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痉挛痛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小腹痉挛痛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小腹痉挛痛患者应该注意头面部的保暖,避免局部受潮、受冻,不宜激动、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脸。
2、小腹痉挛痛患者应该避免精神刺激,保持精神愉快;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同时卧室不受风寒侵袭。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参加体育运动。
3、小腹痉挛痛患者的饮食应该有规律,宜选择易嚼、质软的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蔬菜、豆制类、水果,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4、小腹痉挛痛患者在说话、刷牙、洗脸、漱口的时候动作应该轻柔。避免诱发扳机点引发三叉神经痛的发生。
肠痉挛的简介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对于婴儿,可从哭吵的程度和强度来了解是否存在肠痉挛。
典型病例其腹痛部位往往以脐周为主,也就是说,出现痉挛的部位是在小肠。近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其疼痛处为右下腹;当远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左下腹发生疼痛;如果患儿在大便之前出现腹痛,那么可能是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发生痉挛。
少数年龄较大的儿童,其绞痛可能出现于肋部,并且多见于一侧,这是由于结肠的肝曲或脾曲发生痉挛。年岁较小者,也可能出现剑突下的腹部区域绞痛,这是由于胃发生痉挛。严格说来,这不是肠痉挛,而是胃痉挛,但因其发生的机理相似,故推拿治疗也有效果。
引起肠痉挛的病因可能是饮食不当(如摄入大量的生冷食品、暴饮暴食、喂乳过多,或食物中含糖量过高而引起肠内积气等)导致;也可能是气候变化(如感寒受凉等)使小儿出现肠痉挛;还可能是因为肠寄生虫毒素的刺激导致。上述的几种诱发因素都可能引起肠壁暂时性缺血,或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肠胃的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腹痛。
当肠胃的平滑肌出现痉挛时,可以阻止肠胃的内容物通过,这样就可能引起呕吐。肠胃的平滑肌,在持续痉挛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地自然松弛,此时患儿的腹痛即消失,而形成所谓“发作间歇期”。如果致病因素未能被消除,患儿可以再次出现腹痛。
小儿肠痉挛临床表现
平时健康的小孩,如果突然有阵发性、间歇性的腹痛,而又找不到任何异常症状,则可以判定为小儿肠痉挛。
患儿的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时作时止。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个别患儿,其反复发作的腹痛,可迁延数日,腹痛的程度轻重也各不相同,严重者可以出现就地翻滚。
典型的症状是腹痛部位以脐带周围为主,换一种方法说,小儿肠痉挛是小肠病变引起的疼痛。
近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其疼痛处为右下腹;当远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左下腹发生疼痛;如果患儿在大便之前出现腹痛,那么可能是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发生痉挛。
少数年龄较大的儿童,其绞痛可能出现于肋部,并且多见于一侧,这是由于结肠的肝曲或脾曲发生痉挛。年岁较小者,也可能出现剑突下的腹部区域绞痛,这是由于胃发生痉挛。
严格说来,这不是肠痉挛,而是胃痉挛,但因其发生的机理相似,故推拿治疗也有效果。
引起肠痉挛的原因众多,但是大致可以断定为饮食不当,例如摄入量大量的生冷食品、暴饮暴食等,或者是食物中糖分过高都会引起小儿肠痉挛。
也可能是气候变化(如感寒受凉等)使小儿出现肠痉挛;还可能是因为肠寄生虫毒素的刺激导致。
上述的几种诱发因素都可能引起肠壁暂时性缺血,或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肠胃的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腹痛。当肠胃的平滑肌出现痉挛时,可以阻止肠胃的内容物通过,这样就可能引起呕吐。
肠胃的平滑肌,在持续痉挛一段时间后,会逐嵌地自然松弛,此时患儿的腹痛即消失,而形成所谓发作间歇期。如果致病因素未能被消除,患儿可以再次出现腹痛。
胃痉挛治疗护理
一、刮痧治疗
胃痉挛与急性胃炎均是胃脘痛中的常见病。其病因相近,均为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素体阴虚,又复感外寒而致病。气机郁滞、失于和降是其共同病机,因此可用同一刮痧方法治疗。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郁滞,失于和降,则胃痛频作。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痛疼缓解。
1、刮痧用具:刮痧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刮痧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刮痧。
2、刮痧取穴:刮痧取穴任脉(腹部穴均在腹正中线)-上脘(脐上五寸)、中脘(脐上四寸)、下脘(脐上二寸);胃经-不容(脐上六寸,任脉旁开二寸)、梁门(中脘旁开二寸)、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膀胱经(背部穴均为脊柱旁开一寸五分,脊椎棘突下)-肺俞(第十一胸椎)、胃俞(第十二胸椎);心包经-内关(羊臂掌侧,大陵穴直上二寸,两筋间).
3、刮痧方法:刮痧方法首先让患者俯伏在椅子或桌子上,用热毛巾擦洗准备刮痧的部位,最好用75%的酒精作常规消毒。施术者手持刮痧工具在润滑剂中蘸湿,沿选定的经穴,顺一个方向,用力均匀、缓慢地刮。一般每处刮抹20次左右,以皮下出微紫红或紫黑色即可。
二、穴位刺激
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
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消退,这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
但是,刺激梁丘穴仅是一种紧急救护,并不因止痛,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心窝会出现激痛,乃是有某种原因所致,应到医院查明真正病因。
当出现胃痉挛的时候,要紧的是让人平静下来——最好在床上平躺着,用一点热水捂在胃部。平躺的目的是放松,利用生物机体的自身作用,让痉挛慢慢消失,临床上叫做解痉挛。
小腹痉挛痛的诱发原因是什么
1.体育活动中大量排汗使体内电解质丢失。这些电解质在人体内的浓度水平与肌肉神经的兴奋性有关,当丢失过多时肌肉兴奋性增高,肌肉易发生痉挛。这种情 况多见于天气炎热或进行长时间剧烈活动时。
2.运动时,由于肌肉快速的连续收缩,放松的时间太短,导致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协调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发生肌肉 痉挛。
3.在寒冷的环境中若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就进行体育活动,肌肉会受到寒冷的刺激而引起肌肉痉挛。
4.局部肌肉疲劳或有微细损伤时,也 可引起肌肉痉挛。肌肉发生痉挛时,局部肌肉坚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
小儿冬季面肌痉挛怎么护理
1、远离风寒。
面肌痉挛,要注意防寒,冬季天气寒冷,要避免风寒的再次刺激,导致面肌痉挛恶化。
2、注意锻炼。
平时多进行运动,加强锻炼,还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闲适,注意分散小儿的注意。
3、注意饮食。
小儿要注意多吃蔬菜,如韭菜、春笋、芥菜、油菜、香椿牙、芫荽、马兰菜,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
4、避免眼睛感染。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减少用眼动作。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并用抗生素滴眼,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导致其他方面的疾病。
5、热敷护理。
在患侧面部,可以用湿热毛巾外敷,水温50-60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用力应轻柔、适度、持续、稳重、部位准确。患者可对镜进行自我表情动作训练:进行皱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每日2-3次,每次3-10分钟,对小儿面瘫治疗很有帮助。
小腹痉挛痛怎么办
1肠痉挛有时候是因为天气换身体受冷所导致的这样的话你是轻度肠痉挛,可以通过按摩痉挛疼痛的地方让身体变热,或者用家里面的暖水袋放在痉挛的地方来让其变热,不让自己那么疼痛。
2从饮食上面来说,一定要禁止吃生的食物或者辣的食物,还要少吃淀粉含量比较多的食物,例如土豆,芋头,粉丝,粉条,红薯等凉粉,还有就是不要吃苏打饼干这一类的比较干燥的零食。
3生活习惯上也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治疗肠痉挛,主要是禁止吸烟喝酒,喝咖啡或只是喝茶。每次吃饭要少吃,一天可以多次吃饭。还要每天按照固定时间吃饭,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事项:肠痉挛治疗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个要看病人的病情情况而定的,一般都是有中药和西药来治疗的,中药调理,而西药多是对症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的。
肠痉挛的护理知识
1、手揉
家长可以两手对着搓,直至手心发热之后,直接用手心贴在孩子腹部轻柔,热手心能够祛寒止痛,揉腹部可以让孩子解痉止痛。
2、喝姜茶
取几片姜,用谁煮一会,然后放点红糖给孩子服下,这样可以祛寒止痛,能够治疗孩子因肠道受凉引起的痉挛性腹痛。
3、注意保养脾胃
可以到中医大夫处开一些健脾和胃的中成药,再就是一定不要在让身体受凉,尤其是女性朋友月经期间,不要动凉水和吃凉的食物。
4、不要吃凉的东西
尽量吃暖胃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等,及时在痊愈以后也不要大量的使用冰棍等冷饮,尽量少喝碳酸类饮料,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5、饮食有规律
很多人在饮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顿,不合口味的就饿一顿,这样就易造成胃的蠕动功能紊乱,进而使胃壁内的神经丛功能亢进,促进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炎或胃溃疡。因此,饮食应该定时定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6、保持精神愉快
胃是否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促进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进而诱发胃炎、胃溃疡。因此,肠痉挛患者平时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意志坚强,并善于从困境中解脱自己。
如何警惕小腹痉挛痛的发生
节制性生活,预防前列腺肥大,需要从青壮年起开始注意,关键是性生活要适度,不纵欲也不要禁欲,性生活频繁会使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以至引起前列腺增大,因此尤其是要在性欲比较旺盛的青年时期,注意节制性生活,避免前列腺反复充血,给予前列腺充分恢复和修整的时间,当然,过分禁欲会引起胀满不适感,同样对前列腺也不利。
多放松,生活压力可能会增加前列腺肿大的机会,临床显示,当生活压力减缓时,前列腺症状会得到舒缓,因而平时应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
洗温水澡,洗温水澡可以舒解肌肉与前列腺的紧张,减缓不适症状,经常洗温水澡无疑对前列腺病患者十分有益,如果每天用温水坐浴会阴部1―2次,同样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小儿肠痉挛有哪些症状
1、平时健康的小孩,如果突然有阵发性、间歇性的腹痛,而又找不到任何异常症状,则可以判定为小儿肠痉挛。
2、患儿的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时作时止。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个别患儿,其反复发作的腹痛,可迁延数日,腹痛的程度轻重也各不相同,严重者可以出现就地翻滚。
3、典型的症状是腹痛部位以脐带周围为主,换一种方法说,小儿肠痉挛是小肠病变引起的疼痛。
4、近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其疼痛处为右下腹;当远端的大肠出现痉挛时,左下腹发生疼痛;如果患儿在大便之前出现腹痛,那么可能是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发生痉挛。
5、少数年龄较大的儿童,其绞痛可能出现于肋部,并且多见于一侧,这是由于结肠的肝曲或脾曲发生痉挛。年岁较小者,也可能出现剑突下的腹部区域绞痛,这是由于胃发生痉挛。
6、肠胃的平滑肌,在持续痉挛一段时间后,会逐嵌地自然松弛,此时患儿的腹痛即消失,而形成所谓发作间歇期。如果致病因素未能被消除,患儿可以再次出现腹痛。严格说来,这不是肠痉挛,而是胃痉挛,但因其发生的机理相似,故推拿治疗也有效果。
小儿肠痉挛症状及治疗
一、小儿肠痉挛症状
肠痉挛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属小儿功能性腹痛。肠痉挛的特点是腹痛突然发作,有时在夜间睡眠时突然哭醒,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长,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时发时止,反复发作,个别患儿可延长至数日。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数分钟后自行缓解,重者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哭闹不安、翻滚出汗。肠痉挛多发生在小肠,腹痛以脐周为主,多伴有呕吐。发作间歇时腹部无异常体征。婴儿则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可突然大哭持续数小时。本病可时发时止,但预后良好,随年龄增长而自愈。
二、小儿肠痉挛病因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比较公认的是部分患儿对牛奶过敏。常见有上感、腹部受凉、贪凉饮冷、进食过多或食物含糖量高等诱因,在上述因素影响下肠壁肌肉出现痉挛,阻断肠内容物通过,随肠蠕动增强,腹痛阵发性加剧,可引起呕吐。在痉挛一定时间后,肌肉自然松弛,腹痛缓解,但以后又可复发。
三、小儿肠痉挛的家庭护理
肠痉挛发作时,患儿的腹部喜温喜按,爸爸或妈妈可用温手揉按患儿腹部或将温水袋放在患儿腹部,数分钟后症状可缓解。
在肠痉挛发作期间,应给宝宝吃面条或粥等易消化的饮食,不要让宝宝吃冷饮或喝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
中药治疗上,可采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法。
要给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进食前要稍事休息,不要仓促就餐;不要暴饮暴食;要节制冷饮,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饭后不要剧烈运动;临睡前不要吃得过饱。
四、小儿肠痉挛吃什么药
1.如果孩子的腹痛只是偶尔发生或发生次数并不频繁,一般不用服药治疗,大约经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甚至数秒钟,腹痛往往会自然缓解。
3.如果各项检查都是正常时,就可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肠痉挛症”。临床经验表明,这种病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腹痛往往可以自然痊愈。
小腹痉挛痛的诊断方法
当小腹发生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或坚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等症状时,可根据症状进行诊断。
行走后小腹痉挛痛:行走后,小腿痉挛也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多因行走或跑动时间过长,下肢肌肉过度劳累所致。
肌肉紧张性疼痛:肌肉紧张性疼痛是神经衰弱的一种临床表现。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常伴有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颈背部肌肉痉挛:颈背部肌肉痉挛是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之一,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面部肌肉痉挛:面部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面部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部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部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部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部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部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胃痉挛治疗护理
一、刮痧治疗胃痉挛与急性胃炎均是胃脘痛中的常见病。其病因相近,均为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素体阴虚,又复感外寒而致病。气机郁滞、失于和降是其共同病机,因此可用同一刮痧方法治疗。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郁滞,失于和降,则胃痛频作。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痛疼缓解。1、刮痧用具:刮痧用具可用边缘厚而钝圆、光滑、无破损、不会划伤皮肤的瓷汤匙、瓷碗、瓷酒杯、牛角板等。刮痧用具可沾香油、花生油、菜子油、色拉油及清水等做润滑剂进行刮痧。2、刮痧取穴:刮痧取穴任脉(腹部穴均在腹正中线)-上脘(脐上五寸)、中脘(脐上四寸)、下脘(脐上二寸);胃经-不容(脐上六寸,任脉旁开二寸)、梁门(中脘旁开二寸)、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膀胱经(背部穴均为脊柱旁开一寸五分,脊椎棘突下)-肺俞(第十一胸椎)、胃俞(第十二胸椎);心包经-内关(羊臂掌侧,大陵穴直上二寸,两筋间).3、刮痧方法:刮痧方法首先让患者俯伏在椅子或桌子上,用热毛巾擦洗准备刮痧的部位,最好用75%的酒精作常规消毒。施术者手持刮痧工具在润滑剂中蘸湿,沿选定的经穴,顺一个方向,用力均匀、缓慢地刮。一般每处刮抹20次左右,以皮下出微紫红或紫黑色即可。二、穴位刺激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消退,这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但是,刺激梁丘穴仅是一种紧急救护,并不因止痛,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心窝会出现激痛,乃是有某种原因所致,应到医院查明真正病因。当出现胃痉挛的时候,要紧的是让人平静下来——最好在床上平躺着,用一点热水捂在胃部。平躺的目的是放松,利用生物机体的自身作用,让痉挛慢慢消失,临床上叫做解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