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白蛋白降低促发肝腹水
血浆白蛋白降低促发肝腹水
我患有酒精性肝硬化已经5年了,尽管在这5年里,我大多情况下都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但病情却总是时轻时重,没想到半年前开是感觉到腹部有些微微地发胀和疼痛,起初没留意,三个月后再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说我已经发展成为肝硬化腹水了,而且经过B超检查腹水量已经超过230ml了,经过化验后,医生说我的情况主要是血浆中白蛋白降低所致,白蛋白低是怎么引起肝腹水的呢?
血浆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肝硬化发生时就已经说明肝功能出现了障碍,由于肝细胞的受损,白蛋白的合成自然会受到影响,合成量自然会显著减少,这样就造成了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在门静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静脉血管内渗透之腹腔,所以就形成了腹水。
通常情况下,认为血浆白蛋白为30g/L时为临界数值,白蛋白小于30g/L时,常可发生腹水。此外,也有人提出交替渗透压(Pa)=546.2*血浆白蛋白(g/L)+114,正常值为3795.2Pa,如果低于2356.6Pa时,常可形成腹水。
Tips——血浆渗透压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溶解在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另一部分来自于蛋白质。晶体渗透压是维持细胞内外平衡的,胶体渗透压是维持血管内外平衡的。
如何正确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
肝腹水反复发作是导致肝腹水难以治愈的关键因素,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让肝腹水患者备受折磨。那应该如何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呢?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讲讲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的方法。
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首先饮食中需要注意水盐平衡,减少渗透压,这是由于肝腹水患者存在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尿钠排出减少,肾远曲小管潴钠蓄水作用加强,高盐膳食更进一步增加血钠水平,可诱发肝腹水。
肝腹水病人蛋白质合成障碍,白蛋白降低,若长时间低蛋白饮食,可加重低蛋白血症,腹水再度出现,但如采进食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则加重肝脏负担,促使病情恶化。肝腹水患者多存在食道静脉曲张,进食粗糙食物有可能刺破曲张静脉,从而造成肝腹水疾病的反复发作,加重肝腹水病情,对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十分不利。因此为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要注意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要合理进食。
肝脏是需要在一定时期养护大于治疗的疾病,所以为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肝腹水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每日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在必要时全天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肝腹水消退之后患者可以适当的选择运动,以维持身体的气血平衡并调节自身的免疫力,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有利于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
预防感染对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肝腹水患者都是出现感染之后造成顽固性的肝腹水,肝腹水患者抵抗能力低下,白蛋白偏低,极易发生腹膜和其他感染。而且肝腹水患者本来就有腹水感染或其他感染的存在,如果控制不彻底、感染再燃或再度感染,使腹水随之出现,一旦发生感染,应早期、彻底治。
肝硬化为什么会引起腹水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疾病,每年都有大量患者因肝硬化而死亡。肝硬化早期肝功能代偿能力较强,患者症状多不明显。但是到了晚期,肝功能失去失代偿能力,会出现一系列比较严重的症状,如腹水、出血、肝性脑病等,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腹水的出现标志着肝硬化已经发展至晚期,此时肝功能已经失去代偿能力了。虽然腹水的出现反映患者的病情较重,但多数患者经过治疗腹水是可以消退的。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在肝脏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发生障碍,会引起白蛋白的合成显著减少,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门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脉血管内渗至腹腔内而形成腹水。一般认为血浆白蛋白< 30g/l为一临界数值,白蛋白<30g/l时常发生腹水。另有人提出下列公式:胶体渗透压( pa)= 546.2×血浆白蛋白(g/l) +114。正常值为3795. 2pa,如低于2356. 6pa,则常有腹水形成。
2.门脉压力增高。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可引起肝内血管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使门脉系统内的流体更易渗入腹腔内。
3.淋巴漏出增加。肝硬化时大量的再生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致使淋巴漏出增加,某些淋巴液无疑会进入腹腔而引起腹水。于手术中可见淋巴液从肝门淋巴丛以及肝包膜下淋巴管漏出,并发现胸导管明显增粗,有时可相当于锁骨下静脉口径。另外,有人发现淋巴管的外引流可使肝脏缩小、腹水减少、脾内压力降低及曲张静脉出血停止。因此,有人指出腹水的形成与淋巴液产生过度与引流不足有关。
4.醛固酮等增多。醛固酮在正常情况下是在肝内灭活的,一旦肝硬化引起肝功能不全,会引起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不足,造成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这两种激素均能引起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从而引起水、钠进一步的潴留,形成腹水。
5.肾脏的作用。肝硬化腹水一旦形成,会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使肾灌注量减少,从而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后者又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加,这些因素均能增加水.钠在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加重腹水的程度。
6.第3因子活力降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另一作用是引起第3因子的活力降低。第3因子是一种假设的排钠性体液因子,这一因子可根据血容量的改变,控制近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在肝功能不全而有腹水形成以致有效血容量减少时,这一因子的活力即减低,从而使钠的重吸收增加。
综上所述,以上是形成腹水的六大常见原因,前三大因素在腹水形成的早期起主导作用,而后三种因素则在腹水形成后,对腹水的持续存在起到重要作用。
肝腹水容易反复发作预防很重要
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首先饮食中需要注意水盐平衡,减少渗透压,这是由于肝腹水患者存在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尿钠排出减少,肾远曲小管潴钠蓄水作用加强,高盐膳食更进一步增加血钠水平,可诱发肝腹水。
肝腹水病人蛋白质合成障碍,白蛋白降低,若长时间低蛋白饮食,可加重低蛋白血症,腹水再度出现,但如采进食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则加重肝脏负担,促使病情恶化。肝腹水患者多存在食道静脉曲张,进食粗糙食物有可能刺破曲张静脉,从而造成肝腹水疾病的反复发作,加重肝腹水病情,对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十分不利。因此为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要注意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要合理进食。
肝脏是需要在一定时期养护大于治疗的疾病,所以为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肝腹水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每日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在必要时全天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肝腹水消退之后患者可以适当的选择运动,以维持身体的气血平衡并调节自身的免疫力,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有利于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
预防感染对预防肝腹水反复发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肝腹水患者都是出现感染之后造成顽固性的肝腹水,肝腹水患者抵抗能力低下,白蛋白偏低,极易发生腹膜和其他感染。而且肝腹水患者本来就有腹水感染或其他感染的存在,如果控制不彻底、感染再燃或再度感染,使腹水随之出现,一旦发生感染,应早期、彻底治。
鉴别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的原因
(1)由于白蛋白的合成降低: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疾病,但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较长,因此,在部分急性肝病患者,血浆白蛋白的浓度降低可以表现不明显。
(2)由于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
(3)遗传性缺陷:无白蛋白血症是极少见的一种代谢性缺损,血浆白蛋白含量常低于1g/L。但可以没有症状(如水肿),可能部分由于血管中球蛋白含量代偿性升高。
(4)由于组织损伤(外科手术或创伤)或炎症(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白蛋白分解代谢增加。
(5)白蛋白的异常丢失:由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而有白蛋白由尿中损失,有时每天可以由尿中排出蛋白达5g以上,超过肝的代偿能力。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它肠管炎症或肿瘤时也可由肠管损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在烧伤及渗出性皮炎可从皮肤丧失大量蛋白质。
(6)白蛋白的分布异常:如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腹水中有大量蛋白质,是从血管内渗漏入腹腔。
吃葡萄会不会胖 吃葡萄有什么好处
葡萄中含有一种睡眠辅助激素——褪黑素,褪黑素是大脑中松果腺分泌的物质,有助于帮助调节睡眠周期,辅助治疗失眠等症。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对保护肝脏,减轻肝腹水和下肢浮肿效果非常明显,还能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转氨酶。
葡萄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有效调整肝脏细胞功能,减少或者低于自由基的伤害;这些多酚类物质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和细菌病毒中的蛋白质结合,使它们丧失致病能力。
葡萄中的果酸有助消化,增加食欲的功效,能够帮助防止肝炎后脂肪肝的发生,葡萄加工制成葡萄干是肝炎患者补充铁的重要来源。
为什么肝硬化会引发肝腹水
1、血浆白蛋白降低 血浆白蛋白在肝脏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发生障碍,会引起白蛋白的合成显着减少,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门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脉血管内渗至腹腔内而形成腹水。一般认为血浆白蛋白<30g/l为一临界数值,白蛋白<30g/l时常发生腹水。
2、门脉压力增高 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可引起肝内血管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使门脉系统内的流体更易渗入腹腔内。
3、淋巴漏出增加 肝硬化时大量的再生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致使淋巴漏出增加,某些淋巴液无疑会进入腹腔而引起腹水。另外,有人发现淋巴管的外引流可使肝脏缩小、腹水减少、脾内压力降低及曲张静脉出血停止。因此,有人指出腹水的形成与淋巴液产生过度与引流不足有关。
4、醛固酮等增多 醛固酮在正常情况下是在肝内灭活的,一旦肝硬化引起肝功能不全,会引起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不足,造成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这两种激素均能引起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从而引起水、钠进一步的潴留,形成腹水。
5、肾脏的作用 肝硬化腹水一旦形成,会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使肾灌注量减少,从而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后者又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加,这些因素均能增加水。钠在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加重腹水的程度。
腹水饮食
1.饮食中应含营养丰富的优质蛋白肝炎肝硬化患者,特别是并发肝腹水时,由于腹胀和食欲缺乏,蛋白质摄入量减少;再加上从腹水中损失的蛋白质,使体内蛋白质含量降低,尤其血浆白蛋白降低,而血浆白蛋白降低易导致或加重肝腹水、下肢水肿。适当进食蛋白质(尤其优质蛋白)饮食有利于增加血浆白蛋白,起到减少或预防肝腹水的作用。饮食以选择营养价值高的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鱼、瘦肉、乳类等,植物蛋白和豆制品也较好,可按每千克体重给予1.5~2.0克计量。晚期肝硬化患者应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如有肝性脑病先兆表现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每天不超过20克为宜,并以植物蛋白为主。
2.饮食中应有足够的热能成年患者每日需8368千焦(2000千卡)左右的热能,再根据体重及有无发热等情况作适当的调整。饮食中糖类要占每日总热能的70%左右(约400克主食),以米面为主食,脂肪摄入不宜太多,每H不超过20克为宜。
3.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食中应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补充因腹水而丢失的部分。这主要靠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
临床上肝腹水的症状都有什么
临床上常见的肝腹水症状:
小量腹水通常不引起症状,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适,出现呼吸短促,医生叩诊时腹部呈浊音。大量腹水致腹部紧张或突出。某些腹水病人,关节因水分过多而肿胀。这是常见的肝腹水的症状。
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呼吸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系腹水通过膈淋巴管或经瓣性开口进入胸腔所致。
非肝脏疾病如癌症、心衰、肾衰竭和结核病也可引起腹水。肝病患者,液体由肝、小肠表面漏出,往往由多种原因联合作用而致,包括门静脉高压,血管保留水分能力降低,管理体液的激素和化学物质变化等。
肝腹水可导致的并发症:
肝腹水是肝硬化、肝炎等肝病失代偿期的病理表现,可并发肝坏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感染、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1、肝坏死:肝腹水形成后由于液体大量渗入腹腔,导致血液浓度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血液黏度增大,血流缓慢,可引起低血压或休克,出现肝脏缺血缺氧,加剧肝细胞坏死。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腹水患者由于血液浓缩,血液缓慢,血液凝集性增高,可促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形成,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
3、感染:腹腔内积液得不到及时的排除,有利于细菌生长,进行腹腔穿刺或放腹水时,更易引起继发感染,可引起继发性或原发性腹膜炎,表现为发热、腹痛与腹壁压痛和反跳痛,血白细胞可有增高,腹水混浊,腹水培养有细菌生长
4、肝性脑病:血浆白蛋白和电解质随腹水进入腹腔,使血浆蛋白和电解质降低,引起低蛋白血症和低钠、低钾、低钙、低镁等血症,使血浆胶体和晶体渗透压降低,又促进肝腹水的形成,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5、上消化道出血:多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可因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等引起,常表现为呕血与黑便。
血浆白蛋白预防肝腹水的作用
血浆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肝硬化发生时就已经说明肝功能出现了障碍,由于肝细胞的受损,白蛋白的合成自然会受到影响,合成量自然会显着减少,这样就造成了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在门静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静脉血管内渗透之腹腔,所以就形成了腹水。
通常情况下,认为血浆白蛋白为30g/l时为临界数值,白蛋白小于30g/l时,常可发生腹水。此外,也有人提出交替渗透压(pa)=546.2*血浆白蛋白(g/l)+114,正常值为3795.2pa,如果低于2356.6pa时,常可形成腹水。
提示:血浆渗透压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溶解在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另一部分来自于蛋白质。晶体渗透压是维持细胞内外平衡的,胶体渗透压是维持血管内外平衡的。
血浆白蛋白预防肝腹水的作用:经过了上述几点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这种方法一直肝腹水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的降低肝腹水病情的发生。
引起肝腹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肝硬化:这是导致肝腹水的原因之一,人们在发生肝硬化后,患者在失代偿期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腹水,因此人们对肝硬化这种疾病要积极进行治疗。
肝癌:人们在受到肝癌的影响后,也会导致肝腹水出现,肝腹水一般是在肝癌的晚期出现,属肝癌并发症。它主要由于门静脉癌、受压或腹膜转移所致,所以人们要及时治愈肝癌。
重型病毒性肝炎:这类肝炎如果不早日进行治疗,也会导致患者发生肝腹水,人们如果出现腹水也可能是由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引起,腹水多少与病情呈正比,一般发生于黄疸加重后,为漏出液,因此如果想要治愈肝腹水,应该先治愈这些疾病。
低白蛋白血症:这也是肝腹水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也会导致人们出现肝腹水,人们会由于肝脏的病变,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摄取,最后导致营养不良,以及各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者合成障碍。而当白蛋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导致患者出现肝腹水这种疾病。
人们在受到非常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后如果不及时治愈,也会导致肝腹水出现,因为肝功用损伤会使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功能不全,导致水、钠潴留,这也可以是重型肝炎产生腹水的因素之一,所以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在了解肝腹水的形成与什么原因有关后,要做好对应的预防工作,现在有些人会由于血浆白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功能减退、以及肝坏死后纤维组织增生、肝内血栓性静脉炎所致门静脉压增高有关,建议患者能及时治愈这些疾病,这样才能避免肝腹水出现。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理是什么
(1)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障碍,使白蛋白的合成显著减少,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门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脉血管内渗至腹腔内而形成腹水。一般认为血浆白蛋白<30g/l为一临界数值,白蛋白<30g/l时常发生腹水。另有人提出下列公式:胶体渗透压(pa)=546.2×血浆白蛋(g/l)+114。正常值为3795.2pa,如低于2356.6pa,则常有腹水形成。
(2)门脉压力增高:现已明确,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内血管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使门脉系统内的流体更易渗入腹腔内。
(3)淋巴漏出增加:肝硬化时的再生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致使淋巴漏出增加,某些淋巴液无疑会进入腹腔而引起腹水。于手术中可见淋巴液从肝门淋巴丛以及肝包膜下淋巴管漏出,并发现胸导管明显增粗,有时可相当于锁骨下静脉口径。另外,有人发现淋巴管的外引流可使肝脏缩小、腹水减少、脾内压力降低及曲张静脉出血停止。因此,有人指出腹水的形成与淋巴液产生过度与引流不足有关。
(4)醛固酮等增多:醛固酮(可能还有抗利尿激素)在正常情况下系在肝内灭活,肝功能不全可引起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不足,造成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这两种激素均能引起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从而引起水、钠进一步的潴留,形成腹水。
(5)肾脏的作用:腹水一旦形成,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使肾灌注量减少,从而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后者又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加,这些因素均能增加水、钠在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加重腹水的程度。
(6)第3因子活力降低:近年来发现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另一作用是引起第3因子的活力降低。第3因子是一种假设的排钠性体液因子,这一因子可根据血容量的改变,控制近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在肝功能不全而有腹水形成以致有效血容量减少时,这一因子的活力即减低,从而使钠的重吸收增加。
肝腹水的原理
首先,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在正常情况下,腹腔内约有50ml的液体,对肠蠕动起润滑作用。若腹腔液体量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一般肝炎病人不会出现腹水,只有在重型肝炎、肝硬化时才会出事腹水,它是肝硬化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但是极个别重病慢性肝炎患者也会出现少量腹水。出事腹水时首先感到腹胀,尿量减少。
下面从病理学上分析,肝脏严重损害及肝硬化时形成肝腹水的原因是:
①广泛肝细胞坏死、增生,影响门静脉循环,引起门脉高压。若有纤维化,门脉压力更高。血浆成分被迫渗入腹腔。
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训,有利于液体漏出。
③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利于血管内液体向血管外转移。
④体内醛固酮水平增高,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引起体内钠、水潴留。
⑤肝脏淋巴液形成增多,促进腹水形成。
⑥并发肝肾综合症,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使腹水加重。
⑦其它:如缓激肽的减少、心钠素的增加、肾小动脉的痉挛、前列腺素e的改变等。
肝硬化腹水的原因
1.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在肝脏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发生障碍,会引起白蛋白的合成显著减少,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门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脉血管内渗至腹腔内而形成腹水。一般认为血浆白蛋白< 30g/L为一临界数值,白蛋白<30g/L时常发生腹水。另有人提出下列公式:胶体渗透压( Pa)= 546.2×血浆白蛋白(g/L) +114。正常值为3795. 2Pa,如低于2356. 6Pa,则常有腹水形成。
2.门脉压力增高。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可引起肝内血管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使门脉系统内的流体更易渗入腹腔内。
3.淋巴漏出增加。肝硬化时大量的再生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致使淋巴漏出增加,某些淋巴液无疑会进入腹腔而引起腹水。于手术中可见淋巴液从肝门淋巴丛以及肝包膜下淋巴管漏出,并发现胸导管明显增粗,有时可相当于锁骨下静脉口径。另外,有人发现淋巴管的外引流可使肝脏缩小、腹水减少、脾内压力降低及曲张静脉出血停止。因此,有人指出腹水的形成与淋巴液产生过度与引流不足有关。
4.醛固酮等增多。醛固酮在正常情况下是在肝内灭活的,一旦肝硬化引起肝功能不全,会引起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不足,造成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这两种激素均能引起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从而引起水、钠进一步的潴留,形成腹水。
5.肾脏的作用。肝硬化腹水一旦形成,会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使肾灌注量减少,从而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后者又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加,这些因素均能增加水.钠在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加重腹水的程度。
6.第3因子活力降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另一作用是引起第3因子的活力降低。第3因子是一种假设的排钠性体液因子,这一因子可根据血容量的改变,控制近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在肝功能不全而有腹水形成以致有效血容量减少时,这一因子的活力即减低,从而使钠的重吸收增加。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细胞移植术的出现给众多肝硬化患者带来了福音。细胞治疗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治疗方法,细胞疗法治疗肝硬化效果显著、痛苦小、副作用小,手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而且其费用低廉,与肝移植相比,能够被大多数患者接受,被称为“平民化的肝移植”,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吃葡萄有什么好处 对抗肝炎
肝易出问题的人适量吃点葡萄。因葡萄中含有天然活性物质、葡萄糖及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对保护肝脏、减轻腹水和下肢浮肿的效果非常明显,还能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转氨酶,对肝不好甚至肝炎患者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