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第几天最危险
手足口病第几天最危险
发病的第1-5天都要引起重视,比较危险。
手足口病的发病急,只要一开始发病了,普通患者就会出现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 在疱疹或溃疡的症状,在这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监护工作,因为一些手足口病的重症症状,比如说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肺功能衰竭等引起的脑膜炎、脑炎、脑脊 髓炎、肺水肿、惊厥、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等症状,都是在这几天内发生的,度过了这段时间就比较安全了。
手足口病好转标志
1.退烧
手足口病患者首先会经历较长时间的发烧,发烧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护理,避免因发烧而出现并发症,在退烧之后,手足口病的危险性就会减弱很多,标志着逐渐开始好转了。
2.疱疹消退
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等,令患者非常痛苦,而如果这些疱疹开始萎缩、消退、干燥脱皮,则说明手足口病快要好了。
3.食欲增加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之后,由于发烧、口腔中长水疱等原因,食欲下降很明显,而宝宝的食欲慢慢增加了,则说明疾病快好了。
手足口没发烧会传染吗 手足口没发烧要住院吗
一般不需要住院。
手足口病的住院要求是根据宝宝的病症轻重决定的,如果宝宝手足口病病症轻微的情况下,一般无须打针、住院吃药就能自愈,但若是病症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住院治疗,而手足口病没发烧的情况下,一般说明其症状比较轻微,不需要住院。
1、看症状
在发病后的1—5天内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惊厥、面色发白、心率增快或减慢等症状。
2、看精神状态
若是手足口病是重症的情况下,那么患者多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等,甚至面色苍灰、身体冒冷汗,看起来精神状态很不好。
3、看患者年龄
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越小,其危险性越大。一般来说,6个月—2岁是高危人群,而死亡的高峰也在这个年龄段。3岁以上是低危人群,没有危险性。据国内病例观察,3岁以上手足口病患儿尚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4、看病毒类型
手足口病有两类病毒,一类是柯萨奇病毒,一类是肠道病毒71型(EV71)。而感染柯萨奇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而EV71病毒比较凶险,有些从发病到死亡甚至只有1、2天的时间。因此若是感染了EV71病毒的话,就赶紧住院治疗。
手足口怎么鉴别轻重症 第4招:看患者年龄
3岁以上手足口病的低危人群,96%以上的患者多是轻微病症,而且病情基本没有危险性。据国内病例观察,3岁以上手足口病患儿尚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越小,其危险性越大。一般来说,6个月—2岁是高危人群,而死亡的高峰也在这个年龄段。
手足口病真的这么可怕吗
由于近年来媒体对手足口病进行了广泛的报导,特别是死亡的病例,令家长们对此病谈虎色变,手足口病真的这么可怕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手足口病有进一步的了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这些病毒感染后的表现相似,都会出现手、足水疱疹和口腔溃疡,所以统称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最大的特征是传染性强,通常只感染儿童,成人少见。所以幼儿园、学校等孩子聚集的地方老师们警惕性都很高,此病流行期间每天对入学的孩子进行检查。
手足口病可分为轻、中、重三型,其中轻型病人占80%以上,这类患儿无任何危险,口服抗病毒的中成药一周内就可痊愈。
中型的患儿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转成重型,但也不一定要住院治疗,可在门诊输液治疗,三天内通常会退热明显好转。
重型病人极少,不到万分之一,但会引起严重的心肌炎,有生命危险,必须住院治疗。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及时到医院就诊,只要医生确定孩子不是重型的,就可在门诊安心治疗,一周内必可痊愈。此外,就是要注意和家里的其他孩子隔离,防止传染。
手足口病的孩子饮食要清淡,忌食煎炸等上火的食物以及中医认为热毒的食品,多喝水,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得手足口病要住院吗
根据以下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住院。
1、看症状
(1)不要住院的情况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的轻微病症无须住院。
(2)要住院的情况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的1—5天内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惊厥、面色发白、心率增快或减慢等症状。尤其是发高烧,温度超过38.5度的情况,很可能说明患者病情已经往重症方向发展了,家长需警惕,需及时送医治疗,必要时需要住院。
2、看精神状态
(1)不要住院的情况
手足口病患者在病症轻微的情况下,身上只是长有疹子,而这些疹子不痛、不痒,除了口里的口腔溃疡有些痛以外,患者基本上疼痛较少,精神状态也还是可以的,不需要住院观察治疗。
(2)要住院的情况
若是手足口病是重症的情况下,那么患者多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等,甚至面色苍灰、身体冒冷汗,看起来精神状态很不好,需要住院留观,以备及时抢救病情。
3、看患者年龄
(1)不要住院的情况
3岁以上手足口病的低危人群,96%以上的患者多是轻微病症,而且病情基本没有危险性。据国内病例观察,3岁以上手足口病患儿尚没有出现死亡病例,这类人群通常只需在家对症护理即可。
(2)要住院的情况
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越小,其危险性越大。一般来说,6个月—2岁是高危人群,而死亡的高峰也在这个年龄段,若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感染了手足口病,没有接种过手足口病疫苗的,建议尽早住院留观。
4、看病毒类型
(1)不要住院的情况
根据临床上的患者来看,手足口病的患者多是这两类病毒引起的,一类是柯萨奇病毒,一类是肠道病毒71型(EV71)。而感染柯萨奇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多表现病症轻微,一般无须住院,即可在1周左右自愈。
(2)要住院的情况
而若是感染了EV71病毒的就比较凶险,很多患者有些从发病到死亡甚至只有1、2天的时间。因此若是感染了EV71病毒的话,一般就是重症患者了,这类病人要赶紧住院治疗。
5、看是否接种过疫苗
(1)不要住院的情况
如手足口病患者曾经接种过手足口病疫苗的,那么基本就不会感染因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也就表示患者病情不严重,无需住院。
(2)要住院的情况
如手足口病患者之前没有接种过手足口病疫苗,那么很可能感染的就是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此时需要及时做血清检查,判断是不是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然后再决定是否住院。
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
您了解手足口病吗?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呢?手足口病常常困扰着我们身边的人们,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烦恼,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手足口病出现之后要积极诊断,积极治疗,以免手足口病的病情加重而给人们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很多人对手足口病并不是十分了解,不知道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可表现为在口腔和咽部出现疹子。手足口病比较容易出现在小儿身上,患儿可自觉口腔和嗓子疼痛,因此要做好护理。
手足口病的患儿在饮食上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流食,如粥、牛奶、米粉等,患儿还应多喝水。手足口病患者也要做好皮肤的护理,不要搔抓皮疹。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手足口病的护理知识,您了解了吗?祝您健康
手足口怎么判断已经减轻自愈了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吗
有必要打。
手足口病通常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而且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虽然说大多数都是轻症,但是一旦出现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那就比较危险了,因此给宝宝打手足口病疫苗就非常重要了。
建议在每年3月之前,给未得手足口病的6月龄至5岁儿童打疫苗。
手足口病会复发吗 再得手足口病危险吗
一般手足口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即便再得手足口病,只要护理好了并不会太过危险。
但是有一种手足口病是例外的,EV71的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较为凶险,且有致死案例。但是这种危险性高的手足口病是存在疫苗的,实在担心自己孩子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