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清洗宝宝的小耳朵

如何清洗宝宝的小耳朵

1.先在一个小皂盒里,把婴儿皂搓出泡沫来。

2.先洗宝宝的耳后和耳廓部位。让小宝宝躺卧在大床上,妈妈跪坐在宝宝头的一旁,或让宝宝躺在婴儿床里,妈妈坐在婴儿床的一边。

3.然后,妈妈把一只手掌轻轻地放在宝宝的一侧脸颊上,使宝宝的脸朝向一边。

4.妈妈另一只手的手指蘸取一点皂液,用手指像按摩一样轻轻地揉搓耳后和耳廓部位,把污垢充分揉开。

5.再用已准备好的拧干纱布擦拭,直到擦干净为止。

6.耳朵入口处用消毒棉做成的棉条轻轻擦拭。

油耳朵该怎么清洗 宝宝油耳朵怎么清理

宝宝耳垢一般不需要清理,因为耳朵具有自洁能力,宝宝的耳垢会自然的排出,除非是外耳道在排除的过程中,已经将耳垢排除到外面,此时妈妈可以用纱布或小方巾稍微以清水沾湿,将外面的耳垢轻轻沾除。只要在耳朵外围绕一圈,维持外耳干净清爽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擅自使用棉签深入内耳道内清洁,因为宝宝的耳道还十分窄小,如此反而容易将杂务推入耳内破坏自洁机制。

宝宝五官正确的清洁方法

小脸清洁

婴儿脸部皮肤细嫩光滑,然而也常因为发育未成熟、肌肤较薄而出现干燥或小疹子的皮肤问题,儿科医生表示,当看见新生儿脸上那些白白的、小小的粟粒疹,一般不需要做什么特殊处理它们也会在几星期后自动消失。

如果发现宝宝脸部肌肤有异常问题,妈妈们千万别急着自己出处理,要咨询医生的意见,看是否需要治疗,或者根据医生建议用乳液或其他方式清洁宝宝脸部。

清洁宝宝脸部可以使用拧干的毛巾(纱布巾)轻轻擦拭眉毛、脸部及脖子等部位,弱视皮肤比较干燥的宝宝,妈妈则可以在洗脸过后再抹一些清爽的护肤乳液,保持肌肤滋润。

眼睛清洁

新生儿视力只能看清20-30厘米内的人脸或者物品,所以非常脆弱,要注意避免衣物入侵,洗澡时也要小心水进入宝宝眼睛。

妈妈要注意宝宝眼睛是否有分泌物或者睫毛倒插的现象。清洁宝宝眼睛要用干净的纱布巾沾水拧干后,妈妈用食指拿着撑住其中一角,然后由宝宝内眼角至外眼角方向擦拭,擦完后再用纱布巾另一角清洁另外一只眼睛。应避免同一处纱布巾擦拭两边的眼角,防止感染。

耳朵清洁

婴儿耳朵内部耳道狭窄,外部轮廓已经成型,摸起来很柔软,妈妈们重点要关注宝宝耳朵是否有分泌物流出或者异味。帮宝宝洗头时要注意压好耳朵,避免水进入耳朵感染,若发现宝宝耳朵有分泌物流出或者出现异味,就要送医检查,看是否发生感染。

清洁宝宝耳朵只需用纱布巾擦拭耳朵外部及耳朵后面即可,不要可刻意清理耳朵内部,如果是洗澡水进入耳朵,那就用棉签擦拭外耳道即可。此外,妈妈们也不要刻意清理宝宝耳朵内的耳垢或者耳屎,这些并不影响宝宝听力,如果实在看不下去宝宝耳屎很多,就请医生清理。

清洁鼻子

小巧可爱的鼻子有着小小的鼻孔,也会有鼻屎的出现,而且宝宝鼻子内部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喝奶或者睡觉都会出现鼻塞或者打呼噜的类似声音,妈妈们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宝宝长大些就会消失了。

观察宝宝鼻子重点是看有没有堵塞,比如宝宝流鼻涕或者鼻塞很明显需要张口呼吸时,妈妈们就要请医生检查下,看宝宝是否感冒了。

宝宝的鼻子只需在洗澡时顺带轻轻擦拭鼻腔外部即可,然后洗完澡后可以用棉签沾水将宝宝鼻屎清理出来,比较干硬的鼻屎可以在宝宝洗澡时放一些热水产生热气来软化鼻屎再顺利清洁。当宝宝因生病而流鼻涕时,妈妈们可以用吸鼻器帮宝宝吸出鼻涕,让宝宝缓解不适感。

嘴巴清洁

婴儿出生时都没有长牙,等到数月后才会开始出牙,但是没有长牙也要注意口腔清洁,防止口臭和龋齿问题以及抵抗力弱的宝宝出现鹅口疮。

宝宝的口腔重点是看有没有水泡、溃疡或者鹅口疮,这些都可能因为宝宝口腔不干净导致。所以妈妈们要养成给宝宝喝完奶后再喝几口水的习惯,这样可去除口中奶水。此外,每天最后用食指缠绕纱布,蘸温开水后帮宝宝进行一两次的口腔清洁护理。妈妈们要特别注意不用花太多时间清洁宝宝口腔,食指也不能太深入宝宝嘴巴,避免宝宝因不舒服发生呕吐。

新生儿的洗脸

1、用婴幼儿专用的小脸盆盛好凉开水或温水,放入小方毛巾或清洁纱布。

2、洗眼:妈妈用左手将宝宝的头部掌握住,使他不要左右转动;右手拿起浸湿后的小方毛巾拧干,洗眼睛的方向要由内向外,由鼻外侧、眼内侧开始擦洗眼睛,因为泪管位于内眼角,这样可以避免污物进入泪管的机会。洗好一只眼后要更换一次干净的湿毛巾,用同样方法揩洗另一侧眼部。

3、洗耳:用湿毛巾擦洗宝宝的耳朵外部及耳后,然后用干毛巾揩干。清洁时注意不要让水滴入外耳道。更不要去掏耳垢,以防引起感染。

4、洗鼻:可以用消毒棉签沾一下温开水,将堵塞在鼻腔内的鼻涕物拭出,有利于呼吸畅通。

5、最后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宝宝的额部、两颊、口与鼻的周围、下颌,再擦洗颈部前后。

在给宝宝做清洗工作以前,妈妈首先要洗干净自己的双手。宝宝6个月以前,给他洗眼部、耳朵及脸的水需煮沸过的温开水或凉开水。在清洗鼻子或耳朵时,只要清洁你看得见的地方,擦去看得见的粘液或耳垢,不要试着去清洁其里面。如果去清洁耳朵或鼻子的里面,可能反而会把脏东西送入里面。

小孩耳朵痒怎么办

1、宝宝耳朵痒是个常见的现象,当宝宝频繁摸耳朵、抓耳朵、揪耳朵时,同时还伴有情绪烦躁不安、不停地摇头以及变得爱哭闹,而且夜里总睡不好时,家长要引起注意了,可先考虑为进食时过热引起不适、耳内有湿疹、耳内耵聍栓,耳内有炎症可能。

2、宝宝耳朵不舒服,建议您选择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给宝宝进食,看看是否能得到缓解。如果情况严重,会有少量的分泌物流出,外耳道的分泌物较多会形成阻塞,可用小电筒对着宝宝的耳孔观察是否有耵聍栓的情况。

3、要是耳内流棕黄色粘液应考虑为中耳炎的初期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影响听力。建议上医院耳科就诊。当然,不是所有的中耳炎都会有分泌物流出。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朵疼,不会有分泌物流出,一旦患上,孩子除了抓耳朵,还会拍自己的头部。化脓性中耳炎则是有分泌物流出。排除以上情况,有可能是习惯引起,此时,父母应给与更多的关心,转移他的注意力。宝宝小耳朵能自动清洁,妈妈千万不要用棉花棒清洁小耳朵里面,给宝宝洗脸后,可以用干纱布团轻轻按压净耳朵边的水迹。

宝宝洗脸怎么洗 宝宝耳朵的清洁

小宝宝的耳朵外部已经成型,摸起来非常柔软,内部耳道较为狭窄,通常耳朵的形状都是对称成长的。

不过,由于在胎儿期受到了不当的挤压,所以有些宝宝的耳朵外形会显得略为不对称,只要外形没有异常,通常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了。

在帮宝宝洗头时要注意压好耳朵,避免让水流入耳内造成感染。如果平时发现宝宝耳朵里有异常分泌物流出或出现臭味,就要马上带宝宝就医检查,确认是否发生了感染。

在帮宝宝清洁耳朵时,只要以纱布巾擦拭干净耳朵外部以及耳朵后面即可,耳朵内部则不需要刻意清理。

如果洗澡时稍微有水进入耳朵,只要以棉花棒擦拭外耳道周围就好,不需要刻意深入耳道内清洁。

另外,宝宝耳内的耳垢或耳屎并不会影响听力,妈妈不必刻意清理。如果是在觉得耳屎很多,可请耳鼻喉科医师帮忙清理。

怎么给宝宝清洗耳朵

让您的宝宝的儿科医生检查宝宝的耳朵来确认是否该除去耳屎是必要的,特别是如果你的宝宝还在一周岁以内话,这种检查更是必要的。如果你的宝宝的耳屎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已经很结实,那么医生可能会通过耳机使用双氧水或另一个耳屎软化液来清理耳屎,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还是会先用耳镜检查耳道确保耳屎闭塞的情况以及症状。根据可能发生的如把耳膜穿破等这类的风险,医生可能会选择自己手动清除耳垢,灌输液体进入耳朵可能导致更多的并发症。

测量1-2汤匙过氧化氢放进一个小碗。用3%的稀释的过氧化氢溶液就可以,那个通常放在小瓶子里,在药店或杂货店购买急救通道处就可以买到。

把一条大毛巾折半宽摊开在桌子的一边。一个人抱着宝宝然后把宝宝放在她的大腿上,然后把宝宝的头部躺在毛巾上然后把要清理的耳朵完全暴露在上面。

用橡胶球注射器吸取过氧化氢。轻轻扯动宝宝耳朵的外耳部分来拉直耳道。滴六到十滴过氧化氢到耳朵里面,这样能用足够的过氧化氢完全填充外耳道。

仍然让宝宝耳朵里面的耳屎被过氧化氢浸泡,保持十五到三十分钟。

鼓励你的孩子坐在你的帮手的膝盖上。将毛巾垂悬放在宝宝的脖子上,把宝宝的头朝着放了过氧化氢的耳朵的方向,使过氧化物和松了的耳屎和水一起从耳道排出来。

脐带脱落几天可以洗澡 宝宝脐带掉了时洗澡方法

洗澡之前应调节好室内温度,以水温计或手肘内侧来测试水温。把宝宝放在大浴巾上,脱掉宝宝衣服,腹部用浴巾遮住,即用浴巾裹住宝宝身体。

抱起宝宝,用手掌托住头颈部,并以手臂裹住宝宝的身体,夹于腋下。先用洗脸毛巾沾湿,准备洗宝宝的脸,用手掌托住头颈部,固定宝宝,用方巾的两个小角分别清洗宝宝的眼睛,用方巾剩下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清洗耳朵,使用另一条方巾的其中一面清洗脸部。

以方巾的另一面清洗头部,用水打湿头发,用婴儿洗发精柔和地按摩头部,要注意用拇指及食指将宝宝耳朵向内盖住耳孔以免耳朵进水,再以清水冲洗。洗净后,再用小毛巾将头发稍微擦干(注意,洗发精不要直接涂在宝宝头上,不要按压宝宝囟门部位)。

去除包巾,左手托住头颈部,右手抱住宝宝的臀部轻轻地放入澡盆。左手横过宝宝背部,以左手手掌握住宝宝左手手臂,让宝宝头枕在前臂上。以清水打湿身体上身,微微让宝宝头后仰以肥皂清洗颈部,再用清水洗净,再洗腋下、手臂、手掌。以右手手掌抹肥皂,清洗会阴部、腹股沟,如为男宝宝,应注意阴囊盖住的部位。让宝宝趴在右手臂上以洗宝宝背面足部、膝后皱褶处(注意要让孩子的脸部朝侧边倾斜)。

宝宝耳部护理方法

孩子总是挠耳朵,家长观察后发现里面有分泌物。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清理的,如果有需要,建议找医生清理,自己清洗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对于只有3个月的宝宝,耳朵里有分泌物,如果量不是很多,那么就不需要担心,正常量的分泌物(耳屎),可以保护宝宝的听力,而且这些分泌物也会自己掉出来,是不需要家长太过操心去清理。

经常掏宝宝的耳朵可能损伤小儿的耳膜

有些宝宝喜欢让人给他掏耳朵,认为这样很舒服,但是不要太过频繁的给孩子掏耳朵,最好是不要掏,如此对孩子的听力会造成损伤。

别做这些损害儿童听力发育

不要让孩子长期接触有噪音的环境中,也不要在为孩子清洗头发的时候,让水进入耳里,更不要使用耳毒性药物。

护理宝宝耳朵的要点

其实宝宝耳朵护理,注意不要进水,不要挖耳朵,防止感冒,不要为孩子制定听力训练,最重要的是顺其自然,如此才不会对宝宝的耳朵造成什么影响。

如何为宝宝清洗耳朵

妈妈给宝宝清洗耳朵的时候,要注意把宝宝头头侧向一边,有利于水流出,也用棉签轻轻地把水擦拭掉,但不要把棉签插进外耳道。具体的清洁步骤有:

1、先在一个小皂盒里,把婴儿皂搓出泡沫来。

2、先洗宝宝的耳后和耳廓部位。让小宝宝躺卧在大床上,妈妈跪坐在宝宝头的一旁,或让宝宝躺在婴儿床里,妈妈坐在婴儿床的一边。

3、然后,妈妈把一只手掌轻轻地放在宝宝的一侧脸颊上,使宝宝的脸朝向一边。

4、妈妈另一只手的手指蘸取一点皂液,用手指像按摩一样轻轻地揉搓耳后和耳廓部位,把污垢充分揉开。

5、再用已准备好的拧干纱布擦拭,直到擦干净为止。

6、耳朵入口处用消毒棉做成的棉条轻轻擦拭。

7、清洗时要小心,千万别让水灌进宝宝的外耳道,以免中耳发炎。

另外,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洗澡水总是很容易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宝宝的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宝宝耳朵进水,妈妈该如何处理?

宝宝耳朵进水,妈妈要及时使用软棉棒,在头部把棉花撑呈蓬松状,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宝宝的头部不能动。如果几次擦干后仍有臭味,就要到医院给耳朵点药水。如果宝宝不能配合,请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半岁以下宝宝洗澡注意几点

保护眼睛

初生宝宝的各种器官功能都在成长中,宝宝眼睛的瞬间反射以及泪腺分泌功能也在逐步成熟,给宝宝洗澡时,要避免给宝宝使用沐浴液与洗发液。事实上,用清水为初生宝宝洗澡是最好的。

为宝宝清洗眼睛周围区域时,可以使用纱布团蘸温水轻轻按压。注意两只眼睛用不同的纱布团擦拭,以防眼病互相传染,例如沙眼或结膜炎。

关注小耳朵

宝宝小耳朵能自动清洁,妈妈千万不要用棉花棒清洁小耳朵里面。给宝宝洗脸后,用干纱布团轻轻按压净耳朵边的水迹。

宝宝也会有小耳屎,这是正常的。如果妈妈看到宝宝耳朵里有液体流出,一定要带宝宝及时去医院,这可能是感染、发炎的症状。

手指清洁

初生的宝宝就可能有长长的指甲,妈妈应当为宝宝修剪指甲,以免他抓伤自己。为小宝宝修剪指甲所用的工具,最好是专用的圆头指甲钳以及特制的婴儿修甲刀。妈妈还可以试着用牙齿小心地咬去宝宝的指甲,代替修剪。如果小宝宝总是不停地晃动胳膊,可以试着唱些歌谣来稳定宝宝的情绪,或者趁他睡熟时进行。宝宝洗澡后是为其修剪指甲的好时机,要知道,温热水把宝宝的指甲也泡软了呢。

如何保护宝宝小耳朵

1、喂奶时,最好让宝宝采取半坐位

在讨论喂奶姿势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小耳朵里面的秘密:宝宝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为一相对密封的气腔,在前壁有一个小管与鼻咽部相连,叫作咽鼓管。

平时,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状态,但是当宝宝吞咽、咀嚼、打喷嚏或哭闹时,为了维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咽鼓管便作瞬间开放。由于小宝宝的耳部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还比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横抱着宝宝喂奶、让他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奶瓶竖得过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宝宝呛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如果是坐着喂奶,应将宝宝斜抱在怀中,让宝宝呈半坐位,宝宝上半身靠着的那一条腿可以用小凳子垫高些;如果是侧躺着喂奶,妈妈要用手臂将宝宝的上身和头部支起,以取得一个最适宜的角度。

2、给宝宝清理耳垢需要去医院

前面我们说道,如果耳垢比较少的话,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为这点儿小事跑医院很麻烦,于是就自己给宝宝弄起来了。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危险。一是因为一般家庭中都没有耳灯,父母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二是因为很多宝宝还没学会合作,可能会乱动;三是一旦在挖耳的过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击,比如旁人经过不小心碰了妈妈的手等等,有可能会捅破鼓膜。

而医生可以通过耳灯或者反光耳镜直接观察耳道内部的情况,耳垢较多时,可直接用棉签或医用镊子取出。当耳垢已经形成耳垢石很难取出时,医生还可以选用滴耳液软化耳垢。软化的耳垢会从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理。

3、呼吸道感染后,询问宝宝是否有耳部不适

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不过,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以后7~10天才会发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在宝宝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父母还需要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中耳炎的症状。另外,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4、宝宝患了感冒、中耳炎时,不要坐飞机

在孩子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乘坐飞机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通过吃奶或者吸吮安抚奶嘴等方法来减轻耳部的压迫感。但是在宝宝患有感冒和中耳炎的时候,最好不要坐飞机。因为这时候咽鼓管处于一种水肿的状态,会加重对耳部的压迫。

5、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戴耳机

有些父母感觉MP3很时尚,于是也想让小宝宝“享受”一下。但是,因为宝宝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可能控制不好音量。如果音量很大的话,对于宝宝的听力是有损害的。另外,耳机的耳塞直接被塞到耳朵里面,声音直接刺激鼓膜,然后通过鼓膜来传导,时间长了,鼓膜很容易疲劳,也容易造成听力下降。所以,在让宝宝听音乐、听故事的时候,最好还是采用外放的方式,而且音量不要过大。

父母如何保护宝宝的小耳朵

首先,应该尽量避免挖耳,年轻的母亲有时为了孩子耳朵内的清洁,经常检查孩子的耳朵里是否又有耳屎,有的话非得把它挖干净不可。

年轻的母亲因为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看不清耳内的组织或是用力不当,容易将耳道深处的鼓膜刺破,从而造成外耳腔和中耳腔之间相通,导致病原菌乘虚而入,在中耳腔内引起感染,严重的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耳道内感染,流脓,势必影响孩子的听力,严重的甚至导致耳聋。所以替小孩挖耳屎应该禁止。清洁耳道时,应该用消毒棉签,并且避免过分用力。

如果小儿患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常常会有脓液流出,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并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定时采用药物治疗以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果病情严重导致鼓膜穿孔,那就应该及时做鼓膜修复手术。

否则,反复感染、流脓或者鼓膜穿孔,势必至于使中耳腔内起传递声音作用的听小骨受到严重的腐蚀和破坏,一旦听小骨破损或断裂,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小儿的听力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因此,及时控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非常必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用药不当也会影响小儿的听力,尤其是一些具有耳毒性的药物例如氨基甙类抗生素。有时孩子得了一些小毛病,父母亲在不太了解药物性能以及孩子病情的情况下,盲目地要求医生为孩子打针用药,甚至以为打针比吃药效果好,殊不知对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有些药物对孩子的听力是有明显毒害作用的,一旦盲目应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对孩子的用药一定要慎之再慎。

如何为宝宝清洗耳朵

1、先在一个小皂盒里,把婴儿皂搓出泡沫来。

2、先洗宝宝的耳后和耳廓部位。让小宝宝躺卧在大床上,妈妈跪坐在宝宝头的一旁,或让宝宝躺在婴儿床里,妈妈坐在婴儿床的一边。

3、然后,妈妈把一只手掌轻轻地放在宝宝的一侧脸颊上,使宝宝的脸朝向一边。

4、妈妈另一只手的手指蘸取一点皂液,用手指像按摩一样轻轻地揉搓耳后和耳廓部位,把污垢充分揉开。

5、再用已准备好的拧干纱布擦拭,直到擦干净为止。

6、耳朵入口处用消毒棉做成的棉条轻轻擦拭。

7、清洗时要小心,千万别让水灌进宝宝的外耳道,以免中耳发炎。

另外,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洗澡水总是很容易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宝宝的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婴儿耳朵进水缓解方法

一、宝宝耳朵进水了

妈妈是否常常很苦恼在给宝宝洗澡洗脸的时,宝宝的耳朵很容易进水?其实,除了洗澡或者洗脸时耳朵进水,有时候看看宝宝的耳朵,也发现里面有着某些液体,这是什么呢?

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洗澡水总是很容易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宝宝的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还有一些吃母乳的宝宝,由于妈妈喂养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宝宝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二、如何处理宝宝耳朵进水?

1、滚动一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或柔软、结实的棉纸,卷成一个灯芯绳(不要使用棉花包上尖头的棉棍或薄纸,这东西可能会脱落在耳道里。不要使用任何种类的小棍棍)。

2、将灯芯绳放进小儿的耳朵里。灯芯绳潮湿时将它撤出。

3、再用一清洁的灯芯绳来做替换。每天至少3次重复进行这些步骤,直至耳朵不再弄湿并且没有脓液从耳中流出为止(通常需7-10天)。

三、耳朵进水出不来怎么办

水刚进入耳道时,未必会很深,所以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单腿跳动将水排出来。您应该马上上岸,如果是右侧耳进水,头偏向右,右腿单腿跳动,左侧的话,以此类推,一般情况下,跳动数次,可以将水排出来。

如果水进入很深,这样做还不能解决问题,可用油性滴耳剂,如2%苯酚甘油滴耳剂点耳朵,隔3-4小时点一次,一般两次后即可将不清洁的水置换出来,以避免发生中耳炎。紧急情况下,一时搞不到滴耳药,但多数人游泳时会备眼药水,游泳场所多数也会备眼药水,也可用肯定没有失效并且没有耳毒性的眼药水点耳朵暂时清洁耳道。但事后一定要尽早用油性滴耳剂将水分置换出来!

新生儿耳部护理三大要点

1.清洁新生儿外耳道和耳背

洗澡后若发现宝宝耳部有水,妈妈可以用干燥的棉签轻轻擦拭宝宝的外耳道和耳廓。动作一定要小心轻柔,千万不要深入耳道内部,避免戳伤宝宝的耳膜。

另外,妈妈们在洗澡或给宝宝做清洁的时候,还要留意宝宝的耳朵后面有没污垢,因为这个位置较隐蔽很容易被忽视,却最容易积攒汗液和污渍,引起湿疹,因此也要注意经常清洁。如果宝宝发生湿疹的话,可以用宝宝专用的湿疹膏。

2.避免新生儿耳道进水和流进奶液

避免水、奶液进入宝宝的耳朵里而引起耳道发炎,一个要点是给新生宝宝洗澡的时候,家长们注意,用手托住宝宝的头的同时,用拇指和尾指把宝宝的耳廓轻轻反折一下盖住耳道。

以避免洗澡时不小心有水进入宝宝耳朵里(如果无法做到以上动作,也可以用棉花轻轻的塞在两边的耳朵,洗完澡记得取掉)。

另一个要点是,宝宝吃完奶后要竖着抱起来一会儿拍嗝,这样可以防止宝宝躺着的时候吐奶,而奶液会流入耳道导致耳道发炎。同时妈妈们也要尽量避免躺着给宝宝喂奶,同样也容易导致奶水进入耳道而引起发炎。

3.千万不要自己给新生宝宝掏耳朵

有些爸爸妈妈会有掏耳朵的习惯,然而对于新生的小宝宝来说,家长们一定不要自己在家给小宝宝掏耳朵,尽管婴儿耳朵也是会有分泌物的,但是婴儿的器官是异常娇嫩的,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发生损伤。如果宝宝有特别明显的污渍,一定要到医院请专业医生帮忙清理。平时,爸爸妈妈们也要注意宝宝身边的物品,避免物品使用不当或者家长的疏忽,出现伤害宝宝耳朵的情况的发生。

相关推荐

怎么给宝宝洗头

1、调整周围环境和室温 :室温为24—26度左右为最佳; 2、关闭门窗,保证房间内没有风; 3、清洗自己的双手; 4、物品的准备:床上物品包括大方巾2块、隔尿垫1块;橄榄油、爽身液、护臀霜、棉签、酒精(婴儿碘)、湿纸巾,准备好宝宝的衣服、婴儿包被。 通过温度计确定室温,通过水温计确定水温合理; 5、清理小屁屁,检查宝宝全身,特别是脐部。脱衣服后用衣服遮住肚子,用毛巾包好宝宝。 无论给多大的宝宝洗头都要注意感情安慰。在洗头时让宝宝的身体尽量靠近你的胸部,较密切地与他的上身接触,宝宝的头部也不要过分倒悬,稍微

宝宝老是抓耳朵难道是中耳炎

宝宝出现挠耳,哭吵不止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到宝宝是否患有急性中耳炎。一说到中耳炎,人们便会联想到耳朵流脓,因为容易被人发现,故能及时就诊。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患中耳炎的儿童并没有耳朵流脓的表现,正由于不易被发现,所以危害较大。 如果妈妈母乳喂养的姿势不当,使奶水流入宝宝耳朵,也会使宝宝耳朵感染化脓,引发中耳炎。妈妈可以用手按一下宝宝耳朵,如果他大哭并推开你按压的手,则可能是由于按压感染耳部导致过于疼痛,妈妈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不可擅自使用药物。 油耳朵 油耳朵多与遗传有关,耳朵内排除粘稠性的棕黄色物质,

清理宝宝的方法如下

01给宝宝清理鼻子?小心弄伤鼻粘膜 好看的孩子,都必须有一张干净的小脸。但如果宝宝爱流鼻涕,鼻涕干后就会一坨一坨黏在宝宝的鼻孔,实在是好邋遢好难看。有时候这些鼻孔的分泌物还会影响宝宝的呼吸。作为妈妈,看着手都痒了,立马上阵帮宝宝挖鼻孔,有时候还用上什么棉签,什么洗鼻器来清洗一番。经常给孩子清理鼻分泌物,会损伤鼻黏膜,致使分泌物更多。如果你亲自上手给宝宝挖鼻孔,并且伸得比较深,不仅容易造成感染,还会影响鼻腔软骨发育,导致鼻孔变大,影响到将来的面容。一般而言,小宝宝的鼻屎也没多到需要我们帮忙清理的地步,一般擤

宝宝揪耳朵是怎么回事 对身体的好奇

宝宝在发育过程中,会慢慢地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到好奇,比如,他发现了自己的小手,就会盯着自己的小手看,同样,他发现了自己的耳朵时,也会用自己的小手去拉自己的小耳朵,此时爸爸妈妈会注意到,宝宝在睡觉或清醒时,都会常常去弄自己的小耳朵,特别是玩得很开心的时候,也会去揪自己的小耳,对于这种在健康状态下小宝宝揪耳朵的现象,家长可以不必太过于紧张,他们这并非是不舒服的表现。

新BB洗澡正确姿势,妈妈必须学

1.洗澡水温 水温不能过冷也不能过热,体感温度37℃最合适,而且洗澡时要快,水温降下来之前就要洗好,要不然容易感冒。新手爸妈可以自己用手背或者手肘感受一下,不能用手心,手心感受的温度比较低。 2.准备工作 不能吃饱了就洗澡,这样容易吐奶,洗澡前要把宝宝用的毛巾、衣服、浴巾、沐浴乳等统统放在身边,以免需要用时急急忙忙去找导致宝宝受凉。 3.清洗部位 宝宝腋下、脖子、大腿根、私密处都需要好好清洗,肉肉的小宝宝这些部位的褶皱多,而且出汗也较多,容易滋生细菌。 4.洗澡顺序 很多人洗澡都会先洗头后洗身子,事实上正

宝宝的耳朵需要清理嘛?如何给宝宝清理耳屎? 宝宝有耳屎,这样做才安全

如果宝宝耳朵的耳屎用肉眼能看见,而且不是很硬,可以用湿毛巾卷起来,慢慢的伸到宝宝的耳朵里面转一转,能把耳屎转出来。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证宝宝不会乱动的情况下。 准备个沾上消毒药水的棉球,在宝宝睡着时塞到宝宝的耳朵里,大约2--3个小时后转动转动棉球,再过一会儿取出棉球,这样一部分耳屎就会被沾在棉球上带出来了,这个方法对宝宝的耳朵影响较小。 如果非特殊情况,家长切忌要用棉签或者尖锐物品给宝宝清洗耳内的耳屎,因为小婴儿的耳道相比成人来说要短得多,家长是很难去感知并且把控的,遇到宝宝耳朵内不舒服的情况,还是要去专门

宝宝耳朵进水会怎么样

1、诱发中耳炎 宝宝洗澡耳朵进水会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由于宝宝年龄还小所以耳部结构还并未发育完善,所以如果宝宝洗澡期间耳朵进水没有及时处理好的话就很容易诱发中耳炎的症状,情况严重的话甚至危及宝宝听力能力。 2、引发宝宝不适感 宝宝洗澡耳朵进水还会导致宝宝出现不适感,因为耳朵内有水进入所以宝宝自然会感到很大的不适应的感觉,所以当宝宝洗澡耳朵进水后很容易出现哭闹不止、不喝奶等不良反应,所以宝宝洗澡耳朵进水的话建议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影响宝宝健康。

宝宝抓耳朵到底是病不是病

做一个合格的宝妈, 在宝宝抓耳朵的时候不应该只是阻拦他或者直接去看医生,盲目着急。先来一些小常识,照顾宝宝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先确定一下宝宝是否是因为过热引发耳内出现炎症,耳中没有分泌物并不代表没有炎症,等有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说明炎症已经很严重啦! 这种情况,宝妈们就要用小手电筒对着宝宝的耳孔观察是否有耵聍栓(耳屎)或者湿疹,注意千万不要弄疼宝宝哦,否则他会反抗的更激烈!选择在温度较低的地方进食可以让宝宝更舒适! 上面说的是严重结果,宝妈们千万不要害怕!也许宝宝仅仅是油性耳,分泌耵聍(耳屎)较多而已,如

宝宝油耳屎的技巧

耳屎是分类耳道的一种分泌物,因为宝宝无法自行挖耳屎,所以宝妈需要帮助宝宝清理耳道,但是如果耳屎是油性的,宝妈应该怎么帮助宝宝掏油性耳屎呢?下面我就来教教宝妈们掏宝宝油性耳屎的技巧吧。 1、如果宝宝耳朵的耳屎用肉眼能看见,而且不是很硬,可以用湿毛巾卷起来,慢慢的伸到宝宝的耳朵里面转一转,能把耳屎转出来。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证宝宝不会乱动的情况下。 2、准备个沾上消毒药水的棉球,在宝宝睡着时塞到宝宝的耳朵里,大约2--3个小时后转动转动棉球,再过一会儿取出棉球,这样一部分耳屎就会被沾在棉球上带出来了,这个方法对宝

新生儿耳部护理常识

清洁新生儿外耳道和耳背 洗澡后或者发现宝宝耳部有水,可以用干燥的棉签轻轻擦拭宝宝的外耳道和耳廓。动作要小心,千万不要深入耳道内部,避免戳伤孩子。另外,妈妈们在洗澡或给宝宝做清洁的时候还要留意宝宝的耳朵后面,因为这个位置很容易被忽视,却可能积攒汗液和污渍,引起湿疹,因此也要经常清洁。发生湿疹的话可以用宝宝专用的湿疹膏。 千万不要自己给新生宝宝掏耳朵 有些成年人有掏耳朵的习惯,不过一定不要自己在家给新生儿掏耳朵。尽管婴儿也会有耳屎,但婴儿的器官异常娇嫩,很容易发生损伤。如果有特别明显的污渍,一定要请医生帮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