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床与肾病有关吗
儿童尿床与肾病有关吗
引起儿童尿床的因素很多,如果排除遗传因素(父母一方患遗尿症,儿童中就有1/2的可能性尿床),继发性遗尿多涉及肾内科、内分泌、泌尿科、神经、心理等多方面的器质性疾病,许多疾病会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夜间遗尿,比如肾炎、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等肾病。
幼儿时期,由于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小儿在1——3岁阶段会发生夜间尿床现象。但是,有部分儿童在年龄稍大(约5岁以后)依然可能发生尿床情况。这些儿童尿床可以表现为间段或持续性的尿床现象,遇到此种情况,部分有遗传因素的遗尿症儿童通常在父母终止尿床的年龄可以自发痊愈。继发性遗尿症常因存在潜在疾病未能及时就诊而延误治疗,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后尿床情况明显改善。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尿床是一种常见现象就掉以轻心,首先要检查儿童的肾脏器官有没有什么病变,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尿频治疗护理
主要针对引起尿频的病因进行治疗,尿频比较常见于儿童。三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称为尿床或遗尿,有家族倾向但西医还没有找到遗传学证据。‘
患儿白天尿频,尿急,每次尿量或多或少,晚上睡觉尿床,有些患儿X光检查可见隐性脊柱裂。有研究认为隐性脊柱裂和遗尿并无直接关系,在有隐性脊柱裂的人群中有尿床症状的是少数,而且隐性脊柱裂大多无症状,不必治疗,对健康没有影响。
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等,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西医行为治疗要求家长定时唤醒儿童,养成排尿习惯。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不但影响了儿童的睡眠,也影响了家长的睡眠,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弊大于利,因此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起来排尿不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正常儿童在一夜的睡眠中不排尿或只有一两次排尿,且能尿憋自醒,让儿童能自主排尿才是治疗儿童尿床的根本目的,在这方面中医中药有很大优势。
儿童尿床的注意事项
儿童尿床,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绝大多数儿童尿床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少吃流质,也不宜吃西瓜、橘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睡前不要逗孩子,不要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每天睡前养成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把握孩子夜间排尿的规律,在孩子尿床前把孩子叫醒让他排尿。
尿床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父母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孩子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遗尿症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大脑发育迟缓:孩子得了遗尿症常常智力低于一般人,并伴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出现。
2、白天易疲劳:因为儿童尿床后睡眠环境受到影响,之后自然睡不好,白天活动易疲劳,学习无精神,状态欠佳,有长期遗尿症的患儿,可同时出现面色萎黄,精神不振,饮食无味等症状。
3、尿床前睡眠昏沉:家人强拉下床,他常这儿转转,那儿站站,抓挠头,神志迷糊,不知所措,家人叫其尿时,尿不出或尿不尽,往往随后上床后睡一会,便尿床了。
4、不良习惯:遗尿症患儿多有睡觉姿势不佳、饮食上会挑食造成营养不良,并且在阴雨天气症状多会加重。
成人尿床的病因
成人尿床的病因:
病因之一:指现阶段成年人还有经常遗尿现象,是不正常的,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表现之一,多由儿童尿床没有纠正延续而来,与人体肾气不足有关。
病因之二:成人尿床多做梦现象,在梦中找到厕所,尿完就醒了,其原因是大脑尿意中枢排尿条件反射调节功能受刺激,欠完善,大脑调控尿意灵敏度欠稳定导致而引起。表现出人体夜间有尿时有时能控制,有时不能控制,尿完就醒了是因人体下身皮肤受尿湿刺激而醒。
病因之三:有时吃些白萝卜、龟汤、桔子等食物后遗尿,其原因是这些食物有排水利尿作用,而致尿多尿床。
病因之四:正常成年人不应有尿床现象,除非临睡前饮了很多水,则作别论。成人一个月一次、两次是不正常的,是一种病态。
分析大孩子尿床的原因与危害
导致儿童尿床的原因有三:
一、脾胃虚弱、功能紊乱导致膀胱虚弱;
二、中枢神经发育迟缓或不健全;
三、胱括约肌束缚力下降,导致膀胱无法控制排尿。
以上三种病因相互制约,给孩子的身心带来6大危害:
1、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记忆力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上不去。
2、29.5%以上有自卑、缺乏自信、胆怯、暴躁易怒等性格缺陷。
3、脾胃功能失调,偏食、易生病。
4、影响发育,个子矮小、瘦弱或虚胖。
5、成人后30-50%有生殖性病变或障碍。
6、具有遗传性,且一辈更比一辈重。
暑假期间学习压力小,是治疗儿童尿床的最佳时机,切莫因为自己的错误观念而误了孩子的一生。
宝宝多大不会尿床 宝宝经常尿床有什么危害
5岁以上的儿童如果还经常尿床,对健康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孩子长不高、智商发育受影响、孩子心理疾病多等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尿床协会认为:尿床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杀手,最大的危害在性格方面,直接导致儿童缺乏自信心、处事能力差、恐惧集体生活,许多患者甚至出现偏执、胆怯等精神心理障碍。尿床儿童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身高矮2-5公分。
而且孩子尿床通常与许多疾病有关,如小儿糖尿病、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或一些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有关,专家提醒患儿家长,儿童尿床必须及时治疗。
小儿遗尿的危害及处理方式
长期遗尿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长期遗尿的儿童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
长期遗尿的儿童身高比正常儿童矮2-5cm;
长期遗尿会影响生殖系统发育,成人后可能出现不孕不育;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孩子会因为长期遗尿出现自卑、胆怯、羞耻心理。
1.膀胱扩容训练。白天让孩子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多喝水来扩大膀胱容量,在膀胱满容后排尿,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力。
2.条件反射训练。摸清患儿尿床的时间,晚上及时叫醒遗尿患儿起床排尿。
3.设置尿床日程表。设置记录尿床的日程表,在表中记录尿床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训练,注意不能中断排尿训练。
4.睡前不要让儿童过于兴奋或(做)剧烈活动,不看恐怖紧张的电视节目。
5.睡前让儿童养成排净尿液的习惯。
6.一旦发现儿童尿床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7.不能使用打骂、威胁等强硬手段治疗遗尿,否则会加重病情,造成儿童害羞、自卑、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