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注意事项
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注意事项
1.定期复检,在医院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之后,一定定期回去医院进行检查甲状腺的功能状况,如果出现什么异常医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
2.饮食规律,缺碘地区的人患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几率是比较大的,所以缺碘地区的患者应该格外需要注意饮食规律,保证能够摄入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3.多休息,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来休养,最好能够卧床休息几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补充体力。毕竟治疗期间身体损耗的精力比较多,人处在一个比较虚弱的状态,静养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结节性甲状腺肿从何而来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机制与病因目前仍不明了,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遗传、放射、免疫、地理环境因素、致甲状腺肿因素、碘缺乏、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刺激所致。
致甲状腺肿物质包括某些食物、药物、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环境污染等;碘缺乏地区有甲状腺肿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放射性损伤可以致癌,但应用131Ⅰ治疗后数十年经验与统计证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不是致癌,而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尤其是远期功能低下。在某些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GA及TMA检测中发现有54.7%的阳性率,单结节阳性率为16.9%。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有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导致甲状腺肿代偿性增生过度。环境中缺少硒、氟、钙、氯及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等。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甲状腺良性滤泡性结节如何治疗
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实际上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发病率很高,有报道可达人群的4%。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缺碘或相对缺碘以及致甲状腺肿物质的环境中,引起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病程较长后,滤泡上皮由普遍性增生转变为局灶性增生,部分区域则出现退行性变,最后由于长期的增生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腺体内出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结节。实际上是单纯性甲状腺肿自然演变的一种晚期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部分结节可出现功能自主性,称为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称Plummer病。有些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可以形成胚胎性腺瘤或乳头状腺瘤,也可形成甲状腺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实际上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发病率很高,有报道可达人群的4%。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缺碘或相对缺碘以及致甲状腺肿物质的环境中,引起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病程较长后,滤泡上皮由普遍性增生转变为局灶性增生,部分区域则出现退行性变,最后由于长期的增生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腺体内出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结节。实际上是单纯性甲状腺肿自然演变的一种晚期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部分结节可出现功能自主性,称为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称Plummer病。有些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可以形成胚胎性腺瘤或乳头状腺瘤,也可形成甲状腺癌。
一般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无论是单结节及多发性结节,如果是温结节或冷结节都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治疗后肿大结节缩小者可继续使用至完全消失,治疗后结节不消失者,应采用切除甲状腺结节治疗,治疗期间应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对热结节有功能自主性者也应采取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也要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
临床上有切除甲状腺腺瘤10余年者,仍然复发,可再次手术治疗。冷结节中少数为甲状腺发育不全,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4~6个月,如结节缩小,可免于手术治疗,如结节不缩小,反而增长迅速,累及周围组织,应考虑为恶性癌肿,争取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往往彻底清扫,术后经常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必须以甲状腺激素终身替代治疗。并有防止复发的可能性。
有人主张不论结节性质如何,年龄与性别如何,甲状腺结节均有恶性结节的可能,发病率为5%~20%,所以主张应以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主,尤其是冷结节患者应尽早手术,避免他处转移。
结节性甲状腺腺肿术后怎么护理
什么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是指散发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
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高达总人数的4%,因此很多患者都非常关心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吗这个问题的答案。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不严重,但病程较长,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长期缺点,引起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结节性甲状腺肿症状有哪些?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吗这个问题困扰着发病群体。此病发病人群多为女性,年龄一般超过30岁。每个患者病情不一样,甲状腺肿大程度也不一样,经检查,甲状腺肿结节境界不清,结节质软或稍硬,光滑,无触痛,甲状腺表现不规则或呈分叶状。
随着病情发展,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
结节性甲状腺肿如何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胀严重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治疗效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可以尝试服用甲状腺制剂进行治疗,服用4-6个月后病情会有所缓解,结节会缩小,病人可继续根据医生指导服用药物。
如果此方法无效,医生会建议病人采用手术治疗,切除甲状腺结节,切除后,患者可以正常生活。
通过这两种治疗方法,我们可以知道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不严重,患者可以放心治疗。
如何预防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病的发生多与情志失调有密切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明显减少甲状腺病的发生。过度劳累会加重甲状腺的负担,降低人体免疫力。
长此以往甲状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化学刺激或病菌病毒侵犯时,就容易发生病变。
饮食中的碘元素对甲状腺的影响最大,摄碘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甲状腺病变。碘的缺乏是引发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高原、山区人群的日常饮食往往含碘不足,应以碘化食盐煮菜,沿海地区人群则应控制碘的摄入。
除此之外,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会使身体新陈代谢率提高,所以每天可增加所需的热量;可以增加蛋白质的量,如肉类、蛋、牛奶等;因为热量提高,所以维生素b群需求也增加,要注意补充;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香烟、酒、务必忌海物(海带都不可以吃)、辣椒甲状腺结节对人的伤害很大。
因此,我们知道,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是预防甲状腺病的有效方法。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饮食上的习惯:一定要控制碘的食用量,自己把握不准,可以咨询就近医生。总之,对于该病,如果及早治疗是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的。
甲状腺肿如何治疗
单纯性甲状腺肿治疗方法:
1、早期轻度肿大者,每日刚R碘化钾10~30mg或复方碘液3-5滴,经3—6个月治疗,多数患者可痊愈。中度以上肿大者,每日口服甲状腺片①-120mg,服用6-12个月可使甲状腺缩小.半数可愈。甲状腺素治疗不仅可纠正甲状腺功能不足,并且可抑制TSH,使甲状腺缩小,多发结节可稍减少,但很难消失。
2、有压迫症状者应考虑手术。青春期轻度甲状腺肿常属生理性,不需治疗。
3、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应进行饮水碘化,或食用1:10000的加碘食盐,或肌注碘油2.5ml,可以保证5年内对碘的需要量。
单纯性甲状腺肿预防方法:
1、对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居民需做集体性预防处理,在缺碘区,以碘化食盐最为有效方便,浓度一般采用1:10000,碘油肌注适用于婴幼儿,肌注后可形成碘库,吸收极慢,效果优于碘化食盐,<1岁者,用125mg(含碘量),1~4岁250mg,5~9岁750mg,>10岁1000mg。
2、40岁以上特别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避免食太多含碘物质,以免发生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散发性高碘性甲状腺肿,尽量避免应用碘剂或减少其用量进行密切观察与随访,对孕妇用碘也应注意,避免新生儿患高碘性甲状腺肿,甚至窒息死亡,对地方性高碘性甲状腺肿应对水源及食物进行过滤吸附,降低碘量。
甲状腺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病因和饮食性甲状腺肿的碘缺乏(山区)和在某些情况下(如怀孕,生长发育期)的碘的需求增加。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一般颈部可以发现肿大的甲状腺,B超也可以证实甲状腺肿大,但甲状腺内没有结节。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这和甲亢和桥本氏甲状腺炎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可以区别。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不需手术治疗,只需补充甲状腺素制剂治疗即可。一般服药一段时间后肿大的甲状腺会自行消退。目前,国内使用的甲状腺素制剂主要为两种,一种是甲状腺素片,40mg/粒;一种是左甲状腺素纳片(如优甲乐和雷替斯),50ug/粒或100ug/粒。甲状腺素片是从猪的甲状腺内提取的动物制剂,比较粗糙,纯度不是很高;左甲状腺素片是人工合成的制剂,纯度比较高。
结节性甲状腺肿
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其病因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内分泌紊乱、高碘饮食、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放射线接触史等有关。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一般通过体检或发现其颈部肿块治疗。检查身体能感受到超过1cm以上的结节,软或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有吞咽。在正常范围内检查甲状腺功能指标。
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形态正常或肿大,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可有单个或多个结节。这些结节可为囊性、混合性或实质性;呈椭圆形。结节的周边可有声晕。形态或可不规则;边界或可不清楚;血供或可丰富;实质性结节可出现后方伴声影的粗大钙化,但一般不伴有微小钙化。
结节性甲状腺肿如果要治愈,只有手术治疗,但并不是所有的结节性甲状腺肿都需要手术治疗。一般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结节至少超过20mm或怀疑恶性或出现压迫情况或位于胸骨后或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影响美观、工作和生活者才考虑手术。如果未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每隔半年B超随访即可。药物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不好。
甲状腺腺瘤需与那些疾病鉴别
1.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主要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相鉴别。后者虽有单发结节但甲状腺多呈普遍肿大,在此情况下易于鉴别。一般来说,腺瘤的单发结节长期间仍属单发,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长期病程之后多成为多发结节。另外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多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非流行地区多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在病理上,甲状腺腺瘤的单发结节有完整包膜,界限清楚。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无完整包膜,界限也不清楚。
2.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还应与甲状腺癌相鉴别,后者可表现为甲状腺质硬结节,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颈淋巴结肿大,并可伴有声嘶、霍纳氏综合征等。
甲状腺肿大结节是怎么回事
一、产生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原因
多数是在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基础上,由于病情反复进展,导致滤泡上皮由弥漫性增生转变为局灶性增生,部分区域则出现退行性变,最后由于长期的增生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腺体内出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结节。
其病变实际上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晚期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中5%~8%可出现毒性症状,即Plummer病或称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有些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可以形成胚胎性腺瘤或乳头状腺癌,也可形成甲状腺癌。
二、如何治疗
一般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无论是单结节及多发性结节,如果是温结节或冷结节都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
治疗后肿大结节缩小者可继续使用至完全消失,治疗后结节不消失者,应采用切除甲状腺结节治疗,治疗期间应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对热结节有功能自主性者也应采取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也要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
甲亢的种类有哪些 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又称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性甲亢、结节性甲亢、Plummer病,是一种在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基础上发生的甲亢,通常发生于原来已有多年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一般在40岁以上出现甲亢症状,较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年龄为大.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
甲状腺腺瘤如何鉴别诊断
1.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主要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相鉴别。后者虽有单发结节但甲状腺多呈普遍肿大,在此情况下易于鉴别。一般来说腺瘤的单发结节长期间仍属单发,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长期病程之后多成为多发结节。另外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多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非流行地区多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在病理上,甲状腺腺腺瘤的单发结节有完整包膜,界限清楚。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无完整包膜,界限也不清楚。
2.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还应与甲状腺癌相鉴别,后者可表现为甲状腺质硬结节,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颈淋巴结肿大,并可伴有声嘶、霍纳综合征等。
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吗
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是指散发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高达总人数的4%,因此很多患者都非常关心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吗这个问题的答案。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不严重,但病程较长,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长期缺点,引起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吗这个问题困扰着发病群体。此病发病人群多为女性,年龄一般超过30岁。每个患者病情不一样,甲状腺肿大程度也不一样,经检查,甲状腺肿结节境界不清,结节质软或稍硬,光滑,无触痛,甲状腺表现不规则或呈分叶状。随着病情发展,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
结节性甲状腺胀严重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治疗效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可以尝试服用甲状腺制剂进行治疗,服用4-6个月后病情会有所缓解,结节会缩小,病人可继续根据医生指导服用药物。如果此方法无效,医生会建议病人采用手术治疗,切除甲状腺结节,切除后,患者可以正常生活。通过这两种治疗方法,我们可以知道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不严重,患者可以放心治疗。
甲状腺肿大的病因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原因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很可能系多因素所致,如遗传、放射、免疫、地理环境因素、致甲状腺肿因素、碘缺乏、化学物质刺激及内分泌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刺激所致。致甲状腺肿物质包括某些食物、药物、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环境污染等;碘缺乏地区有甲状腺肿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放射性损伤可以致癌,但应用131Ⅰ治疗后数十年经验与统计证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不是致癌,而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尤其是远期功能低下。在某些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GA及TMA检测中发现有54.7%的阳性率,单结节阳性率为16.9%。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有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导致甲状腺肿代偿性增生过度。环境中缺少硒、氟、钙、氯及镁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等。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仍不确切,有待研究。
(二)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
近年来涉及甲状腺组织新生物肿瘤基因突变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触发因子-促进因子”理论,系由于甲状腺本身在致甲状腺肿物质与放射性损伤或致癌物质促进下,引起患者甲状腺组织细胞内DNA性质变化,促使TSH或其他免疫球蛋白物质基因突变,不断发展变化,可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甚至癌变。早期未发生自主性功能变化以前,经过治疗可获良效,增生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消退,晚期由于自主性功能结节形成或发生其他变化,则用药物治疗难以取效,必须手术切除结节为宜。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多由弥漫性甲状腺肿演变而成,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在诊断是需要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Graves病等做鉴别诊断。下面详细介绍。
1、甲状腺腺瘤:尤其是与多发性腺瘤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甲状腺肿大呈分叶状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界不清,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呈对称性缩小。多发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大不对称,可触及多个孤立性结节,如合并单纯性甲状腺肿,腺瘤结节边界亦较清楚,质地较周围组织略坚韧,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组织缩小,结节更加突出。
2、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Graves病鉴别:前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多见,年龄一般较大,多在40岁以上,常在出现结节多年后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较轻而不典型。Graves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两侧甲状腺弥漫肿大,眼球突出,手指震颤,甲状腺局部可触及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甲状腺扫描发现一个或数个“热结节”。
3、甲状腺囊肿: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B超检查为囊性结节。细针穿刺明确诊断。
生活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是什么意思
结节性甲状腺肿,多数有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史,至晚期则多形成多发结节。发病率较高。
一般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无论是单结节及多发性结节,如果是温结节或冷结节都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给甲状腺粉(片),每天分为1~2次口服。或用左甲状腺素钠(L-T4)片,每天1~2次即可。治疗后肿大结节缩小者可继续使用至完全消失,治疗后结节不消失者,应采用切除甲状腺结节治疗,治疗期间应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对热结节有功能自主性者也应采取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也要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
冷结节中少数为甲状腺发育不全,可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4~6个月,如结节缩小,可免于手术治疗,如结节不缩小,反而增长迅速,累及周围组织,应考虑为恶性癌肿,争取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往往彻底清扫,术后经常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必须以甲状腺激素终身替代治疗。
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有内分泌功能,临床上称结节性甲亢,有的无内分泌功能即为一般结节性甲肿,有的功能减退,应考虑为甲状腺肿瘤的可能。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诊断不难,病史较长,多无压迫症状,一般临床表现正常,试用甲状腺制剂治疗时其甲状腺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最后诊断应依靠病理检查才能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