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接种疫苗前后要注意
儿童接种疫苗前后要注意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又叫计划免疫日。今年的主题为:“宝宝和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
近日,由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卫生部妇社司等主办的“心系新生命——问候生命”科学育儿工程宣教活动举行,2013年度首场大课堂在京开讲。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的张峰主任医师为大家解答了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
疫苗为什么分两类
现在每个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接种疫苗,有的是政府免费的,有的是要自费的。政府免费提供的是一类疫苗,自费接种的是二类疫苗。
至于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区别,张峰医生说这是一种行政分类,不是医学分类,是政府根据经济能力和防病规划制定的。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划分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现在有些一类疫苗以前曾经是二类疫苗,像乙肝疫苗和麻风腮疫苗。随着经济发展,可以肯定的是一类苗会越来越多。
二类疫苗(自费疫苗)是由国家卫生相关部门推荐,接种者自费接种的疫苗。父母适当选择一些二类疫苗,可以给宝宝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
实际上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宝宝的威胁也很大,例如水痘、肺炎、流感等等。有些二类疫苗还是对一类疫苗的补充,比如预防小儿麻痹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目前预防脊髓灰质炎有口服减毒活疫苗(糖丸)和灭活脊灰注射疫苗(针剂IPV)两种疫苗。目前我国的一类脊灰疫苗是“糖丸”,但有些宝宝却因为身体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吃“糖丸”,包括有肛周脓肿,牛奶过敏的宝宝,还有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需要选择完全失去毒力的灭活疫苗才更安全。因此建议这些宝宝使用灭活脊灰注射疫苗,或含有这个疫苗的联合疫苗。灭活疫苗顾名思义是使病毒完全失去毒力,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孩子得没得肺炎都该接种疫苗
春季是肺炎高发季,5岁以下的儿童也很容易被感染。有数据显示,约一半严重的儿童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同时肺炎球菌还可能引起菌血症、脑膜炎、中耳炎以及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而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是能用疫苗来预防的。北京儿童医院的杨永弘教授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肺炎球菌疾病列为“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婴儿最好在出生后百天左右及时接种。
接种疫苗前后注意事项
接种前
家长先了解孩子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能防什么病,接种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什么情况不能接种,有没有其他疫苗可以替代。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接种前最好给孩子换上柔软、宽松的衣服。让孩子吃好、休息好,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疫苗,容易发生晕针。
接种当天
认真阅读《预防接种告知书》,不明白的及时问,有情况及时告诉医生,然后签字。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或正生病,或是近期生过病要及时告诉医生。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有严重哮喘、荨麻疹等;以前接种疫苗后出现了高烧、惊厥、抽搐、荨麻疹等反应;另外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或最近注射过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输过血,都要告诉医生。
接种后
接种后在医院观察30分钟再离开。回家后宝宝暂时不要洗澡,2至3天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不要让宝宝抓挠。别让孩子吃刺激性的东西,适当多喝些温开水,多吃水果蔬菜。留心观察宝宝的表现,如有高烧、昏迷、抽搐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疫苗对宝宝的身体来讲是外来物,接种后对身体会产生刺激,个别人会出现全身或局部反应症状,常见的有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或伴有发烧、哭闹等。一般比较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2到3天后就会渐渐好起来。
有的小宝宝在半岁之内母传抗体水平还比较好的时候就反复感冒、腹泻、吐奶严重、肺部感染,以及有严重的湿疹等等,这些孩子属于体质比较弱的孩子。对于体质较弱或有特殊疾病的婴幼儿,接种疫苗减少疾病风险尤其重要,因为这样的孩子患病后病情会更为严重。要更好地保护这些孩子,不仅要及时接种,同时还要减少接种风险。可以选择联合疫苗,比如能预防5种疾病的五联苗,从常规的注射12针减少到4针,宝宝可以少打8针,就意味着减少8次不良反应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小儿疫苗接种时要注意什么
1、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儿童家长应尽早主动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
2、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每次预防接种时必须携带本证。
3、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遗失时应及时补办。国家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本证。
4、儿童监护人有义务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在接种前应主动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禁忌情况。
5、为了保证预防接种质量,请家长带小孩到当地指定的接种单位(接种点、接种门诊)接种疫苗,并对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6、无论是常住户口或暂住户口,您均可按时携带孩子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外来儿童同样享受政府免费提供计划免疫内疫苗的权利。
7、接种疫苗后,必须在接种场所休息15-30分钟。个别儿童接种疫苗后如出现高热等反应,请及时到医院诊治,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婴儿多大可以注射麻疹疫苗
针对多大的婴儿可以接种麻疹疫苗问题,专家详细说到:
1、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
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有些宝宝是不能种甲流疫苗的
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都会给宝宝种各种甲流,最近甲流横行,给孩子中甲流疫苗更成了很多家长必做的事。可是很多家长不知道有的宝宝是不适合中甲流疫苗的。
卫生部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答问表明,目前有三类人群明确被禁止接种疫苗。
首先是3岁以下儿童,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只在3岁以上人群中开展了临床试验,还没有3岁以下儿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因此3岁以下的儿童目前不可以接种。
首先是3岁以下儿童,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只在3岁以上人群中开展了临床试验,还没有3岁以下儿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因此3岁以下的儿童目前不可以接种。
首先是3岁以下儿童,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只在3岁以上人群中开展了临床试验,还没有3岁以下儿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因此3岁以下的儿童目前不可以接种。
第三,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因此对普通季节性流感疫苗过敏的人不能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鸡蛋过敏史、接种疫苗过敏史及其他严重过敏史的受种者禁止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其他过敏史者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慎重决定是否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孩子打疫苗有哪些禁忌
急性疾病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
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
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
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流鼻涕不发烧能打新冠疫苗吗 小孩新冠疫苗和成人的一样吗
一样。
新冠病毒疫苗大人和小孩的剂量和程序都是一样的,而且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儿童组3-11岁接种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和12岁以上的成人组一样安全,同时抗体水平也和成年人是一样的,儿童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耐受性良好,接种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才能离开。
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原则上采用同一个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全程需要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小孩打新冠肺炎疫苗好不好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在上市前都经过动物实验、人体预测试实验、人群Ⅰ/Ⅱ期、Ⅲ期临床试验,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且疫苗安全性也得到了多次验证。
前期试验数据显示,接种两剂疫苗人群均有95%以上产生了保护性中和抗体,在国内接受过疫苗紧急接种的6万出国人员,经过严格追踪观察未发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因此儿童接种后在体内能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对儿童自身是有保护作用的。
儿童接种疫苗的时间
1、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乙脑疫苗—初种;
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12岁:卡介苗—加强针。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2、二类疫苗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
1、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肺炎疫苗怎么接种
肺炎疫苗主要是预防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或者是中耳炎、脑膜炎等,一般国内目前是有两种疫苗,一是7价疫苗,还有种是23价疫苗,7价疫苗适于两岁以下的儿童,23价疫苗适用于两岁以上。
一般这种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它疫苗,一般是两岁以下的儿童接种7价疫苗,是在月龄三、四、五的时候接种一剂进行基础免疫,十二到十五月龄接种一剂做加强免疫,一般接种是到社区或者是疾控中心进行一个肌内注射,一般是选择婴幼儿的大腿前外侧区域,或儿童的上臂三角肌进行肌注接种。慢性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必要再次接种23价疫苗,接种时要与7价疫苗间隔两个月以上。
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间
北方宝宝接种疫苗最佳时间: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1月份。南方宝宝接种疫苗最佳时间:共分为两期,一期是每年的5—7月份;第二期是每年的10月份至第二年的2月份。宝宝接种疫苗的最佳年龄段一般来说,6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可接种流感疫苗了。6个月—3岁:可接种儿童剂型的疫苗。要分两次完成,第一次注射 1针,间隔4周后再注射第2针,每次注射0.25ml。3岁以上:可直接接种成人剂型的疫苗。一次注射0.5ml。
甲肝疫苗是什么
甲肝疫苗也称为甲肝灭活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疫苗之一。凡是容易感染甲肝病毒的人都要接种,一般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宝宝要接种甲肝疫苗,加强对甲肝的预防,成人也应接种。
预防甲肝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甲肝疫苗就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目前在中国,儿童接种疫苗中甲肝疫苗重要性很大,已经成为儿童接种的主要疫苗之一。在08年的5月份,甲肝疫苗已经被列入扩大免疫疫苗之一,同时,部分省和城市已经为群众提供免费甲肝疫苗接种。
市场上的甲肝疫苗主要有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大类。由于制备原理的不同,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存在差异。相对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灭活苗和弱毒苗都是通过侵入人体,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使人体产生免疫记忆,来达到免疫的效果。
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报销吗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普遍易感,其中EV71型是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而71型导致手足口病可能会导致重症或者死亡病例。
目前的话国家是推出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的感染。手足口疫苗主要是针对于EV71型,这种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是自主、自费接种的,就是自愿原则。
家长就是根据宝宝情况,需要接种是去当地的疫苗接种中心或者是社区的服务站去接种疫苗,一般是建议是六个月以上、五岁以下的儿童接种,有两剂,间隔时间是一个月,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以规避EV71型手足口病的感染。
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
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症和成人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疫苗的有效成分、任何非活性成分、生产过程中用到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曾接种过类似疫苗的儿童禁止接种新冠疫苗,以防出现过敏现象。
2、如果儿童曾经接种疫苗有过严重的疫苗过敏反应,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也要禁止接种新冠疫苗。
3、患有无法控制的癫痫病和其他严重神经疾患,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的儿童不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5、经接种工作人员评估,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它情况。
1、如果儿童正在发烧、咳嗽,或处于疾病的急性发病期,也建议等儿童身体康复之后再接种疫苗。
2、新冠病毒疫苗暂不安排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如果孩子在相近时间内还需接种其他疫苗,应确保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14天以上,优先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3、如果儿童曾经有过食物、药物过敏史,但近期无过敏反应则可以接种。
4、牛奶、鸡蛋、青霉素过敏都不属于接种禁忌症,可以接种。
咳嗽不小心打了新冠疫苗怎么办 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注意事项
1、如果孩子在过敏性疾病的发作期、曾在接种疫苗时出现过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应当暂缓接种,接种前可以请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2、曾经有过食物、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但近期无过敏反应则可以接种。
3、如果儿童正在发烧、咳嗽,或处于疾病的急性发病期,也建议等儿童身体康复之后再接种疫苗。
4、如儿童在近期已经接种了流感疫苗,应确保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大于14天。
5、完成接种后,要采取留观30分钟等措施,轻微反应不需处理,严重不适要立即就医。
6、儿童接种疫苗当天不要游泳、洗澡,1周内孩子要清淡饮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7、全程需要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尽量在8周内尽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