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学会防骗
怎样教孩子学会防骗
学唱安全儿歌
儿歌好学又好记,歌词也容易让宝宝理解,妈妈爸爸在平时的教育中教会孩子唱一些具有安全意识的儿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小兔子乖乖》。
讲防骗小故事
家长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小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机械记忆力很强,这些对他一辈子都有利。
三联阅读配图
教孩子们认方位
在宝宝三岁左右,就可以教他认识东西南北。白天你要教给他看太阳,我们说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是在西边,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是在东边,中午12点那是正南,孩子要明白这些,就知道方位了。然后再记家里的门牌,这样,他一般都知道家在那个方位了。
小小电话本
让宝宝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里的电话号码、好邻居的电话号码,这些号码都应该让宝宝记住。也要教会宝宝如何拨打家人电话,以及110求助。等遇到紧急情况时,发生危险,就能够尽快通知别人。
场景模拟演习
在平时和宝宝玩游戏时,可适当加入被骗求救的模拟演习,让宝宝与家庭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宝宝被骗场景,让宝宝演练如何脱身,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大声呼救,极力挣扎的摆脱危险的场景。
孩子防拐骗招数
1、陌生人送上的东西
场景:傍晚,5岁的蒙蒙正在路边挖沙子玩,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热情地凑过
来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还送给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枪。几分钟后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时,“叔叔”要带蒙蒙去吃肯德基……
应对方法: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别动心,尤其是对“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等都别相信;并且明确告诉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高叫“火警!”以引起路边人的注意。
2、游乐场找不到父母
场景: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4岁扬扬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扬扬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了……
应对方法
4岁以上的孩子都应该清楚记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住址,平时父母要将如何打电话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电话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给孩子看,如果是5岁的孩子,有必要让他学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扬扬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到广播室求助。
3、遭遇有人过分亲昵
场景:熠熠在小区里玩,这时一个熟悉的叔叔从背后拍了拍她的小屁股,又摸摸她的脸,反反复复地夸她是个美丽的小女孩,还说要送给她漂亮的衣服……
应对方法
在孩子遭遇性侵犯的案例中,相当部分是熟人造成的。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不再受到设防。所以,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原则:除了爸爸妈妈,别人都不能碰我的身体,也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处,更不能让别人接触自己的隐私处。 此外,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自己与陌生人在封闭的房间里相处,如果有人正在侵犯自己的身体,可以大声叫喊:“爸爸快来呀!”以此来蒙蔽坏人,然后趁其不备,赶快逃离。
4、遇到有人勒索钱财
场景:有一天,上一年级的鲁鲁在校门碰到一个青年男人,莫名其妙地被他狠狠地揍了几下后,那人还穷凶极恶地逼他交出身上所有钱。结果,鲁鲁身边仅有的10元钱被抢走了。
应对方法
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此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下
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同时,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及时报警。
如果父母有事在孩子放学时不能去接他,记得要与同学结伴而行。并且无法接孩子的情况下家长最好通知老师。请老师知情留意或帮忙。
5、独走时有人盯梢
场景:放学后茵茵没有看见妈妈来接自己,便心想:“反正家离学校不远,我已是个小学生了,能自己回家的。”于是一个人走了。这时有个中年男人跟着她走走停停,等进了小区,那男人主动对茵茵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然后问茵茵家在几号几室……
应对方法
如果遇到以上场景,父母要告诉孩子,独自回家时,发现有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割”掉这个尾巴。 简单的方法是,到一个离你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问个路,或者直接说后面有坏人跟着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坏人胁迫你跟他走,就惊叫着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这时家里没人,千万不要往家里跑。
教育孩子的如何才是正确的
那么有哪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呢?用哪种形式来教育孩子在最不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呢?独生子女的教育要注意哪些呢?初次当父母的家长总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下面就介绍一些方法。
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学会夸奖孩子。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对于独生子女: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教孩子是要以教为主的,不能因为自己去心情不好就对孩子的错误严加责罚。要学会夸奖孩子,说服教育为主。了解到这些知识的家长就可以选择最科学合理的方式将自家的孩子培养成小绅士和小淑女而不是不讲理的坏孩子了。
如何帮助孩子纠正猜疑心理
一、答应孩子的事情,父母要兑现
父母如果以前经常欺骗孩子,所允诺的东西不去兑现,那么现在就要改变,说到做到,使孩子不再对父母产生怀疑;如果父母以前不信任孩子,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持怀疑的态度,现在必须改变态度,即便知道孩子可能完不成任务,也要对孩子多进行鼓励,不要怀疑、打击孩子;如果父母以前对身边的人、事爱猜疑,现在要有意识地改变自己,不要再误导孩子。
二、帮孩子打破封闭思维、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在孩子猜疑别人的时候,父母要及时打破孩子这种封闭性的惯性思维,让孩子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教孩子学会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尽量客观冷静地处理自己所猜疑的问题。注重事实,不以主观臆想为证据,这样就能够帮助孩子澄清事实真相,从而打消孩子对他人产生的怀疑。
三、让孩子学会开诚布公地交流,倾诉心中的疑惑
每个人的心情不可能始终快乐,哪天碰到不顺心之事,可能就会很少说话,或者不搭理别人。此时猜疑可能就会随之产生。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不把自己的猜疑埋藏在心底,不去进行假想臆断,而是去与被猜疑者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沟通。只有孩子诚恳地说出自己的疑惑,与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深谈一次,才会弄清楚事实的真相,才能够冰释前嫌,孩子心里疑虑消除的同时,友谊也会重新建立起来。
猜疑是良好人际关系的“腐蚀剂”,是人与人之间的“离心机”,是心底滋生的“暗鬼”。孩子若有了猜疑之心,父母一定要想法使孩子尽早脱离,以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教育孩子的方法
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学会夸奖孩子。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对于独生子女: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
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如何培养
1、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
有的孩子在同伴需要帮助的时候,表现迟疑或者太过冷漠都是对朋友的一种伤害,其实有的孩子是自身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对别人有帮助,如果孩子有这种想法的话,父母应该寻找机会帮助孩子找回自信,时常给孩子自信和鼓励。
2、让孩子学会观察和注意别人的需要
当同伴处于困境中时,有些孩子能察觉到同伴需要帮助,但是仍然熟视无睹,毫无反应,该干什么干什么,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经常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描述需要的帮助,并教孩子懂得如何从别人的表情、行为看出对方的需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
3、让孩子及时作出助人的决定
根据研究,情感的力量有助于孩子作出助人的决定,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类似情景和感受,如“以前你系不上扣子的时候,是不是也挺着急的。”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父母还可以设置情景,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遇到一些困难情况时,心里的想法。
4、教孩子采取恰当的助人行动
心有余力而不足,就是说想帮但却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要教孩子个人能力有限的时候,需要拒绝的时候必须要果断拒绝。
如何培养孩子的防骗意识
生活中,频频出现孩子被拐被骗的情况,为了防患于未然,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防骗意识呢,跟大家分享一下
步骤/方法
1.学唱安全儿歌
儿歌好学又好记,歌词也容易让宝宝理解,妈妈爸爸在平时的教育中教会孩子唱一些具有安全意识的儿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小兔子乖乖》。
2.讲防骗小故事
家长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小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机械记忆力很强,这些对他一辈子都有利。
3.教孩子们认方位
在宝宝三岁左右,就可以教他认识东西南北。白天你要教给他看太阳,我们说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是在西边,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是在东边,中午12点那是正南,孩子要明白这些,就知道方位了。然后再记家里的门牌,这样,他一般都知道家在那个方位了。
4.小小电话本
让宝宝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里的电话号码、好邻居的电话号码,这些号码都应该让宝宝记住。也要教会宝宝如何拨打家人电话,以及110求助。等遇到紧急情况时,发生危险,就能够尽快通知别人。
5.场景模拟演习
在平时和宝宝玩游戏时,可适当加入被骗求救的模拟演习,让宝宝与家庭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宝宝被骗场景,让宝宝演练如何脱身,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大声呼救,极力挣扎的摆脱危险的场景。
儿童防拐攻略盘点
儿童防拐攻略盘点
儿童被拐、家长心焦、警察立案多方寻找,这样的消息时常听说,但被拐儿童机智自救的案例却少见。今年4月11日,湖北一名5岁女童被陌生人强行带走,孤立无援时不做激烈反抗,静观其变等待救援;看到警察后立即求助,准确描述被拐过程,指引民警迅速判明情况;准确提供个人和家庭信息,使民警快速与家长、老师取得联系,最终成功回家。女童机智勇敢的自救行为,被网民称为"儿童防拐教材"广泛普及。
儿童防拐,"预防针"要早打。面对人贩子层出不穷的作案手段,做好以下几点是关键:
一,带不能行走的孩子出门,应把孩子抱在胸前,最好用专门的婴儿背带将孩子绑在身上;孩子能够自行走路时,家长更要小心看护,尤其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切忌孩子离开视线范围;
二,家长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看管,尤其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谨防人贩子乘机做案;
三,从小训练孩子牢记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电话号码,或学校地址、老师电话等信息,教会孩子独自拨打电话;教育孩子如果在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不要惊慌哭泣,不要轻信陌生的"好心人";教孩子辨识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员的外观标识和特征,养成向他们求助、求救的意识;
四,给孩子佩戴一些有特征或能反映身份信息的物品,教育孩子一旦被陌生人强行带走要留下线索;通过讲述拐卖儿童事例或防拐防骗故事,教育孩子提高警觉,牢记防骗常识;学校也应开展常态化防拐骗教育,通过模拟场景让孩子掌握尽可能多的防拐骗方法。
教育孩子的方法
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学会夸奖孩子。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
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对于独生子女: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
父母怎样教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
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沟通,是从孩子学会标记自己的“领土”开始。孩子开始学会自我,开始形成自己的特性,她会认定(至少在她心目中)属于她的事物;她的玩具,她的床,她的家,以及她的爸爸和妈妈。
当有另外一个小孩“侵犯”到孩子的“领土”时,孩子会生气,大喊:“我的!”而那个小孩会反驳:“不,是我的!”在您调解之前,您会陷于“我的!”“不,我的!”“我的!”的争吵中。他们还是会一起玩,几个月,甚至几年,但这当中少不了这种情况的争吵。这些小争吵只是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学会如何做到公平的第一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友谊会更加坚固,但只有两岁大的孩子,在与别人的接触中,还是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如果任孩子们自己玩,那么当他们遇到一些自己觉得不公平或是拒绝与他人分享时,他们就会争吵。
分享和分享方式
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是不会自己想要与别人分享东西的。这不是什么自私,是两岁的孩子与生俱来的本性。所以,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那么您就需要告诉他怎么做,还要鼓励他去与别人分享。在孩子学会分享,再分享的过程中,请陪伴您的孩子。
当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在孩子和客人的接触中,可以教孩子分辨什么是“占有”,什么是“所有权”。在聚会中,无论玩具的主人是谁,告诉孩子,抢占别人的玩具是犯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客人可以将孩子的玩具带回家。这也并不意味着您的孩子不被允许与其他孩子一起争一个玩具,当然,反之亦然。
如果您的孩子真的与其他的小孩抢一个玩具(或是食物,或是其他任何东西),那么您必需马上制止。迅速、坚决,但不要生气(尽可能),然后将玩具给那个最先拿到的孩子,并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能抢。”然后,耐心地孩子分析,但别人在玩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必需:
1、等待,直到轮到他为止;
2、可以请大人来帮忙,规定轮流的规则;
3、或是友好的询问那个小朋友,什么时候可以轮到自己;
4、给孩子另外一种玩具,做个交换,这样两个孩子都能拿到他们想要的玩具。
如果其他小孩不肯妥协,或是您的孩子不同意等多几分钟而无理取闹,那么您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两个人都没得玩。尽管两岁大的孩子不像一岁时那么容易转移注意力,但您还是能成功地转移他的注意力的。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玩具上,如果需要,可以带孩子到另一个地方玩。
怎样教孩子防骗防拐
现身说法:借机给孩子上了一课
网友智雪告诉记者,上周日她带儿子去世园会玩的时候,遇上一个走丢的孩子 ,是个小女孩,找不到妈妈了,虽然表情很镇定,但一直在大声地呼喊妈妈。周围好心人跟孩子要了她妈妈的电话,但是打不通。正巧巡逻的保安就在附近,好心人就把孩子交给保安看管了。没多久,孩子的妈妈看到保安领着自己的孩子就上来认领。小女孩见到妈妈的瞬间哇哇大哭,看来吓得不轻。
智雪和儿子目睹了整个过程,觉得是个典型的案例,借此也给儿子上了一课。“我让他告诉我,‘如果你是这个孩子 ,你会怎么办?’听我这么一说,孩子起初有些慌神,然后就说:‘先在附近找,然后请周边的叔叔、阿姨帮忙打电话。’我又问他:‘如果他们打不通我的电话,来了别人或是你借电话的叔叔、阿姨要求你跟着他走,他带你去找妈妈,你会怎么做?’孩子的回答还是很令我欣慰的,因为他一直坚持称:‘不会跟任何人走!’而我也再三嘱咐他,如果电话打不通也不能跟陌生人离开原地,除非是周边巡逻的特警或者警察。其实,孩子三岁以后,每次在报纸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类似的新闻,我都会特意叫孩子一起看,并给他讲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智雪说。
专家支招: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拒绝缺乏尊重的逗引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网友智雪的家长不少,就是虽然已经意识到了防骗防拐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没找到根源,还不能杜绝悲剧的发生。帕夫学院总经理刘子扬表示,要想从根本上教会孩子防拐防骗,首先要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什么是边界意识?说得白一点就是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其次,要杜绝对孩子缺乏尊重的逗引。现实中,这样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可能觉得小孩子可爱,亲朋会随手拿出一颗糖果或一个玩具乃至IPAD去逗引孩子做成人想让他们做的事情。而0到6岁正是孩子对色彩、味觉、声音 、光线以及未得到事物最为敏感的时候,成人利用孩子的敏感期做了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满足成人的要求,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崂山实验幼儿园科研室主任刘英则建议家长们,要教孩子“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带路”,“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她还建议家长,最好在孩子会说话后,教孩子背诵爸爸妈妈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以及自己的家庭地址;教会宝宝辨认警察、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告知其如遇特殊情况可向这些人员求助;并教会定宝拨打110电话。最后,刘英提醒各位家长,对防拐防骗的教育一定要进行,但也要适度,要告诉孩子,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好人,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坏人。“不要让孩子对世界的美、好、善产生怀疑。”她说。
经验分享:经常讲防骗故事让孩子背过电话号码
悲剧的频发,让家长们不得不提早对孩子进行类似的教育 。下面是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使的窝:我们从孩子三岁多就要求他背过我的电话,当时我把我的电话号码用“小星星”编成了调子和他唱着玩,唱了没两天他就记住了。除了记住我的电话,还要求孩子也背过爸爸和姥姥的手机号码,再告诉他如果和我们走失了,要找穿制服的人帮忙打电话或者找带着孩子的阿姨帮忙打电话。
七仙女婆婆:假如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我会告诉他,妈妈带着钥匙的,所以无论谁敲门都不要开;孩子上幼儿园,我会告诉他,除了爸爸妈妈和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之外,谁都不要跟着走,我们会准时去接的,要是去晚了,就去找老师,等着爸爸妈妈。
雨婷妈妈:我的方法是陪她看类似的绘本,或者利用睡前讲故事的时间,给她讲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并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小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是记忆力很强。
小歌谣可助防骗
孩子毕竟小,死记硬背一些防拐防骗的知识有些枯燥也有些困难,下面给大家推荐一首防骗小歌谣,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学会防骗技巧。“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尤其是家有刚上幼儿园孩子的,作为家长应该把这个歌谣教给孩子,这样小朋友就不会被陌生人纠缠住,减少了许多上当受骗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