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艾灸能治好吗 骨关节炎艾灸的穴位
骨关节炎艾灸能治好吗 骨关节炎艾灸的穴位
入股骨关节炎的患者需要艾灸,主要采取下列两组穴位:
第一组:阿是穴(红肿热痛最明显处)、太冲、内庭穴,这组穴位适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病变在下肢的患者。
第二组: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这组穴位适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病变在上肢的患者。
膝关节疼痛的针灸
针刺
李正祥针刺犊鼻、内膝眼、梁丘、血海、足三里为主穴治疗本病,据舌脉及兼证分型配穴,热痹加曲池;寒痹加关元。杜引平采用齐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50例,总有效率86%。张必萌等将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长针穴位透刺组3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组18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种治法均可有效。其中长针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55.6%。
灸法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采用针刺不佳的病症可用灸法治疗。艾灸集热疗、光疗、药物刺激于一体,作用于特定穴,能温经通络,迅速改善局部血循环,从而达到蠲痹止痛效果。李宁等采用传统灸法,用艾条悬灸患者腰阳关穴及患膝犊鼻穴。黄静采用瘢痕灸,以麦粒大实心艾柱置于足三里、悬钟穴上,自然熄灭后取下艾灰,穴位上覆胶布密封,结果痊愈10例,总有效率92%。
温针灸
温针灸法是借艾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及防病保健等作用。对不适合服药控制关节疼痛的患者,温针灸为一种既受欢迎又有良好效果的治疗手段。孙建才用温针灸膝三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33例,疗效满意。林国华等采用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以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梁丘为主穴,结果总有效率为92.5%。王建国等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温针灸组和针刺加 TDP照射组,取穴相同,2个疗程后,温针灸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0.0%,针刺加TDP照射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10.0%。
火针
火针具有汇聚针、温热于一体的双重作用,是针与灸的有机结合,具热能且灭菌彻底,可温阳振阳,消除寒、湿、瘀等阴邪,刺激量大,作用时间长,促进代谢产物及炎症物质吸收,可消炎镇痛。李萍等取内外膝眼、梁丘,配以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膝阳关,主穴每次必用,配穴选用,采用火针疾刺法。治疗患者41例,结果显效21例,总有效率97.6%。金永明等在膝眼、梁丘、血海及阿是穴施以火针,用疾刺法不留针治疗患者110例,临床治愈64例,总有效率96.4%。李亚东采用以阿是穴为主,配足三里、阳陵泉、犊鼻、阴陵泉、血海为辅,将细型贺氏火针烧红后,迅速在阿是穴处散刺,同时选配穴2~3穴快速针刺,其余穴位可用毫针留针,平补平泻手法。共治疗患者49例,全部有效。
艾灸哪里可以减肥
单纯性肥胖艾灸
取穴:大椎,腰阳关,中皖,居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艾灸该穴位,可以帮助清热解毒凉血,消炎,改善血热及血液粘稠症,对肥胖人群可以改善血液粘稠,血脂偏高的症状。
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艾灸该穴位可调理女性月经失调,内分泌不平衡,臀部过于肥大等现象。
中皖: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肥胖现象,还可以治疗胃痛,胃酸,呕吐等症。
居髎穴:位于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处,艾灸该穴位对臀部和大腿部深层脂肪代谢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肌纤维的活力。
实胖型人群艾灸
取穴:关元,大横,脾俞,三阴交,丰隆。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艾灸此穴位,可以增强腹部肌肉纤维的弹性,具有强壮和保健作用,还有助于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
大横穴:位于肚脐各旁开4寸,艾灸此穴位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缩短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减少脂肪及淀粉类食物的吸收,在无需节食的情况下减轻体重。
脾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各旁开1.5寸,艾灸此穴位可以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改善腹胀,水肿等肥胖问题有效。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艾灸此穴位可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对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症状有改善作用。
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二横指处,内与条口相平,当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艾灸此穴位,有疏通脾胃表里二经的气血阻滞,促进水液代谢的租用,对高血脂症,形体肥胖者有效。
艾灸哪些穴位可治疗阳痿
艾灸第一个穴位:章门穴。
【取穴方法】: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骨端稍下处,屈肘合腋时,当肘尖尽处。
【艾灸病症】:主治胁痛、泄泻、症积等症。
艾灸第二个穴位:京门穴。
【取穴方法】: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艾灸病症】: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痛、肾炎等症。
艾灸第三个穴位:巨阙穴。
【取穴方法】: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取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巨阙穴位于人体的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
【艾灸病症】:胸痛、心痛、心烦、健忘、腹胀暴痛、呕吐、泄利。
艾灸第四个穴位:关元穴。
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取穴方法】: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艾灸病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遗尿、尿频、尿闭、尿血、腹痛、泄泻、尿路感染等症。
艾灸第五个穴位:神门穴。
【取穴方法】: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病症】: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等症。
艾灸的第六个穴位:三阴交穴。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简单的说就是在足内踝上3寸。
【艾灸病症】:肠鸣泄泻、腹胀、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经闭、痛经、阴茎痛、疝气、遗尿、尿潴留、腹痛等症。
对于以上穴位可以手持艾条距离穴位上方2-3厘米处艾灸,以局部感到温热能够承受为度,局部皮肤至发红的现象。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一次。在艾灸的过程中要掌握好灸时灸量,避免灸花的出现。
如果平时工作到很晚的话,可以用几个艾灸盒,点燃艾条后,绑在在穴位处,这样可以同时艾灸,时间就节省出来了。时间如果充足的话,可以再加上心俞、脾俞、肾俞这几个穴位艾灸。
艾灸阳痿早泄,尽量挑选比较好的艾条,艾灸的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补益类的药物,药物的吸收会更好。也更有助于治疗早泄的效果。
骨关节炎艾灸好吗 骨关节炎艾灸注意什么
通过中医辩证,骨关节炎分为风寒湿痹症、血淤阻痹症、肾虚骨痹证、湿热痹阻证,不同症型的骨关节炎的艾灸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用艾灸治疗骨关节炎时不仅要清楚病变的部位,还要清楚病变的中医类型,否则不仅不会对骨关节炎有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
关节炎艾灸哪里 类风湿性关节炎艾灸常用穴位
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夹脊:在腰背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各17穴。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治疗肩周炎艾灸哪里好
肩贞穴
位于肩关节后下方,手臂内收时,在腋后纹头上1大拇指宽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清头聪耳,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关节炎,耳聋,耳鸣,头痛等症。
秉风穴
位于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散风活络,止咳化痰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支气管炎等。
肩髃穴
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臂神经痛,风热瘾疹等病症。
肩井穴
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功效: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肩背痛,颈椎病,落枕,颈项肌痉挛等症。
外关穴
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效:艾灸该学位有清热解表,通经活络之功效,主治肩周炎,肩背痛,目赤肿痛,胸肋痛,肘臂手指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阳陵泉主治疾病
1.按摩阳陵泉对抽筋,筋骨僵硬,酸痛有特效;长期按压,对胃溃疡,肝炎,胆石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肩关节痛,膝关节痛,下肢麻木,胆绞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耳鸣,耳聋等症有很好的改善,医治和保健作用。
2.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3.阳陵泉坐位筋之会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艾灸阳陵泉可以用来治疗下肢筋病,改善下肢肿痛,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慢性咽炎艾灸哪里
大椎穴
取穴:俯伏或正坐低头,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是该穴。
艾灸功效:固表屏风。
主治:咳嗽,喘逆,咽喉肿痛,恶寒发热,自汗,盗汗,感冒等症。
天突穴
取穴: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艾灸功效:止咳,平喘,化痰。
主治: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打嗝,呕吐,神经性呕吐等症。
照海穴
取穴:采用仰卧或正坐,膝关节屈曲,脚掌平踏床面或地面,以手扶患者侧踝关节前面,中指指端从内踝尖垂直下滑,至骨沿凹陷处定穴。
艾灸功效:利咽通便。
主治:咽喉干燥,失眠,惊恐不宁,目赤肿痛等症。
骨关节炎可以艾灸吗 骨关节炎艾灸的方法
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之后采用捻转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者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