攻击破坏滤泡细胞,且TH细胞参与B细胞形成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2.纤维性甲状腺炎(fibrous thyroiditis) 又称Riedel甲状腺肿,甚少见,主要发生在中年妇女,病因不明。病变多从一侧开始,甲状腺甚硬,表面略呈结节状,与周围明显粘连,切面灰白。镜下,甲状腺滤泡明显萎缩,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和玻璃样变,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临床常有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炎
一、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形成脓肿可进行穿刺或切开引流。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根据情况选用皮质激素、甲状腺片、消炎镇痛剂如消炎痛等药物治疗。
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 、给予甲状腺片或甲状腺素钠治疗。
2 、伴有甲亢者可同时给予抗甲状腺药和甲状腺片。
3 、甲状腺明显肿大或伴有压迫症状者,可短期应用皮质激素治疗。
4 、压迫症状明显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必要时手术治疗。
非特异性慢性甲状腺炎
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用非手术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片,也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只有少数晚期病例出现颈前压迫症状时,才行手术将甲状腺峡部切除。
二、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晚期有压迫症状时,可将甲状腺峡部切除或做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给予甲状腺制剂治疗。
三、并发癌变或功能异常者,分别按照甲亢、甲减或甲状腺癌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三大诊断要点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炎患者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率高,它又称为巨细胞性甲状腺炎、假性结节性甲状腺炎等等。它最大的症状就是甲状腺肿大,严重的话可引起全身症状比如发烧、头疼、全身乏力、大便干燥、口干舌燥、心烦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要点
1.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较急,有乏力与全身不适,发热、甲状腺部位及咽部疼痛,在转动头部或吞咽时疼痛加重,或向耳、下颌或枕部放射。起病初期约半数病人或有轻度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译】,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 周。甲状腺轻度肿大,质硬伴有结节,有明显压痛,位于一侧,可扩展到另一侧;也可一侧消失后,又在另一侧出现。经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但可复发。
2.实验室检查:早期红细胞沉降率常明显增快,白细胞正常或减少。血T3、T4、FT3、FT4增高,而血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甲状腺碘131摄取率显著降低,这一特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以后T3、T4、FT3、FT4可减低,促甲状腺激素 (TSH)升高。随着病情好转,甲状腺摄碘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均可恢复正常。
3.甲状腺活检:细针穿刺涂片可见多核巨细胞、上皮细胞及纤维细胞存在。
亚急性甲状腺腺炎的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亚急性甲状腺腺炎的病因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因为常在本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感冒病史或腮腺炎病史等,患者可常有发热、咽痛、周身不爽、乏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且白细胞数不增多。从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可检出腮腺炎病毒等,并且可治患者血中检出多种病毒的抗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病毒及腮腺炎病毒抗体等,少数无特殊感染史的患者可检出其他病毒及抗体等,且其滴度的高低变化多与病程有关。亚急性甲状腺腺炎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看法也有存在,因为有报告35.1%~42.0%的患者可检出抗甲状腺抗原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但其滴度都不高,很可能系亚急性甲状腺炎损伤所致,尚不能肯定是其病因,只能说明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存在有暂时性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仍有待深入研究。甲状腺可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可达正常大小一倍之多,但不会太大,切面可见透明胶质,散在有灰色病灶区。早期镜下多有滤泡上皮细胞消失,局部上皮细胞及滤泡周围间隙有中性炎细胞浸润,甲状腺上皮细胞可有变性与坏死。早期呈局灶性炎性反应,胶质减少。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典型病理变化为甲状腺组织细胞围绕胶原块形成巨细胞,多数滤泡形成巨细胞,此时胶质明显减少。以后滤泡上皮再生,巨细胞逐渐减少和消失,结果滤泡结构变异,不易识别。晚期炎症逐渐减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恢复期滤泡再生及纤维化。病变可与结核结节相似,故可称为假结核性甲状腺炎,即pseudotuberculous thyroiditis。由于其病理变化之故,临床上本病的病程中可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与功能正常表现,皆为暂时性。
亚急性甲状腺炎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一、病毒感染
常发病于病毒感染后2~3周,如腮腺炎病毒。关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什么病?据说亚急性甲状腺炎常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发病高。曾从2例病人甲状腺组织分离出腮腺炎病毒,11例中有10例病人体内抗腮腺炎病毒抗体滴度阳性,故推断可能是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性疾病,腮腺炎病毒:是指引起甲状腺、腮腺、舌下腺、颚下腺肿大、头痛、发烧等的一种病毒,能引起多种并发症。
二、上呼吸道感染
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容易患上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常随季节变动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三、其他
曾有报道说HLA-BW35基因型、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甲状腺外伤和放射性损害等也可导致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其中甲状腺外伤和放射性损害导致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为无痛性变异型,可以急性、亚急性,偶尔慢性过程。
甲状腺可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可达正常大小一倍之多,但不会太大,切面可见透明胶质,散在有灰色病灶区。早期镜下多有滤泡上皮细胞消失,局部上皮细胞及滤泡周围间隙有中性炎细胞浸润,甲状腺上皮细胞可有变性与坏死。早期呈局灶性炎性反应,胶质减少。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典型病理变化为甲状腺组织细胞围绕胶原块形成巨细胞,多数滤泡形成巨细胞,此时胶质明显减少。以后滤泡上皮再生,巨细胞逐渐减少和消失,结果滤泡结构变异,不易识别。晚期炎症逐渐减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恢复期滤泡再生及纤维化。病变可与结核结节相似,故可称为假结核性甲状腺炎,即pseudotuberculous thyroiditis。由于其病理变化之故,临床上本病的病程中可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与功能正常表现,皆为暂时性。
tsh的概述
(一)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人类的TSH为一种糖蛋白,含211个氨基酸,糖类约占整个分子的15%。整个分子由两条肽链——α链和β链组成。TSH全面促进甲状腺的机能,稍早出现的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稍晚出的为促进T4、T3的合成,包括加强碘泵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及酪氨酸碘化等各个环节。TSH促进甲状腺上皮细胞的代谢及胞内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使细胞呈高柱状增生,从而使腺体增大。腺垂体分泌TSH,一方面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促进性影响,另方面又受到T3、T4反馈性的抑制性影响,二者互相拮抗,它们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分泌的TRH量,决定腺垂体甲状腺轴反馈调节的水平。TRH分泌多,则血中T3、T4水平的调定点高,当血中T3、T4超过此调定水平时,则反馈性抑制腺垂体分泌TSH,并降低腺垂体对TRH的敏感性,从而使血中T3,T4水平保持相对恒定。骤冷等外界刺激经中枢神经系统促进下丘脑释放TRH,再经腺垂体甲状腺轴,提高血中T3、T4水平。TSH分泌有昼夜节律性,清晨2~4时最高,以后渐降,至下午6~8时最低。
(二)促甲状腺激素(TSH)
正常范围:0.3-5.0mIU/L[1] 。
检查介绍: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外源性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肿瘤(肺、乳腺)、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摄入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减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
特别说明:桥本病,又叫做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自己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正常的组织器官,引起正常功能的减退)。较常见于中年女性,常常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晚期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目前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因为常在本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感冒病史或腮腺炎病史等,患者可常有发热、咽痛、周身不爽、乏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且白细胞数不增多。从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可检出腮腺炎病毒等,并且可治患者血中检出多种病毒的抗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病毒及腮腺炎病毒抗体等,少数无特殊感染史的患者可检出其他病毒及抗体等,且其滴度的高低变化多与病程有关。
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看法也有存在,因为有报告35.1%~42.0%的患者可检出抗甲状腺抗原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但其滴度都不高,很可能系亚急性甲状腺炎损伤所致,尚不能肯定是其病因,只能说明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存在有暂时性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仍有待深入研究。
甲状腺可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可达正常大小一倍之多,但不会太大,切面可见透明胶质,散在有灰色病灶区。早期镜下多有滤泡上皮细胞消失,局部上皮细胞及滤泡周围间隙有中性炎细胞浸润,甲状腺上皮细胞可有变性与坏死。早期呈局灶性炎性反应,胶质减少。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典型病理变化为甲状腺组织细胞围绕胶原块形成巨细胞,多数滤泡形成巨细胞,此时胶质明显减少。以后滤泡上皮再生,巨细胞逐渐减少和消失,结果滤泡结构变异,不易识别。晚期炎症逐渐减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恢复期滤泡再生及纤维化。病变可与结核结节相似,故可称为假结核性甲状腺炎,即pseudotuberculous thyroiditis。由于其病理变化之故,临床上本病的病程中可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与功能正常表现,皆为暂时性。
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状
那么引起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因素有哪些,得了亚急性甲状腺炎又会有哪些症状呢?亚急性甲状腺炎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呢?得了亚急性甲状腺炎又要怎么办呢?
亚急性甲状腺炎 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性结节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等,系De Quervain于1904年首先描述。亚甲炎的典型症状以甲状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特征,严重了可以引起全身症状比如发烧、头疼、全身乏力、大便干燥、口干舌燥、心烦等。亚甲炎急性发作时可以出现高烧、以及全身疼痛。
病因
一般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①多数患者于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②当腮腺炎流行时,亦可造成流行性甲状腺炎;
③病人血清中常有高滴度的病毒抗体,最常见的为柯萨奇病毒抗体,其次是腺病毒抗体,流感病毒抗体和腮腺炎病毒抗体等;
④在受累的甲状腺组织中曾直接培养出腮腺炎病毒。
病理
甲状腺肿大,多为弥漫性,可达正常的1~3倍,或呈结节状,切面可见透明的胶质,中有散在性灰色病灶。光镜下可见较多的巨细胞与肉芽组织,伴有纤维化与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变与结核结节类似。
临床表现
患者多起病急聚,全身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起病初期可出现轻度的甲亢 症状:心慌、怕热、多汗、震颤及神经紧张等。甲状腺部位疼痛,可为剧痛或隐痛,并可沿颈部向颌下,耳根及枕后放射,亦有放射至前胸与肩部的。少数病人可有头痛 、耳鸣、恶心与呕吐。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异常,经量稀少。在疾病恢复期偶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症状。
甲状腺肿大多呈双侧性,少数为单侧。甲状腺区压痛,表面光滑,质地韧实,可随吞噬运动,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及固定。压迫随甲状腺肿大的情况而定,一般不明显。
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自数周至数月,甚至反复发和迁延至1~2年。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
1: 亚甲性甲状腺炎又称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巨细胞甲状腺炎等,使甲状腺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发病原因未明,但与病毒感染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有关,病程1--2周或数月,复发率高,整个腺体均可累及,有
明显的碘代谢受抑制现象。发病年龄一般在20--60岁,以中年发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病人起病较急,早期可有发热恶寒,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伴有倦怠乏力,食欲减退,自汗盗汗,甲状腺部位肿,疼痛向额下、耳后、颈部放射,吞咽、砖头时疼痛加重,腺体压痛,坚硬,起病初期可出现轻度甲亢症状,如手抖、心慌、多汗、精神紧张等。少数病人可有头痛、耳鸣、听力减退,还可有恶心、呕吐、大多数女性患者伴有月经异常,经量稀少。在疾病恢复期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 的表现,如发音低沉、怕冷浮肿等。
2:中医认为本病是外感风热,疫毒之邪,内伤七情所致,由于风热、疫毒之邪侵入肺卫,至卫表不和而见恶寒、发热、出汗、咽干而痛、周身酸楚、怠倦乏力等,风热挟痰结毒,用之于颈前,则见瘿肿而痛,结聚日久易致气血阻滞不畅,导致痰瘀毒邪互结,气郁化火,肝火上炎,扰乱心神可见心悸、心烦,肝阳上亢,阳亢风动可见双手颤抖、急躁易怒等,肝失疏泄,冲任失调,故女子可见 月经不调 ,经量稀少等。若反复不愈,病程日久者可出现阴盛阳衰之症,如怕冷、神疲懒动、生地懒言、虚浮等症。
以上就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了,最后提醒一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而如果身体上也出现这些健康问题的话,最好可以到医院检查一下是否得了这些疾病,这样才能更加好的促进身体的健康。
甲状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1、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该病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是由颈部感染、口腔感染或者全身感染从而累及到甲状腺所导致的。常见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
2、亚急性甲状腺炎
这种又被称作巨细胞甲状腺炎。该病与病毒感染后引发的变态反应有关,会在该病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病毒抗体。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腮腺炎病毒等。
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这种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其多见于女性。该病是一种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反应有很明显的关系。除了这个病因,甲状腺炎病因是什么呢?该病还可能和遗传有关系,同—家族中会有很多人发病。
4、硬化性甲状腺炎
这种甲状腺炎有称木样甲状腺炎或者慢性纤维性甲状腺,还被称作黎台尔甲状腺炎。不过目前病因不是十分明确,但可能是由自身免疫异常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