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
宝宝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
首先宝宝腹泻,不要随便给孩子用止泻药与消炎药这些抗生素,要尽量减轻脾胃负担,使脾胃恢复的正常功能。很多时候我都会给孩子贴几贴丁桂儿脐贴,它是由天然植物丁香、肉桂、荜茇这三味具有“药食同源”的中药,提取有效成分精致而成。纯中药成分,使用安全,对宝宝的脾胃伤害小。而且丁桂儿脐贴是直接外贴于脐部的,能快速解除孩子腹痛、大便稀等症状,达到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目的,有效治疗孩子腹泻和消化不良,恢复孩子健康好肠胃。
第二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摩法,婴幼儿腹泻的病情相对单纯,所以平时可以给宝宝逆时针揉揉肚脐和腹部,这样对宝宝的腹泻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妈妈们在家里给孩子进行腹部按摩时,一定要注意手法和力度,按摩力度一定要适中。最好在医生那学会之后回家再给宝宝按摩。
同时还可以给宝宝喝点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有促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总之,护理腹泻宝宝期间只要进食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
最后妈妈们要注意的是应根据病儿的病情调整喂养的方法,不论原来用什么方法喂养,腹泻后饮食均应适当减少。母乳喂养的每次哺乳的时间应缩短;混合喂养可停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单喂母奶;人工喂养的宝宝,牛奶量应减少,再加水或米汤冲稀些,也可单喂米汤,因米汤较牛奶容易消化吸收;已加喂的辅食宝宝,也应减量或暂时不喂。
对于腹泻宝宝来说,合理用药和饮食调节都很重要,所以新妈妈们在宝宝腹泻时不要担心,也要宝宝稚嫩的胃肠再受到侵害。
宝宝消化不良腹泻
宝宝消化不良腹泻,主要有4种应对方法:
1、止泻贴
遇到婴儿腹泻,很多爸爸妈妈们第一个想法就是该怎样给宝宝止泻,于是开始到处寻求药物偏方,其实这是错误的。宝宝腹泻期间,要尽可能减轻宝宝的脾胃的负担,才能使宝宝的脾胃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所以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给宝宝的肚脐贴一些纯中药成分的止血贴,使用安全,对宝宝的脾胃伤害小,又能快速解除孩子腹痛、大便稀等症状,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一种解决之道。
2、按摩
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往往没有那么复杂,所以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使用按摩法来帮助宝宝缓解病情。爸爸妈妈们可以逆时针揉揉宝宝的肚脐和腹部,这样对宝宝的腹泻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不过在使用按摩法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控制好力度,太重或太轻效果都不好,所以小编建议爸爸妈妈们在医生那学会正确的按摩方法之后,再给宝宝按摩。
3、喝胡萝卜汤
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果胶,能够促使宝宝腹中的大便成形,同时,胡萝卜汤还能够吸附宝宝肠胃壁上的细菌以及毒素,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对宝宝肠胃的伤害。所以,当宝宝腹泻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给宝宝喝一些胡萝卜汤来止泻。
4、调整饮食
宝宝腹泻了,饮食上就一定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爸爸妈妈们在给宝宝喂食的时候,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做到少食多餐,不要给宝宝吃那些坚硬的难以消化的食物。在饮食的量上也要做出调整,减少给宝宝喂食的量。
还在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们每次给宝宝的哺乳的时间应缩短。而已经是混合喂养的宝宝,爸爸妈妈们则要停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单喂母奶。这时候可以用米汤来代替牛奶作为宝宝的主食,因为米汤比牛奶更容易消化,也比牛奶更养胃。
婴儿消化不良腹泻怎么办?小编已经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了一些对症的方法,爸爸妈妈们是不是都已经铭记于心了呢?
其实遇到宝宝腹泻的情况,爸爸妈妈们不要担心不要着急,先查明宝宝腹泻的原因,然后对症治疗。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爸爸妈妈们在饮食上一定要为宝宝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保护宝宝的肠胃健康。如果宝宝的腹泻情况非常严重,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带宝宝去医院及时就医。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呵护宝宝的稚嫩的肠胃都是非常必要的,爸爸妈妈们万万不能病急乱投医,这样只会增加宝宝的负担的哦!
宝宝消化不良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
帮助患儿的家长认识、理解病情,指导其改善患儿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去除与症状相关的可能发病因素,提高缓解症状的能力。
2.药物治疗
一般疗程2~4周。治疗无效者可适当延长疗程,并可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有Hp感染者,需行Hp的根除治疗。
(1)促动力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是能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促进胃排空,明显改善FD患儿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5羟色胺4(5-HT)受体激动剂:枸橼酸莫沙必利,可明显改善FD患者早饱、腹胀。
(2)抗酸及抑酸药常用的抗酸剂有铝碳酸镁、复方氢氧化铝等,可以缓解症状。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和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
(3)根除Hp感染虽然Hp与FD的发病和症状间的关系尚不确定,临床上对于伴Hp感染的FD患儿仍建议进行根除Hp的治疗。
3.精神心理调整
医生应该具备足够的同情心、耐心。给予一定的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或心理干预,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安慰剂,大部分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而对抑酸和促动力治疗无效、且伴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可以请心理科医生协助诊治。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
1、口臭
牛奶和食物在胃中停滞不前,往往首先发生口臭,尤其是在早上起床时口臭、口酸是消化不良的表现,临床称高位停食。父母会发现婴儿早上有口臭或打嗝,这是消化不良的迹象,家长应该注意。
2、食欲减退
如果宝宝消化不良,会出现食欲不佳、腹胀和肠鸣音等症状,医生甚至不需要听诊器就可以听到宝宝肚子发出的“呼噜”声。
3、溢奶
宝宝经常会溢奶,孩子会在更大时呕吐。通常不严重,呕吐物有酸味,但精神良好。 呕吐可伴有腹痛。年幼的孩子哭闹不安,年长的孩子会抱怨腹痛。如果腹痛不严重,可以自行缓解。如果腹痛剧烈,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宝宝消化不良吃什么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出现消化不良的时候都是用饮食进行调理的。那当宝宝消化不良的时候,吃什么好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1、胡萝卜汤
功能健脾消食,下气和中。本膳用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尤其就是胡萝卜素A的含量特别多,还会有比较多的维生素B2、叶酸(叶酸食品)等,被称为“平民人参(人参食品)”。其味甘、性平,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等功效,可以用来治小儿脾胃的虚弱所致消化不良。
2、粟米山药粥
功能补脾益气,安神滋阴。本膳用粟米,有补益脾胃、清热安神之功;山药,健脾胃,补气阴,利尿益肾。经常的食用能够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3、小米香菇粥
该粥具有健脾和胃以及助消化的功效,因为该粥中的小米具有健脾胃的功效,而鸡内金则可以有助于消化,并且香菇也是具有健脾胃以及助消化的功效,因此,常吃小米香菇粥可以有效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4、酸牛奶
先将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却后,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边加边搅,使成细颗粒状就好了。酸牛奶易于消化,适用的是胃肠炎的患儿。
5、淡茶水
取红茶少许,用开水冲泡,每日4次,因茶内含咖啡因、鞣酸等,具有兴奋、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作用,对急性的胃肠炎有疗效。
6、脱脂奶
将牛奶煮沸,待冷却以后除去脂肪膜,再煮沸余乳,再冷却以后去脂肪膜,如此反复了3次即可。脱脂奶适用于呕吐、腹泻、痢疾等患儿。
7、苹果
相信相信大家都知道苹果中含有鞣酸以及许多的有机碱物质,具有止泻以及通便的功效。因此当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时候可以吃一些水果有利于排便。
8、西红柿
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甲酸,可保护维生素C,使之在加工烹饪过程不被破坏,增加维生素的利用率。西红柿中还含有一种特殊成分——番茄素,有助于消化、利尿,能协助胃液消化脂肪,番茄素还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可治疗口角炎。
宝宝消化不良食疗方
1、山楂莲子粥
山楂(50克左右)和莲子(20~30克)给宝宝煲粥喝,莲子和粥都要煮得够烂,一起吃下去。对不到1岁的小儿,山药和莲子要尽量碾碎。干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汤调成糊糊来喂养。此粥可温胃健脾,适合脾阳不足的小儿。
2、山楂粥
山楂(20克左右)、米(30克)共煮粥,煮的过程中可加入三两片薄姜。粥成后加些许糖即可。
3、山楂鸡内金
鸡内金3克,山楂、麦芽、神曲、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次服3克,日服3次。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4、白术焦山楂
白术60克,鸡内金30克、焦山楂3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5克,日服3次,开水送下。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宝宝消化不良预防
注意保持好小儿的食欲。因为只有在有食欲的情况下,进食才最为有益。要保持小儿好的食欲,必须注意进食环境不能过于嘈杂,更不能边看电视边进食;注意不要强迫进食或对小儿饮食限制过严;不要饭前吃糖果;避免进食时小儿过于疲惫或精神紧张;食物的色、香、味要有一定吸引力。
喂食不要单一,切不可一直喂养同一种食物。此外均衡营养可以避免偏食问题,最好有荤有素,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
添加辅食应从流质到软质。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烂、细、软,比如,可将青菜切碎,弄烂,做成菜泥。而对于2-3岁的婴幼儿,因为已经有16-20颗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点。
可喂孩子一些米汤、面汤、鸡蛋糕等容易消化的食物。要切实搞好饮食卫生,不要让孩子吃剩饭、剩菜和不清洁的食物,夏天晚上要给孩子盖好肚子,防止受凉。
宝宝消化不良治疗要从饮食上找对策
1、苹果
苹果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其中含有的鞣酸、有机碱等物质具有收敛作用,所含果胶可吸收毒素。对单纯性的轻度腹泻,单吃苹果可止泻。苹果中含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排便,故又有通便作用。
蒸苹果泥的做法:准备一个苹果,切对半,去核。入蒸笼蒸10分钟左右后出锅,用勺子将内部果肉捣烂即可食用。
2、西红柿
孩子如果出现消化不良的话,大人们可以让孩子吃一些西红柿。西红柿是酸性的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帮助胃部快速的消化一些食物。西红柿里面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苹果酸,对于消化的作用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哦!
西红柿鸡蛋汤的做法:准备2个西红柿,2个鸡蛋,少量油和盐。将1个西红柿用刀切成小丁,另一个打成西红柿汁。锅中热油放西红柿丁煸炒,炒至西红柿出红汤后,倒入开水继续用大火煮至汤色变红。将处理好的西红柿汁倒入煮开后的番茄汤。再次煮开后将打好的蛋液螺旋倒入,半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
3、大麦及大麦芽
大麦和大麦芽含有维生素A、B、E和淀粉酶、麦芽糖、葡萄糖、转化糖酶、尿囊素、蛋白质分解酶、脂肪和矿物质等,能够有效治疗消化不良症状。
陈皮大麦饮的做法:准备大麦仁15g,陈皮30g,油和盐各适量。干净砂锅一只,放入适量清水,加入陈皮,煮沸5分钟。加入大麦仁,小火煮五分钟左右,关火,盖上盖子焖一会即可。
4、酸奶
酸奶除含有牛奶的全部营养素外,突出的特点是含有丰富的乳酸,能将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帮助宝宝促进消化。
草莓蜂蜜酸奶的做法:准备酸奶200g,草莓5个,适量蜂蜜。把草莓洗净切成小块,加上酸奶搅拌均匀。最后在草莓酸奶上面撒上蜂蜜即可。
宝宝消化不良食谱 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
1、腹泻。大便一天5—10次,粪便中含少量水分及奶块,有酸臭味。
2、小儿食量减少,腹胀,肠鸣音亢进,偶然有呕吐,但精神尚好。
3、有时会有腹痛,好哭闹。
消化不良治疗护理
1、制胃酸分泌药:适用以上腹痛伴有反酸为主要症状者,可选择碱性制酸剂或酸分泌抑制剂,如西咪替丁等H2受体拮抗药或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药等。
2、胃肠动力药:适用于以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者。多潘立酮为周围性多巴胺受体阻滞药,常用剂量为10mg,3次/d,饭前15min服;西沙必利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用量为5~10mg,3次/d,餐前15~30min服用,疗程2~8周。但西沙必利可致腹鸣、稀便或腹泻、腹痛和心肌QT间期延长等副作用,故现已较少应用,心脏病人更应慎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为中枢性及周围性多巴胺受体阻滞药,因长期服用锥体外系副作用大,故现已少用或不用。近年来新的促胃肠动力剂,如莫沙必利、依托比利等也可选用,莫沙必利常用剂量为每次5mg,3次/d,于餐前1/2h服用。对疗效不佳者,抑制胃酸分泌药和促胃肠动力药可轮换用或合用。
3、H.pylori治疗:对小部分FD伴有H.pylori感染的患者应加用杀灭H.pylori药物,一般采用二联或三联药物疗法。
4、抑郁药: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明显焦虑、紧张、抑郁等症状者可试用抗抑郁药,但起效较慢。常用药有二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25mg,2~3次/d;具有抗5-羟色胺作用的抗抑郁药,如氟西汀20mg,1次/d等,宜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药物副作用。
5、其他:可用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凝胶、铋剂、硫糖铝、麦滋林-S等。
儿童消化不良怎么按摩 宝宝消化不良按摩穴位解析
宝宝消化不良治疗以温补脾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为主。中脘健脾养胃,降逆利水;天枢消食导滞,祛风止痛;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足三里通络导滞;上巨虚通经活络调肠胃。诸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消化不良。
宝宝消化不良症状
1、口臭。
乳食积滞于胃脘,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爸妈会发现宝宝在晨起或打嗝时有很重的口臭,这就是有消化不良的迹象了,爸妈要引起注意。
2、食欲减退。
宝宝消化不良,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肠鸣音亢进的症状,医生甚至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宝宝肚子发出的“咕噜”叫声。
3、溢奶。
宝宝会经常溢奶,孩子大点则会呕吐。呕吐物有酸味但精神尚好,情况不严重不用担心。呕吐时会伴有腹痛,年龄较小的宝宝表现为哭闹不安,大孩子则会诉说腹痛。腹痛不剧烈者,可自行缓解。若宝宝一直哭闹不止,一定要及时就医。
4、腹泻。
大便一天5—10次,粪便中含少量水分及奶块,有酸臭味;稍大的小儿大便恶臭,伴有食物残渣排出。
5、夜卧不宁。
孩子会有烦燥、啼哭、手心热、夜卧不宁,甚至会出现低烧的情况,睡觉时会踢被子,刚入睡时头汗多,为饮食过多积滞肠胃而产生内热,睡得不安宁。
宝宝消化不良症状
1、腹泻
消化不良分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的表现是一天腹泻10次以下,大便黄色或带绿色,水分不多。中毒性消化不良病情较严重,宝宝可能会每天排便10次左右,大便常呈水状或呈蛋花汤状。
2、大便恶臭扑鼻
如果宝宝大便味道很臭,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如果便便泡沫多,有灰白色的皂块样物,呈奶油状,表示脂肪消化不良,应减少油脂类食物;便便带腐败性酸味,泡沫多,说明糖类或淀粉类过多导致消化不良;便便臭味明显,不成形,说明蛋白质过多导致消化不良,这个时候就应当减少奶量。
3、口臭
妈妈们注意了,当你发现某天早晨起床后,宝宝的口气不清新,甚至是口臭难闻,那么说明宝宝可能消化不良了。有这种现象时,可减食或停食一顿,让宝宝的肠胃功能慢慢恢复。
4、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不吃饭也是婴儿消化不良最为重要的表征之一,当宝宝突然食欲减退、拒食或食不香甜,这个时候妈咪要意识到宝宝可能是消化不良了。
5、夜哭多汗
正如俗话说“若要宝宝安,常常几分饥和寒”,“胃不和则夜不安”,当宝宝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添加辅食后,要注意晚餐不能过饱,吃太多宝宝也会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