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冒的正确方法
治疗感冒的正确方法
感冒时,多饮水,多休息才是正确“治愈”感冒的方式。感冒时要多喝开水,加速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和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可改善部分临床症状。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除此外,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感冒症状选择对应的食物。
例如咳嗽有痰,可以选择蜂蜜黑豆汁、莲藕汁、梨汁。咽干咽痛多吃蔬菜汤、布丁、淡茶等,因为嗓子疼痛时应当多摄入对喉咙无负担的柔软的食物,含有香辛料的食物和热的食物很容易刺激咽喉加重疼痛感。
多吃水果,增加维生素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感冒患者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流通。睡眠和休息是恢复健康、缩短病程的有效方法。
如何治疗感冒
1、服用中成药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施行中医推拿
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手法操作: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称推脊。
3、使用家居验方
(1)香菜根、葱根各15g,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茶饮。
(2)白菜根20g、生姜3片、红糖60g一同煮水,热饮。
(3)鲜芦根30g,煮水代茶饮。
(4)咳嗽有痰的宝宝,可以用生梨煮水喝。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偏方 孩子咳嗽不止怎么办
感冒引起的咳嗽多伴有发热,需要先治疗孩子的感冒发热,给孩子降温,可选择退热剂或者在医院挂水,及时治疗感冒,正常情况感冒治好了就不会最多小咳嗽一两天就会停止。
出现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持续性恶性咳嗽需要先治疗感染炎症,比如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炎症治疗期间需要保持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需要给地板撒水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
孩子吸入异物引起咳嗽时第一先查看异物所处的位置,如果处在咽喉上部,能看见,将孩子趴下,鼓励咳嗽,病轻拍孩子后背,如若异物较深,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拿出异物,切不可自己用手指或者筷子去拿异物,以免堵住气管威胁孩子呼吸。
治疗感冒时都有哪些误区存在
重复吃药治疗感冒:
有的患者常常是这次病还没好彻底,药物还没有停,或刚刚停一两天,感冒的症状就又开始出现了,又开始新一轮用药,患者朋友们应该把不正确的护理方法纠正过来,去除导致感冒的病因,而不是总吃药。
激素至来哦感冒退热快:
激素治疗感冒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但有些医生或追求疗效或根据患者要求快速退热,几乎发热就使用,有时应用可以改善中毒症状,但反复应用会降低免疫,长期应用激素的副作用很多,特别是对感冒患儿,可以引起肥胖(病理性)、骨质疏松等,对发育期的感冒患儿来说弊大于利,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输液治疗感冒能好的快:
治疗感冒时都有哪些误区存在?只要一感冒发烧,有些患者甚至只有鼻塞流涕伴咳嗽就到医院要求输液挂吊瓶,认为只有输液治疗才好得快。特别是孩子的家长,总想孩子感冒立刻就好。其实普通来讲,感冒是自然的病程,只要不脱水,原则是能口服尽量口服,输液是有风险的,例如输液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局部血管炎等并发症,大量液体还会对感冒患者幼小的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抗菌治疗感冒消炎快:
诸多感冒发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众所周知抗菌素对病毒无能为力,现在世界上对病毒有明显效果的药几乎没有,就是细菌感染也应该有细菌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使用。但现在有些医生和患者总认为抗菌消炎治疗感冒作用快,并且许多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得到广泛使用。其实这样不但很少能起到作用,加重了家属的经济负担,还易引起患者体内正常的菌群失调,产生众多隐患。更严重的是,这样广泛使用,病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以后使用抗生素很难达到治疗感冒的效果了。
如何治疗感冒
1、洗鼻法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等诱发因素使得呼吸道纤毛摆动频率降低,鼻粘液及其吸附的病毒、细菌以及真菌等停留在鼻腔的时间大大增长,从而使得引起感冒的病毒得以大量繁殖并侵入人体,引发感冒。因而感冒时反复用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鼻腔中的病毒洗出,防止病毒在鼻腔中大量繁殖并不断侵入人体。此法可在2到4天内治愈感冒,且无副作用。
2、喝鸡汤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3、多食萝卜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4、糖姜茶合饮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一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5、少吃食盐实验证明,少吃点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6、冲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7、服酵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达斯古普塔教授在试验中发现,在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种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扩散的成分,能治疗普通感冒,但对流行性感冒无效。
8、食醋滴鼻、熏蒸将食醋以冷开水稀释,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侧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疗效更佳,食醋可杀灭潜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间,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预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疗感冒,即将100克食醋放在火炉上熏蒸,室内不仅顿时生香,而且醋分子飘散在空气中杀灭室内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发生。
9、每日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医学上称为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对于改善易感冒的体质大有益处。其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搓法恰似用双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样。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所以能增强体质,故而不易感冒。
10、按摩鼻翼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两侧。每日上下午各按摩15-30次,以局部红、热为度。一法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细胞分泌,并通过纤毛的“定向摆动”,将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谢物排出体外。
11、穴位按摩用双物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后,再用鱼际穴周围的肌肉发达区,揉搓鼻腔两侧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区。按摩涌泉穴和足心,直至发热,使这两个区域的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这样可预防风寒侵入,拒敌于大门之外。
12、针灸治法我国的针灸对感冒颇有疗效。当您患感冒时,尽早去针灸,可以使鼻塞、头痛立见影地减轻,并能使增高的体温经过一昼夜渐渐恢复正常。由于针灸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使体内免疫功能增强,故疗效可靠。治疗感冒的有效穴位是:上星、印堂、风池、迎香、合谷、外关。留针15分钟,每日针一次,一般2-3次可痊愈.
13、多睡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睡眠时,体内细菌可制造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复。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对感冒尤为适用。
14、呼吸蒸气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对着袅袅上升的热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此法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15、冷水洗面此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不辍,以增强适当性。每日早晚坚持用冷开水洗脸,这样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
体虚感冒应该怎么办
感冒是非常难受的事情,一些体质虚弱的人还会经常感冒,这该怎么办呢?中医有什么妙方能够治疗感冒的呢,感冒都有哪些种类的呢,穴位按摩能不能治疗感冒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小编一起来阅读本文吧。
现在虽然是春天,但是天气总是一冷一热的,这对一些本来就体质虚弱的人来说,是非常容易着凉感冒的,而且要想好还得经历很多天。
有些患者往往感冒刚好些,又因冷天外出、保暖不足,或在洗头、洗澡、换衣服时不小心受凉而复发感冒。正如明代《证治汇补·伤风》中所说“:如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在临床上,体虚感冒的病程往往较长(常在1周以上),严重时还会诱发患者的宿疾或使其原有的疾病加重。
感冒多因正气虚而患。补中益气汤调理后天为主,对于虚性反复感冒既防又治。用于预防,补中益气丸即可。
《素问》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该病多数为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外邪入侵所致,证属本虚标实。《证治汇补》曰:“如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补中,而佐以和解,倘专泥发散,恐脾气益虚,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又增剧也。”就是说体虚的人感冒,要补脾胃之气。人体的正气充足了,抵抗力自然也就增强了。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的一位医生发明的。组成:黄芪18g,甘草炙9g,人参6g, 当归3g,橘皮6g, 升麻6g, 柴胡6g),白术9g, 苏叶3g,防风10g。用法:水煎服,日2-3次。或作丸剂,每服10—15g,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这个古方也非常的适合体质虚弱的中年人以及青年人的,如果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的话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面才能够服用。
风热感冒发烧正确治疗护理很重要
治疗风热感冒发烧可以试试以下药物:
(1)感冒退热冲剂:本方以清热解毒见长。方中用大青叶、板蓝根为主药,清热解毒,用量独大;以连翘、拳参为辅药,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对风热感冒以咽喉肿痛突出者疗效尤佳。
(2)热毒清片:本方清热解毒作用较强,方用重楼清热解毒为君;板蓝根、蒲公英清热解毒为臣;冰片善能走散,可以透热于表为佐;甘草调和药性,并可解毒为使。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毒之功。
(3)桑菊感冒片:为桑菊饮的新型制剂,运用本药的基本指征是: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汗出,鼻塞,咽痛,苔薄黄,脉浮数等。
风热感冒的护理,要注意:
1、注意保暖,进入冬季后早晚温差很大,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及时增减衣服,做好保暖工作的。
2、多喝水,生病后一定要多喝温热水,一是可以及时补充孩子的水分,而是有利于身体排毒,让病毒尽快排出体外。
3、饮食清淡,必须注意营养均衡搭配,不能太过于油腻了。
宝宝感冒正确护理康复快
感冒一般情况下,分好几种症状,每一个症状相对应护理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比较常见的典型感冒有:流鼻涕、鼻塞、咳嗽、发热,有时候有的宝宝还会伴有嗓子疼、喉咙发炎,宝宝的感冒的时候,精神会相对比较疲倦,食欲相对也是出现了下降,这时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玩耍,以免病菌交叉感染到,还有就是避免去吃一些上火的食物,免得引起病情的加重。
家长们,首先不要以为宝宝是你一手在带大的,出现什么情况要用什么药,自己都有经验了,就凭着自己的经验给宝宝用药那是不对的,也是不安全的。要带宝宝去医院,医生会对宝宝进行一些检查,这样的话,才可以知道宝宝感冒的原因,才好更好的对症下药。
感冒一般都是有一个流程的,这世上没有特效药,即使有也未必是最安全的,所以家长们不要因为宝宝吃一两包没好,就开始着急,要各种换医院换医生,这样更不利于宝宝的病情。特别是病毒性感冒,可能康复的时间会更长一点,家长们跟看完医生,根据医嘱,然后照顾好宝宝,症状慢慢的减轻,差不多再过十天左右宝宝就能康复了。
有的是细菌引起的感冒,可能这一类感冒,医生会开一些抗生素,抗生素服用是要按照严格要求的按时按剂量来服用的,家长们千万不能因为看着孩子感冒难受,轻易的加服次数或是加药剂量,这是万万行不能的,免得适得其所,不仅影响到宝宝的康复,还有可能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如果宝宝是属于发烧症状,医生应该会开一些退烧用药。然后小孩子的体温相对我们大人会高一些,如果体温低于38.5度的话,一般是不用服用退烧药的,给宝宝多喝一些水,时刻注意观察宝宝的体温,出现流汗及时用温水擦拭。一定不要去乱吃感冒药,乱吃的话有可能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如果是鼻子不通造成宝宝喂奶困难,可以咨询一下医生,开一点盐水滴鼻液,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滴试,进行护理,如果没有经过医生的允许,千万不要乱给孩子用什么滴鼻剂。
还有提醒家长们,一般普通的感冒都会持续7-10天左右的,如果是更小的宝宝也可能还会长一点,所以家长们不要看到宝宝两三天还没好,就开始着急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