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对宝宝有超乎教育意义
画画对宝宝有超乎教育意义
绘画使左右大脑一起“开工”
在日常生活中,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半脑,思考画什么,怎么画,以及对手部运动的控制,这些都会促进左脑的智力开发。
在绘画的时候,孩子无意间培养了对颜色、形状、空间位置的判断认知能力,这些对右脑智力的开发很有益处。
所以说,绘画可以同时活动左右大脑。在不断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打破原有的思维和定式。当接受到外界的新鲜事物时,灵感一触即发,左右大脑同时“开工”。
记忆力更好
也许看到孩子毫无“艺术感”可言的绘画,大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信手涂鸦”,这无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绘画完全符合大人门的审美观点,那样就说不上“想象”了,如苹果,因为“模仿”的苹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创造。但是这并不表示孩子的绘画作品是没意义的,只是在我们成人思维里缺少对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们看来,一个小圈圈就是一片云朵、一个人物形象,几个粗细不均的线条就是一栋房子、几棵树,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无意识记忆”喔!
孩子们将自己在感受外物时储存在脑海里的记忆翻找出来,然后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达出来。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在5岁以前的创作性是最高的,几乎能等同于绘画大师。他们的绘画内容并不是虚无的,是对现实的一种记忆恢复,只是表现方式不是我们成人惯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观察力更强
当您的孩子乐滋滋地指着自己画中的“小古怪”说这是超级,那是无敌时,不要用满带不信任的眼神打击他。虽然画面有些混乱、形状有些离谱,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因常见而不屑一顾的事物,是以怎样的角色或姿态出现在他感知的世界里呢?
其实这就是孩子观察能力的表现,不受固定格局限制的他们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经无法注意到的细节,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时候比大人的还敏感细腻呢。
想象力更好
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看懂孩子画的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跟孩子的想象力、认识能力有差别。成人都喜欢规矩、真实的东西,而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童话般的烂漫,花儿会唱歌,太阳长胡子,小兔子拿着气球,电视机长着两只手……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现。
同时,对色彩的运用更能显出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力,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随意涂抹颜色,红色的小人儿、绿色的房子、蓝色的小猫……不过不要用“离谱”去理解他们看到的世界,因为在他们眼里,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情绪能得到及时宣泄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心理学家有时候治疗病人的时候要先让病人画幅画的原因。在儿童心理学里也有这一项,通过对孩子的绘画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绪、心理疾病根源。
孩子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在他们还不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时候,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绘画便产生了。
也就是说,其实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真实内心思想的写照,是孩子情绪的外在表现。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如果孩子的涂鸦中线条生硬、混杂、重叠,颜色暗淡,这些说明此刻他或许正有不良情绪。相反,如果孩子的涂鸦线条柔和、丰富,颜色明快,则表示孩子的情绪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错。
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成长
学龄前儿童是玩着成长的,那该如何指导孩子玩呢?专业人士给出具体方法——
■在“头大游戏俱乐部”里,儿童们玩得不亦乐乎。别小看这搭积木游戏,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
1-2岁
可以由父母搭给宝宝看,然后启发和帮助宝宝自己用积木来搭高楼或搭火车,同时教宝宝认识积木的形状、数字和颜色。
3-4岁
一方面要教宝宝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教宝宝按照已有的图样搭积木,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
5-6岁
应注意引导宝宝发挥想象,按照自己的愿望搭建作品,不论这个作品在大人看来多么幼稚,也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培养宝宝做事的目的性和创造性。
■在虹许路上的陈爷爷水墨画室,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学着画画,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布局、分层、色彩、浓重和意境。五十年代毕业于行知艺术学校与已故画家陈逸飞是师兄弟的陈有群老师,拥有50余年的美术专业教龄的他建议家长要让小朋友玩得快乐,学得开心,不要只盯着“画得像不像”,而要重点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2-3岁
通过雕刻、绘画、讲故事、欣赏国际大师作品等各种游戏来发现宝宝的艺术创造能力。
3-5岁
通过各种有趣简单的小故事,让孩子把各种形状和颜色巧妙地结合表达在作品中。
5-6岁
可以尝试让孩子在已有的绘画基础上,开始原创作品。家长要多鼓励,创造条件让孩子自由发挥。
如何对宝宝教育安全教育
环境教育
“不能玩火玩电,不能碰锋利的东西,不能从高处往下跳。”父母常常这样提醒宝宝,不能做危险的事情。但是没有亲身经历,宝宝就体会不到“究竟有多危险”,所以他们很快就忘了提醒,更有好奇心强的宝宝“以身试法”。
父母可以试一试环境教育的方法,在家中贴一些形象的图片、安全标志、照片等,例如玩火引起火灾的漫画,宝宝经常看到这个漫画,也自然理解、记住了“不能玩火”的道理。对年龄大一点宝宝,父母还可以鼓励他们把平时听到、知道的安全隐患画下来,像其他家庭成员和客人介绍,宝宝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游戏教育
宝宝乐于在游戏中学习,父母可以通过情景游戏、角色游戏的方法,渗透安全教育。例如要教育宝宝不要轻信陌生人,可以创设宝宝一个人在家的情景,妈妈扮演陌生人敲门,宝宝要怎样应对?游戏以后,父母可以问问宝宝如果真的碰到不认识的人,要怎么办?让宝宝动脑筋回答。
很多宝宝喜欢玩过家家,父母可以跟他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故意做一些危险的事情,这时候宝宝反而会提醒你呢!如果宝宝也没发现你的做法不当,就可以在游戏中及时教育宝宝。
随机教育
做一个用心的观察者,当发现宝宝一些不当的行为时,及时提醒他这样做的危险性。例如宝宝不小心把很细的珠子塞到鼻子、嘴巴、耳朵里面,父母就要告诉他这样做的危险性——多举例子。又如看到宝宝在玩锋利的剪刀、刀片,父母要抓紧时机教育他锋利的物品容易割伤手,并带宝宝到商场看或买一些儿童用的剪刀,教给他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样,宝宝就明白锋利的物品不适合自己使用,可以使用一些适合儿童的工具。
分清鲁莽和勇敢、虚幻与真实
电视节目尤其是卡通节目包含很多虚幻、夸张的表现方法,例如超人会飞、刀枪不入,又如一些打斗场面,宝宝分辨力较低,容易模仿,发生安全事故。父母要注意教育孩子分清鲁莽与勇敢、虚幻与真实的区别。
全方位保护儿童视力
视觉刺激,促进宝宝眼脑互动
要让宝宝眼睛健康发育,视觉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冯夏婷建议家长们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0-3岁的宝宝进行眼睛发育的培养和诱导。各种视觉互动小游戏就是非常好的培养手段,家长可以利用它提供相应的外部视觉刺激,让宝宝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的游戏过程,在愉快的亲子气氛中学得更好。例如,1岁的宝宝开始会模仿大人的表情,家长可以通过重复微笑、噘嘴等动作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刺激宝宝通过眼睛模仿、学习的能力。到宝宝2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识别红、黄、蓝、绿这几种基本颜色了,还能够认识简单的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有心的家长可以带宝宝一起画沙画,先从简单的太阳、花朵或水果开始,诱导宝宝也来画一画,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宝宝说出所画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如果家长此时再给予鼓励和赞美,宝宝从此会对画笔爱不释手。既促进了宝宝对颜色形状的认知,又加强了宝宝用眼睛获取信息的能力。
视力呵护,筑起宝宝护眼成果的防线
“内在全面营养+外在视觉刺激”为宝宝打造出健康明亮的眼睛,不能因日常呵护的小失误而功亏一篑。“金宝宝明眸智囊”指引:0-3岁婴幼儿的眼睛清澈、稚嫩,尚未发育完全,家长在其眼睛呵护中的错误做法会很大程度影响宝宝眼睛的健康发育,从而影响其学能发展。我们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譬如说给宝宝洗澡时要避免浴霸强光直射,损伤宝宝眼睛;陪孩子看书、识字的时候,每隔20分钟就休息片刻,避免用眼过度;从零岁起关注宝宝眼睛发育进程,每半年带宝宝做一次眼睛检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眼疾,以得到及时的治疗等。家长们只有了解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婴幼儿护眼知识,才能进一步巩固为宝宝打造出好的眼力。
孕妈妈绘画剪纸也可以胎教
孕妈妈自己动手绘画、剪纸也是胎教的内容之一。心理学家认为,画画既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产生美的感受,还可以通过画笔释放内心情感,调节心绪平衡。画画具有和音乐治疗一样的效果,即使并不会专业地画画,孕妈妈在涂涂抹抹之中也可以获得快乐。
画画的时候,不要在意自己是否画得好,可以持笔临摹美术作品,也可随心所欲地涂抹,只要感到自己是在从事艺术创作,感到快乐和满足,就可以画下去。还可以随时向胎宝宝解释绘画的内容。
剪纸也是一种艺术胎教。不用计较自己剪得好不好,可以尝试剪个小娃娃,或是宝宝的属相,只要自己享受到剪纸的快乐,向胎宝宝传递深深的爱,传递美的信息就可以了。
孕妇怎么给胎儿做视觉胎教
视觉胎教中有一种是绘画胎教,孕妈妈可以自己动手亲自绘画。在白白的画纸上,将自己的感情画出来。想的很容易,却也不简单,尤其是没有美术天分的人。
孕妈妈如果是自己画画,也不用太过建议水平如何,谁要求你一定要画的很完美了吗?其实,比如画的好坏,在这个过程中,孕妈妈享受了,放松了,就可以了。
如果,孕妈妈平时就经常欣赏艺术画作,这样的习惯是可以为胎教进行帮助的。所以说,孕妈妈在生活中不仅要欣赏画作,也要从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发现美好。
在进行视觉胎教的时候,应该多接触一些不同素材以及不同色彩的画作。应该尝试用蜡笔以及彩绘铅笔来绘画。而像蓝天、白云这些很宁静的画面,就可以做为素材。当然也可以对着宝宝的B超单子,画画。出了画画以外,剪纸也是可以进行的。这些艺术只要让您心情愉快,就是最好的胎教素材,不过一定要注意正确进行,保证母婴健康。
其实,胎教可以从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那一刻就开始,这个时候需要进行营养胎教。母体的营养以及身体的情况,都关系到胎儿的发育。这个时候,孕妈妈就要开始注意孕期营养,关心身体健康,不要随意乱用药物,还要保证情绪稳定。所以说,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关注营养胎教以及情绪胎教了。
适当的对宝宝进行一些刺激,是有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这个时候,就要注意科学进行。当怀孕一个月的时候,胎儿的神经系统已经开始了。而2个月-3个月的时候,胎儿就对于压触有了回应。这个时候,孕妈妈可以进行抚摸胎教,这样可以存进子胎儿的感知发掘。而在第4个月开始,胎儿的听力就已经慢慢的形成了,这个时候,胎儿对于声音有了一些感应,可以开始进行音乐胎教。等到胎儿发育到第7个月的时候,胎儿的视网膜就在逐渐形成,对于光会有感觉,这个时候就是进行光照胎教。
孕期用心做胎教的好处
一、赢在起跑线上,孕妈分享胎教经验
朋友闲聊都羡慕说:你家宝宝性格好好啊,不哭不闹还那么乖,多好带啊。我得意的告诉她:这是我胎教做的好。怀孕的时候,我以有音乐胎教和绘画胎教为主。所以我家宝宝几个月的时候,晚上听胎教听过的音乐就能自己入睡,平时看到颜色漂亮的画还会对着画微笑,我想这些应该与胎教有关吧。
我孕3个月倒没做什么,到孕中后期,每天会散步。每天上午8,9点的时候,就坐着窗边,边晒太阳,边听胎教音乐,边画画。
胎教时听的音乐,宝宝出生之前都是混合听,并没有分白天和睡眠,是出生后我才分的,音乐一直还存在我手机里。
而画画,请原谅我的画工不行,我画的画多数也都是临摹别人的,没学过画画的宝妈也可以找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来画,以后还可以教宝宝画画。
也许有的宝妈说,我就是不喜欢画画,怎么办?其实也可以做手工的。像手工布娃娃,摇铃啥的都是可以的。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上淘宝就可以买到已经给画好稿的,还有教程,so easy。
二、孕期用心做胎教,宝宝出生后好处多多
用心做胎教的结果就是宝宝出生后,真的是比较好带的,各方面的发育和成长也都比较好,根据我家宝宝的情况,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有突出表现:
1、好带,不爱哭:宝宝感音能力较好,所以每当听到我说话声、脚步声或摆弄食具的响声就能停哭。若在睡前播放胎教音乐或哼唱催眠曲,他就能很快入睡。
2、较早与人交往:出生后2-3天就会用小嘴张合同大人“对话”,模仿大人吐舌、咂舌、张口等面部表情,能自已找到乳头,较早学会逗笑,两个多月就认识父母,3个月会做藏猫猫的游戏,3个多月就能听懂自已的名字。
3、较早学会发音:满月之前会发出除啼哭以外的发声,两个月会发几个元音,4个月会发几个辅音,5~6个月发出的声音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表达自己是饿了还是大小便,照料起来很方便。
4、较早理解语言:会用姿势表示愿望,较早理解别人的表情,会“察颜观色”,显得特别灵活可爱。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生后不继续给宝宝以发音和认物训练,那么,胎教的影响在6~7个月时会消失。
如何教宝宝学画画
当宝宝画画时,可以让他自由去画,不要用成人要求去影响他。用笔画画能够锻炼宝宝肌肉的运动能力,也可以抒发宝宝的情感。有时他在绘画当中,自己就能得到满足。这个时候不需要去教他,教了他也不一定能够理解。
画画可以发挥宝宝的想象力,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画画可以锻炼宝宝小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是培养宝宝善于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特征的好方法。画画还可以开发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对开发智力也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