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不一定就是老花眼
眼花不一定就是老花眼
湖南的季先生今年46岁,近一年多来总是觉得有点头晕眼花,视物重影。上了点岁数的人有点头晕眼花算是正常现象,这事老季也就没往心里去。可渐渐这眼花的越来越厉害,也不能干挺着,所以就买了副眼镜。可带上眼镜没多久就感觉这眼镜不合适了,眼睛花的是越来越厉害。
无奈之下老季去了眼科验光,到了眼科一查,发现不仅仅是老花眼那么简单。除了老花眼视远如常、近则模糊的屈光不正存在外,还有因外展神经受损导致的眼外直肌麻痹,进而出现了复视的情况。这种因斜视产生的复视单纯靠老花镜是无法纠正的。而季先生的外展 神经为何会受损眼科医生还是建议他去神经内科检查。
神内的医生建议先常规查个头部CT。CT片子出来了,提示鼻咽部有一可疑肿物。医生怀疑是肿物压迫颅底,导致外展神经受损。神内医生建议季先生去耳鼻喉做进一步检查。到了耳鼻喉科,医生看了看CT片子,简单问了两句,便明白了。医生解释说,季先生除了复视之外,尚有头晕耳鸣症状。这些症状虽没有特异性,但提示很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
纤维鼻镜检查后,真相大白,季先生的复视就是由鼻咽癌肿导致。鼻咽癌早期最先出现的症状多是头疼、鼻塞、耳鸣、血涕。而本案中患者无最明显的血涕症状出现,反而伴随头痛出现的是复视这个叫少见的症状。因此造成了诊断的复杂与波折。好在季先生的癌肿发展较缓慢,在接受了放射治疗后,身体状况稳定,遂出院。半年后随访,并未复发。
眼睛老花可以手术吗
1、眼睛老花可以手术吗
我国首份针对五大重点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南京的老花眼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重点城市50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达81%的人群正在经受老花眼的困扰,而仅有4%的人知道老花眼可以通过手术根治。
老花眼患者不作为或者敷衍应对的关键原因在于很多人存在认知空白,错误地认为老花眼无法治疗,只能任由其不断恶化,而对于老花眼可以通过手术根治缺乏认知。德国和丹麦屈光手术的开拓者约根森博士指出老花眼并非“不治之症”,目前国际最新的飞秒激光结合多焦点晶体置换术已经能够彻底解决老花眼患者的困扰。
飞秒激光结合多焦点晶体置换术就是通过飞秒激光先将老化的自然晶体分解取出,再置换入为每个患者度“眼”定制的多焦点人工晶体。高精度、高质量的多焦点人工晶体能使不同距离的光源全部聚焦在视网膜上,不仅能够彻底解决老花眼问题,也能同时解决近视、散光、远视、白内障等其他眼科问题。
2、什么是老花眼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3、老花眼的检查
对于任何老视者,验光的第一步就是作远距屈光不正的检测,即进行规范的验光程序准确的屈光不正的验光和矫配基础,才是老视验配成功的开端,因此,验配医师必须建立这个观念,并首先熟练规范的验光程序。
准确验光并完全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近附加的测量要在屈光完全矫正状况下择定标准工作距离,两眼同时视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时选择合适的视标(阅读物)以及合适的照明系统,在最后确定处方时,还要根据个体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老花镜选购注意事项
1.出现眼花就可配镜,不要拖延。
有很多老人出现看东西模糊的现象时,心里会抗拒戴眼镜,所以就拖着不去配。如果长期视物模糊,还可能会引起头晕眼胀等现象,所以老人出现视力模糊时,一定要尽快去选老花镜。
2.配镜前应检查。
老花镜哪里有卖?地摊上到处都是,几块的、几十块的都有。老人千万不可随意购买老花镜。老人购买眼镜前一定要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包括远视力、近视力、眼压和眼底的检查。要排除白内障、青光眼以及一些眼底疾病之后,才能验光确定度数,再根据自己的眼睛情况选取适合的眼镜。
地摊上便宜的老花镜大都是有质量问题的,如果老人长期戴有质量问题的眼镜,自然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加重眼疾。
3.即时更换。
老花眼的程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深,所以老人平时要多注意老花眼的舒适度,一旦发现不合适就得立即更换。除此之外,镜片也会有一定的寿命,如出现划痕、老化时,也会造成视物模糊等现象。
4.需要时才戴。
老花眼的特征就是视远物清晰,近物模糊,所以老人只需在看近处时才戴老花镜,平时不需要时当然不戴是最好的。长时间戴老花镜也会引起头晕、视物不清等症状。
5.具有过滤紫外线功能的老花镜
老年人的眼镜相对会严格很多,一般需配备过江紫外线功能,可以保护眼镜,以上老年性眼病。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果窗不明朗了,还怎么看世界万物。老人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在有限的时间多看看身边的事物。
近视的人真的不会得老花眼吗
最近,50岁的叶先生在看报时感觉有些模糊,戴上近视眼镜看远处很清晰,但看近处时却仍旧“糊里糊涂”。有朋友说他是老花眼了,叶先生振振有词地说不可能,他原本就是近视眼,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而老花眼需戴凸透镜,这样正负相减正好抵消,怎么还会眼花呢?
许多人的想法都跟叶先生一样,认为患有近视的人老了是不会得老花眼的。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另外,许多老人在眼睛老花后,不是去眼镜店配眼镜,而是在街头随便买一副戴,只要看得清东西就行了,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市二医院眼科医生张暹梅。
人老了都会得“花眼”
张医生说,要弄清楚近视眼老了究竟会不会得老花,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老花眼”,以照相机的功能为例:
照相机拍照时需要调节镜头的焦距,才能摄下清晰的画面,拍5米远的景物和拍1米远的景物所用的焦距是不同的,调节焦距的任务是由拍摄者来完成的。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基本相同。
为了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人眼同样需要不停地调节焦距,而眼睛调节焦距是通过调节眼球内晶状体的凸度来完成的。“当人年轻时,晶状体有着良好的弹性,可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下降,眼睛的肌肉功能也逐渐减退,晶状体调节的范围越变越小,因此就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张医生说,这种眼睛自身的调节力下降是正常的衰老退化现象,“老花眼”会随之出现,每个人都无法避免。
近视眼也会得“老花眼”
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绝大部分人到了48岁左右,都会发生老花眼。张医生说,生活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近视眼的人老了不会得老花眼,其根据就是有些近视的人,到了老年不用戴老花镜就能应付看近的需要。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近视眼的人照样会老花,只是镜片度数不同而已。
张医生说,近视眼是看近的物体能看清楚、看远的物体看不清楚,而老花眼是看近的物体不清楚,看远的和原来一样。没有近视的老人得了老花眼,看远不用戴眼镜,看近才需要。而原有近视眼的人得了老花眼,看远仍要用近视眼镜,看近时就不一定了。因为近视眼和老花眼能够抵消“看近”的这一部分。
比如,有人是近视眼600度,老花眼是250度,抵消这250度后,他看近时还需要350度的近视眼镜。有人近视200度,老花也是200度,他看书读报时就可以不戴老花眼镜,但他仍旧是得了“老花眼”,只是镜片度数正好抵消了。
经常眨眼 冷水洗眼 可以预防老花眼
近视眼的人由于视近物不用戴老花镜,因此许多人误认为近视眼的人不花眼,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老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近视眼的人当然也不例外,只是看近视物体时,近视的光度与老花的光度相互抵消,所以有时不需要戴花镜就可以看清楚。度数较大的近视者看近处物体时仍需要戴低于远用光度的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此时的低度近视眼镜就是老花镜。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方法可延缓老花眼的到来。经常眨眼,能使眼肌得到锻炼,延缓衰老;用双手抱头,揉搓头皮各处,也可用击鼓法,即用双手指腹敲打头的各处;另外,要多做些全身运动,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对眼肌都有益处。平时用冷水洗脸、洗眼,让眼球不停地在水中转动,反复做几次之后擦干,然后再用双手轻轻搓脸部及眼肌20至40次,长期坚持,对预防老花眼效果很好。
矫正老花眼的方法仍为戴老视眼镜。但对于很多老年人随便在街上买一个老花镜就戴的做法,专家并不支持。老花镜的验配不仅需要进行眼调节力的检查来确定初步的老花光度,还要进行正负相对调节检查来精确老花的光度,最后还要依据近距离用眼的习惯来最终决定老花眼镜的处方。街上卖的眼镜光度与瞳距都是一样的,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要求,因此建议老年人一定要到专业权威的眼镜店配镜,或者提前到医院做好相关数据检查,再到眼镜店配镜。戴老花镜后要定期复查,一般2至3年要复查一次。
有的老人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以为是老花眼好了,其实,老花眼的情况是不会逆转的,出现视力变好的情况,最好去眼科仔细检查一下,是否患了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这个变化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这种表现实际是白内障早期的症状之一。
老花眼的6大误区
误区1:近视的人不会得老花眼
不少人认为年轻的时候眼睛近视,老了以后就不会有老花眼。黄远州视光医师表示,这并不正确。因为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近视眼的人也不例外,只是看近物体时,近视的光度与老花眼的度数相互抵消,所以有时候不需要戴花镜就可以看清楚。她指出,如果一个人眼睛近视200度,而又没有散光,在人眼完全没有调节能力情况下,刚好在50cm左右进行阅读观看行为时可以摘掉眼镜。如果近视度数增加,不能够抵消老花眼的度数,则需要重新配戴老花眼镜。
误区2:眼睛看东西模糊,就一定是老花眼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遇到眼睛看东西模糊的情况,就误以为是老花眼,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并不重视,也不进行检查和治疗。专家指出看东西模糊≠老花眼,白内障或青光眼等眼部疾病也有视物模糊的症状,而且这些眼病如果不及时容易造成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甚至致盲。因此,她建议,一旦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或者眼科机构进行专业的眼部检查,以辨别究竟是老花眼还是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病。
误区3:老花眼不可怕,可自然恢复
有些老人得了老花多年,最近视力突然变好,读书看报的时候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楚了,就以为老花眼是可以自然恢复。黄远州视光医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老花眼是不可能自愈的,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都会出现,人不能返老还童,调节功能衰退了是不会自动恢复的。而老花眼“突然消失”可能是白内障引起晶状体屈光能力变化造成的,在白内障早期,由于晶状体的密度增加,逐渐变浑浊,使得眼球的屈光状态缓慢地向“近视”转变,就会出现看近比以前清楚的情况。建议老花眼看近视力突然变好,最好到医院检查。
误区4:不验光检查,随便购买现成的老花镜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为了图方便,当眼睛看不清楚的时候,直接在路边买现成的老花镜配戴。专家表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一般路边买的现成的老花镜,都是双眼相同度数的无散光的凸透镜,而大多数人双眼的屈光度数是不同的,而且大多数伴有散光。配戴了现成的老花镜,容易出现眼睛酸胀、眼痛等眼睛不适的情况。配老花镜正确做法是:到医院或者专业的验配机构,由专业的医生或验光师通过专业的检査,验配合适的老花镜。
误区5:一副老花镜戴到底
很多人认为老花眼的度数不会像近视那样增长,于是长时间配戴一副老花镜不更换。其实,老花镜戴久了,镜片容易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会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成像质量,加速眼睛老花。而且,患者要定期复查视力、调校镜架、适时更换镜片,每5年重新验光、配镜,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掩盖一些眼病,如白内障、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
误区6: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
有些夫妻为了省事,喜欢共用同一副老花镜,每个人的老花度数是不同的,戴同一副老花镜,肯定有一方要迁就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度数上升快,看东西越来越吃力。最好每个人在通过正规验光后,配一副适合自己的专属老花镜。
老花眼的症状
老花眼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人在老年后或者中年期就会产生老花眼的症状,使身体开始衰老的迹象之一,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中的晶状体逐渐的硬化,便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会逐渐衰退,导致患者在看近物的时候无法清晰的成像,看近物时就会感觉模糊不清,这就是老花眼。老花眼的症状很明显,所以患者在发现自己患有老花眼的时候就需要及时进行矫正,以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近年来发生老花眼的年龄越来越低,很多人在中年时就会出现老花眼的症状,使患者痛苦不堪,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老花眼的出现主要是与患者的身体健康,用眼习惯有关,也有些人因为用药不当而过早的引发老花眼。患者在一开始患有老花眼时会感觉往常习惯的学习工作距离看不清小的字体,将物体或书本放远时才可以看得清楚,患者再用眼时会不自觉的将头往后仰,而且所需要的阅读距离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老花眼的另一个症状就是在晚上看书时眼睛会感觉到强烈的不适,因为晚上灯管比较暗,而老花眼患者所需要的照明度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即使在白天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也是会感觉到特别疲劳,所以很多老人在患有严重的老花眼的时候就喜欢在太阳底下看书就是这个道理。老花眼多色彩的辨识度要求也比较高,蓝色、绿色、紫色的字体看起来就比较费劲,一般的黑色自己比较看得舒适。
老花眼虽然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可以通过自己平时的注意将老花眼的危害降到最低,而且可以将老花眼发生的年龄退后,避免老花眼给工作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老花眼的早期症状,希望大家能早发现早治疗,拥有一个健康的眼睛。
老花眼有哪些自测方法
年纪→40岁有症状 60岁变严重
年过40后老花眼就会慢慢上身,到了60岁症状更加明显。老花眼是老化所造成,人人无可避免。每个人可能因工作或生活习惯不同,老花眼出现的时间不同;一旦老花眼出现,就要“认老”,学习和它和平共存。
征兆→报纸拿老远眼睛易疲劳
什么都拿远一点:徐旭亮说,老花眼刚开始的征候是,报纸须拿远才看得清楚;别人递上名片、看手机简讯,也得拿到一臂之遥,这些都是老花一族的标准动作。
看太久头晕头痛:勉强看久了,眼睛会感到疲劳、酸痛、甚至引发头晕、头痛。
得摘下近视眼镜:原本近视者须摘下近视眼镜,才会看得清楚近物。在光线不足时看不清楚,或看近时间一久后抬头看远方时变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