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三步推拿巧治小儿感冒的方法

三步推拿巧治小儿感冒的方法

三步推拿巧治小儿感冒

最近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加之小儿由于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健全、体质和抵抗力较为低下,因此不少家庭中都出现了咳喘儿,让父母焦心不已。其实,小儿咳嗽在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家庭自我推拿治疗和保健。

穴位按摩主要通过对于穴位的刺激起到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主要穴位包括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中点凹陷处)、胸部、两手臂外侧部(沿大鱼际至肘关节部)、天宗穴(相当于肩胛骨中点处)、背部等。

具体做法

1、让小孩子采取仰卧的姿势,然后家长在其右侧,家长右手五指稍微分开,然后用五指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在小儿的胸部沿着患儿肋骨走向进行左右平推。时间3—5分钟为佳,在这提醒家长,在力度方面一定要尽量轻柔;

2、用中指尖点揉患儿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家长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分别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儿左右两手臂外侧部,至局部皮肤红润。可先涂少许粉或油剂防止擦破皮肤;

3、患儿俯卧,家长左手托住宝宝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肤红润,以两侧肩胛骨部为重点(肩胛骨部有两肺叶所在),并点揉天宗穴,此法具有润肺作用。并用掌根揉推小儿脊柱胸段(两肩胛骨间脊柱部)3-5分钟左右,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在此,小编提醒广大父母朋友们注意:首先应该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治疗后、指导下进行配合、巩固疗效,切不可一出现咳嗽就盲目自己操作,小儿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多端。应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全身状况。患儿平时应多饮温开水,少食冷饮、饮料、奶油、炸烤及肥腻之物。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患儿,乳母应保暖、妈妈也要对以上食物慎用,在保证营养基础上清淡为主,少食青菜、生菜,可适当食用萝卜汤、肚肺汤,平时还应加强锻炼和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三步推拿巧治小儿感冒

1、让小孩子采取仰卧的姿势,然后家长在其右侧,家长右手五指稍微分开,然后用五指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在小儿的胸部沿着患儿肋骨走向进行左右平推。时间3—5分钟为佳,在这提醒家长,在力度方面一定要尽量轻柔;

2、用中指尖点揉患儿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家长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分别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儿左右两手臂外侧部,至局部皮肤红润。可先涂少许粉或油剂防止擦破皮肤;

3、患儿俯卧,家长左手托住宝宝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肤红润,以两侧肩胛骨部为重点(肩胛骨部有两肺叶所在),并点揉天宗穴,此法具有润肺作用。并用掌根揉推小儿脊柱胸段(两肩胛骨间脊柱部)3-5分钟左右,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在此,小编提醒广大父母朋友们注意:首先应该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治疗后、指导下进行配合、巩固疗效,切不可一出现咳嗽就盲目自己操作,小儿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多端。应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全身状况。患儿平时应多饮温开水,少食冷饮、饮料、奶油、炸烤及肥腻之物。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患儿,乳母应保暖、妈妈也要对以上食物慎用,在保证营养基础上清淡为主,少食青菜、生菜,可适当食用萝卜汤、肚肺汤,平时还应加强锻炼和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小儿迎香穴的位置在哪里

迎香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鼻为肺窍,穴居两侧,揉之能宣肺气,通鼻窍,用于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效果较好,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小儿推拿揉迎香有祛风通窍之功,主治小儿感冒,鼻出血,口喎,鼻流清涕,鼻塞不同,呼吸不畅,急慢性鼻炎等病症。

五款中医小偏方 巧治小儿感冒发烧

吃药打针,虽然他们心里明明知道有句俗语是“是药三分毒”,可是,除了让孩子吃药打针外,他们也没有别的方法来治疗孩子发烧感冒,针对这种情况,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五款中草药方来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妈妈们来看看吧。

一、香糖米汤

因芫荽性温,味辛,具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之功效,所以用芫荽做汤便可以达到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红糖具有气虚补血、生发润腑、排毒养颜的功效。所以这两样搭配在一起给孩子煮汤喝就能很好的治疗孩子的感冒症状。

配方:红糖15克、芫荽(香菜)30克、米汤半碗。

用法:先把米汤煮沸,然后再放入切好的芫荽、红糖,要不断的搅拌,因为这样可以防止红糖粘在锅底不熔化。待红糖全部溶解好后让孩子喝下即可。

功效:这种方法主要就是让孩子疏风驱寒、主治小儿风寒感冒。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症状不妨给她来一碗吧。

二、橘葱汤

橘皮别名陈皮、贵老、黄橘皮、红皮。橘皮能够助热所以能够去除发烧时身体内的寒气。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所以配合橘皮一起煮汤,就能够使其效果充分达到,以此来使孩子发汗,从而让孩子的风寒赶紧的好。

配方:橘皮30克、葱白5棵。

用法:把橘皮和葱白一起加入锅中,加入三杯水用火煮。汤好了后趁热喝一杯,半小时后再喝1杯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觉得橘葱汤没有味道,不愿意喝的话,妈妈们在煮汤的时候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糖。这样汤就会变得甜润,孩子更愿意喝。

功效:这个橘葱汤用于疏风、清热、止咳、主治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鼻塞等。

三、白萝卜红糖饮

中医理论上认为,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包括感冒。

《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特别是其有消食、理气、止咳、化痰的食疗功效,因此有“饮白萝卜汁作为感冒辅助治疗”的说法。而白萝卜和红糖搭配不仅可以使汤的味道甜美,而且孩子喝了还可以达到补血的效果。

配方:白萝卜250克、红糖适量。

用法:将白萝卜洗净切片,加入3杯水,直到煎成两杯水,然后去渣,加入红糖搅匀。趁热喝1杯即可,半小时后再让孩子喝用一杯。

功效:本方疏风散热,对小儿风寒感冒有很好的疗效。

四、姜苏红糖饮

用生姜煮成的姜汤能发汗去寒。其进入人体后,便会立即发挥作用,使人体表的毛孔张开、汗腺分泌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先前侵入人体的风寒邪气,就会随着大量出汗而被排出,从而将感冒的病根铲除。而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止咳的功效。所以姜、紫苏、红糖混在一起便可以让孩子的感冒快速的好转。

配方:生姜3克、紫苏叶3克、红糖15克。

用法:先把姜洗净切成丝,苏叶洗净,一起放入茶杯内,加开水冲泡5到10分钟后,放入红糖,趁热服下就可以了。

功效:主治小儿伤风感冒、鼻塞不通。

五、绿豆麻黄汤

绿豆可以清热退烧治感冒,而麻黄是发烧感冒的三大处方之一,所以这两样搭配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孩子的发烧感冒问题。绿豆和黄麻煮汤,味道不是那么易入口,所以妈妈们在煮汤的时候在里面加入红糖,还是要不断的搅拌,防止红糖粘锅,这样汤的味道比较好,孩子会比较愿意的和下去。

配方:绿豆30克、黄麻3克、红糖适量。

用法:绿豆打碎,与麻豆加水适量同煎,绿豆熟后捞去麻黄,加入红糖,趁热服下。

功效:疏风散寒。主治小儿风寒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咳嗽等。

小儿推拿治疗风热感冒

清肺经

妈妈可一手持宝宝无名指以固定,另手以拇指从指端向指根方向推300次左右即可。

清天河水

妈妈一手持患宝宝手,另手食、中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开天门50次

天门穴又叫攒竹,位于印堂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时,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

揉太阳200次

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拿风池5次

风池穴在颈部,与风府穴相平。

按揉肺腧200次

肺俞穴 属膀胱经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

小儿打嗝的推拿治疗方法

打嗝即为呃逆,是因胃气上冲喉间,出现呃呃连声,不能自制的表现。当小儿吃奶过快,或者吸入冷空气后可能会出现打嗝不止的现象,为了快速缓解小儿的不适,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快速帮助小儿消除症状。 拿按摩的方法快速帮助小儿消除症状。

特效止呃穴位

位置:双眼眼眶壁上缘内侧的凹陷中。 推拿方法:用食指指端按压此处凹陷中,按压时可斜向内上方用力,以小儿感觉到有明显酸胀感,且能够耐受为度。一般按压1-2分钟即可快速止呃。

第一步:清胃经

2位置:胃经位于小儿拇指掌面近掌端的第一指节处,呈一条短直线。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端由小儿拇指第一节处向小儿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胃经,直推300次。 功效作用:可以和胃降逆,适用于降逆止呃逆。

第二步:推板门

位置: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 推拿方法: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功效作用:按摩板门穴具可以宽胸利膈,可以宽胸止呃。

第三步:掐按内关

位置:将小儿伸臂仰掌,内关穴在小儿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处的凹陷中。 推拿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指端按掐按穴位,进行刺激产生酸胀感,以小儿可以耐受为度,掐按10-20次。

小儿推拿治伤风感冒

1.推拿哪里治疗风热感冒

清肺经

妈妈可一手持宝宝无名指以固定,另手以拇指从指端向指根方向推300次左右即可。

清天河水

妈妈一手持患宝宝手,另手食、中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开天门50次

穴又叫攒竹,位于印堂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时,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

揉太阳200次

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拿风池5次

风池穴在颈部,与风府穴相平。

按揉肺腧200次

肺俞穴 属膀胱经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

以上就是有关小儿推拿治疗风热感冒的相关内容了,感冒分为很多种,推拿的手法也不一样,所以家长们在治疗小儿感冒的时候一定要辩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更好的治愈宝宝的病情。

2、宝宝感冒的4种推拿方法

开天门。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推24次或3~5分钟。“开天门”是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开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此手法可以开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推坎宫。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具体推法为: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

揉太阳。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此手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

揉耳后高骨。可用两拇指或两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按揉30~50下。此手法可疏风解表,镇惊除烦,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高热惊厥等症状。

小儿感冒鼻塞的治疗方法

1)取白菜根3个,连须葱白7根。将二味切碎,加水煮开15分钟,加入适量白糖,趁热服下。主治小儿感冒,服后令患儿卧床盖被发汗,汗出效佳。

2)用葱白适量。将葱白切细,用开水泡汤乘热熏口鼻。主治小儿感冒。

3)取葱白500克,大蒜250克。将二味切碎煎取浓汁,每次服10毫升,连服3--5天,每日3次。本方预防小儿感冒。

4)用大葱1把。捣烂取汁,少加麻油和匀,蘸葱油摩擦小儿之心口、头顶、背脊等处,每处摩擦十数下,擦完后用厚衣包裹,略疏微汗。

5)用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俗称生姜红糖茶,频频饮用,汗出即愈。

治疗小儿感冒鼻塞偏方

1.姜丝萝卜汤

姜丝25克,萝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

2.葱蒜粥

取干净的葱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

小儿冬季感冒不妨试试以下偏方

偏方1

组成:白菜根3 个、连须葱白7 根。

用法:将上药切碎,加水煮开15 分钟,加入适量白糖,趁热服下。

主治:小儿感冒,服后令患儿卧床盖被发汗,汗出效佳。

偏方2

组成:葱白适量。

用法:将葱白切细,用开水泡汤乘热熏口鼻。

主治:小儿感冒。

偏方3

组成:大葱1 握。

用法:捣烂取汁,少加麻油和匀,蘸葱油摩擦小儿之心口、头顶、背脊等处,每处摩擦十数下,擦完后用厚衣包裹,略疏微汗。

主治:本方适用于小儿由于感受风寒,饮食不节,时行痘疹所致之发热。

偏方4

组成:葱白500 克、大蒜250 克。

用法:将上药切碎煎取浓汁,每次服10 毫升,连服3~5 天,每日3次。

主治:预防小儿感冒。

偏方5

组成:大白菜根3 个、大葱根7 个。

用法:同剁碎,加水煮开15 分钟,加白糖少许趁热喝下,卧床盖被发汗,避风。

主治:小儿感冒。

偏方6

组成:明矾12 克、烧酒适量、面粉少许。

用法:明矾用烧酒浸化后,与面粉拌匀,制成饼状,敷于患者脚心处,每日换药1~2 次,连续2~3 日。

主治:小儿感冒,风痰奎塞,呼吸困难。

偏方7

组成:黑芝麻、冰糖、蜂蜜适量。

用法:黑芝麻炒香捣碎,加冰糖或蜂蜜,用温开水冲服。

主治:小儿感冒,风寒咳嗽。

偏方8

组成:花生仁、大枣、蜜糖各30 克。

用法:将上3 味加入适量水炖至1~2 小时,喝汤。

主治:小儿感冒,久咳不止。

偏方9

组成:白萝卜5 段、生姜0.5 克、大枣10 个。

用法:一起煮,喝汤吃枣,发汗。

主治:小儿感冒,呼吸不畅,流清涕。

小儿推拿治疗盗汗 第三步:推三关

位置:三关穴位于小儿前臂前臂桡侧端,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形成一条直线型穴位。

推拿方法:推三关可以补虚扶弱,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有利小儿脏腑能的恢复。进行推拿时将掌心向内用左将小儿前臂固定后,再将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

小儿推拿主要是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等特点,在特定穴位上进行机械的作用,达到活血、调节经络、防治小儿某些疾病的作用。一般是针对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有疗效。早在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应症也很广,如腹泻、呕吐、便秘、发热、咳喘、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

小儿推拿对治疗秋季腹泻,有些快的仅治疗1-3天就能见效。一般在治疗小儿腹泻上,会要求家长给患儿换奶粉,停止辅食;但用小儿推拿治疗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正常饮食,经过慢慢调理,均能缓解病情。小儿推拿在针对小儿感冒发烧、消化不良、胃口差等症状有独到的疗效,家长不妨学几招,可居家对孩子进行护理。

向大家推荐以下几个治疗感冒咳嗽的小儿推拿方法:

1、清肺经:用拇指罗纹面自小儿无名指指端向指节直推,称为“清肺经”,约100次,能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2、按天突:用中指指端按胸骨切迹上缘的凹窝处的天突穴,称为“按天突”,约10次,能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

3、黄蜂入洞:用食中两指端在小儿鼻孔下缘揉动,称为“黄蜂入洞”,约100次,能发汗解表、开肺窍、通鼻心。

4、推太阳:用拇指或食指指端自前向后直推眉梢后的太阳穴,称为“推太阳”,约50次能疏风解表、止头痛。

相关推荐

小儿感冒推拿疗方法 感冒夹惊

主要症状表现:小儿感冒夹惊的主要表现为在一般感冒的基础上兼见有烦躁惊厥、高热。甚至角弓反张、舌苔偏干。 推拿方法:可平肝30分钟,清肺15分钟,推天河水30分钟。高热可加推六腑15分钟;如见有角弓反张,目上翻、惊厥等症状表现可加下捣小天心1-2分钟;如果小儿眼睛斜视,则向反方向捣小天心1-2分钟。

捏脊背的功效与作用 捏脊背主疾病

捏脊具有良好的祛病健身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儿保健和防疾病等方面。 捏脊可以防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痛腹泻,食积疳积等多种疾病,同时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智力,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婴儿断奶都可以用到此方法。

儿童按摩的方式方法

1. 开天门:医者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眉心交互推至前发际,推24次,常作为每次推拿的第一个步骤。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可以疗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神疲乏力等症。 2. 推坎宫: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一般分推24次,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二个步骤。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可疗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等症。 3.运太阳: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般运24次,每运3次后轻轻按一下,常用作每次推拿疗的第三个步骤

小儿推拿感冒咳嗽手法图解 小儿感冒咳嗽推拿哪里

主要症状:初起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头身疼痛,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疗原则:散寒宣肺,止咳化痰。 推拿穴位: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膻中,揉肺俞。

新生儿鼻塞怎么处理呢

可以喝点菊花茶或者是清凉降火的草茶都可以的,但是要少喝,尽量少喝点,不要给喝得太多, 再就是可以吃点小儿感冒清热颗粒对于感冒效果是不错的。再就是可以去小儿推拿科进行推拿疗,效果也是不错的。

小儿推拿感冒效果好吗

小儿推拿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研究用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穴位,预防和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整个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 、发展起来的非药物疗的专门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重新认识不药而愈的自然医疗方法的优越性时,小儿推拿更加备受世人瞩目,在当今的小儿保育和疾病防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儿推拿疗法操作简单,疗效较好。对某学疾病,经过推拿之后,往往在短期内使患儿病情好转或痊愈。过去认为新生儿月内不能推,麻疹、水痘不推等。近年来,临床证

中医如何小儿感冒

1.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通畅利于肺气宣降,尽快恢复正常。在辨证论的前提下,用中药汤剂直肠滴注的方法一举两得,既能使中药通过肠道尽快吸收,又能使大便尽快排出。胃肠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肠道干净,再加上脾胃消化功能恢复可消除生痰之源,肺气清灵则感冒易愈。如没条件进行中药直肠滴注,可以绕脐顺时针揉腹数百下,也可起到通便作用。 2.用生姜10片(也可加一把艾叶)煮水泡脚或洗澡,至身热或微汗出,可祛散风寒、通畅经脉,又不至于加重咽痛等“上火”症状。 3.苏叶、薄荷、辛夷花各10g,去掉梗茎,缝入

揉耳后高骨作用 揉耳后高骨功效主

揉耳后高骨有疏风解表,安神除烦,防惊风等功效,主小儿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等病症。

小儿推拿疗感冒 感冒兼有食积

主要症状表现:在感冒的基础上兼有乳食停滞,表现为食欲不振、吐泻、腹胀、肠鸣,或者表现为高热、舌苔黄厚等症状。 推拿方法:平肝清肺15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运内八卦15分钟,清脾经10分钟。如果表现有呕吐者,可在上述基础上加清胃经10分钟;表现有乳食停滞者可加清大肠10分钟;高热者可加推六腑15分钟。

风热感冒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处方

则:疏风清热。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捏挤天突,运太阳,揉风池,风府,揉小天心,拿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