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眼球震颤的病因有哪些

眼球震颤的病因有哪些

眼球震颤是眼球的一种无意识的节律性运动。

它经常包括从一边向另一边的缓慢的或者快速的运动。垂直方向的眼球震颤即上下运动不如水平方向的眼球震颤即左右运动常见。它可能是先天的即从出生就存在或者是后天发展而来。

由于眼球运动是无意识的,所以眼球震颤会明显的影响视力深度(即能够辩明物体的远近的能力)的感觉,使之下降,从而导致病人容易摔倒或者行动不便。一些病人还会有眩晕感即有旋转的感觉。这些问题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开车,读书,上下楼梯。有这种情况的一些人还会散失部分或大部视力。下面为您详述眼球震颤的病因有哪些:

视网膜或屈光介质病变:

先天白内障、脉络膜炎、中心角膜有不透明点或屈光不正而造成幼年弱视时,虽仍保存部分视力,但由于眼球无法固定注视,可引起摆摇性眼球震颤。 长期处于光线不佳处,眼球定视发生障碍,也可出现摆摇震颤,称为“职业性或矿工性”眼球震颤,另可伴头部震颤及提睑肌痉挛。

中枢病变:

中枢病变可引起水平、旋转或垂直震颤,有人称垂直震颤为脑干疾病的特征,但脑干受压扭曲变形或抗痉药物中毒亦可发生垂直震颤。以急跳性震颤为主。

先天性及家族性眼球震颤:

通常出生后不久即发生,以后持续终生。遗传形式为常染色体显性或性连隐性遗传。病人眼球静止时即有轻微摆摇震颤,无论朝何方向运动其震颤均增加,尚可伴有头部振动或点动,但病人本身并无自觉症状,镜中观察也不知有眼球震颤现象,却可发现其他先天性眼球震颤病患眼球的跳动(由于两者的频率不同之故)。

眼球震颤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一、生理性眼球震颤发生在正常眼,如两眼极度侧方注视时,注视黑白条纹转动鼓时出现的视动性眼球震颤。

二、病理性眼球震颤可分为:

1、先天性

一般发生在有先天性眼疾的儿童,如先天性眼球畸形、白化病、白内障,或因黄斑部损害所致的视觉疾病,眼球无固视能力,多呈水平型摆动。

2、视力障碍性婴幼儿期即视力高度减退。

3、眼外肌性眼外肌轻瘫。

4、内耳性

内耳迷路病变。

5、中枢性

常为小脑病变,少数为前庭核与大脑的病变。

6、前庭性

由前庭神经核病变诱发,表现为垂直性震颤。

7、后天获得性

一般出现在脑干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垂直型或旋转型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的鉴别与检查

临床表现

1.跳动型

眼球呈明显速度不同的往返运动,当眼球缓慢地转向另一方向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又突然以急跳式运动返回。此型震颤有慢性和快相的表现,慢性为生理相,快相是慢相的矫正运动。快相方向作为眼球震颤的方向,快相与病因有关。

2.摆动型

眼球的摆动犹如钟摆,没有快相和慢相。其速度和幅度两则相等。多见于双眼黑蒙和弱视患者。

3检查

1.一般检查

令患者注视正前方,观察其追随检查者手指向某方向移动时的眼震情况。有些需单眼遮盖进行检查。为此,检查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是隐性或潜伏性,还是显性眼球震颤。

2眼震是联合性-两侧眼球的运动彼此一致,还是分离性。

3眼震的类型、方向、程度、频率、幅度等。

4有无休止眼位。

2.特殊检查

眼震电流图等器械检查。

以上内容便是关于眼球震颤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做的介绍,相信眼球震颤患者对眼球震颤也有一些了解了。对于眼球震颤,预防是首要的,有发现眼球震颤的其他问题,要早发现早治疗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手术后怎么办

眼球震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听过眼球震颤疾病,只是由于对眼球震颤专业知识的缺乏了解,很多时候对眼球震颤比较容易疏忽。

最近上班的时候,总是感觉视力下降,看什么东西都不是很清晰,有时候从楼上望下去,感觉外面的建筑物都要摇晃,弄得我头很晕,每次看到东西摇摇晃晃我就恶心就想呕吐,眼睛有时候也眨得好快。后来实在忍受不了,就去了医院检查,医生综合了我一些情况之外,说我得了眼震,还说一般这些很难完全治疗好,不过如果进行手术可能效果会明显一点。

步骤/方法:1过段时间过后,我做了手术,手术挺顺利,但是手术之后还是会恶心呕吐,但不会很经常,医生说我这样算是轻度的了,一般6个小时之后就会好的,不用吃药,如果吐得再严重一点,可能就得口服吗丁啉或者维生素B6了,后来,六个小时过去了,我就真的不会吐了。

2除了呕吐之外,手术过后我还有一阵子头晕,那时候医生先要我两只眼睛逐渐打开,先打开视力不好的,再隔两天打开另外一只视力好点的,多看东西多遇到弄,这样子很快就好了。

3后来跟医生聊天,在过程中还得知有些手术患者他们手术后的情况比我还严重,他说有些患者手术后可能还会出现复视的情况,也就是把一件东西看成两个影子,不过这些一般1-3个星期周后就会自动消失了,所以也不用担心。

以上对于眼球震颤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你已经对眼球震颤了解了,本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醒眼球震颤朋友,患病后,要引起重视,不要有侥幸心理,更不能不及时治疗眼球震颤,不然眼球震颤病情严重的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眼球震颤的危害有哪些

一、首先,眼球震颤会导致复视

中枢性眼球震颤多有震颤性复视。

二、其次,眼球震颤会导致视力减退

由于黄斑发育不好或因震颤引起的混乱不利于黄斑进行注视,注视反射不能发展。

三、而且眼球震颤会感到物体运动

视外界物体有动荡感,眩晕、恶心,呕吐,常把不动的物体感觉为不停地往返移动。

此病为难愈性弱视,易导致或伴有斜视,易形成偏头看等眼球震颤是最严重的眼病之一,属于难愈性弱视,虽不能治愈,但可以增加视力,因为眼球震颤眼看东西是抖动的,不能固定在一个点上,常伴有偏头或斜视,故治疗时需遵照眼颤病特殊要求才能争取获得好的效果。

晶状体眼球震颤

官方资料眼球震颤是指两眼有节律不随意地往返摆动。这是一种与视觉、迷路及中枢等控制眼球位置有关的因素所致眼位异常,也是为适应身体内外环境改变而出现的代偿性动作。

病因及危险因素

根据引起眼球震颤的病因,眼球震颤可分为四类:

1.眼性眼球震颤 它指黄斑部中心视力障碍使注视反射形成困难而形成的眼球震颤。

(1)生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 它包括斜性眼球震颤、视觉动力性眼球震颤和隐性眼球震颤等。

(2)病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 它包括盲性眼球震颤、弱视性眼球震颤、职业性眼球震颤等。

2.前庭性眼球震颤

3.中枢性眼球震颤

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症状表现1.震颤的形式 眼球震颤的形式有冲动性和摆动性两种。

冲动性眼球震颤是双节律性的,是眼球呈不等速度的向两侧运动,以慢相向一侧转动,然后再以快相向相反方位转动。通常以快相作为眼球震颤的方向。

摆动性眼球震颤是眼球自中点向两侧摆动,其运动幅度和速度相等,无快慢相之分。

2.震颤的方向 眼球震颤的方向有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斜动性和混合性,其中以水平性为多见。

3.眼球震额的自觉症状 先天者因注视反射尚未发育,一般无自觉症状;后天者成年以后可出现自觉症状。

(1)视力减退 由于黄斑发育不好或因震颤引起的混乱不利于黄斑进行注视,注视反射不能发展。

(2)物体运动感 视外界物体有动荡感,眩晕、恶心,呕吐,常把不动的物体感觉为不停地往返移动。

(3)复视 中枢性眼球震颤多有震颤性复视。

(4)代偿头位 头转向眼球震颤常伴有先天性白内障或白化症等,有明显的视力障碍,震颤的形式多为速度相等的摆动性、水平性震颤。后天性常为垂直性或旋转性震颤。

(5)中枢性眼球震颤 为炎症、肿瘤、变性、外伤、血管性疾病引起前庭或其与小脑干的联系通路发生所致的眼球震颤,多为冲动或水平性眼球震颤,一般无眩晕症状,但有时出现震颤性复视。

(6)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多为冲动或水平性,注视时更显,无明显器质病变。视力下降多为物像震颤所致,因此在慢相方向某一区内可出现震颤减轻现象,即休止眼位时此处可明显提高视力。

治疗方法1.病因治疗 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因此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2.手术治疗 对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可采取手术治疗。将其休止眼位移向正前方,以增进视力,减少或抑制眼球震颤的出现。其方法是先确定休止眼位,然后将两眼的内外直肌各按5,6,7和8mm加强或减弱进行移位,使休止眼位移至正前方。

眼球震颤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跳动型

眼球呈明显速度不同的往返运动,当眼球缓慢地转向另一方向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又突然以急跳式运动返回。此型震颤有慢性和快相的表现,慢性为生理相,快相是慢相的矫正运动。快相方向作为眼球震颤的方向,快相与病因有关。

2.摆动型

眼球的摆动犹如钟摆,没有快相和慢相。其速度和幅度两则相等。多见于双眼黑蒙和弱视患者。

二、诊断:

眼球震颤是指眼球有不自主的节律性往返运动均可以诊断为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的表现

眼球震颤发生的类型也不一样吧,产生的症状也是不相同的,跳动型的眼睛震颤症状是这样的,这时候眼球呈明显的速度不同的往返运动,当患者的眼球慢慢地转向一个方向之后,到达一定程度就会急速的返回。因此这种类型的震颤也有慢性和快相的区别。慢性就是生理性的,不过把快相方向作为眼球震颤的方向,快相一般与身体病因有关。

眼球震颤的方向有水平型、垂直型等多种类型。先天性的眼球震颤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可是后天眼球震颤患者在成年以后就会出现自觉症状。视力减退由于黄斑发育不好引起的,也可能与眼球震颤引起的异常而不利于黄斑的正常功能,这样就会影响到视力了。有时候眼球震颤患者看东西总是有运动的感觉。

眼球震颤常会伴随着有先天性的白内障或者是白化症的情况。都会有明显的视力障碍,一般震颤的形式大多是速度相等的摆动性的震颤。因为眼球震颤发生也与身体相关器官组织的炎症有关系,像一般的炎症、肿瘤、外伤、血管性疾病都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眼球震颤,但这些情况下没有眩晕的症状出现,但有时会出现震颤性的复视现象。一般先天性的眼球震颤没有明显器质病变。视力下降大多都是震颤发生后引起的。

眼睛震颤发生也是分不同情况的,也有先天性的震颤症状,也有因相关的器官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眼球震颤。因此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对症治疗,找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如果物理疗法不管用,就得进行手术治疗了。平时也要在饮食上注意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类对眼睛有好处的食物。摄入营养要合理全面。还要好好的护理眼睛的健康,不能让视力下降。

垂直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是眼球的一种无意识的节律性运动。

它经常包括从一边向另一边的缓慢的或者快速的运动。垂直方向的眼球震颤即上下运动不如水平方向的眼球震颤即左右运动常见。它可能是先天的即从出生就存在或者是后天发展而来。

由于眼球运动是无意识的,所以眼球震颤会明显的影响视力深度即能够辩明物体的远近的能力的感觉,使之下降,从而导致病人容易摔倒或者行动不便。一些病人还会有眩晕感即有旋转的感觉。这些问题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开车,读书,上下楼梯。有这种情况的一些人还会散失部分或大部视力。

下面为您详述眼球震颤的病因有哪些:

视网膜或屈光介质病变:

先天白内障、脉络膜炎、中心角膜有不透明点或屈光不正而造成幼年弱视时,虽仍保存部分视力,但由于眼球无法固定注视,可引起摆摇性眼球震颤。 长期处于光线不佳处,眼球定视发生障碍,也可出现摆摇震颤,称为“职业性或矿工性”眼球震颤,另可伴头部震颤及提睑肌痉挛。

中枢病变:

中枢病变可引起水平、旋转或垂直震颤,有人称垂直震颤为脑干疾病的特征,但脑干受压扭曲变形或抗痉药物中毒亦可发生垂直震颤。以急跳性震颤为主。

先天性及家族性眼球震颤:

通常出生后不久即发生,以后持续终生。遗传形式为常染色体显性或性连隐性遗传。病人眼球静止时即有轻微摆摇震颤,无论朝何方向运动其震颤均增加,尚可伴有头部振动或点动,但病人本身并无自觉症状,镜中观察也不知有眼球震颤现象,却可发现其他先天性眼球震颤病患眼球的跳动由于两者的频率不同之故。

眼球震颤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一、生理性眼球震颤发生在正常眼,如两眼极度侧方注视时,注视黑白条纹转动鼓时出现的视动性眼球震颤。

二、病理性眼球震颤可分为:

1、先天性

一般发生在有先天性眼疾的儿童,如先天性眼球畸形、白化病、白内障,或因黄斑部损害所致的视觉疾病,眼球无固视能力,多呈水平型摆动。

2、视力障碍性婴幼儿期即视力高度减退。

3、眼外肌性眼外肌轻瘫。

4、内耳性

内耳迷路病变。

5、中枢性

常为小脑病变,少数为前庭核与大脑的病变。

6、前庭性

由前庭神经核病变诱发,表现为垂直性震颤。

7、后天获得性

一般出现在脑干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垂直型或旋转型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的预防

婴幼儿时期有双眼视力障碍的病变如白内障、角膜白斑等,使黄斑不能固视,易引起眼源性眼球震颤,因此宜早期治疗,提高视力,以免导致眼球震颤。对前庭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眼球震颤,应作病因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病因不明,如有代偿头位宜及早给予三棱镜或手术矫正。

眼球震颤的原因有哪些

眼球震颤是眼球的一种无意识的节律性运动。它经常包括从一边向另一边的缓慢的或者快速的运动。垂直方向的眼球震颤即上下运动不如水平方向的眼球震颤即左右运动常见。它可能是先天的即从出生就存在或者是后天发展而来。

由于眼球运动是无意识的,所以眼球震颤会明显的影响视力深度(即能够辩明物体的远近的能力)的感觉,使之下降,从而导致病人容易摔倒或者行动不便。一些病人还会有眩晕感即有旋转的感觉。这些问题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开车,读书,上下楼梯。有这种情况的一些人还会散失部分或大部视力。

下面为您详述眼球震颤的病因有哪些:视网膜或屈光介质病变: 先天白内障、脉络膜炎、中心角膜有不透明点或屈光不正而造成幼年弱视时,虽仍保存部分视力,但由于眼球无法固定注视,可引起摆摇性眼球震颤。长期处于光线不佳处,眼球定视发生障碍,也可出现摆摇震颤,称为“职业性或矿工性”眼球震颤,另可伴头部震颤及提睑肌痉挛。中枢病变: 中枢病变可引起水平、旋转或垂直震颤,有人称垂直震颤为脑干疾病的特征,但脑干受压扭曲变形或抗痉药物中毒亦可发生垂直震颤。以急跳性震颤为主。

先天性及家族性眼球震颤: 通常出生后不久即发生,以后持续终生。遗传形式为常染色体显性或性连隐性遗传。病人眼球静止时即有轻微摆摇震颤,无论朝何方向运动其震颤均增加,尚可伴有头部振动或点动,但病人本身并无自觉症状,镜中观察也不知有眼球震颤现象,却可发现其他先天性眼球震颤病患眼球的跳动(由于两者的频率不同之故)。

眼球震颤的临床表现与检查

患上眼球震颤后,你有想过自己属于哪一种五官程度吗?是否有担心眼球震颤的治疗难度?五官专家表示:眼球震颤的治疗要趁早,尤其是在眼球震颤病情早期,就要早治疗。

2临床表现1.跳动型

眼球呈明显速度不同的往返运动,当眼球缓慢地转向另一方向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又突然以急跳式运动返回。此型震颤有慢性和快相的表现,慢性为生理相,快相是慢相的矫正运动。快相方向作为眼球震颤的方向,快相与病因有关。

2.摆动型

眼球的摆动犹如钟摆,没有快相和慢相。其速度和幅度两则相等。多见于双眼黑蒙和弱视患者。

3检查1.一般检查

令患者注视正前方,观察其追随检查者手指向某方向移动时的眼震情况。有些需单眼遮盖进行检查。为此,检查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是隐性或潜伏性,还是显性眼球震颤。

2眼震是联合性-两侧眼球的运动彼此一致,还是分离性。

3眼震的类型、方向、程度、频率、幅度等。

4有无休止眼位。

2.特殊检查

眼震电流图等器械检查。

五官专家提醒: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眼球震颤,因此对于眼球震颤患者来说,只有对眼球震颤多做了解,才能有效减少它我们的伤害。眼球震颤的早期症状,由于不明显,因此不能大意以为自己没有患病。建议还是去五官医院接受检查。

眼球震颤药方

疾病名称(英文)nystagmus拚音YANQIUZHENGCHAN别名中医:辘轳转关,辘轳自转,目转,西医疾病分类代码眼科疾病,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眼球震颤是指两眼发生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往返运动,根据震颤的节律,可分为跳动型、钟摆型,其中以跳动型为最多,震颤由快相和慢相两个期相组成。钟摆型较少见,震颤无快、慢相,两个期相摆动速度基本相同。中医释名西医病因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中医病机本病的发生,多与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肝肾亏损,目窍失养,约束失调而成。或平素肝血不足,风热之邪伤阴劫液,引动肝风,内外合邪上攻于目而成。亦有因自幼或先天性眼病,胎患内障、宿翳、目珠发育不全,而使眼珠废用,注视无力而成。病理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辨证:

1.风邪中络

证候:发病急,且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或眩晕,舌红,脉浮数。

2.血虚动风

证候:眼球震颤,兼面色无华,眩晕耳鸣,肢麻筋孪肉惕,眼睛干涩,脉细涩。

3.先天禀赋不足

证候:多见小儿,兼见面色(白光)白,或萎黄,精神不振,少食懒言,舌淡苔白,脉沉细。

西医诊断标准1.眼球震颤是某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属于不随意的、病理性眼球摆动。震颤的形式有水平型、旋转型、垂直型。

2.眼源性震颤大多有中心视力严重损害,并有某种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白化病、角膜白斑或葡萄肿等,多为钟摆样水平型震颤。

3.迷路性眼球震颤主要为中耳和内耳疾患所致,呈水平型,但有快相和慢相,与眼源性震颤不同、同时伴有眩晕、听力减退、平衡失调。

4.中枢性眼球震颤主要是小脑病变、脑子病变,如炎症、肿瘤、变性和血管性病变。多为快慢相。

5.矿工性眼球震颤是成年人长期在昏暗的环境中工作,只有杆体能够发挥作用,而黄斑部锥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中心视力逐渐下降,引起眼球震颤。

6.先天性眼球震颤表现为持续性钟摆状水平型颤动,与眼源性眼震相似,但中心视力一般较好,无眼部病变。

具备第:项兼有第2~6项之一即可诊断。西医诊断依据发病病史症状体征根据震颤方向可分为水平震颤、垂直震颤、旋转、斜向、混合震颤,又以水平震颤为最多见。按震颤的病因可分:视觉性、前庭性、眼肌性和其他类型。眼球震颤的强度分为:

I级:眼震仅仅是向一个方向。

Ⅱ级:眼震在第一眼位和仅一个侧方注视位。

Ⅲ级:眼震在第一眼位和两侧注视位。

振幅:微细眼震〈5。,中度眼震5。~15。(1~3mm),粗震颤〉15。(3mm)。频率:约每分钟10~1000次,慢震颤每分钟10~40次,中震颤为每分钟40~100次,快震颤为每分钟100次以上。

(一)视觉性眼球震颤

1.视动性眼球震颤:①生理性;②可由注视一列急驶而过的火车等引起;③水平向跳动型,快相与车行方向一致。

2.视力障碍性眼球震颤:①病理性;②由于先天性白内障,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或眼球先天异常;③水平向钟摆型。

3.职业性眼球震颤:①病理性;②由于长期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工作所致;③垂直,转向钟摆型。

(二)前庭性眼球震颤

1.迷路性眼球震颤

(1)生理性:①由检查医师引起;②跳动型:如用转椅引起者其快相与旋转方向相反。

(2)病理性:①跳动型;②方向可为水平性,旋转性或混合性;③破坏性病变引起者快相在病变的对侧。

2.中枢性眼球震颤:①跳动型;②眼震方向多为垂直性,旋转性。

(三)眼肌性眼球震颤

1.生理性:向外侧极度注视时即出现眼震,为短的,跳动型,快速朝向注视侧。

2.病理性:由眼肌功能障碍引起,跳动型,快速朝向运动侧。

(四)其他

1.先天性眼球震颤:杨景存总结诊断标准:①发病早:自幼即眼球震颤,或发病时间不明确。②无晃视感,即视物无晃动感。③眼球的不自主持续摆动或跳动,比较有规律。④眼球转动无障碍,运动无受限情况,无眼部畸形或其他先天异常。⑤一般日常生活活动无明显障碍,双眼视力或矫正视力一般都在0.1以上。③无平衡失调和眩晕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前庭功能障碍症状。③闭眼或在黑暗中睁眼,眼震消失者属先天眼震,但先天眼震不全都如此。

2.隐性眼球震颤:①此病自幼发生。②双眼睁开时无震颤,但遮住任一眼即出现眼震。③水平方向跳动型。④快相朝向未遮眼。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解除病因,眼球震颤消失,视力恢复正常。

2.好转:眼球震颤缓解,视力有所增进。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1.病因治疗。如能查出原因,应积极治疗。

2.有屈光不正者,尽力矫正;有弱视者尽力应用增视疗法,提高视力。

3.配戴三棱镜:可配戴底向外的三棱镜,使辐辏加强,减轻眼震,也可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方法。

4.手术治疗:利用对眼外肌的减弱、加强或减弱加强联合等术式,矫正患者头位,使眼震的中间带移至注视方向(正前)。中医治疗肝为风木之脏,风性动摇。所以本病治疗以肝为重点,可酌情选用平肝、养肝、疏肝、柔肝之法,兼用熄风药。

1.风邪中络

治法:法风通络。

方药:钩藤饮于(《审视瑶函》)加减。钩藤12g,麻黄6g,炙甘草6g,天麻10g,川芎10g,防风10g,人参10g,全虫6g,僵虫6g。夹痰者,用正容汤(《审视瑶函》)。羌活12g,防风10g,秦艽10g,生姜10g,白附子6g,甘草3g,木瓜10g,胆南星10g,白僵虫6g,制半夏10g,茯神10g,酒少许。夹热者,加黄芩、菊花。

2.血虚动风

治法:养血平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白芍12g,天冬12g,玄参15g,龟板15g,代储石15g,茵陈12g,牛膝12g,川楝子10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生麦芽10g,甘草6g,熟地15g,夏枯草12g,山萸肉10g,菊花12g。

3.先天禀赋不足

治法:健脾益气,补益肝肾。

方药:益气聪明汤合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减。黄芪15g,人参10g,葛根12g,蔓荆子10g,白芍10g,黄柏6g,升麻6g,炙甘草6g,熟地15g,山药10g,杞子10g,杜仲10g,山萸肉10g,附子6g,肉桂6g。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康复预防历史考证《证治准绳・七窍门》曰:“神珠不待人转而自蓦然察上、摹然察下……,或左或右,倏易无时,盖气血搏击不定,筋脉振惕,缓急无常,被其牵拽而为害。”指出了本病的病因和特征

相关推荐

眼球震颤如何预防

眼球震颤nystagmus是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那么,该如何预防眼球震颤呢?眼球诊断的预防要点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放射线和害物质。 眼球震颤的预防方法: 1、鼓励学生解释他们视觉方面的需求;但是应该避免过于频繁地不恰当地关注此事。 2、允许他们把书本和物体置于离眼睛很近的地方,允许他们倾斜头部或者采取其它的可以增强视力的姿势。 3、提供给孩子他们自己的书物和工作表,并且它们不需要共享。 4

眼球震颤的预防方法

眼球震颤(nystagmus)是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那么,该如何预防眼球震颤呢?眼球诊断的预防要点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放射线和害物质。 眼球震颤的预防方法: 1、鼓励学生解释他们视觉方面的需求;但是应该避免过于频繁地不恰当地关注此事。 2、允许他们把书本和物体置于离眼睛很近的地方,允许他们倾斜头部或者采取其它的可以增强视力的姿势。 3、提供给孩子他们自己的书物和工作表,并且它们不需要共享。

怎么对特发性震颤进行诊断呢

1、询问病程,因为特发性震颤病情进展很快,而特发性震颤病程发展很慢,可以在十年二十年里,病情变化都不大。 2、排除其他病变。进行一些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其他的症状,必要时抽血化验来排除其他病变。如排除甲亢引起的震颤,要抽血做甲状腺素测查;年轻些的病人要抽血化验铜氧化酶吸光度,排除肝豆状核变性。 3、还要做脑部CT或是核磁检查,排除脑部的一些其他器质性病变。 4、特发性震颤患者没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和姿势反射障碍,自主性联合运动以及身体姿势和稳定没障碍,没辨距不良、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 5、特发性

眼球震颤能好吗

建议:说实话眼球震颤目前没很好的治疗方法。 眼球震颤,又叫眼震。是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眼震可依病因、临床特征和关的神经眼科情况分为二大类:①知觉缺陷型眼震如注视性眼震;②运动缺陷型眼震如注视麻痹性眼震。 是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眼震可依病因、临床特征和关的神经眼科情况分为二大类:①知觉缺陷型眼震如注视性眼震;②运动缺陷型眼震如注视麻痹性眼震

眼球震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认识

眼球震颤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五官疾病,我们身边时常都会遇到眼球震颤的患者,了解眼球震颤的知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方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以水平型为常见,通常以快相方向表示眼球震颤方向,快相为代偿性恢复注视位的运动。简称眼震。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2、增进视力:眼源性眼球震颤,重点是提高视力,防止导致视力随意的

眼球震颤发病原因哪些

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规则的眼球运动疾病。其中眼球转动的方向分为很多种,每一个眼球转动的方向,都是另一种诊断病名。每一种诊断出来的病名,治疗的方案都是不一样的。一些是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而一些严重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我相信很多患者对眼球震颤病因很多疑问。 眼球震颤发病原因哪些 眼球震颤的发病原因,通过一些列的临床研究表明,眼球运动的缓慢,会让眼球亚组织系统失效,这个系统是通过高增益的异常条件下来进行活动。这种特殊的异常可能主要的表现是由眼球外肌的传感组织所接受到,关眼球位置的运动速度进行一个

眼球震颤的各种类型

1.眼性眼球震颤 指黄斑部中心视力障碍,是注视反射形成困难而形成的眼球震颤。 (1)生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 包括斜性眼球震颤、视觉动力性眼球震颤和隐性眼球震颤等。 (2)病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包括 盲性眼球震颤、弱视性眼球震颤、职业性眼球震颤等。 2.前庭性眼球震颤。 3.中枢性眼球震颤。 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严重吗

眼球震颤的患者的其眼球的运动方向水平型、垂直型和旋转型等类型,其中水平型的运动最为常见,该运功是以患者的眼球的快相方向的震颤,其震颤快向就是眼球震颤的方向,患者的快相为代偿性的恢复注视位的运动。 眼球真长也可以成为眼震。常由患者的视觉系统、眼外肌以及内耳迷路、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的疾病所引起。所以患者的眼球震颤往往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其他疾病的并发症,所以对于眼球震颤的治疗需要针对其原发病的治疗。 眼球震颤可以包括眼性眼球震颤,这是一种由于注视反射困难而导致的的疾病,包括斜性眼球震颤、视觉动力性眼

眼球震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认识

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方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以水平型为常见,通常以快相方向表示眼球震颤方向,快相为代偿性恢复注视位的运动。简称眼震。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2、增进视力:眼源性眼球震颤,重点是提高视力,防止导致视力随意的原发病变。亦可配制适当三棱镜以消除代偿头位,提高视力。 3、手术治疗:先天性冲动型者(即眼位性):可以进行手术,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如何治疗

眼球震颤(nystagmus),简称眼震。是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眼震可依病因、临床特征和关的神经眼科情况分为二大类:①知觉缺陷型眼震(sensorydefectnystagmus)如注视性眼震;②运动缺陷型眼震(motordefectnystamgus)如注视麻痹性眼震。 1.跳动型:眼球呈明显速度不同的往返运动,当眼球缓慢地转向加一方向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又突然以急跳式运动返回。所以此型震颤慢性和愉相的表现,慢性为生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