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麻疹推拿如何治疗 小儿麻疹病因病机

小儿麻疹推拿如何治疗 小儿麻疹病因病机

麻疹发病原因为外感麻疹时邪病毒而致。《麻疹拾遗》中说:“麻疹之发,多为天行厉气传染,沿门履巷遍地相传。”麻毒时邪,经口鼻吸入,侵犯肺脾,外达肌肤,病位在肺脾二经。在推拿治疗麻疹时,应该根据其分期的不同表现有所侧重。

春季谨防小儿麻疹

1、什么是麻疹?

小儿麻疹是由小儿麻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是影响到皮肤及呼吸道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很高,可并发肺炎。小儿麻疹是冬末春初易发的一种传染病,也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且又易传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2、小儿麻疹都有哪些症状?

通常会发高烧,并伴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发热第2~3天在口腔黏膜可发现斑点,1~2天后出现疹子。先从头、脸部位开始,几天之内蔓延至全身。疹子长出后,发烧温度会下降。有些患儿可能会并发肺炎、中耳炎、脑炎等。

3、麻疹应如何预防?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者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按计划注射麻疹活疫苗,接种麻疹疫苗也有禁忌症。对家长来说,如果您的孩子对鸡蛋有过敏史或正处于发热及感染期,请暂时不要接种。

②麻疹流行期间,要避免去公共场所和流行区域,减少感染机会。

③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患儿在出疹后的4天内应在家休息,一般出疹后第6天即无传染性。

④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卧室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受寒和过强阳光刺激。

⑤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打喷嚏的痰涕弄污双手后,需正确洗手。

⑥注意补足水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发热出疹期忌油腻辛辣之品,专家提醒:麻疹调护可多饮鲜芦根水以清热生津及板蓝根等中药饮品清热解毒,在恢复期饮食营养要丰富。

警惕小儿麻疹对宝宝的危害

●轻症小儿麻疹:多见于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或成人血注射者,或<8个月的体内尚有母亲抗体的婴儿。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较轻,小儿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稀疏,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

●重症小儿麻疹:发热高达40℃以上,伴惊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粘膜出血,称为黑小儿麻疹;若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此型患儿死亡率高。

●无疹型小儿麻疹:注射过小儿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可无典型粘膜斑和皮疹,甚至整个病程中无皮疹出现。

●异型小儿麻疹:为接种灭活疫苗后引起。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无口腔粘膜斑;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肿及肺炎。国内不用小儿麻疹灭活疫苗,故此类型少见。

●成人小儿麻疹:由于小儿麻疹疫苗的应用,成人小儿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与儿童小儿麻疹不同处为:肝损坏发生率高;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关节和背部痛;小儿麻疹粘膜斑存在时间长,可达7天,眼部疼痛多见,但畏光少见。

小儿麻疹推拿如何治疗 小儿麻疹养护宜忌

1.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

2.本病可进行预防接种而避免,生后8个月和7岁时各接种一次麻疹减毒活疫苗。

3.易感患儿应避免接触麻疹患者,防止传染,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发病。

4.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随气候变化而勤换衣服,免受风寒,患儿要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保持口腔及眼鼻清洁。

5.婴幼儿时期麻疹容易并发严重肺炎,护理时应注意警惕,避免交叉感染。

小儿麻疹是什么

小儿麻疹因为高度传染度,而且并发症多,所以在1965年之前小儿麻疹容易引起恐慌。而在1965年之后麻疹疫苗的普种控制了麻疹的大肆蔓延,给小儿麻疹的防治带来了希望。但是即便如此,在一些人口密集却没有普及麻疹疫苗的地区还是有很大的杀伤力的。而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相对比较低,因此小儿麻疹的几率更高。那么小儿麻疹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儿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病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小儿麻疹是由小儿麻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是影响到皮肤及呼吸道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小儿麻疹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很高,可并发肺炎。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含核糖核酸 (RNA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当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后,约第2日进入附近淋巴结,同时少量病毒入血,通过第一次病毒血症到达肝、脾及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中,大量增殖后,再入血循环,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同时破坏受侵袭的细胞,出现临床表现。

小儿推拿能治荨麻疹吗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可以对荨麻疹的病症的缓解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爸爸妈妈在家里就可以给小孩做。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一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对称地捏拿位于小儿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的百虫穴,左右各5次。

2、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左右各操作50~100次。

3、 患者俯卧位,家长以单掌横擦膈俞穴处的肌肉,然后,以拇指及食、中二指捏挤该处,反复操作5~10次。

4、按揉双侧曲池穴各1分钟。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二

1、患儿仰卧,家长用大拇指点揉膻中穴1~5分钟。

2、按揉曲池、风池、足三里、血海穴,每穴操作1分钟。

3、患儿俯卧,家长用单掌横擦肾俞至大肠俞的部位,以局部透热为度。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三

1、患儿坐位;家长以掌按揉并推擦患儿颈项部,以透 热为度。

2、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以一手扶住患儿前额,用另一手的大拇指及中指点揉双侧风池穴,使穴位局部和头侧部有酸胀感为度。

3、掐、揉血海、三阴交穴各2分钟、并使酸胀感向上下扩散为最佳。

4、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对准肚脐,顺时针摩动5分钟。

小儿麻疹的病因

发病原因:

麻疹病毒感染(65%):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现代医学认为,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是唯一传染源,在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如并发肺炎,则延至出疹后10天)有传染性。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普遍应用,其发病率已大为降低,但少数地区由于预防工作不够健全,仍有局部流行。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衣物等间接传播。近年来不典型麻疹开始增多。

免疫力低下(25%):

儿童的免疫力特征常表现出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功能尚欠完善,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身体呈现不抵抗状态,麻疹病毒乘虚而入,造成感染。

流行病学

麻疹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型带病毒者。后者将是麻疹控制与消灭中的新课题。在前驱期和出疹期,患者口、鼻、咽、气管及眼部的分泌物中均含有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播甚少见。麻疹病人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可发病。发生季节以春季发病数较多,高峰在2~5月份。

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结,在这些部位繁殖,同时有少量病毒侵入血液;此后病毒在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复制活跃,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液,此即为,临床前驱期,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由于免疫反应受到抑制,易发生细菌性继发感染,故部分病人常继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并使结核病复燃,阳性的结核菌素反应变成阴性。麻疹病毒感染过程中,机体反应明显降低,可使湿疹、哮喘、肾病综合征患儿病情得到暂时缓解,但患者亦易继发细菌感染。亚急性硬化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常在患麻疹后7—11年发病,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SSPE病毒株表达的M蛋白低下,目前认为M蛋白的缺乏使不完整的麻疹病毒聚集,它不能被抗体或免疫细胞清除,从而导致本病。

猪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补肝明目

猪肝汤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常吃猪肝汤,可补肝明目,适宜肝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模糊不清,夜盲.眼干燥症,小儿麻疹病后角膜软化症,内外翳障等眼病者食用。

推拿治疗小儿尿床有哪些注意

病因病机

小儿“尿床”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尿床”。其中约有10%的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如果您在寻求治疗小儿“尿床”的方法时,不妨选择最简单有效地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尿床”。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基本操作

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3.中医临床辨证以下元虚寒者为多,即:肾阳不足、肾虚寒。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小儿麻疹的症状

小儿麻疹是传染性极强而且并发症也特别多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小儿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麻疹的症状在小儿麻疹的不同时期又有所不同,主要分为潜伏期症状、前驱期症状、出疹期症状和恢复期症状。那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麻疹的症状。

一、潜伏期:小儿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二、前驱期:小儿麻疹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2.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对诊断小儿麻疹极有帮助。3.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4偶见皮肤荨小儿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5.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三、出疹期:小儿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小儿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四、恢复期:小儿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小儿麻疹推拿如何治疗

麻疹前期推拿方法

治则:解肌透表。

治法:开天门(攒竹),分推坎宫,推太阳,按风门,清脾经,清胃经,清肺经,推三关,揉肺俞。

出疹期推拿方法

治则:清热解毒,透疹达邪。

治法:清肺经,清胃经,清肺经,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按揉二扇门,按肺俞,推天柱。

恢复期推拿方法

治则:以扶正健脾。

治法:补脾经,补胃经,补肺经,补肾经,揉上马,揉中脘,揉肺俞,揉脾,胃俞,揉足三里,捏脊。

相关推荐

小儿麻疹症状你可知

小儿麻疹这种疾病,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一般来讲,其是一种全身过敏性的反应,出现这种疾病之后,会导致很多的不良后果,所以当孩子出现了麻疹后,家长一定要通过对其症状的了解而及时察觉,那么,小儿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麻疹的症状: 1、前驱期:刚患麻疹到出现疹一般需要3~5天。人体会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炎、粘膜炎、病毒血症、口腔粘膜斑,医生一般通过这些症状判断是否为麻疹。麻疹粘膜斑会在口腔粘膜告第一齿处,出现灰色的点,粘膜斑在出现后2—3日就会消失。 2、出疹期半周左右之后,病情扩展至耳前、面颊、

春笋怎么处理没有苦味 春笋的营养价值

春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多纤维的蔬菜,拥有清淡鲜嫩的口感,适量吃还可以滋阴去火、补血利便、消食化痰以及明目,还是一种减肥瘦身的理想食物之一,用笋尖熬汤直接食用还可以治疗小儿麻疹,缩短病期;而如果想要治疗因为反复腹泻导致的脱肛也可以用春笋熬粥。 笋还是身体的清道夫,可以将身体里面的垃圾排出,并且里面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效改善便秘,还可以预防肠癌,并且笋还是降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的佳品,对消化道肿瘤及乳腺癌也有不错的防治作用。

平推法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小儿脑瘫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2、小儿脑瘫要坚持长期治疗,轻者一年,重者二三年才能有明显效果,但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 3、保证脑瘫患儿营养充分、合理的教育和功能训练是取得疗效的重要条件,功能训练包括动作训练、言语训练和预防肌肉挛缩等措施。 4、有惊厥、癫痫发作者,应配合止痉剂或抗癫痫药物治疗,以防意外。 针刺疗法(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 根据脑瘫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辩症治疗,主要选取头针、体针、舌针、穴位封闭、穴位埋线等治疗,以达到活血化瘀,醒脑开窍之功效。从现代医学来讲其作用即在引发肌体

猪肝很大正常吗 猪肝有什么功效

补肝明目,养血。用于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等症。适宜气血虚弱,面色萎黄,缺铁性贫血者食用;适宜肝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模糊不清,夜盲.眼干燥症,小儿麻疹病后角膜软化症,内外翳障等眼病者食用;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食用。

成人感染麻疹症状重

20岁的张小姐不久在火车上受了凉,回家当晚就开始发高烧第二天她到附近小诊所就医,被诊断感冒。张小姐吃了几天药仍不见好,持续发烧,体温时高时低,眼睛胀痛,同时食欲不振,恶心,腹泻每日2~3次。后来她又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发现她头面部长出些淡红色疹子,按之褪色,便怀疑她可能是得了麻疹。追问病史得知,次发病之前10天,张小姐曾去亲戚家串门,与他们家正在出麻疹的4岁女儿密切接触过。医生进一步了解到,张小姐童年是在农村奶奶家长的,很可能没有接过麻疹疫苗。因此可以肯定,张小姐这次患的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

香菜的宜忌人群

宜食:脱肛及食欲不振者,小儿麻疹及风疹透发不快或透而复没时、流行性感冒流行传染期间和已患有流感时的人食用好处多,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效果;此外还适宜于食欲不振,胃滞腹胀的人食用。 忌食:香菜有损人精神、对眼不利的缺点,故不可多食、久食。香菜性温,因热毒雍盛而非风寒外来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食;小儿麻疹已经透发后即不能食用;患有癌症、慢性皮肤病和眼病、气虚体弱和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人不宜多食。患口臭、狐臭、严重龋齿、胃溃疡、生疮者少吃香菜。

小儿麻痹症都有什么危害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由于小儿麻痹病毒普遍都是易感染的,但大多数儿童感染后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出现,因此在医学上称为隐性感染。而个别儿童发病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是因病毒量过多而导致。 当孩子病发后,可出现发烧、多汗、食欲不振、哭闹不安、肢体感觉过敏、肌肉疼痛等症状。一般二至三天内可退烧,退烧后孩子出现肢体麻痹现象。严重者,麻痹还可侵犯呼吸肌,危及孩子的生命!可见,我们要警惕小儿麻痹症带来的危害。给予足够的重视。 小儿麻痹的瘫痪随病毒损害的神经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最常见的是侵及脊髓神经,常累

香菜有什么禁忌 祛寒解毒

香菜性温,具有驱寒、发汗等作用,可以解表治感冒,克解毒透疹,对小儿麻疹患者有治疗作用。

小儿麻疹治疗方法 葱姜香菜水

材料:香菜60克,生姜、葱白各30克。 制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捣烂,用纱布包裹好,然后取适量白酒烧热后,用包好的纱布蘸取热酒,在全身上下抹擦,每日1次。 功效:可以透疹解表。香菜能够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与通阳解表的生姜和葱白合用能够治疗小儿麻疹初起,疹点已经出现但迟迟不透的儿童。 注意:在抹擦过程中应避风,擦后盖被保温。

自然分娩好不好 提高胎儿免疫力

胎儿从母体自然分娩出来后,会从母体带过来免疫球蛋白使新生儿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使婴儿得麻疹、小儿麻痹、腮腺炎的几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