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的遗传方式 色盲有哪些影响
色盲的遗传方式 色盲有哪些影响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全色盲的人看世界就像看黑白电视一样,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但是比较少见。而部分色盲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绿色盲等,不能将几种颜色辨别开来,部分色盲对普通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影响,也不会影响视力,但是因为辨色力差,可能从事交通、医学、美术等职业有限制。
传男不传女的遗传病 色盲
色盲是一种遗传病,可由父母遗传给子女。其遗传方式之一是:如果母亲是色盲,而父亲正常,那么其所生的女儿可携带色盲基因而不表现为色盲,儿子则会是色盲。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遗传,是在人体的23对染色体中,有两条性染色体决定生男还是生女。生男为XY,生女为XX。像红绿色盲此类伴有性遗传疾病者,其致病基因一般位于X性染色体上。由女性遗传而男性发病。
遗传性的色盲可以治好吗
先天性色盲或色弱是遗传性疾病,且与性别有关。临床调查显示,男性色盲占4.9%,女性色盲仅占0.18%,男性患者人数大大超过女性,这是因为色盲遗传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的X染色体上,而且采取伴性隐性遗传方式。通常男性表现为色盲,而女性却为外表正常的色盲基因携带者,因此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先天性色觉障碍终生不变,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可以针对性地戴用红或绿色软接触眼镜来矫正。有人试用针灸或中药治疗,据称有一定效果,但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由于色盲和色弱是遗传性疾病,可传给后代,因此避免近亲结婚和婚前调查对方家族遗传病史,及采取措施,减低色盲后代的出生率,不失为一有效的预防手段。
少数色觉异常亦见于后天性者,如某些眼底病、青光眼等,这类眼病引起的色觉障碍程度较轻,且随着原发性眼病的恢复而消失,所以多未引起患者的注意。
宝宝色盲,有规律可寻
色盲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目前,由于还没有理想的方法治疗此病,所以预防显得极为重要,主要有两个方面:
提倡优生优育,杜绝近亲结婚;
做好婚前体检。
对于已婚的色盲患者,要预测他们孩子的患病情况也很容易,因为色盲的遗传方式有规律可循:
父亲色盲,母亲正常,所生男孩正常,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指本身不发病,但携带隐性基因,会遗传给后代)。
父亲正常,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为基因携带者。如果仅一男一女则可能都正常,也可能男色盲,女为基因携带者。
父亲正常,母亲色盲,所生男孩全部色盲,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
父亲色盲,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色盲,一半基因携带者。
父亲、母亲都色盲,所生子女全部色盲。
由于无法分辨颜色,色盲患者有许多工作不适合,如参军、飞行员、司机、绘画,化工等。
色盲是什么遗传方式 色盲的发病率
在我国,男色盲率为0.71±0.074%,女色盲率为0.67±0.03,色盲基因携带者率为8.89%。而在先天性色盲的发病率中,男性约为 5.14%,女性为 0.73%。由于婚配时,人们一般不把色觉做为择偶条件,所以完全是随机婚配,因此色盲的发病率一般保持稳定状态。
遗传性色盲出现的真正原因
具有色盲的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十分不方便,很多朋友都好奇,色盲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有的人有色盲,而有的人没有色盲呢?其实,这都是基因的问题。
专家解释,色盲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者的发生原因通常与遗传有关,后天性者为视网膜或视神经等疾病所致。
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男性性染色体为XY,仅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而女性性染色体为XX,所以那一对控制色盲与否的等位基因,必须同时是隐性的才会表现出色盲。
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需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
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有红敏色素、蓝;蓝敏色素和绿敏色素,如缺少感红光(或绿光)的视锥细胞,则不能分辨红(或绿)色,为红(或绿)色盲。视锥细胞的内突末端膨大呈足状,可与一个或多个双极细胞的树突以及水平细胞形成突触。
色盲不是色弱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色盲与色弱都是对于颜色分辨的障碍,因此不少人都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其实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以对颜色的辨识程度的不同来分的,色盲指不能完全不能辨识一种及以上的原色(红、绿、蓝),色弱即是对原色有一定辨识能力,但相对于正常能力较低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
小儿色盲的病因会是什么
色盲是属于显性遗传,而且是一种伴性遗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没有带遗传因子的女性与色盲男性结婚,所生的子女男女皆不是色盲。但其女儿会但有色盲遗传因子。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下的子女,儿子全是色盲,女儿则全带有色盲遗传因子。色盲男性与色盲女性结婚,子女全是色盲。
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由于这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因而常用一个基因符号来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需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一个正常女性如与一个色盲男性婚配,父亲的色盲基因可随x染色体传给他们的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女儿再把父亲传来的色盲基因传给她的儿子,这种现象称为交叉遗传。因而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有红敏色素、蓝;蓝敏色素和绿敏色素,也由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但视蛋白的结构与视杆细胞的不同。如缺少感红光(或绿光)的视锥细胞,则不能分辨红(或绿)色,为红(或绿)色盲。
色盲的遗传方式有规律可循
色盲的遗传方式有规律可循
色盲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
色盲的遗传方式有规律可循,有5种方式:
1.父亲色盲,母亲正常,所生男孩正常,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
2.父亲正常,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为基因携带者。如果仅一男一女则可能都正常,也可能男色盲,女为基因携带者。
3.父亲正常,母亲色盲,所生男孩全部色盲,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
4.父亲色盲,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色盲,一半基因携带者。
5.父亲、母亲都色盲,所生子女全部色盲。
有色盲的人有许多工作不适合,如参军、飞行员、司机、绘画,化工等。目前,对色盲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提倡优生优育,杜绝近亲结婚,做好婚前体检,可以减少色盲的发生率。
需要说明的是,“基因携带者”是指本身不发病,但携带隐性基因,会遗传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