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 婴幼儿腹泻推拿注意事项

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 婴幼儿腹泻推拿注意事项

如患儿腹泻的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小便极少或无尿,眼眶凹陷,呕吐频繁,饮食难进,精神萎靡等症时,宜抓紧时机,配合中西药物进行治疗。

小儿推拿止腹泻

时值夏季,婴幼儿腹泻明显增多。从中医角度来看,婴幼儿,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婴儿出现腹泻多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对父母来说,小儿推拿是种操作简单、治疗方便的选择。

在此介绍马娅给女儿采用的按摩治疗方式——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是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手法有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等四种。

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见图1)。先逆时针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摩一分钟。

注意事项:

①摩腹速度宜慢,约两秒钟一圈,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宜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以顺气止呕。

②动作沉稳,即摩腹时能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速度均匀,不要时快时慢。

揉脐:用食、中、无名三指的指端螺纹面在脐部按揉,力量稍重(三指按于肚脐,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约1~2分钟。注意揉按时力量不要太重,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的进行。

揉龟尾:龟尾位于背部尾骨端,用中指在龟尾穴处按揉,力度同揉脐,约2~3分钟(见图2)。揉按时力量可比揉脐稍大些,若患儿感觉不适而哭闹,可减轻揉按之力。

推上七节骨:七节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节,从龟尾向上数七节即是。用食中二指从龟尾穴沿七节骨向上推擦,动作轻快,每分钟100次左右,约推擦100~300次(见图3)。行推擦手法前,一定要在局部涂抹介质,如润滑油、爽身粉等,以免擦破小儿的幼嫩皮肤。

上述方法,可反复交替进行,每次治疗总时间约20分钟。一般每日按摩1~2次,腹泻较重者可每日3~4次。期间应给患儿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应少食多餐。若患儿腹泻十分严重,大便为青绿色,多由外源性感染所致,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小儿推拿腹泻手法图 小儿腹泻推拿手法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功效: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处方: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功效: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理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推拿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揉板门,清大肠,摩腹,揉中脘, 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功效: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理肠止泻。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推拿功效:补脾经,补大肠以健脾益气,固肠实便,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以温阳补中,配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阳止泻。

儿童泄泻怎么办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揉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揉天枢,揉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脾虚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方法: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推拿功效:补脾经,补大肠以补脾益气止泻;推三关,摩腹,揉脐以温中散寒,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理肠止泻;捏脊以补中益气。

辨证加减:损及肾阳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久泻不止而脱肛者加揉百会;腹胀者加运内八卦,分腹阴阳。

小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腹泻主要表现

大多数患儿有受凉或者饮食不洁的病史,表现为腹泻、便溏,大便一日一次一生,可伴有腹痛。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精神疲软的症状。

婴幼儿腹泻按摩方法 婴幼儿腹泻怎么如何防护

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适时断乳。

2、要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宜新鲜、煮熟,食具要清洁、消毒。室内要保持清洁,空气流畅,注意环境卫生。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随天气变化增添衣服,避免过热、过凉,注意寒暖调摄。

4、腹泻患儿宜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进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吐泻严重者须适当禁食,并根据病情好转情况逐渐增加饮食量,

5、对腹泻量多、次数频繁或泻下无度的患儿及精神萎靡、囟门]凹陷、口唇樱红等患儿,宜急送医院诊治。

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 婴幼儿伤食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擦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小儿腹泻可用推揉法治疗

夏季高发的婴幼儿腹泻病,成为困扰年轻父母的烦心事。严重的病毒感染性腹泻,由于身体内的大量液体排出,使患儿出现面色苍白、虚脱等脱水症状。大量应用抗生素和补充液体,破坏了肠道内的正常菌落群,易引起婴幼儿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到生长和发育。

中医认为,5岁以内的幼儿比成人多100多个穴位,而且都是儿童特有的穴位,敏感性特别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穴位会渐渐退化。因此,实施推拿治疗对婴幼儿效果异常明显。专业推拿医师只需要在宝宝的小手上、背部选择适宜的穴位,对各个穴位进行轻柔的“推、捏、拿”等手法,同时对于穴位进行配合运用,不仅具有健脾止泻的作用,同时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疗,还能够激发起孩子原有的抗病免疫能力,调整体内平衡。

施行“推揉法”治疗腹泻,一般每次15分钟,5次为一个疗程,可达到胃肠道保健作用。经过3至5次推拿治疗后,多数可治愈。此外,医生提醒,为防止幼儿腹泻,应该尽可能提倡母乳喂养;同时,增添辅食不宜太快、品种也不宜太多,喂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另外天气变化时,应避免受凉。

总之,孩子腹泻时要及时治疗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给孩子治疗,这样就可以及时帮助孩子治愈的,让孩子健康成长。

婴儿腹泻推拿管用吗 婴儿腹泻推拿注意事项

急性腹泻患儿,除了推拿之外,应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以防气阴耗损过度,导致阴竭阳脱之危症。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婴幼儿湿热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利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配擦龟尾以理肠止泻。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湿热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利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配擦龟尾以理肠止泻。

伤食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擦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脾虚泻推拿手法

主证: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缺乏,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淡苔薄,脉濡;若腹泻日久不愈,进而损及肾阳,症见面色㿠白,大便水样,次数频多,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软弱无力;甚者出现腹泻不止,完谷不化,四肢逆冷,脉微欲绝,昏不识人等津竭阳脱之症。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固肠实便;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温阳补中;配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阳止泻。

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腹胀加运内八卦,久泻不止加揉百会。

婴儿便秘推拿手法 婴儿便秘日常保健

1.注意饮食调节,多给孩子喂食蔬菜,训练孩子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2.如果婴儿腹泻推拿较长时间无明显好转,应做进一步检查,就医治疗。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湿热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方法: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清大肠,清小肠,按揉天枢,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功效: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以清中焦湿热;清小肠以清热利尿除湿;清大肠,按揉天枢以清利湿热积滞;揉龟尾,按揉足三里以调中理肠止泻。

辨证加减:热重者加清天河水。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腹泻 婴幼儿腹泻会带来什么危害

生活中要注意宝宝的健康状况,尤其是不当饮食造成的婴幼儿腹泻。造成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其实是有很多的,家长朋友需要引起重视。生活中如何预防婴幼儿腹泻,腹泻对婴幼儿有什么危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婴幼儿腹泻自测 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大多是中度发烧(38。5℃左右)。这常见于由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同时,患儿还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等表现。 预防婴儿腹泻 1.母乳喂养的小儿,应避免在夏天断奶,以减少腹泻。

大人腹泻按摩哪里 成人腹泻推拿手法

成人腹泻推拿以健脾和胃,温补脾肾,舒肝健脾为原则。推拿手法如下: 1.患者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较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慢向下至关元穴推拿。往返5-6遍,配合按揉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穴,每穴约1分钟。 2.同上体位,在腹部用摩法逆时针方向治疗,时间约10分钟。 3.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由背部两侧膀胱经脾俞至大肠俞节段往返推拿5-6遍。 4.同上体位,用按揉法在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穴治疗,每穴约1分钟;用擦法在八髎,长强部推拿,以透热为度;最后用指揉法按揉两侧足三里,

婴幼儿腹泻的饮食 婴幼儿腹泻的5大原则

很多家长朋友对婴幼儿腹泻的饮食原则并不了解,所以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加重,给孩子带去更大的伤害。 一宜 喂哺母奶的婴幼儿应持续喂哺母奶,千万不要因为平常喂食母奶的大便比较稀水,而在宝宝腹泻时不敢再续喂母奶。 基本上,母乳的吸收率很好,加上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是宝宝腹泻时好的食物。 二宜“半奶”喂食 喂食婴儿配方奶的宝宝,可暂时提供半奶喂食,所谓“半奶”是“全奶”的一半浓度,也就是依正常水量给予双倍,或水量一定而奶粉量减半。 不过这样的牛奶浓度不宜持续太久,腹泻症状改善后,应渐渐调回正常浓度,以免肠道营养不足

宝宝腹泻推拿有用吗 脾肾阳虚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久泄不止,下利清谷,澄沏清冷,四肢厥冷,形寒蜷卧,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萎弱,指纹淡。 治法:温补脾肾,壮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肾水,补肾顶,补脾土,板门推向横纹,推三关,揉外劳,揉神阙,输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百会,揉一窝风,利小肠,揉二人上马,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推拿功效:补肾水与肾顶以温补肾阳,三关用于虚寒最宜,神阙能温阳散寒;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百会可升阳举陷;一窝风,二人上马功在温利寒湿;运土入水,补大肠,揉龟尾,上推七节起到固肠止泻的作用。

婴儿腹泻推拿管用吗 伤食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健脾。 推拿方法:清补脾经,清大肠,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揉龟尾,揉板门,摩腹。 推拿功效:清补脾经,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揉中脘以和胃健脾,消食导滞;清大肠,揉天枢以清利积滞,揉龟尾可理肠止泻。

婴儿腹泻推拿管用吗 寒湿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方法:推三关,揉外劳宫,补大肠,补脾经,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功效:推三关,揉外劳宫,补脾经,补大肠以温阳散寒;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中调肠止泻;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化湿。 辨证加减:腹痛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婴儿腹泻的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寒湿所侵,湿困脾阳,脾失健运,饥饱无度,脾胃受伤,运化失职,升降失司,清浊不分而成腹泻。 2.内伤乳食:乳食不当,或过食生冷,油腻,或饥饱无度,脾胃受伤,运化失司,不能腐熟水谷而成腹泻。 3.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迁延不愈,而致脾胃虚弱,水谷不化,水湿滞留,而成腹泻。

宝宝腹泻推拿有用吗 寒湿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泻下清稀如水,色白不臭,肠中鸣响,腹痛而啼,面唇淡白,神萎蜷卧,口不渴饮,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指纹淡红。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方法:补脾土,板门推向横纹,揉一窝风,揉神阙,揉外劳,利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上推七节,揉龟尾,摩腹,揉脐。 推拿功效:板门推向横纹长于止泻,能升提,一窝风和神阙能温中散寒,顺运内八卦有调畅气机的作用;揉龟尾,上推七节,摩腹,揉脐乃止泻四大手法,可用于一切腹泻之症。

宝宝腹泻推拿按摩手法图解 湿热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泻下黄糜垢腻,稠粘臭秽,或有黏涎,窘迫不爽,日泻数次,甚则十余次,午后发热,口干不饮,食少,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止泻。 推拿方法:清脾土,清胃经,横纹推向板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 推拿功效:清天河水,推六腑,清小肠,清脾土以清利脾胃湿热,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能调气通滞;运土入水有以土制水之意,以利水湿,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能引湿热下行,湿热既去则泻自止。

婴幼儿腹泻预防

1、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最重要,应避免夏季断奶。 2、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3、母乳和人工喂养都应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和其他食物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口服。 5、夏季炎热时避免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夏季要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 6、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 7、感染性腹泻,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