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痢疾怎么办

宝宝痢疾怎么办

小儿菌痢除了部分是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外,多数属于大肠杆菌所致的小儿腹泻。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表现为发热、便次增多等症状,每日大便至少在3次以上,稀便,有黏液或脓血,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粪便培养可见致病菌。治疗首选:

阿莫西林不良反应少

针对小儿感染性腹泻,传统用药为庆大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等抗生素,但这些抗生素对小儿负面影响较大,一般不主张用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小儿禁用为宜。近年来,临床应用阿莫西林控制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取得了良好疗效,且很少在小儿身上发生不良反应,被医学专家推荐为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首选抗生素之一。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杀菌效果,口服吸收好,用法简便,儿童用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分3~4次口服。其不良反应很少,除了个别过敏患儿禁用外,几乎无其他显著的不良反应。

蒙脱石减轻黏膜损伤

为了减轻腹泻,改善病情及缩短病程,医学专家主张将阿莫西林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蒙脱石散口服后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从而避免黏膜损伤。用法为,1岁以下者每日1袋,1~2岁者每日1~2袋,2岁以上者每日2~3袋,分3次服用。首次服用剂量加倍,效果更好一些。其不良反应少,偶见便秘、大便干结等副作用。

临床资料表明,阿莫西林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总有效率可达95%以上,给药后3~4天可使多数患儿体温下降、大便形状和次数恢复正常,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有效疗法。

宝宝痢疾小儿推拿 寒湿痢小儿推拿

主证:痢下赤白黏动,白多赤少,里急后重,腹痛不剧;神疲蜷卧,四肢欠温,腹胀食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指纹红紫。

治则:温化寒湿,理气通滞。

推拿处方:补脾土,揉板门,推四横纹,大肠,平运内八卦,揉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天枢,肚角,上下推七节。

推拿方义:补脾土,揉板门,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以温中阳,化寒湿,促运化;推四横纹,平运内八卦,推大肠,揉天枢,肚角,上下推七节则理气,通滞,止痛。

宝宝痢疾小儿推拿 虚寒痢小儿推拿

主证:久痢不愈,下痢稀薄,混夹粘漩,白冻,甚至滑脱不禁,腹痛,里急后重轻微;神萎好卧,面色苍白,肢冷喜温,腹胀食少,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或弱,指纹淡红。

治则:温阳祛寒,扶正尽邪。

推拿处方:补脾土,板门,肾水,内八卦,大肠,推三关,四横纹,揉二人上马,外劳,一窝风,神阙,关元,天枢,肚角,龟尾,百会,上推七节。

推拿方义:补脾土,板门,肾水,推三关,揉外劳,一窝风,二人上马,神阙,关元以温阳祛寒,健中促运;推四横纹,补内八卦,大肠,揉天枢,肚角,上推七节以理气,导滞,止痛;如果滑脱不禁,重补大肠,上推七节,揉百会,龟尾以升阳举陷,涩肠固脱。

宝宝痢疾的治疗

1.清热化湿法

(1)原理

清热化湿专门针对因湿热而产生的痢疾,通过药膳让体温回复正常、排便情况恢复正常、由阳转阴。

(2)药物

所需中药包括白芍、黄芩、黄连、当归、槟榔、马齿苋、木香等。

(3)作用

有利于清除肠道湿气、调样中和气血、畅通肺腑。可以减缓痢疾杆菌的成长速度,有利于帮助肠道蠕运动,清除湿气化解毒素,解毒排淤。

2.寒温并用法

(1)药物

所需中药包括乌梅、艾叶、川椒、干姜、槟榔、黄芩、黄连等

(2)作用

这一方能够调和阴阳,去冷除湿,导滞清痢。川椒等中药有利于帮助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乌梅可以杀菌,保持肠道酸碱度中和,让导致痢疾的细菌无处生长。赤石脂如同木耳一样,可以吸附有毒物质。

3.中西医结合法

(1)药物

所需中药包括干石榴皮、白头翁和黄柏,加水煎服。

(2)作用

干石榴皮可以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和繁殖,白头翁能够帮助宝宝抑制肢体痉挛,镇定安神。黄柏则是清热解毒的良药,也可以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3)煎药方法

中西医结合的疗程所用的药物称作止痢汤。其中包括了干石榴皮、白头翁和黄柏,每种药物取三十克,兑入三百毫升的清水,进行烹煎直到剩至一百毫升。给宝宝服药的时候要注意,每一天喝三顿,每一次三十毫升。还要附加西药TMP,每天两次,一次0.2克。一个疗程包括两天的药量,要是没有好转迹象的话还可以再增加一个疗程,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嘱适当酌减。

4.外治法

(1)药物

所需中药为生大黄,加水煎熟后冷却静置,从肛门内灌注。

(2)作用

生大黄有利于清除积滞、清热解毒,化解肿胀淤血,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3)煎药方法

a.贴脐止泻饼

所需药物包括羌活、白胡椒、肉桂、丁香、青皮、肉果和木香,每种药物分别取两克,研磨为细小的粉末。再选取无核的枣四个,分别取生姜和小葱各十克,捣碎后和药末一起搅匀,加入蜂蜜,做成药饼,每个药饼的控制在硬币大小。把药饼贴在宝宝的肚脐上面,用绷带绑在腰上,每隔六到八小时更换一次。

b.灌肠法

只需三十克生大黄,倒入五百毫升清水,大火煎煮一刻钟,倒掉药渣,保留两百到三百毫升的药液,将其冷却。每次使用三十到五十毫升,从宝宝的肛门灌进去,让药液停留一个小时以上。

不过,每个宝宝的身体情况不同,建议各位先询问医生意见,在得到许可后,再试试这两个方法。

宝宝得痢疾不能吃什么

一、得了痢疾不能吃什么?

痢疾是细菌引起的,腹泻要注意及时的针对情况进行治疗。

建议要注意饮食要好消化的食物,不要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二、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属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所以痢疾早期是禁用止泻剂的,还有就是不要吃胭脂食品。

最好什么水果也别吃,水果都属于中医讲的生冷食物,影响药物发挥作用,不利自身抵抗力发挥作用,然后吃饭最好吃一些清淡点的,粥一类的食物。

三、有了细菌性痢疾需要注意饮食特别是要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吃些粥、肉汤、

建议:不要吃不清洁食物尽量不吃过硬的、过于黏稠的难以消化的食物。

四、小儿痢疾饮食吃什么?

流质食物为主,如粥,面汤等小儿痢疾饮食吃什么?小儿痢疾并发期间,给予患儿流质食物,比如粥,面汤,比如,米汤、藕粉、马蹄粉、蛋汤、菜汤及含大量维生素C的鲜果汁等食物,因为宝宝肠胃功能较差,就之痢疾后由于排便次数多,导致肠道功能受损,所以妈妈应该给宝宝吃一些流质的食物,食物中也一定要注意营养搭配,注重饮食调理。注意:痢疾患儿保证每2~3小时吃一次,不要一次吃太多,要多吃几次,每次适量,等宝宝适应了之后,逐渐增加食物的数量。

宝宝痢疾的特点

1.发病季节

夏秋季是常见的发病季节。

2.传播途径

宝宝痢疾的重要传播路径是患儿的粪便,此外,被苍蝇所携带的病菌侵染的食物、用具、玩具等物品也具有传染性。

3.病理症状

(1)轻型病症

除了腹泻之外,还会有体温升高、腹痛腹胀、排除粘液便、血便的症状。

(2)重型病症

当病情加重后,宝宝会有发高烧、肢体痉挛、休克的症状出现,需要及时送医抢救。

4.护理要点

(1)卫生清洁

不仅生存环境卫生需要注意,小朋友的饮食卫生更需要多加重视。定时灭虫,清洁屋子,勤洗手,多通风。

(2)生活习惯

家长要注意教导宝宝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在吃晚饭后要去冲洗双手,严禁随地方方便等,来防止胃肠传染性疾病入侵人体。

(3)食品安全

注意所购买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还要仔细检查生产日期和商标,看产品是否为正品、出厂日期是否清晰、产品是否变质等。 绝对不能买三无产品。

(4)注意消毒

餐具、玩具及部分小型家具要定时清洗消毒,有条件的要勤加清洁,高温曝晒来消毒,防止病菌侵入。

如何预防宝宝痢疾

1.注意卫生

(1)注意苍蝇

通常来讲,四处传播痢疾的苍蝇是宝宝健康的杀手之一。苍蝇身体中含有不计其数的病菌,很容易扩散并附着在食品、餐具、玩具上面。如果宝宝吃到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者用手碰触携带病菌的玩具,就容易得痢疾。

(2)勤洗手

宝宝一定要注意卫生,增加洗手的频率,在方便之后、吃饭之前都要用洗手液洗干净手,最好不要随便咬手指,咬指甲。

2.注意饮食

(1)购买食品要小心

家长需要为宝宝创建一个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更要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购买食物前一定要注意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2)注意饮食卫生

痢疾是通过粪便到口腔的途径进行病菌传染的,要是宝宝吃的食物里有痢疾杆菌,那么宝宝就会染上痢疾了。故而家长要给宝宝准备新鲜的食品,有的食物即使只有一点腐烂也最好也不要给宝宝吃,更不要说已经过夜的食品了。

(3)注意冷食安全

即使是买来的熟食,从冰箱里拿出来之后也要加热。一些可以生着吃的蔬菜和水果必须洗得干干净净,可以用适量的开水烫煮一下,达到消毒的目的。不要让宝宝吃一些杂牌或无牌的冷饮产品。

(4)避免马路上吃东西

家长最好不要让宝宝在马路上并且是毫无遮挡的情况下吃东西,风中夹带着人肉眼看不到的尘土和细菌,很容易会附着在食品上,宝宝吃下肚去也有可能感染痢疾。

3.杜绝感染源

宝宝的体质较弱,免疫能力跟成年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时家长感染了痢疾,但症状不明显,就不会注意隔离消毒的问题,从而无意间传染给了宝宝。所以家长一旦有了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治疗并进行适度地隔离,同时注意排泄物的消毒处理。

宝宝痢疾的症状

宝宝痢疾有六个不同的类型

1.潜伏期

潜伏期理论上在几小时到一星期之内,通常在一两天之间,此时宝宝的身体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

2.普通型痢疾

(1)排便情况

排便症状通常来势汹汹,非常迅速。宝宝一天中可排大便十次有余,粘连感强,可有脓血余留。

(2)并发症状

腹胀腹痛感明显,同时宝宝会有四肢无力、恶心呕吐、食不下咽的并发症出现。

3.轻型痢疾

(1)排便情况

宝宝每天排便次数在三四次之间,内里会夹带些许脓血,有时会有肠道粘性液体。但症状在两三天之内就会有所缓解。

(2)并发症状

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可能出现低烧。

4.重型痢疾

(1)排便情况

小朋友此时可能会一天拉几十次痢疾,且粪便中会夹带脓血。

(2)并发症状

此时宝宝的症状比较严重,会有腹部剧痛、呕吐的现象,有可能昏迷,中毒。

5.中毒型痢疾

(1)发病人群

一般会发生在年龄较低的宝宝身上,2岁到7岁宝宝最容易罹患中毒型痢疾,但是其症状一般在一两天内才会出现。

(2)病症特点

病势迅疾,宝宝会发高烧、昏迷乃至休克,中毒症状显著,病情非常严重。

6.慢性痢疾

(1)发病人群

发病人群一般集中于患病超过两个月的宝宝,先天性营养不良、患有佝偻病或贫血等疾病的宝宝。有的宝宝在出现非典型的急性痢疾后,要是没有被进行合理治疗的话,病症往往会拖延着,难以痊愈,继而转成慢性。

(2)病症特征

此时宝宝的体温可能正常,也可能会有低烧现象,排便的情况会有所改变但不能确定,有时会夹带粘液,而有的时候粘液和脓血会交替出现。

宝宝痢疾的症状

(1)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1-2天。

(2)普通型: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3)轻型: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公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

(4)重型: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5)中毒型:多见于2~7岁小儿。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衰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见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

(6)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天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宝宝得了痢疾的症状

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

1、急性菌痢

典型病变过程分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后期的假膜性炎和溃疡,最后愈合。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可分成四型:

(1)普通型: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着。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4)中毒型: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中毒型菌痢又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2、慢性菌痢

菌痢患者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部分病例可能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致病菌种类(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有关,也可能与全身情况差或胃肠道局部有慢性疾患有关。主要病理变化为结肠溃疡性病变,溃疡边缘可有息肉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导致肠道狭窄,若瘢痕正在肠腺开口处,可阻塞肠腺,导致囊肿形成,其中贮存的病原菌可因囊肿破裂而间歇排出。分型如下:

(1)慢性隐伏型:病人有菌痢史,但无临床症状,大便病原菌培养阳性,作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菌痢的表现。

(2)慢性迁延型:病人有急性菌痢史,长期迁延不愈,腹胀或长期腹泻,黏液脓血便,长期间歇排菌,为重要的传染源。

(3)慢性型急性发作:病人有急性菌痢史,急性期后症状已不明显,受凉、饮食不当等诱因致使症状再现,但较急性期轻。

宝宝痢疾推拿好吗 小儿痢疾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感染痢疾之后,应结合药物和推拿疗法一起治疗,病症轻微者,每日推拿1次或2次即可,病症稍重,宜推拿2-3次。

宝宝痢疾的症状

1.潜伏期 自数小时至8天不等,大多数为1~3天。

2.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

根据病程及病情,可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型痢疾,因中毒型痢疾病情特殊随后有叙述,在此先讨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的一般经过。

(1)急性细菌性痢疾:

①典型痢疾:典型病例起病急,发热,体温为低热或高热,腹泻,大便每天10~30次,粪便带黏液及脓血,有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腹部有轻压痛,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肠管,肠鸣音亢进,便后有里急后重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婴幼儿有时可有高热惊厥,多数急性痢疾患儿经合理治疗,可于数天内逐渐减轻而痊愈,预后良好,年长儿童大便很快成形,婴幼儿可持续数天稀便,这与婴幼儿肠道功能恢复较慢有关。

②非典型痢疾:不发热或只有微热,也无中毒症状,轻度腹泻,稀便,粪便内只有黏液而无脓血,只有粪便培养阳性才能确诊,在流行时,这类病例数可能超过典型病例数,因其经过类似一般肠炎,易被忽视,常成为痢疾的传播者。

如何通过宝宝大便来辨别痢疾

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们在护理时经常可以通过大便的颜色和形状来判断宝宝是否生病。特别是痢疾,完全可以通过大便来辨别是否患上痢疾。一年四季宝宝都有可能出现痢疾这种肠道疾病,因为该病一般是由于吃了污染过的食品造成的。今天要为爸爸妈妈们介绍的是如何通过大便来辨别痢疾。

婴幼儿的正常大便,除了新生婴儿之外,颜色均为黄色或淡黄色,外形为软长条或膏状,均匀一致,不带脓血、粘液、泡沫。与此相反,患病之后的孩子的粪便就会有所变化。家长应善于观察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尽快加以解决。

比如粘液便。婴幼儿粪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可见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结肠炎或慢性细菌性痢疾。

以及脓血粘液便。婴幼儿的粪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这说明可能孩子患有细菌性痢疾。此时,患病儿的排便次数多而量并不多,腹痛,排便前哭叫,如果还伴有高热和惊厥,可能是中毒性痢疾。

以上内容是关于通过宝宝大便来辨别痢疾的肠道疾病,作为有经验的家长们,日常生活中在护理宝宝时,通过大小便就可以判断宝宝是否生病。宝宝痢疾一般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因为在这两个季节里,食物非常容易被污染,宝宝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会造成肠道感染进而发生病变。

相关推荐

宝宝拉肚子几天了吃药也不见好怎么 方法四:艾灸止泻

艾灸是中医一种传统的治病方式,宝宝拉肚子几天了吃药也不见好时,家长可以试一试给宝宝进行艾灸。但是注意要在宝宝没有哭闹的情况下进行,为了避免烫伤宝宝,如果是温和灸最好两人协作进行。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者随身灸盒,也可以家长手持艾条给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宝宝身上灸,手持艾灸则需距离宝宝皮肤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灸5-10分钟。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主治泄痢,绕

四个月宝宝拉肚子可以用肚脐贴吗 肠炎、痢疾引起的拉肚子没有用

如果四个月宝宝拉肚子是肠炎、痢疾引起的,那么用肚脐贴的作用不大的,因为肠炎、痢疾是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外部贴肚脐贴根本不能杀灭细菌和病毒,甚至还可能会耽误治疗。 通常患有肠炎、痢疾宝宝,大便次数可达到10次以上,大便呈赤豆汤样、粘液带血样,还可能出现发烧、腹痛、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得了痢疾宝宝要如何护理

对于小宝宝来说,自身免疫力比较低,非常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而经常生病,而痢疾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发病属于急性,还会伴有发烧的症状。其发病病因主要是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所致,宝宝患了痢疾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那么用药后如何护理宝宝呢? 让宝贝卧床休息 如果宝贝的体温超过38.5度,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恰当的退热剂。 在急性期进食容易消化,无渣硫脂饮食,如牛奶等,待病情好转后改半流质饮食,如烂粥等,切不可过早进食刺激性或多渣饮食 注意保持臀部卫生 由于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增多,更需要

婴儿便血怎么 造成便血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婴儿便血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痢疾。主要是包括宝宝感染了细菌性的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宝宝的表现通常都有发热、腹泻、大便次数增加的情况,宝宝主要的表现就是,经常就是只拉一点点,但是拉完以后又有想排便的意思,大便中混有新鲜的血液这种情况。 第二、中毒性菌痢是细菌性痢疾中最凶险的一种,最为危险的一种,主要高发在两岁到七岁的宝宝,高发在夏季和秋季两个季节,在出现这种便血的情况之前,宝宝可能会有中毒性休克的表现,所以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是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立马送往医院救治。 第三、急性坏死性肠炎,又称急性出

宝宝拉肚子大便有血丝是怎么回事 痢疾

宝宝拉肚子大便有血丝考虑是患有痢疾。 在夏秋两季,如果宝宝的日常用具、餐具、玩具等如果没有洗干净,是很容被传染上痢疾的,患有痢疾宝宝通常大便为粘液性、鼻涕状带血,且每天大便次数可能达到10次以上。 痢疾患者可能还会有发烧、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症状。

小儿痢疾的治疗方法

专家指出小儿痢疾其实有很多种,比如细菌性、急性等等,所以如果宝宝患有痢疾了,父母千万不要乱给宝宝用药,应该带宝宝去正规医院就诊,判断痢疾的种类,对症下药。 1、急性痢疾 病情不重可以在家服药治疗。如病情重,腹泻频数、高热不退,特别是婴幼儿应住院,经静脉用药。中毒性痢疾患儿则必须注射治疗。用药的疗程是7天,即使症状和大便性质都恢复正常,也应按时用药。此外,还应作好对症处理,高热应及时降温,中毒性痢疾还需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如积极制止抽风,及时纠正休克等。 2、慢性痢疾 治疗难度较大,患儿久病身体虚弱,自身抗

宝宝拉肚子的原因有哪些 细菌性痢疾

当各种细菌兴风作浪时,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就会提高。通常表现为,宝宝在腹痛的同时,还会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呈脓血便,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由于腹泻次数多,体内电解质失调,宝宝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无力。 洗手很重要:做饭前应该先洗手;在接触肉和蛋类后也应该马上洗手;不要留过长的指甲,不要直接戴着戒指或手表洗手。 饭菜要尽量现做现吃:避免吃剩饭剩菜,新鲜的饭菜营养丰富,剩饭菜在营养价值上已经是大打折扣。而且越是营养丰富的饭菜,细菌越是容易繁殖,如果加热不够,就容易引起食

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 宝宝饮食需谨慎

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 对于每一位爸爸妈妈来说,当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的时候,爸爸妈妈们都是非常的担心又着急,不知道应该怎么。那接下来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的方法吧。 1、调整宝宝饮食 当宝宝因消化不良拉肚子时,要暂停鱼虾等食物,多给宝宝喝些煮烂的小米粥、或菜粥,以利于宝宝消化吸收。 2、给宝宝补充适量的有益菌 比如妈咪爱等,含有枯草杆菌等有益菌,能有效的缓解宝宝消化不良、胀肚子等症状。 3、不要给宝宝吃凉东西、喝凉水 当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的时候,要给宝宝吃热乎乎的食物,喝水也要喝热水

痢疾怎么回事

宝宝痢疾的症状有很多,这点医学专家已经通过医学研究表明。话虽如此,但是其实很多人对于宝宝痢疾的症状是不了解的,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对于宝宝痢疾的症状更是不了解的。那么,针对这个现状,下面就来具体说说宝宝痢疾的症状。 轻型痢疾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普通型此型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

宝宝发烧的症状

宝宝发烧有哪些症状呢?其实,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宝宝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宝宝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宝宝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5、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