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攒竹的功效 攒竹常用配伍疗法
针灸攒竹的功效 攒竹常用配伍疗法
1.配睛明,太阳,合谷,少商,风池,足临泣,针刺泻法或 太阳,攒竹点刺出血,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赤肿痛,上胞下垂,迎风流泪,目翳,睑弦赤烂等。
2.配太阳,四白,行间,风池,针刺泻法,祛风清肝,宣散郁热,治疗肝经郁热之热泪,面痛等。
3.配阳白,承泣,地仓,颊车,下关,风池,翳风,针刺平补平泻法,疏散风邪,通经活络,治疗风邪侵袭之面痛,眼睑瞤动等。
4.配阳白,头维,太阳,风池,针刺泻法,散风止痛,治疗风寒头痛。
5.配丝竹空,四白,太溪,肝俞,肾俞,大骨空,小骨空,针刺泻法,滋补肝肾,明目止泪,治疗肝肾亏损之夜盲,视物昏渺,冷泪等。
6.配阳白,太阳,丝竹空,三阴交 足三里,针刺补法,益气养血,治疗气血不足之上胞下垂,胞轮振跳,目视不明等。
7.配尺泽,间使,阳溪,百会,针刺泻法,泄热开窍,熄风镇痉,治疗邪热扰心之癫狂。
8.配承山,委中,会阴,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活血散瘀,治疗湿热下注之痔疾。
足通谷的功效与作用 足通谷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正坐或卧位取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疏通经气,安神益智。
主治:头像痛,目眩,鼻衄,癫病。
配伍:配攒竹,眉冲治疗目眩,头痛;配少商,隐白,申脉治疗癫病。
学生出现假性近视要怎么治疗
一、雾视法:
又分为远雾视和近雾视两种:
A、近雾视法:是用+1.0-+1.5D的凸透镜,在看书写字时配戴,可减少看近的过度调节。
B、远雾视法:是用+3.0D的凸透镜注视远处,让眼调节充分放松。
二、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选用太阳、攒竹、承泣等穴位并配合风池,翳明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选用1-2个主穴及配穴,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
三、穴位按摩疗法:
穴位按摩疗法,也就是眼保健操,它是根据造成近视眼的原因,综合祖国针灸医学、经络、穴位按摩等方法设计而成的。主要是对晴明、攒竹、太阳、风池、四白等穴位进行按摩,通过按摩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眼部调节痉挛和集合紧张得以缓解,达到治疗和预防近视之作用。
四、电刺激疗法:
选用以上穴位,连接电刺激治疗仪,进行间断或连续性电刺激,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12次为一疗程。
五、扩瞳药物治疗:
方法是用1%阿托品或2%后马托品眼液点眼,一日一次,连续三天。这类药物可使睫状肌麻痹,因而对假性近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六、解痉药物治疗:
目前有人主张用0.25%双星明眼液,每日滴眼一次,这类药物主要是使睫状肌痉挛放松,从而达到治疗假性近视的目的,但疗效较慢。
针刺丝竹空注意事项 丝竹空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如配攒竹,四白,合谷,风池,治疗风热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配头维,率谷,太阳,风池,外关,治疗风热头痛;配外关,风池,合谷,下关,颊车,治疗风火牙痛;配翳风,攒竹,四白,地仓,治疗风邪入中之面瘫。
2.配睛明,太冲,太阳,行间,侠溪,针刺泻法或丝竹空点刺放血,清肝泄胆,治疗肝胆之火上炎之暴风客热等。
3.配太阳,角孙,睛明,肾俞,肝俞,光明,针刺补法,补虚明目,治疗肝肾不足之赤脉传睛,目翳等。
4.配水沟,百会,合谷,针刺泻法,熄风醒脑,治疗风痰阻络之癫痫。
假性近视治疗方法有哪些
1、注意用眼卫生: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毛巾擦眼、洗眼。用眼过度后应适当放松,贴敷瞳`仁`眼`贴帮助护理,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和提高视力。
2、远眺+眼保健操:每看书、写字30分钟,应该放松一下眼睛。学习1小时后,要最少跳望远处10-15分钟。每天3次做眼保健操、按摩眼周穴位如晴明、攒竹、太阳、风池、四白等。
3、针灸疗法:选用太阳、攒竹、承泣等穴位并配合风池,翳明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选用1-2个主穴及配穴,每天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眼部调节痉挛和集合紧张得以缓解。
4、扩瞳药物疗法:用1%阿托品或2%后马托品眼液点眼,一天1次,连续3天。这类药物可使睫状肌麻痹,可治疗假性近视。
5、雾视法:用不同度数的凸透镜,让孩子逐渐佩戴,以达到让眼睛自主调节、充分放松的目的。
6、耳穴贴豆:耳朵上的穴位众多,如肝穴通目,刺激肝穴就有明目的作用,在耳朵上贴豆避免了用针灸,可以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当然贴豆治疗还要配合眼部按摩,需要患者自律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针灸攒竹的功效 攒竹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额神经支配,额神经是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的分支,分布于额部皮肤及上睑。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和眶上动,静脉。
3.眼轮匝肌:由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支配。
4.皱眉肌:位于眼轮匝肌眶部及枕额肌额腹的深面,两侧眉弓之间肌纤维起自额骨鼻部,斜向外伤,终于眉部皮肤。受面神经颞支支配。
瞳子髎针刺深度 瞳子髎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散热,明目通络止痛,如配头维,风池,太阳,合谷,治疗风热头痛;配合谷,四白,少商,攒竹,足临泣,治疗风热目翳,目赤,目痒痛;配风池,翳风,阳白,地仓,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歪斜。
2.配睛明,攒竹,太阳,行间,侠溪,太冲,针刺泻法,疏散郁热,清泄少阳,治疗肝胆火盛之目赤肿痛,肝经郁热之迎风流泪,怕光羞明,目翳多眵等。
3.配风池,头维,率谷,悬颅,中渚,针刺泻法,疏利少阳经气,治疗少阳头痛。
4.配睛明,养老,肝俞,足三里,针刺补法,益气养血通络,治疗气血不足之夜盲。
5.配少泽,太冲,针刺泻法,疏肝清热,通络止痛,治疗肝经郁热之女子乳肿。
三间穴主治疾病
1牙痛、扁桃腺炎、急性结膜炎、青光眼。
2肠鸣下痢、口干气喘、热病、三叉神经痛、便秘、咽喉肿痛、身热胸闷等。
1配角孙穴:治三叉神经痛。
2配肩髎穴、肩髃穴:治肩周炎。
3配攒竹穴:治视物昏盲、视物不清晰。
青光眼是一类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在临床上,青光眼通常以眼内压增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缩小为特征。
白领们大多长时间在办公室中久坐,缺乏适量运动。
再加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多数人都脑力劳动过度,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便秘。
只要掐按三间穴,就能预防便秘。
缓解治疗发热、目痛、牙痛、咽喉肿痛、唇焦口干、气喘、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手部肿痛等
按摩三间穴的功效:利咽、泄热止痛
三间穴位配伍:三间穴配攒竹穴缓解治疗圆翳内障、青盲、云雾移睛、视物昏渺等
针刺三间穴的方法:三间穴直刺0.5-0.8寸,局部麻胀,或向手背放散
艾灸三间穴的方法:三间穴艾条灸5-10分钟,三间穴艾炷灸3壮。
按摩三间穴按摩方法:用是指指腹按压三间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攒竹的针刺方法 针刺攒竹功能主治
攒竹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宣调太阳经气,起祛风散邪,清热明目,通络止痛之功,以解表为主,多用于治疗寒热头痛,眉棱骨痛,面赤颊痛,视物不明,流泪,目赤肿痛,雀目,眼睑瞤动,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诸症。
针刺攒竹穴怎么正确操作
攒竹的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眉内侧端,正中线外侧0.5寸(眼眶上切迹处)。
简易取法:
1.皱眉,可见眉毛内侧端隆起处即是本穴。
2.顺眼眶边缘向内侧循摸至眉毛内侧端处,可触及眼眶有一凹陷处,即眶上切迹处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上刺向下与额平面成45°,沿皮下刺。
深度:用亳针直刺0.3-0.5寸,或向下斜刺透睛明穴0.3-0.5寸,或横刺透鱼腰1-1.5寸,留针15分钟,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及眼眶周围有胀痛感。
功能主治
攒竹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宣调太阳经气,起祛风散邪,清热明目,通络止痛之功,以解表为主,多用于治疗寒热头痛,眉棱骨痛,面赤颊痛,视物不明,流泪,目赤肿痛,雀目,眼睑瞤动,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诸症。
注意事项
为预防局部出血,攒竹穴施针时不宜深刺,出针时应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本穴一般禁灸。
攒竹什么意思
攒竹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穴”:“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攒竹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杆小头一般(小头为上部、为去部,大头为下部、为来部),故名“攒竹穴”。小竹名意与攒竹近同。
按摩四白有什么好处 按摩四白主治疾病
1.按揉四白穴对眼睛保健,治疗近视较有疗效。
2.经常按摩四白,还可以有效治疗目赤痛,目翳,眼睑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等。
3.按揉四白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4.配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穴可以有效治疗口眼歪斜;配伍攒竹穴可治疗眼睑动;配涌泉,大杼穴,能够治疗头痛;配攒竹,颊车,太阳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治疗口眼歪斜,角膜炎。
近视的中医治疗方法
1.刺灸法
治则:滋补肝肾,益气明目 处方:睛明 攒竹 承泣 光明 风池 肝俞 肾俞 方义:睛明、攒竹、承泣为治疗眼疾常用穴,有清肝明目作用;风池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有通经活络、养肝明目之功,肝俞、肾俞配光明可调补肝肾,益气明目。
2.随证配穴
脾胃虚弱—四白、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可施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3.耳针法
选穴;眼 肝 脾 肾 心 方法:毫针刺,每次2~3穴,每次留针30~60min,间歇运针;或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治疗5次测视力表1次,观察视力改善程度。
4.皮肤针法
选穴:颈椎两旁至大椎处 眼区周围 方法:颈椎两旁至大椎处用重叩法叩打5~10次,眼周围由内向外转圈轻叩3~5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假性近视的治疗是什么
穴位按摩疗法,也就是眼保健操,它是根据造成近视眼的原因,综合祖国针灸医学、经络、穴位按摩等方法设计而成的。主要是对晴明、攒竹、太阳、风池、四白等穴位进行按摩,通过按摩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眼部调节痉挛和集合紧张得以缓解,达到治疗和预防近视之作用。
针灸疗法,是选用太阳、攒竹、承泣等穴位并配合风池,翳明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选用1-2个主穴及配穴,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
电刺激疗法:选用以上穴位,连接电刺激治疗仪,进行间断或连续性电刺激,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12次为一疗程。
扩瞳药物治疗:方法是用1%阿托品或2%后马托品眼液点眼,一日一次,连续三天。这类药物可使睫状肌麻痹,因而对假性近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解痉药物治疗:目前有人主张用0.25%双星明眼液,每日滴眼一次,这类药物主要是使睫状肌痉挛放松,从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但疗效较慢。
雾视法:又分为远雾视和近雾视两种。a、近雾视法:是用+1.0-+1.5d的凸透镜,在看书写字时配戴,可减少看近的过度调节。b、远雾视法:是用+3.0d的凸透镜注视远处,让眼调节充分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