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不能和什么同食 百合鸡蛋怎么做好吃
百合不能和什么同食 百合鸡蛋怎么做好吃
1.准备百合干40克、莲子30克、鸡蛋2个、适量冰糖。
2.先把所有材料清洗干净,百合干清洗后放清水浸泡半小时。
3.鸡蛋下锅,加水煮开后小火煮10分钟,然后捞出放冷水中浸泡5分钟。
4.把鸡蛋壳去掉备用,百合和莲子一起下锅,先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炖40分钟。
5.将鸡蛋放进锅里,依个人口味加冰糖,约十分钟后,冰糖融化即可关火食用。
百合能和鸡蛋一起吃吗 百合鸡蛋一起吃有哪些好处
百合润肺清心,可以治疗咳嗽。对于干咳无痰、痰少而粘、痰中带血、口干咽痒的症状疗效较好。
百合含有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于美白美容、增强皮肤弹性有一定好处,鸡蛋里面富含铁质,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造成的面色萎黄。
百合可以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对于睡眠多梦、心悸烦躁有一定作用。常食用百合可以养肺补气,缓解疲劳。
百合和鸡蛋里面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补充多方面的营养,促进人体的新成代谢,对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有一定作用。
鼻窦炎的饮食
食宜清淡,富含营养。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和肥腻之品。
1,肺经内热宜食疏风清热,芳香通窍之品,如梨、荸荠、莲藕、乌梅等。食疗方:百合鸡子黄汤(百合、鸡蛋)。
2,胆腑郁热 宜食清泻胆热,利湿通窍之品,如佛手、玫瑰、豆腐等,忌食生姜、葱、韭、辣椒、蒜等。食疗方:鱼腥草栀子赤小豆汤。
3,脾胃湿热 宜食清脾泻热,利湿祛浊之品,如红小豆、薏苡仁、山药、荷叶、绿豆、西瓜、茯苓等。食疗方:蒲公英苍耳粥(鲜蒲公英、苍耳子、粳米)。
4,肺气虚寒 宜食温补肺脏,发散风寒之品,如胡萝卜、梨子、木耳、豆浆、蜂蜜等。食疗方:红枣糯米粥(红枣、生黄芪、百合)。
新鲜百合怎么做好吃
首先来了解下百合的营养价值:
1.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镁、锌、硒、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泛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素。
2.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功效成分,如秋水仙碱、百合甙AB等多种生物碱。
那么,新鲜百合怎么做好吃呢?下面的几种做法简单好吃,可以尝试一下:
1.百合冬瓜汤
百合5O克,鲜冬瓜400克、鸡蛋 1枚。
将百合洗净撕片,冬瓜切薄片,加水煮沸 后,倒入鸡蛋清,酌加油、盐拌匀熬汤,至汤呈 乳白色时即可装碗。
此汤有清凉,祛热,解暑的 功效,是暑季食疗佳肴,常人皆可食之。
2.冰糖炖百合
百合、冰糖各60克,款冬花15 克。
将百合洗净后,一瓣瓣撕开,与款冬花一同 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快熟时,加入 冰糖,炖至百合熟烂时即可服食。
此菜具有润燥 清火,清心养肺的功效,适用于肺燥干咳.心烦 口渴等症。
3.香芹百合
芹菜一把,百合2个,枸杞10克
洗净的芹菜倒入锅里翻炒一阵,再将洗净撕开的百合倒进锅里一起炒即可。最后加入百合和枸杞翻炒至百合变透明,入少盐炒匀即可出锅
此菜具有利尿消炎,降糖,降血脂,防癌抗癌等功效。
4.百合木耳小炒肉
猪肉200克,黑木耳3朵,百合20克
先炒肉,再炒百合和黑木耳。最后倒入肉一起翻炒。
此菜具有利尿消石、强身健体、减肥、清热去火等功效。
新鲜百合怎么做好吃?以上介绍的新鲜百合怎么做好吃,可以尝试一下哟!
健康饮食小常识 鸡蛋+百合滋阴润燥,清心安神
原理:百合能清痰火,补虚损,而蛋黄能除烦热,补阴血,同食可以更好地清心补阴。
推荐做法:百合鸡蛋糖水。
百合怎么做好吃 鸡蛋炒百合
材料:新鲜百合140克,胡萝卜25克,鸡蛋2个,葱花少许,食盐,鸡粉,食用油适量。
做法:
1.胡萝卜洗净去皮,切厚片后再改切成丁。
2.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食盐,鸡粉拌匀,制成蛋液备用。
3.锅中注水烧开,倒入胡萝卜,洗好的百合拌匀。
4.煮至食材断生,捞出焯煮好的食材,沥干待用。
5.用油起锅,倒入蛋液,炒匀,放入焯过水的材料,炒匀。
6.撒上葱花,炒出葱香味,关火后盛出炒好的菜肴即可。
百合花食物搭配和禁忌
百合花作为食物的话,适合和哪些食物搭配,和哪些食物相克呢?
百合花
相克
百合+ 羊肉 :腹泻
百合+ 猪肉 :一起吃会引起中毒
宜搭
百合+ 鸡蛋 :滋阴润燥清心安神
百合+ 银耳 :滋阴润肺
百合+ 芦笋 :抗癌
百合+ 竹荪 :润肺止咳
百合食疗能够咳嗽吗
百合食疗作用 : 1.润肺止咳: 百合鲜品含黏液质,具有润燥清热作用,中医用之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常能奏效。 2.宁心安神: 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 3.美容养颜: 百合洁白娇艳,鲜品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对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作用。 4.防癌抗癌: 百合含多种生物碱,对白细胞减少症有预防作用,能升高血细胞,对化疗及放射性治疗后细胞减少症有治疗作用。百合在体内还能促进和增强单核细胞系统和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百合对多种癌症均有较好的防冶效果。
鸡蛋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鸡蛋加一物,不受疾病扰
百合鸡蛋汤,此方补肺虚,镇咳喘。适宜于肺虚久咳之病症。方中百合有补肺之功;鸡蛋又具和营卫之效,两味相合,为补肺镇咳之方。
百合鸡蛋汤做法:取百合60克,鸡蛋2枚,以百合、鸡蛋同煮,至鸡蛋熟,去壳,连汤同服。每日服1次。
首乌煮鸡蛋,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用于肝肾虚损、精血不足、须发斑白、未老先衰。健康人吃了也可以益智、延缓衰老、乌发。
首乌煮鸡蛋做法:制首乌10克,鸡蛋2个。将首乌煎药汤,煮鸡蛋2个。蛋煮熟以后剥壳,再煮至少半小时,每次吃1个鸡蛋,饮汤,每天两次。
益母草煮鸡蛋,痛经的发生与淤血有着密切的关系,鸡蛋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益母草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益母草煮鸡蛋最适合于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食用。
益母草煮鸡蛋做法: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当归红糖煮鸡蛋,当归是女性圣药。这款补血汤对于改善女性贫血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有贫血,经常头晕,一下子坐起来会有头昏的感觉,可以试试这个方子。
当归红糖煮鸡蛋做法:当归20g,熟鸡蛋4颗、红糖适量。当归加3碗水,放入煮熟去壳又用针刺十余个小孔的鸡蛋,煮汤至1碗即成。
在经期3、4天或者经后一周开始吃,早或者晚空腹,连续吃两天即可。每日服2次,吃蛋,饮汤。也就是一共吃4颗蛋。
百合花茶的功效
百合花茶有什么营养价值
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之功能,能治肺痨久咳、咳唾痰血、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等症,常用的百合药膳方有蜜煎百合、百合香米粥、百合党参猪肺汤、百合鸡子汤、百合煨肉等;临床常用的方剂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滑不散、百合干粉、新鲜百合汁等。百合虽是滋补佳品和名食,但因其甘寒质润,凡风寒咳嗽、大便溏泄、脾胃虚弱、寒湿久滞,肾阳衰退者均忌用。食疗作用百合花性微寒平,味甘微苦;入肺经;具有润肺,清火,安神的功效;主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
百合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百合花茶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百合花加工配制而成,并且保持百合花原有的生物活性,具有原生态的特性。
百合性寒味微苦,滋补作用可与人参并立,对人体有八补益:
1、补中益气:有些人神气十足,言语低沉,呼吸微弱,舌干口苦,食欲不振,经常处于萎靡状态,这是中气不足的表现,如果多吃些百合,就能缓解以上症状。
2、补阴退热:有的妇女常伴低温发烧症状,实属阴虚,百合可补阴并有消炎作用,多吃百合,此症可消。
3、润肤防衰:百合中含有一定的润肤成分,所以多吃百合的人皮肤不干燥,脸上皱纹少,据有关资料反映,在历史上一些女寿星中,不少人是大量地食用了百合。
4、宁心安神:百合对于神经衰弱的患者有食疗作用。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眼睛发黑甚至患有癔症,食百合后会得到有效的治疗。
5、清心除烦:有些人心阴虚,精神差,经常出现心跳、惊慌、心烦、舌质发红、心神不安,百合有宁心的功能,食之可以缓解症状。
6、润肠通便:百合柔滑,有通肠之功,有便秘的患者,常食可不药而通,尤其是燥症,效果更佳。
7、化痰止渴:百合具有清肺的功能,故能治疗发热咳嗽,或加强肺的呼吸功能,因此又能治肺结核,一切气管病患者,食百合均有裨益。
8、防止秋燥:秋天,气温多变、燥气伤人,会使有些体弱者舌干咽痛,干咳无痰,流涕淌泪,适量食用百合可以避免以上症状。
这些食疗方让全身肌肤喝饱水
玉肤露
原料:百合、绿豆、黑豆各50克,糖桂花10克,金银花10克。
制作方法:百合、绿豆、黑豆、金银花一同煮水,熟透后将糖桂花加入汁中,饮用。
功效:常服能去除皮肤色素斑,使皮肤滋润、滑泽、靓丽。
百合鸡片
原料:百合100克,鸡胸肉250克,鸡蛋清。
制作方法:百合洗净成瓣,鸡胸肉切片挂浆,在油锅中爆炒鸡片,再放入百合,炒成芙蓉百合鸡片。
功效:清热养心,益气丽容,滋阴润肺,对慢性干咳、皮肤干燥者有益。
润肤水晶饺
原料:鸡肉100克,蘑菇50克,山药粉50克,优质淀粉150克。
制作方法:鸡肉切碎,蘑菇煮熟切碎,二者加调料调味制成馅,山药粉和淀粉加水和成团作皮,包成饺子,大约可以包50~60个,蒸熟即成。
功效:润肤泽肌,养颜丽容。
怎么吃鸡蛋最有营养 百合鸡蛋汤
补肺虚,镇咳喘。适宜于肺虚久咳之病症。方中百合有补肺之功;鸡蛋又具和营卫之效,两味相合,为补肺镇咳之方。
做法:取百合60克,鸡蛋2枚,以百合、鸡蛋同煮,至鸡蛋熟,去壳,连汤同服。每日服1次。
百合鸡蛋能一起吃吗
可以。
百合主要是食用其肉质鳞叶部分,其味道一般是甜的,食性偏寒,食用后能有不错的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效果。
而鸡蛋是平性的食物,食用鸡蛋有不错的益精补气、润肺利咽、润燥养血的效果,两者同时食用,其性味功效并不产生冲突,反而鸡蛋的平性消缓百合寒性的作用,从而降低人体受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