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宝宝画线条
教宝宝画线条
教宝宝画线条
绘画对于2岁左右的宝宝来讲,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这时的宝宝小肌肉组织还未成熟,不能控制手臂动作,因此,宝宝绘画处在乱线、乱点、乱块的涂鸦期。而成人忽视了宝宝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对待宝宝绘画时的现象有以下几种反应:
1、成人总是责怪宝宝,怎么还不会画线,歪歪扭扭的横不平,竖不直的。
2、成人看到宝宝画不好线,就急于找来尺子把着宝宝的手比着画。
3、成人见到宝宝画不好线,就用鼓励的对话对宝宝说:“宝宝画得不错,就是线有点不直,如果再直点就更好了,再来画一条好吗?”
成人的表现哪种好,肯定是第三种。因此,在教宝宝画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成人不可急躁,不能用大人的标准和口味来要求宝宝,可以有意识地画一些横竖线组成的物体给宝宝欣赏,也可用彩色笔在纸上边画边说:“这是冰棍,这是蜡笔,这是面条,这是尺,那是妈妈毛衣的针……”等,让宝宝跟着讲解练习。
2、画线也应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一般对初学画的宝宝来说可顺着先学曲线,再学点线(两点连线),后学直线;先学竖线,后学横线的次序进行练习。成人教宝宝学画线,可以先学画点线,如:成人画上一幅春天的画,对宝宝说:“小草、小树、小花要喝水了,让天上快下雨吧!宝宝快来画‘雨’吧!”让宝宝先画短线,然后逐步加长,只要通过反复练习,宝宝慢慢就能学会画线。
3、为了不使宝宝感到枯燥,在学画时成人可结合故事、儿歌、不同色彩的画笔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练画。成人必须注意,每次练画不能超过15分钟,时间长了,宝宝容易疲劳,会产生烦躁情绪,就不会有绘画的兴趣了。
4、成人为激发宝宝画线的兴趣,可以和宝宝一起画画玩玩,如:成人画两条线说这是大人的筷子,宝宝画两条短的线表示宝宝用的小筷子。也可以成人画两条线告诉宝宝这是马路,宝宝在当中画一条短线,如果画直了,表示宝宝的车子骑得快,如果画歪了,表示宝宝骑的车子撞到马路边了。通过边玩边画,宝宝画线的兴趣一定很高,再通过反复练习,宝宝的线就能画好了。
画笔有哪些
儿童画画笔的种类及如何选择画笔
1、蜡笔、油画棒:婴幼儿首选的绘画工具。好握好画、效果好、线条粗犷、好涂色;但是易折断,最好放在敝开的盒子里,盒子要较大、较浅,易于取放;
2、彩色水笔:这种笔颜色鲜艳,便于画线条与着色;
3、铅笔:孩子用的铅笔最好是软笔芯的;
4、毛笔:用于水彩画和水墨画,要教孩子怎样使用。
1~5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适合用硬笔类,这类笔指的是铅笔、彩色铅笔、彩色墨水笔。硬笔比较适于小一些的孩子画画,因为它们便于使用,不用太大的力气就能画出形象。而且画东西可粗可细,当然在涂大色块时这种笔就比较麻烦。使用硬笔类画笔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用的画笔的笔头不要太尖锐了,否则容易伤到孩子。
6~10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适合软笔类,比如毛笔和带刷子的笔。这种类型的画笔表现力特别强,但对技能和技巧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比较大的孩子使用更好一些。这种笔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调色,能使孩子在有限的色彩中根据自己的认识调配出万物的色彩。而且一旦掌握了使用软笔的技巧,画的时候可以想粗就粗,想细就细。除了以上两种笔外,还有一种笔是油画棒、蜡笔和彩色粉笔这类棒状的画画工具。这类材料可以大块地涂色,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对大孩子、小孩子来说都比较适宜。它们的缺点就是不适宜画细节,但是它们可以用来填色,这就比硬笔更适合不大不小的孩子。对孩子来讲,当然要选择最适合他们的绘画工作,但如果从学习角度出发,最好让孩子对各类绘画工作都尝试下。这样既可以不断以新鲜的绘画工作激发孩子画画的兴趣,又可以让孩子在使用工具的能力得到锻炼。
宝宝入园前,尽量不要让宝宝玩水彩笔。一般水彩涂到手上脸上等皮肤上,对皮肤伤害问题不大。需要注意及时的清洁,避免宝宝不讲卫生,往嘴里送,或者是拿物品往嘴里吃等。还要避免画笔铅是否超标。
宝宝走路内八字怎么办 怎么预防宝宝走路内八字
走路内八字的宝宝走路节奏也不会很整齐,所以在教宝宝走路的时候,要把握宝宝的走路节奏。可以由大人数着口令让孩子按照口令踏步。或者家长在前面按照节奏走路,宝宝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每天固定联系几次,每次大约半个小时,宝宝就能形成很好的步态。
在地上划一根直线,或是找笔直的花坛边缘练习走路。让宝宝的钱脚尖和后脚跟都踩在直线上,循环往复地走,步伐由慢到快、由大到小。这种有意识的训练,能够让宝宝形成走直线的习惯,脚掌不会随便向左右偏移,自然也不会出现内八字了。
画两根直线,距离比宝宝的脚掌宽一点点,可以让宝宝在这两条直线中间行走,保证不要让宝宝踩到直线,这样可以锻炼宝宝最正确的走路方式。可以将这种了联系方法变成一种游戏,如果宝宝能够走完整条直线框,家长就可以给宝宝适当的夸奖和奖励。
0到3岁开发宝宝智力早教方案
一、肢体协调能力灵活性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穿衣服、脱衣服、穿袜子、穿鞋系鞋带等,妈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宝宝自己进行,而且大多数宝宝都乐于做这件事。解开(扣上)纽扣或是拉开(拉上)拉链,需要幅度很小而又准确的手指运动;穿鞋系鞋带完全是用几个手指进行,可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确度和灵活性,也可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增强宝宝独自完成一些小任务的信心。
上臂和手眼协调训练
宝宝到3岁时,爸爸妈妈可以用投掷运动锻炼宝宝上臂的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具体训练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滚排球。在前面1~2米远处放两把椅子,椅子之间间隔为40厘米。然后让宝宝在地板上滚排球,让排球从椅子中间滚过去。
·抛排球。在离宝宝1~1.5米处放一个高40~50厘米的小筐,让宝宝往里面抛排球。也可以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或放一个脸盆,让宝宝站在1米远的地方把沙袋扔到圆圈或脸盆里。训练时要引导宝宝右手、左手轮流着抛。
·投排球。在离宝宝1~2米处,挂一个与宝宝眼睛齐高的球网,让宝宝向网里投排球。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看谁做得更好,以增加宝宝投掷的兴趣。
训练宝宝的平衡力
快3岁的宝宝行走基本自如,为了增强宝宝的平衡知觉和空间知觉,爸爸带宝宝出去散步的时候,可有意识地让宝宝走一走马路牙子(最好是在社区院子里走,这样既安全又安静)。
马路牙子仅有一块砖的面积,走之前爸爸边做示范动作,边告诉宝宝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怎样走才不会掉下去等。也可选择一块平地,在地上平放六七块砖,让宝宝练习在砖上走。每块砖之间的距离为5~10厘米,爸爸要在一旁保护,以防宝宝磕碰着。
训练宝宝跳跃
跳对宝宝运动技能的发展很重要,爸爸可有意识地教宝宝在原地跳跃或从高处(15~25厘米的高度)向下跳。还可以在地上画两条间隔10~20厘米的线,教宝宝练习跳远,两条线的间距可逐渐增宽。练习的场地要平整、松软,最好在垫子上或沙坑里练习。
二、运动能力训练
1.踢足球
妈妈和爸爸与宝宝面对面地踢球,一个人踢过来,一个人再踢过去。
2.变高变矮
妈妈向宝宝发出“变矮了!”的口令,让宝宝立刻蹲下。然后妈妈再向宝宝发出“长高了!”的口令,让宝宝立刻站起来。为增加训练的难度,提高宝宝的应变能力,还可以在宝宝执行“长高了!”的口令站着的时候,再喊一次“长高了”的口令,看宝宝是不是能够站着不动。或是连着喊几声“长高了”的口令以后,忽然来一次“变矮了”,以此训练宝宝的应变能力。还可以让宝宝发口令,爸爸妈妈做动作以增加宝宝游戏兴趣。
3.过桥找妈妈
在地上用粉笔画两条平行线,或者平行放两条绳子。宽40厘米,长1米,假设这是河上的一座小桥。然后让宝宝走到河对岸去找妈妈。训练时让宝宝双脚更替着向前走,不能踩着两边的线,以此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
三、语言训练
1.语言能力有了很大长进
这个年龄的宝宝,语言能力正处在积极发展时期,词汇量也在不断增加,已能达到1000以上,几乎是1岁半以前的4~5倍。词的种类也丰富起来。除了名词、动词外,还有形容词、副词、代词等。宝宝已掌握了基本语法,过去的“电报句”发展到了合乎语法习惯的简单句,并且复合句的运用也在不断增加。宝宝喜欢和人进行言语交流,爱听故事,念儿歌,并能记住一些主要的故事情节,还会背诵一些诗歌等。宝宝对语言的概括性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如“汽车”并非指某一辆汽车,而是指他所见到的所有的汽车。
2.教宝宝说完整的话
妈妈和爸爸应抓住宝宝这一语言发展的有利时机,教宝宝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讲话,以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并促进宝宝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把宝宝的简短的、成分不全、意思不明确的电报句扩展成完整的简单句,把颠倒的词序正确排序。比如,当宝宝说“妈妈,睡觉”,大人应教他说“妈妈,我要睡觉”;宝宝说“看报纸,爸爸”应改为“爸爸在看报纸”。这样的练习应该结合生活的实际场景,随时随地地练习,如“这是大楼”,“那是红绿灯”,“小朋友在学习”,“小兔子爱吃萝卜”等。此外,妈妈和爸爸还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己说话也应发音准确,说完整的、语序正确的句子。因为语言是表达心灵的,妈妈和爸爸可以用童话、连环画剧、画册等,激发宝宝的好奇心,教宝宝正确地说话。要不断地给宝宝创造说话的机会,使宝宝想和妈妈爸爸说话,让宝宝学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一般女宝宝语言发展较早,此外宝宝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妈妈和爸爸不要总把自己的宝宝与别人家的比,尤其是当着宝宝面,不能说“看你家豆豆早就会了,可我家蕾蕾还不会”等,这样会打击宝宝学习的积极性。
3.看图说话
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即使是学习自己的母语,也需要最佳的语言环境。这个年龄的宝宝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画书爱不释手,缠着爸爸妈妈讲书中的故事。妈妈爸爸应抓住这个时机,应尽可能地用形象生动的拟声语言给宝宝讲书中的故事。讲述中还要不时地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宝宝回答。如果是喜欢表达的宝宝,还可能在妈妈说故事时插话,妈妈应停下来回应宝宝的插话。
在与宝宝看画册时,应重点给宝宝读出那些描述画面的句子,特别是对宝宝看过的画册,再重新读给宝宝听时,能增强宝宝的记忆力。还可以让宝宝复述那些描述画面的句子,或者让宝宝凭着记忆讲述那些句子,但要求宝宝尽可能用书中出现的句子讲述。为了提高宝宝的兴趣,也可以以画册为剧本,妈妈和爸爸与宝宝一同扮演画册中的各种角色,通过实际表演使宝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喜欢在墙上乱画怎么办
可在宝宝常看得见的墙上贴些儿童画、幼儿故事画片等。一方面可扩大宝宝知识面,让宝宝仿照,另一方面也可以教育宝宝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更不要在书上、床单上画,只有画得好的画才可以贴在墙上。如果宝宝认真画出了好的画,爸爸妈妈可以把它贴在墙上,从而进一步激发宝宝画画的兴趣。
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最好能单独设立儿童房,装潢半面墙的一部分,可以做成画板形式的,比如镶上白板或是刷上黑色的漆,能用粉笔画的那种。引导宝宝只在那上面画。只要好好引导和注意宝宝安全,他的涂鸦说不定会给你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惊喜。
用白纸或旧挂历反面把一面墙包装一下,然后告诉宝宝,这面墙是送给他的大画板,他可以随意地在上面画想画的东西。
23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是多少
身体外观和生长
满32个月的幼儿,女孩平均体重为12~13.8千克,男孩平均体重为12.3~14.2千克。女孩平均身高为89.5~94厘米,男孩为90.5~95.5厘米。
身体技能发育
宝宝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垂直或水平的直线,并开始自发地画线段、弧线及各种形状的线条。写数字是宝宝比较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开始临摹和模仿一些图案,宝宝更喜欢临摹和模仿父母给他画的画。
宝宝开始学习用积木搭建镂空的造型,桥梁、房门等。通常情况下,需要父母给宝宝做几次示范,宝宝才能自己完成搭建任务。练习搭建镂空积木,不但可以练习宝宝的思维能力和手的运动能力,还能够帮助宝宝理解空间概念。
教宝宝画圆
宝宝从2岁左右开始,在绘画中最早出现的图形就是圆形。他们常用圆形表现出他们所熟知的一切物体。如气球、苹果、太阳……然而由于宝宝年龄小,手指和手腕的小肌肉尚没有发育好,手的动作很不协调,不能很好地使用绘画工具,因此画圆就有一定的困难。宝宝在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1、不会画弧线;
2、不会按从左向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画圆;
3、画圆时往往急于将起点与终点连接起来,画出的圆既小又长。
如何让宝宝画好圆呢?
1、成人可根据宝宝年纪小及爱模仿爱帮人干活的特点,让宝宝和成人一起学绕毛线团,边绕边念儿歌:“绕呀绕,绕毛线,宝宝帮妈做事真能干,小手拉住毛线往外绕,一圈一圈绕得欢,宝宝小手真灵巧,绕的线团圆又圆。”通过绕毛线的动作让宝宝在游戏中初步掌握小手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画圆的规律。
2、成人在示范画圆时应有语言指导,如画皮球时可以边画边说:“圆起来。”让宝宝从视觉上初步掌握用弧线画圆的顺序及起点必须与终点慢慢相连的规律。
3、宝宝在反复练习画圆的时候,成人可以这样说:“宝宝画的是什么呀?”宝宝说出所画的物体不管是否像,成人都应加以肯定:“宝宝画真好,要是再圆一点就更好了。来,宝宝再画一个……”成人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蜡笔让宝宝反复练。成人可以说:“宝宝用红颜色画个苹果,用绿颜色画只绿气球,用黄颜色画块圆饼干……”用各种激励的语言激起宝宝画圆的兴趣。
4、可以选取一些宝宝常见的圆形物体供宝宝作绘画的题材,如圆画片、彩色气球、圆饼干、苹果、车轮等,还可以让宝宝画大小不等的圆,然后启发宝宝把大圆和小圆连在一起,如大圆为小鸡的身体,小圆为小鸡的脚,就变成宝宝喜欢的小鸡了。还可用同样方法画成小鸭、苹果、气球等。宝宝看后就会产生绘画的欲望。通过反复练习,宝宝一定能画好圆的。
2岁8个月女宝宝身高体重是多少
宝宝已经2岁8个月啦!宝宝现在可以认识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大致可以分辨5种颜色,红、黄、绿、蓝、黑,小手的发育也更加灵活,可以握笔在纸上画出直线、弧线等线条,这个“小画家”有可能把家里到处涂的乱七八糟,您可以为他准备绘画的纸张或白板,引导宝宝养成好习惯,但不要因此限制宝宝的创作过程,没收宝宝的“做案工具”哦。
女婴:体重10.3-17.1kg,身长84.9-99.4cm,头围47.1cm ,胸围48.2cm。
语言能力:
1、跳跃式的语言发展。词汇量突飞猛进。一觉醒来,宝宝语出惊人,常常令父母惊讶不已。
2、使用修饰词的能力显著增强,几乎达到成人的一半。给妈妈的感觉是,今天还不会说什么的宝宝,明天突然会说很多话了。
运动能力:
1、宝宝不仅能跨过障碍物,还能双脚起跳,跳过障碍物。
2、手脚攀登时四肢协调,以保持身体平衡。
3、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垂直或水平的直线,并开始自发地画线段、弧线及各种形状的线条。
如何培养宝宝的兴趣
很多人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说的对,可是如何发现宝宝的兴趣所在,如何培养宝宝的兴趣爱好,并发展成为学习目标呢?这就存在一个系统过渡的过程。想要成功培养其孩子某一方面的兴趣,就要经历三个步骤:善于发现—及时引导—强化巩固。
第一步:善于发现
许多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粗心而错过了培养兴趣的大好机会。其实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做个观察家,细心观察孩子潜伏的兴趣。当然,父母也可以为孩子适时的创造一些条件。比如多带孩子接触音乐、艺术或运动项目,观察孩子的反应。在发现兴趣前,不建议参加任何指定特长的兴趣班,可以参加综合性的早教机构,让孩子参与玩乐从而发展兴趣。目前,市场上早教机构的分类五花八门,有些还开设了天文地理、数学逻辑等课程。这些学校技能的课程并不适合学龄前儿童,不妨考虑一些娱乐性课程,像金宝贝等知名的国际早教机构等,都会设立育乐课,其中就会有非常科学的潜能开发环节帮助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第二步:及时引导
当发现了这种潜在的兴趣亮点时,家长就要不失时机地把他挖掘出来,并创设各种情景或条件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比如,当你发现宝宝喜欢唱歌跳舞,对节奏音符都很敏感,那可以为她提供更多会发声的玩具,用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曲调去刺激她。当你发现你的宝宝喜欢画画,你可以为她提供更多的工作和自由,让他任意创作。但是要注意,这种引导并非技术层面的引导,要避免教条式的培养,并不是喜欢音乐的宝宝你就要教她准确的发音和发声技巧;喜欢画画的宝宝也不需要告诉他如何握笔,如何勾画。像金宝贝这样的专业早教机构会通过一些游戏对宝宝的兴趣点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这种引导方式更加自然有效,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第三步:强化巩固
培养一种兴趣并非容易之事,而巩固一项兴趣就更加不容易了。特别是对于注意力比较短暂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兴趣很容易被转移。小孩子“朝三暮四”也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为这种兴趣多创造几种变化方式,以此巩固宝宝的兴趣长久。比如可以当宝宝玩腻了拍手打拍子可以教他用跺脚或摇头来表示,一样能达到效果,也让宝宝有新鲜感。如果宝宝厌倦了画画,不如教他废物利用,用粘贴或是雕塑的方式做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也同样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些家长的经验不足,无法为孩子提供多种形式的兴趣巩固,可以带孩子到专业的早教中心学习,这样也不用担心自己会黔驴技穷。
孩子的兴趣培养并非一日而就,而是要经过以上这三个步骤才能有序的成为最终的学习动力。所以家长要注意从细小的观察开始,正确引导,加强巩固从而使宝宝更加好学、乐学。
教孩子学汉字的三个窍门
窍门1 展现实物学汉字
在教宝宝识字时,同时展示实物,这样字和实物之间就发生了联系。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宝宝很快识汉字,而不会感到识字是一件痛苦的事。
你也可以在教给宝宝辨认物品的同时,向他们展示汉字可以加快识字的过程。例如,指着门,对宝宝说:“门,这是门。”同时向他们出示“门”字,让他们辨认。
这样就在宝宝的大脑中产生了两个表象,实物“门”和汉字“门”。每当我们发出“门”这个音时,宝宝对实物和汉字都会产生反应,反之亦然。
所以,当宝宝还在襁褓时,我们就可以一边教他们辨认实物,如灯、墙、桌、椅、床、窗等等,一边教他们辨认这些汉字。实践证明,当宝宝会说话时,他们已能够认识这些汉字。
窍门2 随时随地学汉字
父母带宝宝来到一座大山前,首先让宝宝观察一下大山的巍峨和壮丽,起伏蜿蜒的大山像一条长龙展现在宝宝的面前。当他们爬上山坡,仔细地观察着郁郁葱葱的树林、飞流直下的瀑布,听一听山间的各种声响。
这时,父母可把“山”字写在地上,对宝宝说:“瞧,这个字读什么?”宝宝一定会脱口读出这个字的音。“山”字的美和大山的美在宝宝的心中引起了共鸣。用这种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教给宝宝认识很多汉字,如:田、鸟、林、树、村、路等等。
当宝宝接近了事物本源的时候,汉字对于他不单是事物的标记,而且也是花朵的馨香、泥土的气息、故乡的田野、森林发出的乐声,他的思想就会因为受到语言魅力的感染而变得像小鸟在天空中翱翔一般活跃。
窍门3 举一反三学汉字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利用这个特点,可以举一反三的学习。
例如教宝宝认识“休”这个字。首先在一张纸上画一棵树,树下一个人在睡觉。然后指着图画问:“瞧,图画上有什么?”“图画上有一个人和一棵树。”“对,‘人’字怎么写?”“一撇,一捺。”“对,再看这棵树,树也叫做‘木’,你会写‘木’字吗?”“不会。”“让我来教给你。”教完“木”字的写法后,再问:“这个人在树下干什么啊?”“他在睡觉。”“对,睡觉又叫做‘休息’。你瞧,人在木旁就是休。”然后把“休”写出来。这样,宝宝就能够牢牢地把这个字记住了。
TIPS:
你要牢牢记住的是,无论教哪一个字,一定要让宝宝看实物或图画,依靠形象思维来理解汉字。
让宝宝自由涂鸦好处多多
5岁以内宝宝涂鸦发展过程
1岁:无意识涂鸦。宝宝的眼睛和手还没有完全联系起来,往往画画时是心手不合一的,或者说是偶然地拿起笔来随意划划,眼睛并没有看着纸和笔,所画的线条松软、无力不连贯。
1岁半:点状涂鸦和线性涂鸦。宝宝出于好奇或者模仿成人的样子拿起笔在纸上、地面上、墙上点或戳,宝宝在画画的时候能够眼睛看着纸和笔,体会的是自己手部肌肉运动后留下的印记,宝宝往往对此会很好奇和兴奋,并且不断尝试,用戳、点、划等形式尝试开始有意识地留下痕迹。
1岁半~2岁:线性连续涂鸦。宝宝是用胳膊带动手用力地来回连续画线,线条开始连贯起来了,宝宝在这样的涂鸦中体验到自己肌肉的运动,一些宝宝甚至想要尝试在不同的地方涂鸦,比如床单、地上、墙上,并且感到很高兴。
2岁~3岁:圆圈涂鸦。这个时候的宝宝手臂动作的发展更进了一步,不仅仅可以左右或者上下连续的摆动,还可以用手臂做圆圈的动作,可以画出螺旋状的圈圈 线条。涂鸦的动作让宝宝体会到自己肌肉动作的快乐,并且促进宝宝从大肌肉到小肌肉的动作发展和协调。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在动作和思维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 结。
2岁半~3岁半:命名涂鸦。这个时候画中的事物在家长看来是似像非像,得在听宝宝的解释后才会觉得确实是这么一回事,说明宝宝的思 维意识和自己的绘画之间有了进一步的联系。但是,宝宝对自己画中内容的命名经常会变换,比如今天说这幅画画的是这个东西,明天说这幅画画的可能是另外一个 东西。这是宝宝开始慢慢建立起用图形或者符号来思维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颜色不是很在意,偶尔会选择颜色,一般是拿到什么颜色都可以画,其间也很少 换颜色。他们的画画速度非常快,经常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耗掉一大沓纸张。
3岁半~4岁半:手足人出现。这是一个会令家长比较兴奋的时期, 因为宝宝终于可以画出一些家长可辨认的画了。手足人,也是这个时期宝宝笔下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表现为画中人有头和四肢,但是没有身体,四肢直接从头中长 出。在这个时期前后(从3岁到5岁左右)的画还有并列式的特点,就是画面上很多事物都是并列地画在纸上,没有上下、重叠和前后的关系,缺乏空间概念。此时,宝宝会在绘画时表现出很强的专注力。
宝宝涂鸦的好处
促进手眼协调1岁半到2岁的宝宝,手部小肌肉还不能控制自如,在“乱涂乱画”的过程中,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从歪歪扭扭画出纸外的一条直线到封口的一个圆圈,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会有大大的提升。
鼓励自我表达涂鸦也是宝宝内心世界的最真实的流露,当他们渐渐有了自我意识,会通过画画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父母还可以通过涂鸦来与宝宝沟通,以此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
自娱自乐,激发创意涂鸦还是宝宝乐此不疲的一种游戏。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喜欢画画,他们能从随意的线条和缤纷的颜色中获得想象的自由和创造时的快乐。
训练宝宝自我认知能力的方法
1个月: 眼跟红球过中线;耳边轻唤会转头;一般每次视、听训练约10分钟。
2个月:父母常用慈爱目光俯视宝宝;宝宝俯卧位,可在上面20-30厘米处,悬挂彩色环、铃和气球等其看(这些布置要经常变换位置,不断吸引婴儿的视线)。
3个月:视线转移;喂奶时多与宝宝交流;创造良好环境,每天最好有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拍打、够取、脚蹬玩具。
4个月:注视(红、绿、蓝色);头转动自如;看人脸听人声;变换玩具花样(红衣扣、绿豆);经常到户外活动;看图片和画报;听婴幼儿录音带;练习手抓握;看滚球、追视手电光。
5个月:父母陪宝宝玩耍;应控制玩耍步调(自己伸手拿东西);适应宝宝性格(刺激适度,感到兴趣);选择合适玩具;准确抓握;学习自己玩;观察环境;藏猫猫;寻找掉下的东西;拉线团;一手抓一个方木。
6个月:积木传手;抓取小东西;记忆看灯。
7-8个月:拿起放下;寻找东西游戏;捏取;外出欣赏大自然;让宝宝自己玩;指拨玩具。
9-10个月:投物进容器;双手配合玩;照镜子意识到自我存在;拉布找玩具;学玩乐器;翻书页、看画册。
11-12个月:认识五官;教宝宝丢、抛、滚、投和拍球,玩"套筒"玩具;找到不在眼前的物品;宝宝觉醒状态,选择适合年龄的刺激物;六面盒找小猫;认"红色"。
13-15个月:动手游戏(如叠积木、叠小"套筒");自发涂画。
16-18个月:玩生活摸仿游戏;看书翻书。
19-21个月:认识物体大小、位置上下;有意识地记一些东西;教握笔,画出一定的笔道,学折横红、竖线、斜线等。
22-24个月:动手串珠;识别颜色(红、黄、绿)。
25-30个月:摸仿画画;识别简单图形( ○ 、 △ 、□ );分辩大小;小丸入瓶;细绳穿球;拼大车、高房;
31-36个月:分辩长短;学画画;懂得上、下、里、外等;学数数。
孕期多做情趣手工有益胎教
准妈妈可以在孕期学做一些情趣手工,比如做布贴画、袜子娃娃等,也可以做一些实用的日常用品,比如给将来的孩子织小毛衣、小袜子等。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于其上,不但能缓解恶心感觉,还能让心情变得平静祥和,对胎教很有益处。而且,据研究,准妈妈在孕期多动手,多做手工,将来的宝宝会心灵手巧。
虽然现在的准妈妈恐怕大部分都没有掌握这样的手艺,但学起来并不困难。书店里有很多教做手工的书,比如《丹塔的袜子娃娃》、《布好意思》等,都不错,准妈妈可以依样画葫芦地做几个,慢慢就可以自己创作一些了,也许会发现自己还有这方面的天分。另外,也可以上网查找一些视频等来学习,如网上有一个社区叫“巧手坊”,里面就有很多制作手工的方法。
做手工是个怡情养性的方法,不要太劳累。像大型的十字绣就不适合孕期做。
学做一个袜子娃娃
袜子娃娃做法不复杂,取材也方便,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独一无二的娃娃,是非常有个性的DIY作品。
准妈妈可以按照下面给出的方法做一个小精灵。当然如果手足够巧,你还可以与宝宝一起设计自己独有的娃娃。
◎手工材料
袜子、针线、剪刀、水溶笔(如果没有,也可以直接用水溶笔画娃娃的眼晴)、珠针(用来固定纽扣)、填充棉。
◎手工步骤
1.用水溶笔画出小精灵的样子,将脚后跟部位做脸部,然后剪出效果图。
2.翻过袜子来,将两只耳朵缝合,然后翻回正面。
3.两个耳朵分别塞两团棉花,揉搓至均匀饱满,用同样的方法将脸部塞一团,身体部位同样塞一团,然后缝合底部。
4.画出嘴巴的线条,用线缝出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