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治疗
胃痛的治疗
1、正确的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忌生冷、粗硬、酸辣刺激性食物。
4、按摩:每天捏一捏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3次。注意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此法对急性发作的胃痛效果较好。慢性胃病发作时,运用此法也同样有效。适用于一般胃病,至于胃溃疡病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性剧烈的腹部疼痛,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5、避免受压: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让腹部舒服一点。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对于经常在晚上出现胃酸逆流的人来说,最好采用右侧在上、左侧在下的睡姿,同时把头部垫高,这样就可避免胃酸逆流的问题。
6、用药习惯:经常胃病者,如果因有其他疾病而需长期服用药物,最好能够向医生请教,看看这些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会刺激胃部而致胃不舒服。例如,抗生素、铁剂等,都是会刺激胃励膜的药物。一定要请自己的主治医师,针对自己的服药习惯,给予药物处方的建议。另外,也不要在激烈运动之前或之后马上进餐。因为这样一来,会使得胃部负荷过重,而诱发胃痛。如果是忙着上运动场,那么宁可饿着肚子,也不要吃得太饱。
为什么槽牙或喉咙疼痛有可能是心绞痛
在一般情况下,心绞痛会出现胸痛的现象,但有时也表现为胃痛、牙齿痛、耳痛和喉咙痛等病。笔者就有一个病人心绞痛发作被误认为是牙痛,自己找牙医拔了几颗牙齿,后来觉得不对找到笔者后,才诊断出原来是心绞痛,经过抗心绞痛治疗后牙再也不痛了。
胃仓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胃仓穴常用配伍
1.配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泻法,理气和胃,治疗脾胃气滞之胃痛,腹胀,腹痛。
2.配下脘,足三里,腹结,璇玑,梁门,针刺泻法,消食化滞,治疗食积胃痛,腹胀。
3.配脾俞,足三里,中脘,章门,针刺补法,健脾消积,治疗小儿脾虚食积。
4.配脾俞,四缝,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消食化积,治疗小儿疳积。
5.配石门,合谷,水分,复溜,针刺泻法,利水渗湿,治疗水肿。
6.配大椎,脊中,腰阳关,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强腰脊,止痹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脊背痛等症。
怎样按摩腹通谷 腹通谷配伍应用
治便秘,消化不良,配上脘,足三里,健脾化滞通便;治胃痛,配不容,中脘,足三里,和胃通络止痛;治呃逆,配膈俞,理气降逆;治腹痛,腹胀,配胃俞,足三里,以健脾理气调肠。
腹结的定位与主治 腹结穴常用配伍
1.配下脘,足三里,梁门,天枢,内庭,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和胃,消食导滞,治疗食滞胃痛,呕吐。
2.配中脘,大横,公孙,合谷,足三里,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散寒止痛,治疗寒邪直中之腹痛绕脐。
3.配中脘,天枢,脾俞,关元俞,足三里,针刺补法,健脾益气,止泻,治疗脾虚腹泻。
4.配归来,关元,三角灸,足三里,针刺补法,灸三角灸,治疗气虚狐疝。
5.配行间,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气郁结之胁痛抢心,气上冲心等。
针刺内关的作用 内关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心俞,膈俞,巨阙,通里,阴郄,针刺泻法,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痹。
2.配心俞,厥阴俞,关元,神门,合谷,针刺补法,灸关元, 温阳救逆,益气复脉,治疗心阳虚之心痛,胸闷,心悸等。
3.配心俞,复溜,太冲,针刺补泻兼施,育阴潜阳,活血通络,治疗阴虚阳亢之心悸,心痛等。
4.配百会,水沟,丰隆,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醒脑开窍,治疗风痰阻络之中风闭证,晕厥。
5.配水沟,大椎,劳宫,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泄热涤痰,清心安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癫狂。
6.配膻中,神门,大陵,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豁痰宁心,治疗痰浊蒙窍之癫痫。
7.配神门,中脘,丰隆,厉兑,针刺泻法,和胃安神,治疗胃腑不和之失眠。
8.配中脘,阴陵泉,丰隆,公孙,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化痰,治疗痰浊中阻之眩晕,呕吐等。
9.配中脘,足三里,行间,公孙,针刺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痛,治疗胃失降和之胃痛,嗳气,呕吐等。
10.配膻中,膈俞,合谷,足三里,针刺泻法,宽胸利膈,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
11.配肝俞,期门,膻中,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止痛,治疗肝气郁结之胸胁疼痛。
12.配膻中,乳根,少泽,太冲,针刺泻法,疏肝通乳,治疗肝郁气滞之乳少。
梁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梁丘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和胃通络,理气止痛,舒筋利节。
作用机制:1.该穴属胃经,为胃经郄穴,是胃经气血深聚之处,具有很强的通调胃腑气机,和胃通络,理气止痛的作用,擅长治疗本经,本腑的急症,痛症,用于治疗腹胀,胃痛。由于胃经循乳里,中医认为“乳房属胃”,故该穴还可疏通乳络,化瘀散结,消肿止痛,治疗乳痈,乳痛。2.该穴胃俞膝关节附近,具有通调膝部经气作用,可行气活血,祛风散寒,逐湿清热,舒筋利节,消肿止痛,可治疗各种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下肢痿痹等。
主治疾病:1.胃痛,腹胀,乳房胀痛,乳痈;2.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下肢痿痹。
关节疼痛如何治疗
膝关节痛治疗
1、视乎病症的起因,治疗通常都包括止痛治疗和针对病因的治疗。若患者感觉疼痛,可适当地服用消炎或止痛药。若患者能够忍受,不宜服食太多止痛药。消炎止痛药 能引起胃炎、胃痛、且会伤害肝脏。疼痛期间,患者可冷敷患处和减少下蹲、跑跳和上落楼梯和斜路的活动。
2、针对病因的治疗包括使用护膝、矫形鞋垫和锻练大腿内侧的肌肉。急性期间、应该冷敷膝关节和戴上护膝以稳定膝盖。患者亦宜尽早穿着矫形鞋垫以改善不正确的生物力学。急性期过后,患者宜锻练大腿内侧肌肉和作伸展运动,改善下蹲或从座椅起来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筋缩穴常用配伍
1.配风府,大椎,阳陵泉,行间,针刺泻法,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治疗肝风内动之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等症。
2.配印堂,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化痰降浊,治疗痰浊蒙心之癫证。
3.配通里,丰隆,三阴交,行间,针刺泻法,化痰熄风,开窍醒神,治疗痰蒙心窍之惊痫。
4.配大椎,瘛脉,腕骨,行间,针刺泻法,清热熄风,治疗温邪热极生风之小儿急惊风。
5.配至阳,腕骨,阳陵泉,太冲,针刺泻法,利胆退黄,治疗肝胆湿热之阳黄。
6.配悬枢,期门,上脘,足三里,行间,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
胃痛的难受啊怎么办?有治胃痛的小偏方吗
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痛治疗是有差异的,我给你推荐几个药浴,你根据自己胃痛的情况选择一个药浴偏方试试。
1、气滞型胃痛
配方:紫苏30克,香附10克。
用法:加水2升,煮至水剩余1升,熏洗胃部或者用毛巾浸药液热敷。每次半小时,每日两次。
功效:温胃理气止痛,专治气滞胃痛、腹胀不适、呃逆、嗳气。
2、寒凝气滞、脾胃虚寒型胃痛
配方:干姜30克、肉桂30克、香附50克、高良姜50克。
用法:将上诉药物用沸水煮15分钟,然后浸泡至水温45°左右,用于泡脚。每次泡20分钟,每天泡三次。
功效:温里散寒止痛,主治寒凝气滞、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常见的症状为畏寒喜暖、胃部隐隐作痛、延绵不断,用手压按疼痛稍缓。
3、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痛
配方:香附30克,橘皮、青皮各60克,香木30克。
用法:加水适量,煮沸15分钟,带药液温度为45°时,熏洗胃部。每次20分钟,每天两次。
功效:疏肝理气,主治肝气犯胃型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