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

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

1、艾灸时不能吹到风,因此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不可开空调。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避免导致消化不良。

3、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4、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

5、艾灸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也不宜洗澡,因为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完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可进行休整,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血瘀可以吃三七粉吗 血瘀可以艾灸吗

可以艾灸。

艾灸是中医养生方式,就是将艾条或者艾柱点燃,然后作用于身体,通过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有温经散寒、活血行络等功效,一般人群皆可进行艾灸,血瘀人群也可以艾灸,血瘀人群体内血液运行不畅,体内有瘀血,适当的进行艾灸有利于体质的改善。

艾灸什么病人不能灸

1.热性体质者

艾灸有温补阳气的功效,因此不适合实证、热证、热性体质者,比如说有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喝水多、汗多、面红、舌质发红、舌苔厚腻发黄等症状者,以免加重上火等不良反应。

2.皮肤损伤者

一 般艾灸部位的皮肤需要是完整、没有受损的。因为艾灸的时候会通过艾柱加热刺激体表来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散寒的功效。如果有疱疹、红肿、充血、破溃、烧 伤、烫伤等等,再被艾柱温热刺激到,容易加重皮肤的受损程度,或者导致伤口炎症加重,不利于受损皮肤的恢复,被艾灸者自己也会感觉比较痛苦。

3.经期女性和孕妇

艾灸有行气活血的作用,经期女性艾灸,容易导经血量更多,不利于健康。而孕妇也要避免艾灸这种活血的项目,还要少接触艾叶制品,以免引起宫缩等不良反应。

血瘀体质可以泡脚吗 血瘀气滞可以艾灸吗

可以。

艾灸是一项传统养生保健项目,进行艾灸后,有调理气血、祛湿、散寒等功效,血瘀气滞症状常用的改善方法是应用中药,进行活血祛瘀、疏肝理气、化瘀止痛的调理,艾灸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艾灸对于气滞血瘀是有用的。

有气滞血瘀症状的人群可以考虑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在这几个穴位上进行艾灸有调和气血的作用,有利于气滞血瘀症状的改善;艾叶,有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有气滞血瘀症状的人群进行艾灸可以驱除留置在体内的寒湿之气。

什么是艾灸

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盆血、乳少、闭经等证。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泡泻、腹痛等。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疗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疠等也有一定疗效。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等。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可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虚脱、产后血晕等。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运用。

常灸大信、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可提高人体抵抗力,增强抗病能力,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健体”的作用。《千金方》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毒气不能着人”。

艾灸的烟雾对人体肺部有害吗 大汗淋漓者不能艾灸

艾灸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作用,期间身体会发热、出汗,也会有口渴的感觉,大汗淋漓者进行艾灸很容易导致身体缺水、口干舌燥,建议休息30分钟到一小时后,待身体恢复平静,将身上的汗液擦干,多补充一些水分再来进行艾灸。

我的三年艾灸排病经验

因人而异。

艾灸是传统中医疗法,在三伏天在艾灸有冬病夏治、治未病的作用,做艾灸有效果后,坚持做三年,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改变,不过,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别人适合的未必适合你,具体的还是以实际情况为准,坚持一年后没有效果后就可以放弃了,去选择其他对症的治疗方式。

阴虚内热和阴虚火旺的区别 阴虚内热能艾灸吗

不建议用。

阴虚内热会有内热的症状,而艾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其性质偏温热,适当艾灸有温阳补阳、通经活络的功效,但是对于阴虚内热的人来说,熏艾灸可能会到导致阴液损耗,进而使得阴虚症状加重,所以阴虚内热的人不建议艾灸。

月经干净几天可以艾灸 经期过早艾灸的影响

艾灸本身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经期艾灸会使月经量增多,而月经结束后立即开始艾灸有可能引起月经回潮。

经期后体质较虚弱,容易出现“晕灸”:出现头晕眼花、大汗淋漓、恶心欲吐甚至晕厥等症状。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艾灸的时候,艾火的热力能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艾灸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能,对风湿,痛经,闭经,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有疗效。

艾灸一年四季都可以灸吗

都可以。

艾灸不分季节性,要是在春天灸,可以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调摄作用。

而在夏天灸,有冬病夏治的作用,由于夏天的温度更高,有助于艾灸的药理功效更好的进入人体,缓解因为冬天寒气而引起的不适。

在秋天的时候,气温开始慢慢降下来,寒气开始来袭,做艾灸可以将体内的寒气排出,同时达到预防寒气的效果。

在冬天的时候,人体的阳气藏敛,这时候做艾灸有助于阳气藏敛,达到温养内脏预防疾病的功效,因此艾灸可以在不同的季节灸。

三伏天儿童艾灸 儿童可以三伏天艾灸吗

儿童可以艾灸。

艾灸是一项养生项目,男女老少皆可使用,所以,宝宝也是可以进行艾灸的,只要控制好频率就可以了,艾灸有改善体质的作用,对于身体虚弱的儿童来说,做艾灸还可以提升身体素质的作用。

经期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经期艾灸的禁忌

并非所有女性来月经的时候都可以进行艾灸,有的女性来月经时经血量比较大,这种情况下进行艾灸的话是不妥的,因为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经血量多时候还用艾灸方式调理,反倒会使经血量更多。

相关推荐

腰痛艾灸用吗

腰痛艾灸用。 艾灸疗法宜散寒扶湿,疏通经络,调理肾气,而腰痛的发生多与寒湿侵袭,气滞血瘀,筋脉失于滋养关,根据证候虚实,施以补泻,或平补平泻,能效缓解腰痛症状。

艾灸的功效 回阳救逆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 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阴虚脾虚吃什么食物调理 阴虚脾虚能艾灸

不建议艾灸。 阴虚脾虚的人是不建议艾灸的,因为阴虚脾虚的人体内阴液不足,进而容易产生内热的症状,比如形体消瘦、五心烦热、两颧潮热发红、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等等症状。 而艾灸本身就是阳热性质的治疗,艾灸很好的升阳助火、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功效,通过艾灸后,人体阳气会进一步增强;但是对于阳虚脾虚的人来说,艾灸可以会进一步加重内热的症状,所以阳虚脾虚的人不建议做艾灸

艾灸对风湿效果吗 风湿病艾灸的好处

1.艾灸镇痛作用,能缓解风湿性关节炎所导致的腰痛症状。 2.通过艾灸加快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血氧饱和度提高,施灸后,施灸部位可出现明显充血,从而加强患处组织修复。 3.艾灸可使血行旺盛,新陈代谢加快,对因血行障碍产生的炎症,肿胀起到良好的疗效。 4.艾灸可以加强组织的吸收能力,加快炎症物质吸收。

艾灸不适合哪些人做 大汗淋漓者不能艾灸

艾灸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作用,期间身体会发热、出汗,也会口渴的感觉,大汗淋漓者进行艾灸很容易导致身体缺水、口干舌燥。建议休息30分钟到一小时后,待身体恢复平静,将身上的汗液擦干,多补充一些水分再来进行艾灸

艾条艾绒比例什么区别 经常艾灸的好处哪些

艾条的主要组成材料是艾叶绒制成,艾绒味辛而行,使用艾条在经络穴位处进行艾灸行气血的功效,经常艾灸调和气血、润泽面色,还能效改善气滞血淤导致的肌肉肿胀酸麻、四肢疼痛等症。 艾灸时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使艾条药力进入经络,这样会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温经止痛的功效,中医常用艾条治疗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骨节酸痛、四肢麻木、腰酸疼痛、月经不调、宫寒畏冷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艾条由艾叶制成,具艾叶的功效,性温辛,使用艾条进行艾灸,不仅能行气血,还能驱逐体内

艾灸后头晕怎么回事 艾灸调理反应哪些

主要以下反应: 1、排毒反应:艾灸发热情况,可高达39-40摄氏度,持续时间比较长,约一周左右。 2、大便发黑:因为艾灸可以排出体内的淤血,所以大便会发黑。 3、痰:的人会痰,这是因为艾灸排痰除湿的作用。 4、打嗝放屁:胃肠积气者,在艾灸热力的作用下,气体上行表现为打嗝,气体下行表现为放屁。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与功效哪些 温中散寒

艾灸的主要材料是艾叶,中医认为:艾叶性温热,三伏天时在身体穴位上做艾灸疗法,可以疏通经脉,同时为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三九天时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三伏天做艾灸温中散寒的作用。

膝盖风湿痛治疗妙招 艾灸

艾灸的主要原料是艾叶,艾叶是常见的温热药材,三伏天的时候艾灸膝盖可以将里面淤堵是湿气、寒气都给排出体外,而且艾叶还温阳的作用,还能预防冬天风邪入侵膝盖的情况发生。 小贴士:艾灸温阳的作用,但同时会伤阴,所以,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的人不宜用艾灸治疗。

肚脐眼可以天天艾灸

对症情况,一般不天天做艾灸艾灸是中医养生方式,做艾灸促进气血流通、疏通身体经络的作用,肚脐眼附近多个穴位,一般对症取穴,如果自身没不适,没必要天天艾灸,运用不太好,温热性刺激太过,可能出现助阳或耗伤阴液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