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亚健康
警惕儿童亚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等孩子生病了才急忙求医,而忽视了孩子儿童的日常保健。还有不少父母们认识到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儿童健康并未得到科学管理。
儿童早期的健康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其当时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还会影响成年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从儿童期开始预防成年期疾病十分重要。包括糖尿病、肝硬化、哮喘、结核病等成年期的许多疾病在儿童期就已开始发生。
“儿童健康保健不是仅打个预防针而已。”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复杂,对于儿童来说,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其健康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第一时间发现孩子健康上的偏差并及时纠正,以减少发生大病的几率。
政府应加大对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医院、学校、家庭、社区为单位,大力宣传普及儿童保健知识,围绕孩子的身心健康,从加强体质检测评估、营养处方、运动处方、心理评估及健康心理处方、健康档案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儿童身体素质,降低儿童身体、心理疾病的风险。同时家长要注意幼儿膳食营养平衡,改善儿童的形态和身体素质,促进儿童体质的增强。
专家警惕儿童亚健康
专家呼吁,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儿童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儿童肥胖、近视、糖尿病等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医院、家庭、学校、社区需多方联动,重视并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等孩子生病了才急忙求医,而忽视了孩子儿童的日常保健。还有不少父母们认识到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儿童健康并未得到科学管理。
儿童早期的健康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其当时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还会影响成年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从儿童期开始预防成年期疾病十分重要。包括糖尿病、肝硬化、哮喘、结核病等成年期的许多疾病在儿童期就已开始发生。
“儿童健康保健不是仅打个预防针而已。”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复杂,对于儿童来说,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其健康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第一时间发现孩子健康上的偏差并及时纠正,以减少发生大病的几率。
政府应加大对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医院、学校、家庭、社区为单位,大力宣传普及儿童保健知识,围绕孩子的身心健康,从加强体质检测评估、营养处方、运动处方、心理评估及健康心理处方、健康档案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儿童身体素质,降低儿童身体、心理疾病的风险。同时家长要注意幼儿膳食营养平衡,改善儿童的形态和身体素质,促进儿童体质的增强。
食用有度不会引起儿童亚健康
适度吃冰淇淋不会导致肥胖
“儿童肥胖不仅取决于能量摄入和支出失衡,还与儿童对零食种类的选择有关。”北京营养师协会秘书长刘兰表示,冰淇淋的确属于高能量物质,含有较多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不过相较于更受儿童欢迎的炸鸡翅、油炸薯片等油炸类零食来说,冰淇淋的能量密度低很多。
很多家长片面认为,儿童肥胖是由于吃了冰淇淋这类零食引起的,只要控制孩子不吃零食就可以解决问题。“事实上,家长这种观念不利于引导孩子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反而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刘兰表示,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缺乏运动才是导致少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建议家长根据孩子身体情况和正餐摄入状况,适当选择低能量密度或推荐儿童的零食,保持膳食平衡,有效防止孩子肥胖。炎热天气里,冰淇淋可起到降温解暑作用,孩子也会心情愉悦。从这个角度来讲,合理有度吃冰淇淋是不会引起肥胖的。
冰淇淋与肠胃不适无必然联系
很多家长认为吃冰淇淋会出现肠胃不适症状,于是限制孩子吃冰淇淋,可孩子却吃了其他能量糖分更高的零食或饮料。
过多食用寒性食物会干扰人体内部环境,可致胃部不适,这是来自中医的解释,但中医对寒性食物的界定并非全部归结于食物温度。然而很多人把冰淇淋温度低的特性简单归类为“寒性”,因此认为冰淇淋会刺激肠胃。
警惕儿童支原体感染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婴幼儿表现为喘憋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支原体肺炎。发生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3%~10%。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家长要确认孩子是否是支原体感染,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医生对孩子的痰液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或取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抗原等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儿童得了支原体肺炎应及早治疗,在生病期间,家长要让孩子多休息,卧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对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来说,最佳的室温是18℃~20℃并保持约60%的湿度,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营养,鼓励孩子多饮水,给孩子做一些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食多餐。由于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且易复发,因此治疗要彻底,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主要靠增强体质。多带孩子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改善呼吸功能。教育孩子在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使痰飞沫勿向周围喷射,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而传染他人。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
警惕儿童的颅内肿瘤
颅咽管瘤主要有三个临床症状:
(1)、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头痛,重时可伴有呕吐。
(2)、视力减退,可发生一眼或双眼
(3)、内分泌功能障碍,因垂体的生长激素的缺乏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矮小但身体各部
警惕儿童打鼾危害
孩子睡觉时鼾声大作,流口水,这说明孩子睡得香。”一些家长这么想是错误的,医学专家指出,长期打鼾的孩子不仅可能长成一张“痴呆脸”,更有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专家举例一个病例:一名3岁小儿睡觉时张嘴呼吸,鼾声大做,频频翻身,而且经常尿床。检查发现,孩子患了鼾症(睡眠呼吸窘迫综合征)。这需要手术摘除扁桃体和增殖腺,这样孩子就睡的安静了。
对此,专家解释道:儿童鼻炎部比较狭小,扁桃体反复感染和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鼾症。患儿睡觉时不得不张口呼吸,而长期用口呼吸,患儿的脸部在气流的冲击下可能会畸形发育,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上牙突出,咬合不良等,患儿还会变得面无表情,出现“痴呆”面容。 同时,鼾症会使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发现脑部缺氧,影响智力发育。此外,这种患儿成年后,患上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专家进一步指出,鼾症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的常见多发病疾。专家建议,如果发现孩子长期睡觉打鼾,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并通过简单手术——扁桃体切除术或结合增殖腺切除术治疗。
儿童怎么应对亚健康
特别提出“亚健康”,是想给家长和儿童健康相关的从业者提个醒,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会有应对问题的积极姿态。
从我们中医理论来说,孩子的身体先天就跟成人有很大区别。“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他们的形体和器官发育尚未完善,从这个角度来看, 儿童“亚健康”的概念是先天存在的。
而我们临床常见的可界定为“亚健康”的孩子,年龄大多在1~6岁,经常出现中医上说的“纳呆”的症状。
什么是“纳呆”?就是孩子会没精神,不想吃饭,食欲不好,会流口水,还有口臭、大便不调等症状。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吃得多,拉得多,可就是不长肉,很瘦。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晚上磨牙,睡不安稳。还有的孩子会出现哭闹、容易烦躁、易怒等现象,经常打喷嚏、鼻塞,睡觉会打鼾,脸色不好看,口唇红赤……每个孩子“纳呆”的表现都不一样,到医院来检查,却又查不出什么问题,这就是“纳呆”,也就是所谓的儿童“亚健康”。
影响儿童“亚健康”的四大因素
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所谓的“儿童亚健康”的状态,基本上和下面这四大因素有关:
1.和孩子饮食喂养不当有关。从中医理论来说,孩子脾胃功能不和是一个基础问题,会导致孩子防御机能减弱,进而出现了“亚健康”状态。
2.和中医所说的诱因有关。比如说最常见的感冒就可能是感染病毒或细菌,这个就是诱因;
3.和临床用药不当有关。现在抗生素的滥用是很普遍的问题,若临床用药不当,对于孩子机体的损伤的问题不容忽视。有调查资料显示,80%~85%生病的孩子使用过抗生素,就算是普通感冒,甚至都有92%~98%的孩子使用过抗生素。若长期不规范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孩子机体平衡失调,进而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久而久之,孩子免疫力就会下降,自然就会“亚健康”。
4.和孩子本身的体质有关。儿童“亚健康”在每个孩子身上呈现出来的问题也都不一样,这跟孩子本身的体质有关系。
因为孩子先天相对亚健康的身体状态,所以孩子容易得病,得了病以后又容易变化,但如果治疗及时,又相对容易遏止住病情的发展,这就是中医理论上“儿童亚健康”这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孩子的体质类型和食疗
如果孩子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可以用中药对症调理,调理之后,孩子的体质会慢慢改善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针对性的食疗,根据孩子的体质特点来饮食调治。
孩子的体质一般有这么几种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寒湿质,湿热质,血郁质,气郁质,或者其他特殊的体质。
平和质最为理想。平和质的孩子体形匀称,健壮,面色和肤色都正常,平和质的孩子吃饭时要注意不要过饱,粗细粮合理搭配就可以了。
有些孩子老觉得累,容易出汗,容易感冒,属于气虚体质。可以在日常食物中加一些补气的食物。
阳虚体质的孩子,怕冷,老觉得手脚发凉,一吃冷的东西就会觉得不舒服,大便比较稀,这类体质的孩子平时可以多吃些热性的食物。
阴虚体质的孩子大多体形比较瘦长,手脚偏热,眼干,口干,皮肤也干燥,大便也干,而且脾气比较急,合理的中医调养之后,孩子真的有改变,脾气都会比较平和了。
寒湿体质的孩子会虚胖,嘴里常有粘腻的感觉,有的家长说,老觉得孩子喉咙呼噜呼噜响,像是有痰,这样的孩子基本上就属于寒湿体质。
湿热体质的孩子,一般多是油性皮肤,嘴里有气味,大便不太痛快,可以用清热利湿的食物来调养。
血郁体质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少。还有一种气郁质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郁结,这跟后天的教育有关系,跟自身的体质也有关系。这种孩子体形偏瘦,常常觉得自己不太高兴,无缘无故地叹息,可以多吃一些补气的食物。
现在有一种特殊体质,已经成为非常常见的体质类型,就是过敏体质,孩子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容易出现风疹或哮喘等。这样的孩子要少吃一些鱼、虾、蟹之类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从孩子的体质入手进行中医食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短,不可能立竿见影。
除此之外,中医还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推拿疗法,更通俗一点讲就是捏后背,后背有个脊柱,它有膀胱肌和都脉,梳理这些经脉,真的可以调和气血、调整阴阳,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手法非常简单:从尾椎骨开始,一直捏,捏到第七经椎,捏5次;第3次的时候,每捏3次,把皮肤提一提;连续捏6天,6天是一个疗程;休息1天,再做第2个疗程。
还有一些方法,如针灸疗法和贴药贴。针灸疗法包括针法和灸法,贴药贴是把药物做成软膏或者药饮敷在穴位上,这些需要专业医师操作,可到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
对于“儿童亚健康”这种“说病不是病、非病却似病”的状态,若用中医的手段来调养或者干预,可能会更有成效。
四种职场亚健康一定要警惕
职场人压力重重,各有各的烦恼
一天8小时,职场人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各种压力,无止境的加班、沉甸甸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常常困扰着职场人,给他们心灵上了一道道沉重的"枷锁"。"身在职场,半点不由人。"采访中,他们向记者道出了各自的烦恼。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我心力交瘁
"有时候上司交给我们的工作,虽然口头上答应下来,但明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一拖再拖,正常的下班时间根本就是形同虚设。我知道找份工作不容易,但如果再一直这么下去,我怕自己支撑不住。"
在某公关公司工作的Lilian显得很无助,总觉得没有自己的业余生活,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碰到复杂难办的事情一点都不想弄,不到最后一刻根本不愿去触碰。但又好像是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拖延,下班时间就越晚。有时候凌晨一两点才离开。这样的生活持续久了,总让她感到惴惴不安。
嘴角上扬---情绪却在低落
"老实说,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可能每天都笑脸迎人。但我的工作却必须要求自己天天捧着笑脸,感觉自己都快人格分裂,喘不过气来了。"在某百货商场服务台工作的李小姐告诉记者,"像我这样的工作,有时会遇到一些比较挑剔的客人,虽然受了委屈还得努力克制,有眼泪也只好往肚子里吞。一到下班时间,整个人都累趴下了。"
因此,虽说整日嘴角上扬,小李的情绪却每况愈下。近一个月来,每天一到家,她总是判若两人,"家人觉得我没耐心又暴躁,脾气越来越差。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就是觉得心里烦。"
记者了解到,像李小姐的情况属于"微笑性抑郁症",这种现象在服务行业和行政管理行业中比较普遍。因工作性质常需要微笑示人,然而有时并非发自内心,因此容易出现沮丧和抑郁症状。
长期加班---脾气莫名暴躁
"最近下班,回到家里,我的脾气会突然变得异常暴躁,不仅如此,在早上起床后,我也会莫名冲着家人发脾气,我到底是怎么了?"王晴仔细回想,惊觉这一现象是从她跳槽进了一家新的广告公司后才出现的。她说,跳槽后,薪水水涨船高,但是她永远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
王晴所在的项目组是公司的主力,客户多、效益好,相应的要求也高,付出的更多。每次一接到任务,全组出动,策划方案改了又改,加班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即使没有策划案在手,担着组里诸多日常事务的王晴依旧事物繁忙,很多像简报之类的零碎活,只能放到下班。她真想在晚高峰时挤一次地铁,可惜,这成了一种奢望。
白领们需警惕的8条亚健康警告
警告1
缺乏运动锻炼。调查显示,只有10%的人每周有固定时间锻炼身体,接近70%的人却几乎没有运动。这极易造成疲劳、昏眩等现象,引致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职场中人不可忽视。
警告2
有病却不求医。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人在生病时选择自行配药,有三分之一的人则根本不理会任何小毛病。许多职场中人的疾病被延误就医,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令小病随时累积成大病。
警告3
不吃早餐。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已经成为奢求。只有少数人是有规律、按照营养要求地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坏处相信已不必多讲。
警告4
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在上班时,超过70%人一年四季都身处有空气调节的房间中。“温室人”的身体调节和抗病能力自然下降。
警告5
常坐不愿走动。许多在办公室上班的职场中人,习惯一旦坐下来,除非上厕所,否则就轻易不站起来。久坐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引发很多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疾病。长期固定的坐姿,也是颈椎、腰椎发病的重要因素。
警告6
睡眠时间不足。有超过60%的人,经常不能保持每天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另有7%的人更经常失眠。
警告7
三餐饮食无规律。有超过30%的人因工作繁忙而不能按时进食三餐,确保三餐定时定量才可避免肠胃出现毛病。
警告8
长期面对电脑。30%职场中人经常每天使用电脑超过8小时。过度使用和依赖电脑,除了辐射外,还使眼睛、腰颈椎、精神等容易出现毛病。
警惕儿童性早熟
冉冉(化名)今年8岁,身高1.35米,和同龄小孩站在一起,要高出一截。这让身高1.53米的妈妈和1.6米的爸爸颇为自豪,认为女儿将来会摆脱他们的命运,进入亭亭玉立的高个子行列。
然而,妈妈在和冉冉一起洗澡时发现,冉冉两个乳房已经发育,明显比同龄孩子早,这让家人有点担忧,于是带着孩子去了鼓楼区中医院就诊。接诊的矮身材科主任蔡惠英发现,冉冉虽然只有8岁,但骨龄却已经到了11岁,乳房也2度发育,诊断为性早熟。
此外,B超发现,冉冉的子宫也变大了,而且有卵泡产生了,不是这个年龄该有的,这意味着用不了多久,冉冉就将来月经;接着骨骼发育慢慢定型,骨骺闭合,再也不会长个子了。
“如果不去干预,冉冉的身高将不会超过1.5米。”蔡惠英说,发育得早,开始个子高不代表将来就高,甚至不幸加入矮小行列的大有人在。
个子过早长得高也不是好事?冉冉的遭遇颠覆了不少人的一贯认知。
在蔡惠英主任眼里,个子猛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性早熟情况下的个子猛蹿绝非好事。蔡主任告诉记者,所谓性早熟,就是女孩不到8岁出现乳晕增大,来月经,男孩10岁睾丸增大,出现遗精、变声等性发育症状。临床上,性早熟已成为孩子个子矮的祸首,有1/3左右的儿童矮小原因系性早熟造成的,因此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性早熟的孩子,个子都不会长高,这是因为性早熟患儿的性激素会提前大量分泌,此时生长速率比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明显加快,身高明显增加,骨龄也比实际年龄提前。由于性激素的刺激,孩子骨骺提前闭合,直接造成生长发育期提前结束,患儿本应具有的正常生长时间大大缩短。
孩子蹿个头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在2岁以内;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期,女孩在乳房开始发育1年内,男孩在变声前,女孩平均每年长8厘米,男孩9~10厘米。而就在同龄孩子个子猛蹿时,性早熟孩子因为提前“透支”而停止了生长,只能眼睁睁看着别的孩子长个子,一个个超过自己而无可奈何。
专家提醒,一旦孩子出现性早熟,要及时干预。“其实,知道身高还能不能长,能长多高很简单,只要拍个骨龄片就一目了然了。”蔡惠英介绍,这是因为X光片上能够看出骨头的年龄及骨骺有没有闭合,即可知道还有没有生长潜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对症治疗,从而避免将来的矮小。
加强重视儿童骨亚健康
骨骼疾病的发生发展会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与影响,但主要受生物源的影响,如营养、疾病、遗传、环境等等。骨骼就像一座建筑的钢筋支架一样,支撑着我们的身体。骨骼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以硬度;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以弹性、韧度。谈到骨骼健康人们往往首先想到补钙,其实这些想法非常局限,因为影响骨骼发育的元素并非只是钙元素,除了它之外,还有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水,而其中钙的含量最多,因此被认为是骨健康的主要营养素。但是钙的吸收又离不开维生素D的参与,维生素D和钙在体内还要和其它营养素共同维护体内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对整体的发育关系密切,如当维生素A缺乏时骨组织将会变性,软骨内骨化过程放慢或停止,而且使肾小管上皮损伤,影响钙的重吸收;并可引起甲状旁腺反馈性的分泌增加,使骨吸收过程加快,骨量下降,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骨骺端成骨障碍,发育迟缓,牙齿发育缓慢或不良。身材矮小的儿童夜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缺铁的情况下可削弱体内肠道对维生素D的吸收,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恰当补充铁剂能促进维生素D在肠道的吸收,提高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改善维生素D缺乏状态。
随着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它们之间的互动效应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一旦平衡失调,在没有出现临床表现前已经影响到全身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即使及时就医,也可能因夹杂疾病的存在而被忽视,不能标本同治。潜在的儿童期骨骼亚健康状态可能就因此失去早期防治的时机,以至出现病理形态的改变,导致了骨骼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是营养性缺D性佝偻病,这也正是我们多年来辛勤工作,而无法将佝偻病降低到最低水平的原因之一。
警惕儿童消化性溃疡
从发病年龄来看,消化性溃疡多发生于成人,因此不少人认为这种病是成人所特有的,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据儿科专家调查发现婴幼儿至学龄儿童均可患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达13.7/10万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于胃溃疡。
溃疡病的发生机制与胃酸升高,胃黏膜屏障削弱,幽门螺旋菌感染有关。新生儿的溃疡多继发于全身感染、重度营养不良,大面积烧伤、大手术、药物损伤或脑部疾病后。较大的儿童往往与家庭成员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此外儿童消化性溃疡与胆汁反流损害胃黏膜、遗传、情绪不好、精神紧张也有密切关系。
不同年龄的儿童患了消化性溃疡,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婴幼儿多表现有恶心呕吐,解柏油样大便,或急性胃穿孔,后者常常哭闹不止,触摸其腹部则惊叫躁动。有的患儿发病早期哭闹无常,拒绝进食,反复呕吐,腹部膨胀。学龄前儿童则诉说腹部疼痛,以脐周为最;反复呕吐食物或酸水。有的则以呕血、黑便为突出表现。学龄儿童的症状与成人十分相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表现为进食前上腹部疼痛,或呈嘈杂感,进食后症状减轻。近年来,发现不少中小学生功课紧张,每临考试出现腹疼、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黑便、呕血、贫血、面黄肌瘦,头晕、耳鸣,难以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