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荆芥有什么功效 收敛止血

荆芥有什么功效 收敛止血

荆芥具有止血作用,实验证明荆芥炒黑成炭后,能缩短出血和凝血的时间。可以用来治疗出血,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疗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荨麻疹能抹芦荟胶吗 荨麻疹涂什么止痒有效

复方炉甘石洗剂主要成份为炉甘石、氧化锌,是一种皮肤外用化学药制剂,粉色混悬液。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适用于荨麻疹、痱子等急性瘙痒性皮肤病。涂抹时摇匀,取适量涂于患处,每天3~4次。应注意皮肤有破损不能使用。

材料:新鲜的马齿苋适量。

做法:马齿苋清洗干净,最好用盐水浸泡几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清洗好的马齿苋捣烂,如果能取其汁的话更好,把捣烂后的马齿苋或汁液直接敷涂于荨麻疹患处5—10分钟,每天可进行1—3次,直到荨麻疹的痛、痒及疹子等症状消除。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凉血、杀菌消炎、散瘀消肿、止痒止痛,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等多种病症。

组方:大风子50g、荆芥穗50g。

制法:大风子50g,捣碎,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冷却至35C后使用,荆芥穗50g,粉碎,过120目筛,装人布袋内备用。先将大风子水涂于患部,稍干后将荆芥穗粉均匀散布患处,然后用手掌来回反复揉搓,摩擦至手掌与患部产生热感为度,早晚各1次。

功效:大风子味辛,性热,有毒,具有祛风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荆芥穗味辛,性微温,归肺经、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两药配伍可加强疏风、散寒、止痒的功效,使用此方药时配合用手掌来回反复摩擦的方法,可在局部产生热量,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荆芥有助于发汗,帮助发烧患者尽快退烧。睡觉前煎服一剂荆芥,发一阵汗,睡觉过后会感觉浑身轻快很多。

镇痰、祛痰。荆芥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再配上白矾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减轻咳嗽症状。

怯风、凉血。荆芥微温不烈,药性缓和,能很好的去除风寒症状。

对妇女来说,荆芥的止血作用能有效的缓解妇女产后血晕。

荆芥有辛散作用,常与薄荷通用,可以治疗麻疹透发不畅。

拉屎跟拉水一样还喷射 拉肚子拉水吃什么止泻

材料:苹果一个,水适量,盐适量。

做法: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

功效:苹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

配方:石榴皮60克。

制法:将石榴皮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煎至100毫升即可。

用法:每日服3次,连续服用1周。

功效:收敛止泻。

材料:薏苡仁60克,米饭锅巴(以焦黄黑色为佳)60克。

用法:将薏苡仁和锅巴,加清水适量,放锅内同煮,待薏仁煮熟,即成稀粥。每次1碗,1日3次,连服1 ~2天。口服苡仁锅巴粥时禁食腥辣、油腻和黏食。

功效:薏苡仁有健脾止泻,而锅巴有收敛止泻的作用,两者搭配对于急性拉肚子或久治不愈的拉肚子非常管用。

荆芥吃多了好不好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药典上表示:荆芥有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

1.荆芥炒炭的灰,有止血的作用。

2.主要治疗感冒,头痛,风热目赤,麻疹不透,疹瘙痒,疮疡初起,崩漏下血,便血痔血,产后血晕的症状。

3.现在多用于风寒感冒,过敏导致的瘙痒,老年皮肤瘙痒症等。

一般情况下常规治疗没有什么副作用

仙鹤草的功效

全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药,有强心、升血压、凝血、止血、凉血、抗菌等作用,市售仙鹤草素制剂为止血药;地下冬芽或带细根的冬芽能治牛绦虫、猪绦虫;全草制成200%的浓缩液,可治阴道滴虫,作农药可用来防治蚜虫、小麦杆锈病等。

功效: 收敛止血,解毒疗疮,杀虫,涩汗,止咳。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血痢、疟疾、消渴病多汗、伤力咳嗽等症,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疖疮痈肿、痔疮等症。

茶饮:以热水浸泡3匙干燥的龙芽草10-15分钟。改善腹泻,减轻皮肤刺激,以冷却的浸泡液擦拭皮肤。减缓口腔刺激、喉咙痛:用温热的浸泡液漱口。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

荆芥碳祛风力胜,偏入血分,所以荆芥炭又能起到止血功效,并且根据动物实验,荆芥炭能使动物出血的时间缩短百分之72.6,凝血时间缩短百分之77.7,所以荆芥炭对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各种出血病症,都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野草莓的作用与功效 收敛止血

野草莓味甘、酸,有收敛止血的功效,配伍不同的中药用于治疗立即口疮、血崩、血尿等病症。

海螺蛸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

对于女性月经过多,可与黄芪、白术、山萸肉、茜草等搭配用,起到补气摄血、收敛止血的功效,除此外,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也有功效,服用后所含胶质、有机质和胃液作用,可在溃疡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起到止血凝血的作用。

相关推荐

卷柏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

卷柏辛温,辛散温通,散瘀定痛,用治吐血、便血、尿血、跌打损伤及崩漏等各种血证。

五味子禁忌哪些

1.忌表邪未解、内实热、麻疹初起者 因为五味子性温,能收敛止汗,当人体患病表邪未解、内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起等情况下均不宜使用五味子,否则其酸收作用容易闭门留寇,不利于鼓邪外出,反而导致邪气敛于体内,阻碍身体康复。 2.忌胃酸过多者 五味子味酸,服用之后能够增加胃酸,因此胃酸过多者,在无医嘱、无药方的情况下并不建议擅自服用。如果五味子服用量过大,口服生药12-18g以上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反酸、胃烧灼感、打呃、肠鸣等不适反应。 3.忌薄荷、荆芥等 五味子收敛、止汗作用,而薄荷、荆芥、紫苏

手足癣的治疗偏方哪些

偏方一 【配方】苍耳子15g,地肤子15g,蛇床子15g,土槿皮15g,百部15g,苦参15g,枯矾6g。 【制作】将苍耳子、地肤子、蛇床子、土槿皮、百部、苦参、枯矾共研粗未,装入洁净布袋内扎口,放入沙锅内加水3000m1,煎沸20分钟,弃渣取汤,备用。 【用法】浸泡或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燥湿润肤,杀虫止痒。 【用途】 适用于手足癣、馒性湿疹以及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 偏方二 【配方】 藿香30g,大黄12g,黄精12g,明矾12g,米醋1000m1。

五味子与枸杞子泡水的功效 收敛止泻

五味子归肺,心、肾经,具收敛固涩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遗尿尿频、久泄不止、自汗盗汗、内热消渴的人群来说,平时可以用一些五味子和枸杞子来泡水喝,可以起到较好的收敛止泻的作用。

鲜五味子怎么吃最好 五味子禁忌

因为五味子性温,能收敛止汗,当人体患病表邪未解、内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起等情况下均不宜使用五味子,否则其酸收作用容易闭门留寇,不利于鼓邪外出,反而导致邪气敛于体内,阻碍身体康复。 五味子味酸,服用之后能够增加胃酸,因此胃酸过多者,在无医嘱、无药方的情况下并不建议擅自服用。如果五味子服用量过大,口服生药12-18g以上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反酸、胃烧灼感、打呃、肠鸣等不适反应。 五味子收敛、止汗作用,而薄荷、荆芥、紫苏等药材具发汗、耗气作用,与五味子功效相反,不宜同用。

荆芥和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和金银花可以给宝宝洗澡吗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 虽然说荆芥透疹的功效,金银花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皮肤所出现的麻疹、风疹、痱子等病症都具减轻作用,但小宝宝的皮肤娇嫩,直接使用中药材容易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不适发生,严重的话还可引起过敏的情况,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荆芥和金银花是不建议用来给宝宝洗澡的。

墨鱼干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

墨鱼含的特物质可收敛止血.可广泛用于血虚经闭、崩漏带下,骨可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肺结核咯血等的缓解和改善。

墨鱼的作用 收敛止血

墨鱼含的特物质可收敛止血.可广泛用于血虚经闭、崩漏带下,骨可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肺结核咯血等的缓解和改善。如用墨鱼1条,桃仁6克,可煮食。可用于女性闭经。它还固精止带的作用,可用于崩漏、吐血、便血、遗精及女性带下。

松花粉的功效 收湿敛疮止血

松花粉对皮肤病患者很好的治疗作用,由于松花粉较好的吸水作用,而且对皮肤没刺激性、过敏等副作用,并且可以收湿敛疮止血,因此常可作为爽身粉的主要成分以及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皮疹等。

墨鱼汁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

墨鱼汁含不少的营养物质,具一定固精止带的功效,在还可以用于血虚经闭、崩漏带下,其骨可缓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肺结核咯血。另外,它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崩漏、吐血、便血等不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