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冬季中药泡澡的方法

冬季中药泡澡的方法

菊花泡澡

配方:鲜菊花500至800克、水

做法:将菊花与水同时放入锅内熬成汁水,在倒入浴盆等冷却至适宜的温度时即可泡澡。

功效: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及平肝明目的功效,而用菊花泡澡可让肌肤保持柔嫩。

葛根泡澡

配方:葛根50至100克

做法:将葛根熬煮成汁后,倒入浴盆,待水温适宜后即可泡澡。

功效:葛根具有除斑消痕的疗效,用葛根泡澡可以消除老年斑及汗斑,比较适合肤色黝黑及中老年人使用。

蓟草泡澡

配方:蓟草

做法:将蓟草洗净后加入锅内熬煮半个小时,煮好后再过滤去渣,然后等温度冷却至适宜的时候即可泡澡。

功效:蓟草是一种具有止血散瘀的菊科植物,用蓟草泡澡可起到止血的效果,以及可以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

桑叶泡澡

配方:干桑叶100克

做法:将桑叶放入锅内熬煮10至15分钟后,待水温适宜时即可泡澡。

功效:桑叶具有散风清热及明目的功效,用桑叶泡澡可令肌肤变得更加柔嫩,尤其适合肌肤粗糙的人使用。

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 中药泡澡注意事项

1.中药泡澡时用药必须遵循中医基本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切忌随意用药。

2.高热,严重心脏病,恶性肿瘤患者禁用。

3.浴液温度要适中,不可过热,以免烫伤。

4.泡澡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风吹,防止感冒。

5.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泡澡,空腹泡澡易导致虚弱晕倒,饱腹泡澡会影响消化。

6.泡澡过程中发现有皮肤过敏现象,宜停止治疗,或是更换治疗方子,若有皮肤破损现象,可根据病情选用适合的用药方法。

中药泡澡助眠排毒

中药泡澡的10大好处

1、出汗、排毒。

2、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妇科病。

3、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

4、改善心脏的输出量,改善了心脏功能。

5、改善全身微循环。

6、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助消化。

7、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

8、易睡安眠。

9、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

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

中医推荐的几个草药浴小秘方

金银花浴:取金银花15克,水煎,去渣取汁,将此汁液兑入洗澡水中,浸泡20分钟并反复搓洗。

菊花浴:取菊花30克,水煎,去渣取汁,将此汁液兑入洗澡水中,浸泡20分钟并反复搓洗。

绿豆汤浴:取绿豆250克,水煎,去渣取汁,将此汁液兑入洗澡水中,浸泡15分钟并反复搓洗。

西瓜浴:将西瓜捣烂取汁涂抹在身上或将西瓜皮直接搓擦身体各部位10分钟,然后用温热水冲洗干净。不仅可防治痱子,还能使皮肤光洁如玉。

药浴的禁忌:

1、饭后、运动后、酒后不要立即药浴。

2、感冒时,药浴要注意保暖。

3、有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好,或有皮肤病,传染病的人不宜药浴;年纪大的,或有高血压而病情又没有控制好的人不宜药浴;孕妇、女性生理月经期不宜药浴。

冬季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

中华药浴文化源远流长,依据中医脏腑经络表里相通,内外循环机理,将相关的药物溶于煮沸的水中,采用温热法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物效应发挥治疗和保健作用。总之中药泡澡益处多多,以下分享十点好处:

1、出汗、排毒。

2、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妇科病。

3、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

4、改善心脏的输出量,改善了心脏功能。

5、改善全身微循环。

6、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助消化。

7、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

8、易睡安眠。

9、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

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

中药泡澡的6个注意事项

1、中药泡澡要对症下药

中药浴必须请中医师针对病情对证下药,并按照医嘱制作药汤,切勿盲目自行择药。

2、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

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一般而言,热水药浴(39℃~4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药浴温度,以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

中药泡澡好吗 中药泡澡要注意什么 如何使用中药泡澡

3、泡澡的位置有讲究

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由于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眩晕或晕厥。如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盆,平卧在休息室床上,同时给病人喝些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或用冷水洗脚,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4、泡澡的时间要选好

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

三伏天用艾叶泡澡的好处 三伏天泡澡用什么药材

如果是以养生保健为目的的泡澡,建议可以选择一些调理脾胃的药食两用的药材,比如薏仁、红豆、芡实、茯苓、淡竹叶、蒲公英、马齿苋等,具有去湿健脾、利水消肿、凉血止血、益气养血的功效。

如果是要用中药泡澡进行疾病治疗的话建议先去医生处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病症来进行用药,避免自行盲目选择,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如何用中药祛除寒气

中药茶饮祛除寒气

想简单喝茶饮消除寒气,可先准备黄芪3钱,当归、桂枝各1.5钱,麦冬5钱,将全部材料分成4份,每份加250ml沸水,焖约5~10分钟,即可当茶饮用,4份材料在2天内喝完即可,具补气养血、温暖手脚功效。

中药泡澡祛除寒气

如果要制作泡澡油,则准备桂枝、艾叶、当归及沙参各2钱,将所有中药材切细块,放入500ml橄榄油中,浸泡15天后过滤药材即可,浸浴时加入约5滴泡澡油,可温暖散寒,建议泡澡约10分钟,且水温与体温相似即可,一般人每周可泡澡3至4次,糖尿病、皮肤易过敏或心脏病患者,每周2至3次即可,以免次数过于频繁影响病况。

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

1.用药材熏洗,熏蒸,浸浴等药浴疗法通过热和药的共同作用,可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升高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降低血管紧张度,减少外周阻力,防治脑血管疾病;还能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改善肝功能,防治某些肝脏疾病。再者,药浴还能改善肢体炎症的充血,水肿情况。

2.中药熏洗疗法,通过热和药的共同作用,可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特别是加入当归,丹参,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更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水肿和血肿的消散;以丹参,艾叶,透骨草,藿香等制成的浴液,可明显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动物微循环障碍,加快微动脉,微静脉的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

3.温热刺激可以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加入药物,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可具有协同作用,更能增强机体的非免疫性功能。

4。黄连,黄柏,银花,连翘,地丁,蒲公英等均有抗菌,抗病毒,对局部具有较好的消炎解毒作用;蛇床子,知母等对皮肤真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用此制成的药液对局部炎症有直接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药效及温热作用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氧供给,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炎症的消失。

中药泡澡有哪些种类

目前的市场常见的药浴种类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全身浴、坐浴、足浴,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须要把溶解好的药水倒入调好水温和水量的浴盆或浴桶中,然后把身体泡在水里即可。人在泡浴的过程中逐步可以感受到身体发生的变化。

1、全身浴:对于无禁忌症者可选择全身浴,针对各种亚健康状况,效果显着,刚开始泡浴可能会感觉身体不适,但泡过以后却非常舒适。

2、坐浴:针对妇科,增强免疫力条例周期不适。不方便全身泡浴者可以选择坐浴。

3、足浴:适合所有人群,舒经活络、促进睡眠、缓解精神压力、缓解足部及小腿肌肉关节酸痛,方便易用。

4、瑶浴:主要有、排毒养颜、养心安神、妇科炎症、月子调理、舒筋活络、十二级通脉、减肥降脂、活血化瘀、驱寒去湿等长期使用效果显着。

5、苗浴:调节血脂、血糖、血压、舒缓疲劳、护肝养肾、养神醒智、骨质增生、缓解疼痛、静脉曲张、排毒散寒、健脾养心、强筋健骨、增强免疫、活血通络。

6、藏浴:护肝利胆、三高调理、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腿疼痛、健脾养胃、排毒养颜滋养卵巢、失眠多梦、腰背酸痛骨质疏松、调理心脑血管。

泡澡后艾炙好还是直接艾灸好 中药泡澡可以马上艾灸吗

不建议马上艾灸。

用中药泡澡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同时艾灸也会引起血气上行,如果泡澡后马上艾灸的话可能会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对身体来说气血消耗比较大,所以不建议泡澡后立即艾灸。

建议泡完澡后可以至少先休息半个小时左右,待身体状态平复至正常之后再进行艾灸,这样对身体来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治疗效果才是最好的。

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 镇痛

药浴的温热刺激对皮肤神经末梢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可以减轻疼痛,同时药效又可以止痛,因此,中药泡澡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什么中药泡澡好 消炎

黄连,黄柏,银花,连翘,地丁,蒲公英等均有抗菌,抗病毒,对局部具有较好的消炎解毒作用;蛇床子,知母等对皮肤真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用此制成的药液对局部炎症有直接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药效及温热作用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氧供给,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炎症的消失。

相关推荐

老人心脏不好泡澡别太久

进入冬季以来,心内科的病人骤然多了起来。一位68 岁的李姓患者本来就有心脏病,当天早上到家附近的浴池去泡澡,从8 点一直泡到10 点。这时,该患者忽然觉得心脏有些难受,于是来到更衣间,打电话叫儿子把家中的药拿到浴池。打完电话后,这名患者继续泡澡。然而就在儿子把药送到浴池的时候,该患者在起身的瞬间忽然倒地,不省人事。家人和工作人员立即将其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宣布其已经死亡。 其实,这名患者在发现心脏难受时应该尽快离开浴池。而作为一名心脏病患者,其也不应该花太长时间泡澡。比起其他季节,冬季可供娱乐、休闲的

冬天用什么泡脚最好 冬季中药泡脚偏方

下述中药泡脚偏方虽然功效有差异,但是用法类似。 中药泡脚用法:将中药材放入3L水中,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继续煮15分钟,取药汁泡脚。药汁温度控制在40°C左右,以不烫脚为宜。 1、风寒感冒足浴方 中药材:荆芥10g、防风10g、苏叶10g、葱白5段、生姜5片。 2、风热感冒足浴方 材料:白菊花10g、板蓝根10g。 3、高血压足浴方 材料:冬桑叶50g、茺蔚子30g、桑枝30g。 4、失眠足浴方 材料: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1~2两)。 5、足跟痛足浴方 材料:五加皮30g、川芎50 g、红花20

天冷泡澡可以减肥吗

老祖宗的智慧-中药泡澡不光能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还能帮助美容瘦身哦!泡澡的过程中,借由舒适的温度,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改善淋巴循环,同时还能消水肿,好处多多。如果在泡澡的时候加入一些中药材料,效果会更好。下面就让爱秀美小编为大家详细来介绍一下中药泡澡减肥的方法。 中药浴作法 1.泡澡的材料不能直接加入到浴缸之中哦!要先将中药材冲洗后再使用,干花类的除外,然后放入到纱布袋中装好封口再放置于浴缸中。 2.泡澡前,浴缸中先放入一半的热水,然后将装好的药材放入浸泡10分钟左右。 3.然后再开始加入冷水调整水温,

中药泡澡因病选药因人而异

中药配方因病而异 药浴法属于外治法,患者用药液洗浴全身或局部,药物主要通过皮肤吸收,依靠经络血脉的运行,可直达腑脏,从而发挥相应的治疗效果。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 此外,药浴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洗全身的称“药水澡”;局部洗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以烫洗最常用。 常见夏秋季药浴配方 中药泡澡以活血通络为指导原则,辅助治疗不通之痛,可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振奋精

中药泡澡好处多润肤又通络

从现代医学上来看, 洗澡本身就能促进血液循环。 洗澡时, 汗毛孔开放, 呼吸加快, 加入浴水中的中草药成分, 能通过开放的皮肤毛孔被吸收; 一些挥发性药物的分子, 则通过呼吸道吸入, 可以达到健身和治病的目的。 依据中医脏腑经络表里相通、 内外循环的机理,将相关的药物溶于煮沸的水中, 采用温热法使药物透过皮肤、 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 血脉、分布全身, 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物效应, 也能发挥治疗和保健作用。 不过, 中药泡澡也有必须注意的事项: 1. 药浴时, 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药物应避免使用, 具体选药

高血压泡脚药方

高血压泡脚药方 冬天用什么中药泡脚可降高血压?在寒冷的冬天,高血压患者朋友特别适宜用中药泡脚的方式来养护健康。在热水泡脚的同时,如果能在热水中加上中药,对某些高血压患者来说,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强身保健作用。下面介绍几种配制方法简单的冬天用中药泡脚药方:高血压泡脚药方 高血压患者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高血压患者患者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一些高血压患者冬季需要活血补肾,可选择当归、赤芍、红花、川断等。有些高血压患者到冬天皮肤干燥、容易皴裂,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

中药泡澡6大注意事项

《黄帝内经》中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对因外邪侵入而致病者,用热水浸浴,使之出汗,让邪从汗出),《礼记》中有“头疮则沐,身有病则浴”,清朝着名外治大师吴尚先在《外治医说》中将药浴细分为洗、沐、浴、浸、浇、喷等,认为内、外、妇、儿、五官科之疾,皆可用药浴法。 中药浴是根据中医辨证,将选择的中草药煎成汤液,稀释后进行沐浴的一种水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中药浴操作简单,廉价无痛苦,只要在医生指导下选对药、按正确的方法使用,相对而言安全可靠,能避免其他给药途径所引起的毒副反应,便于患者实施自我药疗。

中药泡澡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药泡澡要注意这几点: 1、遵循医学基本理论,进行辩证施治,切忌随意用药。 2、高温、严重心脏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禁用。老年人或者婴幼儿不宜单独洗浴。 3、浴液温度要适中,不可以过热以免烫伤。 4、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风吹,防止感冒。 5、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沐浴。空腹沐浴易虚脱、饱腹沐浴会影响消化。 6、沐浴时若发现皮肤过敏者,应该停止沐浴,皮肤有破损的情况,应该咨询医生,选用适宜的用药方法。 7、沐浴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宜休息10-15分钟,再活动。

中药泡澡6大注意事项

1、中药浴必须请中医师针对病情对证下药,并按照医嘱制作药汤,切勿盲目自行择药。 2、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一般而言,热水药浴(39℃~4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药浴温度,以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应低于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 3、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

什么中药泡澡好 改善微循环

中药熏洗疗法,通过热和药的共同作用,可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特别是加入当归,丹参,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更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水肿和血肿的消散;以丹参,艾叶,透骨草,藿香等制成的浴液,可明显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动物微循环障碍,加快微动脉,微静脉的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