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急性痛风
如何诊断急性痛风
急性痛风比其他的痛风类型更让患者难以忍受。因为这种类型的痛风疾病会突然发作,让患者防不胜防。那么,什么样的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患有急性痛风这种疾病呢?今天我们专家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根据1980年美国风湿医学会制定的诊断要件,急性痛风必须符合:
1.急性关节炎发作超过一次。
2.发作时,发炎反应在一天内达到最剧烈的程度。
3.发作时,只侵犯单一关节。
4.受侵犯的关节发红。
5.大拇趾与脚掌间的关节疼痛或肿胀。
6.发作时,只侵犯一侧大拇趾与脚掌间的关节
7.发作时,只侵犯一侧的脚掌关节。
8.关节出现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就是血中尿酸过高。
10. X光摄影时,发现受侵犯关节不对称肿胀
11. X光摄影时,发现骨质下的囊肿没有受侵蚀
12. 发作时,抽出关节液在显微镜下发现尿酸结晶。
13. 发作时,抽出关节液做细菌培养没有发现微生物。
如果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上述症状,那么诊断出急性痛风的可能性就会增高。所以建议大家身体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通过专业的检查来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减少这种疾病对身体的危害。
痛风引起的脚痛一般多久能好
如果患者以往没有痛风史,并且突然发病的情况下,属于急性痛风,在患有急性痛风的时候,一般在经过治疗后的一周左右,痛风引起的脚痛就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如果由于在急性痛风时并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就容易转化为慢性痛风,在患上慢性痛风时,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痛风引起的脚痛都无法得到很好的缓解。
急性痛风的诊断标准有什么
专家认为不仅是急性痛风病可以通过痛风的症状来判别,其他时期的痛风也一样,只是急性痛风表现较为急速剧烈,据此可以有效判断自身是否患者有该症。下面详细介绍痛风诊断急性痛风标准。
1,典型的症状为关节疼痛急性关节炎多为常见。
2,发作时间通常在下半夜或凌晨,在生活中痛风病人需注意防范这个时间段出现的痛风发作采用及时有效地方法控制。
3,急性痛风病发部位主要有脚踝关节,脚趾关节,单侧关节等大关节处,此外还可出现在手部,手指,肘部等身体部位。
4,急性痛风发展到晚期常表现在局部皮肤颜色该变,有关节肿瘤生成,此外还有严重的关节急性及关节异常,手不能触。
痛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临床表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前没有任何先兆。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通常是首发症状。疼痛进行性加重,呈剧痛。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有肿胀,局部发热,红及明显触痛等。局部皮肤紧张,发热,有光泽,外观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趾的跖趾关节累及最常见(足痛风),足弓,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全身表现包括发热,心悸,寒战,不适及白细胞增多。
开始几次发作通常只累及一个关节,一般只持续数日,但后来则可同时或相继侵犯多个关节。若未经治疗可持续数周。最后局部症状和体征消退,关节功能恢复。无症状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展愈来愈短。如果不进行预防,每年会发作数次,出现慢性关节症状,并发生永久性破坏性关节畸形,手足关节经常活动受限。在少数病例,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关节亦可受累。粘液囊壁与腱鞘内常见尿酸盐沉积。手,足可出现增大的痛风石并排出白垩样尿酸盐结晶碎块。环孢菌素引起的痛风多起病于中央大关节,如髋,骶髂关节,同样也可见于手,甚至破坏肾小管。
二、诊断
关于痛风诊断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美国Holmes标准以及日本修订标准。兹介绍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977):
1.滑囊液中查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2.痛风石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含有尿酸钠结晶;
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项中6项者。
(1)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2)炎症表现在1d内达到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
(5)第一跖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7)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8)有可疑的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
(10)X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
(11)X线摄片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质侵蚀;
(12)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总之,急性痛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反应不难诊断。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认真进行鉴别,并应尽可能取得尿酸盐结晶作为依据。
如何有效预防急性痛风
如何有效预防急性痛风??痛风患者都清楚,痛风分为不同的时期,最主要的就是无症状期,急性期,中间缓解期以及慢性期。其中最让患者感到头疼的就是急性期。急性痛风的发作让患者痛苦难忍,所以,所有的痛风化妆都希望能有效的预防急性痛风发作!那么如何有效预防急性痛风?
急性痛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作,所以仅仅是预防急性痛风并不能为患者带来什么具体的效果!所以对于急性痛风,应该防治相结合!在预防方面,患者除了要尽量避免食用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外,还应该大量饮水,促进排泄,戒酒,防止过度劳累等。在治疗方面,目前治疗急性痛风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急性痛风,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不仅可以吸收中西医的优势,而且还能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它结合了中西医多种治疗手段于一身,针对不同的病情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急性痛风的治疗!
如何有效预防急性痛风?不知道上面说的方法您都记住了吗?不过及时完全做到上面的方法,也不一定完全防止急性痛风发作!专业有效的治疗才是急性痛风患者最好的选择。
诊断痛风的方法有哪些
1.临床诊断急性痛风的标准: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伴有血尿酸增高,秋水仙碱试验治疗有效,即在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数小时内,每1~2小时秋水仙碱0.5~1mg,如果是急性痛风,一般在服药2~3次后,关节立即不痛,从寸步难行到可以行走。
2.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标准: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或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有尿酸盐结晶。上述三项符合一项者即可确诊。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检查和X线征象等12条中的6条者,可确诊为痛风:
⑴ 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⑵ 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到高峰。
⑶ 单关节炎发作。
⑷ 观察到关节发红。
⑸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⑹ 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⑺ 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⑻ 可疑的痛风石。
⑼ 高尿酸血症。
⑽ 关节内非对称性肿大X线检查。
⑾ 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糜烂。
⑿ 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⒀典型的痛风足,即第一跖趾关节炎,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
如何准确诊断急性痛风
如何准确诊断急性痛风?患有了痛风病症,诊断是关键,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有效的确认病症,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治疗。那么,临床上是如何准确诊断急性痛风的呢?针对此问题,看专家如何介绍;
在临床中常以下列三项作为诊断依据:
(1)典型急性关节炎发作,可自行终止而进入无症状间歇期,同时证实有高尿酸血症。
(2)关节腔积液中或白细胞内发现有尿酸盐结晶。
(3)痛风结节中有尿酸结晶发现。
专家提醒:痛风病因复杂,不可盲目,必须根据患者本身病情,全面诊断,具体症状具体分析。如今,治疗痛风的方法大多雷同,仅仅是以症状治疗目的,暂时缓解病症,并没有从根本上基本治疗痛风,有效治疗痛风选择专业医院,对”症“治疗是关键。
痛风的诊断标准概述
所有的疾病都有它的诊断标准,痛风这种疾病也不例外,但是疾病的发生都具有复杂性,疾病的诊断是专家不断地实践和研究中得到的,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到底这种疾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1.临床诊断急性痛风的标准: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伴有血尿酸增高,秋水仙碱试验治疗有效,即在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数小时内,每1~2小时秋水仙碱0.5~1mg,如果是急性痛风,一般在服药2~3次后,关节立即不痛,从寸步难行到可以行走。
2.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标准: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或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有尿酸盐结晶。上述三项符合一项者即可确诊。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检查和X线征象等12条中的6条者,可确诊为痛风:
⑴ 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⑵ 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到高峰。
⑶ 单关节炎发作。
⑷ 观察到关节发红。
⑸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⑹ 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⑺ 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⑻ 可疑的痛风石。
⑼ 高尿酸血症。
⑽ 关节内非对称性肿大X线检查。
⑾ 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糜烂。
⑿ 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也许您首先看到这篇文章给您的第一感觉就是复杂诊断标准,这就是医学的严谨性的一个体现。总之,痛风这种疾病只要您认真的鉴别,诊断并不困难,加之现在发达的医疗技术水平,希望您早日康复。
引发痛风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尿酸,也就是说,痛风的发作主要和血尿酸过高有关。
绝大多数痛风患者都会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高尿酸血症。一般说来,血尿酸浓度愈高、持续时间越久,就越容易患痛风,痛风的症状也越重,比如有人统计发现血尿酸浓度持续高于540微摩尔/升,约70%~90%会出现痛风发作,因此,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特征,血尿酸增高是诊断痛风的最重要根据。
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痛风发作患者的血尿酸值都明显超过正常(420微摩尔/升),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出现痛风症状,9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没有痛风发作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而部分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值在正常范围,甚至有报道血尿酸不高的痛风患者占所有痛风患者的一半以上。
因此,既不能因为血尿酸正常就排除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也不能把所有的血尿酸增高的患者诊断为痛风;应该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尿酸血症的人很多,有些人可能因为其他原因引起关节肿痛,但其平时也有高尿酸血症,此时不能贸然就认为关节痛是痛风发作,应该结合其他表现,排除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痛风早期诊断
1. 临床诊断急性痛风的标准: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伴有血尿酸增高,秋水仙碱和痛风清治疗有效,即在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数小时内,每1~2小时秋水仙碱0.5~1mg,如果是急性痛风,一般在服药2~3次后,关节立即不痛,从寸步难行到可以行走。
2.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标准: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或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有尿酸盐结晶。上述三项符合一项者即可确诊。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检查和X线征象等12条中的6条者,可确诊为痛风:
⑴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⑵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到高峰。 ⑶单关节炎发作。 ⑷观察到关节发红。 ⑸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⑹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7) 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⑻可疑的痛风石。 ⑼高尿酸血症。⑽关节内非对称性肿大X线检查。 ⑾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糜烂。⑿关节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⒀典型的痛风足,即第一跖趾关节炎,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
医院确诊痛风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1、血常规和血沉检查痛风:急性发作期痛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为(10~20)×109/L,很少超过20×109/L,中性白细胞相应升高,肾功能下降者,可有轻,中度贫血,血沉增快,通常小于60mm/h。
2、关节腔穿刺检查痛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肿胀关节腔内可有积液,以注射针抽取滑液检查,具有极其重要诊断意义。即使在无症状期,亦可在许多关节找到尿酸钠结晶。约95%以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液中可发现尿酸盐结晶。
3、尿常规检查痛风:痛风病程早期一般无改变,累及肾脏者,可有蛋白尿,血尿,脓尿,偶见管型尿;并发肾结石者,可见明显血尿,亦可见酸性尿石排出。
4、CT与MRI检查痛风:沉积在关节内的痛风石,根据其灰化程度的不同在CT扫描中表现为灰度不等的斑点状影像,痛风石在MRI检查的T1和T2影像中均呈低到中等密度的块状阴影,静脉注射钆可增强痛风石阴影的密度,两项检查联合进行可对多数关节内痛风石做出准确诊断。
5、X线摄片检查痛风:尿酸盐易于在小关节内及其附近沉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和软骨、骨皮质破坏。这些部位摄片,可见关节面或骨端皮质有透光性缺损阴影,呈穿凿样、虫蚀样、蜂窝状或囊状,痛风病变周边骨质密度正常或增生,界限清晰,有利于与其它关节病变鉴别。
痛风发作间期尿酸升高未必需要立即降
痛风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其诊断主要关注关节滑液中查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和经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钠结晶两个要点。但需要注意的是约40%的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尿酸正常,故单一的高尿酸血症并不能作为痛风诊断或排除诊断的依据,而痛风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出现尿酸升高时,未必需要立即降。
对于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目前认为并非只要血尿酸增高,就需立刻降尿酸。这是由于降尿酸治疗也是有适应证的,如果患者关节炎发作频繁(≥2次/年),持续、严重或难治性痛风关节炎伴痛风石、泌尿系结石和慢性痛风性肾病等,经饮食控制后血尿酸仍>536mol/L,X线片上有受累关节的破坏等。
痛风早中期的治疗多以促尿酸排泄药为主,而中晚期的治疗则以抑制尿酸合成药为主。首次开始降尿酸治疗应在痛风发作缓解后1周~6周开始。降尿酸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值调整降尿酸药剂量,使血尿酸水平长期持续达标。血尿酸一般以<360mol/L为目标值,对于有大量痛风石的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血尿酸<300mol/L也许更合适。
另外,为避免降尿酸时血尿酸波动过大诱发急性发作,降尿酸药的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并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抗炎药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
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作出,因为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尿酸含量也升高。
在临床上遇到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出现第一跖趾关节或踝关节,足背等单关节红肿剧痛,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1周左右症状缓解,伴有或不伴有血尿酸增高者,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当前国内外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7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次以上,在1天内即达到发作高峰。
(2)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别关节,整个关节呈暗红色,第一拇指关节肿痛。
(3)单侧跗骨关节炎急性发作。
(4)有痛风石。
(5)高尿酸血症。
(6)非对称性关节肿痛。
(7)发作可自行停止。
凡具备上述条件3条以上,并可排除继发性痛风者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早期多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滑囊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蜂窝组织炎等。
1.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点:女性多见,常侵犯小关节,无痛风急性发作特点,软组织肿胀以关节为中心,呈梭形,而痛风以骨缺损为中心,呈不规则肿胀,骨破坏比痛风小,且有普遍骨质疏松,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2.与足部急性蜂窝组织炎鉴别点:为软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炎症,常有感冒史,很少见于夜间突然发作;不侵及关节或具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重并见寒战及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此外,年龄不受限制,且治疗后不会多次复发。
3.与单纯拇趾滑囊炎的鉴别点:常有外伤史或局部慢性损伤性刺激因素,在拇趾多见于拇外翻,鞋子大小等局部磨擦或足部负重不正所引起;不经治疗或病因纠正,不易自行消退,此外发作时间,疼痛程度都没有痛风严重,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4.其他应与假性痛风鉴别:该病为焦磷酸盐代谢障碍所致,多见于老年人,主要侵犯部位以大关节为主(常见膝关节),四肢关节少见,急性发作很像痛风,也可夜间发作,但较轻,后期可致关节畸形, X片可见软骨钙化,关节穿刺液检查示雪花样焦磷酸盐钙结晶,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痛风有哪些类型
一般说来,成年男性发生急性关节炎,尤其是大拇指受影响者,必须高度警惕患有痛风的可能性;如果其血中尿酸浓度也增高,即可诊断为痛风。个别病人症状典型而血中尿酸浓度不高,则须反复验血,或抽取关节液检查,找到尿酸钠结晶,也可诊断为痛风。痛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指出,痛风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现代医学亦认为,原发性痛风与酶及代谢缺陷等有关,多半有家族史,国外报道为10%—25%,国内也有相似报道。该病最初出现症状的年龄可以从10多岁开始,一直到80岁左右,平均年龄在40岁上下。病人95%是男性成年人。不少病人在症状出现前,血中尿酸浓度早就明显增高。女性病人约占5%,多数病人于绝经期后才出现症状。
继发性痛风大多是由于慢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恶性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各种肾脏器质性疾病等导致的肾功能减退所引起。一般初次出现痛风的时间,往往是在已有原发病的数年以后。另外,高热量、高嘌呤饮食及饮酒也可诱发痛风。
根据痛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类: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②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③痛风性肾病变。
急性痛风有什么症状
根据临床急性痛风病人的表现,急性痛风发作期的明显症状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急性痛风三大明显症状——全身性症状
急性痛风引起全身症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剧烈的疼痛造成的,当急性痛风病发作的时候主要的全身性症状有患者身体发热,头晕乏力,心悸胸闷,容易造成呼吸难受,寒战等现象,不仅如此,当出现在脚痛风上,有不少的患者还会出现抱足痛苦的现象。
急性痛风三大明显症状——关节呈现出的病态反应
急性痛风病的发作是一次比一次严重的,甚至有剧痛的现象出现,患病的关节部位出现肿胀,局部发热,明显的皮肤暗红,有光泽现象,急性痛风病发的部位主要出现在患者的足弓,膝关节,脚趾手指,腕关节,手腕以及踝关节等地。
急性痛风三大明显症状——发症状消退时间
急性痛风病属于突发性发作的病症,一般多为下半夜,严重的发病时间在几个小时之后就会逐渐消失,局部症状慢慢恢复,疼痛逐渐减弱肿胀的部位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才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温馨提醒,痛风的病人要认认真真的了解和遵守注意事项的了。一旦病人在急性痛风发病期的时候,那么往往需要进一步的远离发物,而且为了身体的健康,。那么急性痛风期的痛风病人要禁食高嘌呤食物。高嘌呤食物往往会加剧不舒服的症状的了。
如何诊断急性蜂窝组织炎
如何诊断急性蜂窝组织炎?小编收集了诊断急性蜂窝组织炎的方法,希望可以帮您更好的判定是否感染急性蜂窝组织炎。
急性蜂窝组织炎诊断:
一、好发于下肢、足、痛部、外阴及肛周等处。
二、皮肤损害 一般患处呈弥漫性红肿、边界不清,其上可发生水疱,中央炎症明显,局部有疼痛及压痛。可出现波动、破溃、排脓,亦可不破、吸收、消退。发生于指(趾)称瘭疽。慢性蜂窝织炎致局部变硬、萎缩时称硬化性蜂窝织炎。
三、常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四、可有局部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甚至可并发转移性脓肿、败血症。
知道了如何诊断急性蜂窝组织炎,那么在生活中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建议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