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肾移植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1、 手术后早期及恢复期(术后一个月内)的饮食:这时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及热量以维持正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的危险。肠蠕动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蛋花汤等。但不要过早饮牛奶,避免引起腹胀。继而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汤面条、鸡蛋羹、黑鱼汤等,并逐渐过渡到普食。
2、 家庭康复期的饮食:这时离开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加之食欲明显增加,体重增加较快,这时就需要制定长期饮食管理目标。
1)、水: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
2)、盐:手术后早期应低盐饮食,一般每天盐的摄入3~4克。半年后每天少于6克。
3)、碳水化合物:包括米饭及面食。每天摄入量为300克左右。
4)、蛋白质: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量为100~150克,主要食用牛奶、鸡蛋、瘦肉、黑鱼、鲤鱼、鲫鱼等。
5)、脂肪:不食油炸食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鱼子、猪蹄、肉皮、鸡皮等的摄入。推荐食用植物油、鸡油、鱼肉等。
6)、钙:可间歇进食含钙丰富的牛奶、排骨等。熬骨头汤时可适当加点醋,这样可增加钙的溶解吸收。
3、 禁食用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物及保健品:如白木耳、黑木耳、香菇、红枣、蜂王浆、人参、黄芪、党参、太子参、保龄参、西洋参、猪苓多糖、灵芝等。
4、 注意饮食卫生: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故选择食物一定要新鲜,质量好,忌用腐败变质的食品。
肾移植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以上的内容,从食疗的角度告诉我们,患者应当怎样恢复身体元气以及精力。而且,以上所提到的饮食禁忌,这些“雷区”,患者和患者家属要牢记是万万不能轻易触碰的,术后恢复也是重要时期,食疗让恢复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肝脏移植饮食保健
—般情况下,肝移植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即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起始以易消化的鸡蛋羹等为宜,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应以低糖、低脂肪、高维生素和适量的优质蛋白(动物蛋白)为原则。
1、钠盐:手术后早期和康复期均需低盐饮食,每天食盐约3~4g,如无高血压、水肿、尿少等,可以适量增加食盐,每天不超过6~8g(计算方法:普通的牙膏盖每盖约容纳6g食盐)。
2、蛋白质的供给:免疫抑制剂能加速蛋白质的分解,抑制合成,从而使蛋白质消耗增加,宜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供给,对于肝移植后蛋白质的供给应以优质蛋白为主。优质蛋白质主要是动物性蛋白,如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植物性蛋白如大豆、花生,代谢后会产生大量胺,加重肝脏的负担,宜少食用。在动物性蛋白里,最好以鱼、禽、蛋为主,鱼、禽肉又称为“白肉”,猪、牛肉等又称为“红肉”,“红肉”较“白肉”含有更多的胆固醇和脂肪,因此“白肉”更利于身体健康。肝移植术后即使肝功能正常,蛋白质的摄入仍需注意不宜过高,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一般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l~1.2g蛋白质即可,儿童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3g。慢性移植肝功能损害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宜控制在0.5~0.6克/公斤左右。计算方法:300毫升牛奶或2个鸡蛋或瘦肉50克可以供给9克优质蛋白。
3、严格控制糖的摄取:多食糖容易诱发糖尿病,而且免疫抑制药本身就可能诱发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而且会影响移植肝的功能,增加排斥的机率。因此,应该加以重视,少吃甜食,一些中药如:板蓝根、茵陈、复方联苯双酯等亦应慎用。水果150~200克/天,一般以不超过250克/天为宜。
肾移植应把握好手术时机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两个肾脏,左右各一、位于腰背部。肾脏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首先是泌尿功能,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有毒的代谢废物,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还具有内分泌功能,有助于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的产生、调节钙和磷的吸收。因此,一旦肾功能受到损害,就必然影响身体健康。由于人体有两个肾脏,具有很强大的代偿功能,单侧肾脏的病变,一般不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往往是双侧肾脏的病变,随着病变的进行性加重,出现程度不同的氮质血症。
并非每个肾功能异常的病人,都需要进行肾移植。一般来说,首先需在肾脏内科就诊。采用必要的检查手段,以明确病因;接受内科治疗,改善氮质血症、减缓疾病的进展。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形成所谓“终末期肾病”,那么必须及时采用“肾脏替代疗法”——透析或者肾移植。即采用“人工肾”的方法、或者在患者体内移植一个正常肾脏的方法,替代患者自身的功能已经严重丧失的肾脏。总体而言,肾移植和透析两种治疗方法,对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效果相似。但是肾移植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只要条件具备则尽可能进行肾移植,这也是医学界和患者的共识。
透析分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在等待肾移植前,肾衰竭患者通常首先采用透析的治疗方法;也有一些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适合进行肾移植,要终身接受透析治疗。那么,什么是肾移植呢?肾移植是将一个功能正常的肾脏(由亲属或脑死亡者捐献),移植到患者的右侧或者左侧的下腹部髂窝处,以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替代患者自身的已失去功能的肾脏。
总之,当患者出现终末期肾病后,一定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医院就诊,完善各方面的检查、进行全面的评价。如果符合条件,则进入等待移植者名单。对于等待肾移植的病人,早日接受移植手术是每位病人的希望。但为了能够保证手术安全,一般病人的心胸比例要低于5%,血压稳定,心肺功能正常,病人能够下床自如地活动,生活自理。在透析期间,病人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严格控制饮水量,合理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
随着供者器官短缺问题的越来越突出,更多的病人只能接受亲属捐献的肾脏。正常人捐献出一个肾脏后,一般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美国超过50%的肾脏是来自亲属或者朋友的捐赠;在全世界范围内,亲属供肾移植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因此,也有一些病人在出现终末期肾病的早期,不经过透析,而直接接受肾脏移植。
好的肾源是肾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在普遍是亲属移植肾,这不仅体现了美好的亲情,也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心力衰竭析因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案。方法 本组肾移植术患者1707例,术后3月内共出现ahf121例,给予脱水,降血压,强心,吸氧等措施,分析肾移植术后ahf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月内ahf发生率与存活率分别为4.75%(81/1707)、96.3%(78/81)。患者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病史、感染、冷缺血时间、术后24h尿量与ahf发生相关(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对ahf高危患者应加强监护,发生急性心力哀竭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及抢救措施。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心力衰竭
由于尿毒症患者常伴有水钠潴留、贫血、全身情况差、心肺功能减退,加上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心血管疾病在肾移植术后的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 ,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较常见的危急表现,处理不当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探讨急性心衰的危险因素,在肾移植后针对高危病人加以个体化的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组患者急性心衰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分别为4.75%(81/1707)、3.7%(3/81),低于相关报道 。
我们发现一些因素可能是肾移植术后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子。高龄病人及伴有心血管或高血压病史的病人是急性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由于原发性心肌损害或心脏长期负荷过重,机体的代偿能力已接近衰竭。如果血容量突然增加或感染时,心脏常不堪重负,诱发心衰。冷缺血时间、24h尿量与心衰有关,提示良好的供肾会减少心衰的发生。我们近年来对高危病人尽量使用高质量供肾,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的下降可能与此有关。
肾移植病人早期发生急性心衰最重要的诱因是体液过多,出入量平衡是预防心衰的关键。我们认为,对于高危病人,在保证肾充分灌注的基础上,使其机体保持轻微脱水状态,有助于减少急性心衰的发生。移植术后早期常发生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衰竭(atn),使患者尿量不稳定。对尿量变化原因的判断失误是造成心衰的重要原因。移植术后尿少时有两个原因,其一为输液量不足,可加大补液量,一般可纠正肾功能不良;但尿少也可能由少尿性急性肾小管衰竭(atn)引起,此时补液过多就会造成心衰。肾移植病人术后尿量较多时,为维持足够灌注压以保证移植肾功能,必须补充足够的液体。但一味追求补足液体常造成循环系统的压力,如患者心功能不良就可能诱发心衰。因此,术后输入液体不宜过多过快,特别当术后早期尿量异常时更应控制补液。关于补液量目前有两种观点,即“量出为入”和前一日尿量再加500ml。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由中心静脉压与体重改变判断病人体内液体状况,实施个体化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移植术后发生急性心衰的另一个重要诱因是感染。由于身体机能不良、手术打击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病人免疫功能降低,极易并发各种感染。严重感染不但可能诱发心肌炎、心内膜炎,而且发热还会增加各器官代谢,加重心脏负荷。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常是急性心衰的直接诱因。因此,术后应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作空气培养。按时协助病人更换体位,嘱其咳出痰液,对痰液粘稠者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高危病人术后可以应用适量抗菌素,发现发热等感染症状后应及时对症处理并采取抗感染治疗。对高危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极为重要,我们在病房配备有经验的专业护士,移植术后持续72h中心静脉压、心电、脉搏、呼吸、氧饱和度监测。每30min检测生命体征一次。以后定期测量中心静脉压与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给予及时处理。急性心力衰竭时的缺氧和高度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尽快使之缓解。可立即高流量给氧,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加用50%酒精随氧气吸入可减少肺泡内的泡沫。减少患者体液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一般呋塞米快速静注可达到效果。患者肾功能不良时呋塞米可能无效,应及时采用超滤透析,尽快减少血容量以降低心脏负荷。降压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首选硝酸甘油,效果不佳时可使用压宁定或硝普钠。当患者烦躁时,吗啡皮下注射有助于镇静,降低耗氧量。
综上所述,对高危患者加强护理、科学管理输液量、预防感染、及时抢救是防治肾移植术后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另外,对患者饮食及心理的护理也会有所帮助。
肾病移植后房事重安排
肾移植手术后,如果“种植肾”能正常生存,是可以恢复其应有的功能的。除了完成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外,还能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随着肾功能的恢复,其中慢性肾衰竭时的性功能障碍,亦随成功的肾移植而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例如国内肾移植成功而存活了3年以上的已婚者中,有60.94%的人恢复了性功能。男性患者移植术后第一次遗精发生于术后2~180天,平均45天;女性患者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发生于术后5~90天,平均38天;第一次性生活在术后100~730天,平均240天。综合患者各方面情况,一般认为肾移植成功的病人,在肾移植术3个月后可有正常的性生活。至于生育能力的恢复,国内外亦有报道:成功肾移植后,若肾功能状态正常,可以生育。据调查,以换肾后3~4年妊娠者最多。多数专家认为,换肾后的妇女要求生育,应慎重,因为妊娠会引起肾功能的恶化,肾脏慢性排斥的发生率会增加,感染率亦升高,亦可能在妊娠过程中发生流产、早产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所以,有人强调不能过早怀孕。强烈要求生育的女性,在肾功能正常数年后妊娠为好。至于男性,没有生育时间的限制,性功能恢复后,部分人可恢复生育能力。
肾脏移植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
肾移植是将健康者的肾脏移植给有肾脏病变并丧失肾脏功能的患者,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项有效手段。肾移植因其供肾来源不同分为自体肾移植、同种肾移植和异种肾移植,习惯把同种肾移植简称为肾移植。其他两种肾移置则冠以“自体”或“异种”肾移植以资区别。
肾移植后会出现的并发症:
有些病人发生不可逆的慢性移植物排斥,其他后期并发症包括药物毒性,潜在的肾疾病再发,强的松副作用及感染,再者,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有所增加,发生上皮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大10~15倍,淋巴瘤的危险性大约30倍左右,肿瘤的处理与对非免疫抑制性病人的癌症相同,治疗鳞状上皮癌一般不需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但处理进展较快的肿瘤和淋巴瘤则主张暂停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在移植物受者,EB病毒有关的B细胞淋巴瘤十分多见,虽然已假定各种肿瘤都与应用环孢菌素和ALG或OKT3有关,而更像的是与采用更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过度抑制免疫相符合。
换肾也不是说换就能换的,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不一样的。换肾也要找到合适的肾源才能换,不合适的肾换上以后会容易出现人体排除的现象,这样的对生命也是有影响的。需要换肾的朋友对这方面也不要过于着急,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等待合适的肾源也是根本。
肾移植术后怎么饮食
肾移植术后怎么饮食,你对肾移植了解吗?肾移植就是将健康者的肾脏移植给有肾脏病变并丧失肾脏功能的患者,目前肾移植外科手术的技术还比较成功,下面看下肾移植术后怎么饮食:
肾移植术后怎么饮食
饮水
对水的要求肾移植前少尿及无尿的病人,需依赖血液透析机来脱水,也就是要提高透析液一侧的负压方能透析,这就使得细胞外液及细胞本身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所以病人有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对肾移植前的患者严格控制水的入量是必要的。然而,肾脏移植患者的尿量随肾功能的恢复而恢复后,就要鼓励病人适当地饮水。但由于肾移植术后尿量恢复是个生理过程,病人不再有以往的口干等症状,一般不想主动饮水,这时鼓励病人适当饮水以保持尿量,实际上仍是治疗措施之一。
吃的科学合理
肾移植术后,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加之应用激素类药物,病人的食欲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此时应相对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以免在短时间内体重增加太快,副食方面,优质动物蛋白如鱼,鸡、牛肉、瘦肉、虾等都可以吃,但要适量,不要暴饮暴食。如何判断蛋白的摄入量合格与否?可在复查尿素氮、肌酐之前的一周,将每日所进的蛋白量相对固定,然后看尿素氮化验指标,如果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可在上次的蛋白摄人量基础上,酌情增加蛋白的摄入量,一周后化验尿素氮,如果结果仍属正常,这说明此时的蛋白摄入量可被移植肾所接受,如果尿的化验结果有轻度升高,则说明此时的蛋白摄入量不能被移植肾所全部承受,应调整蛋白的入量,可较第一周稍多,但较第二周稍少。由于尿素氮作为判断肾功能,不如血肌酐真实,易受蛋白摄入量、感染、发烧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还要求病人自己细心去摸索,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蛋白摄入量,同时适当限制淀粉含量高(主要是主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量。因为如果主食入量太多,病人的运动量又少时,很容易增加体重,在短时间内,体重增长太多,就容易造成免疫抑制剂用量相对地不足,而诱发排异反应,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吃的干净卫生
肾脏移植术,由于大剂量服用免疫抑制剂,对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如果吃的不干净,很容易出现腹痛,腹泻。严重者可伴有高烧、呕吐,导致大量水份丢失,如不及时补充水盐、电解质,则会造成脱水,而使肾脏灌流量不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病人要注意个人卫生外,有条件的话,应尽量在家中进餐或自炊自用。外面买来的熟食,一定要进行加工后再食用。尤其在夏秋季节,生吃蔬菜瓜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谨防病从口入。
肾移植术后怎么饮食,看了以上介绍你对肾移植术后怎么饮食有了了解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专家说,肾移植后要注意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注意饮食调节,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小心并从口入!
换肾病人的饮食怎么做
肾脏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好好的治疗,有的病人会进行肾移植,换肾之后的患者除了有一定的适应之外呢,还需要关注饮食的,一般的换肾病人饮食一定要格外的小心一下的,其实饮食上面如果稍微不注意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换肾后的副反应的,那么换肾病人的饮食怎么样做呢,应该吃什么好呢?
1.忌吃滋补品
专家指出,一些补品的确会增加机体的免疫力,但是,对于接受了肾移植的患者而言,这些补品会干扰免疫抑制剂的作用,甚至会诱发排斥反应。他指出,以下几类食物和药物,肾移植患者都不要吃。
在食物方面,肾移植患者不要吃白木耳、黑木耳、香菇、鳖、狗肉等食物。“此外,虾、蟹、贝壳类海鲜以及老火靓汤、动物内脏等,容易导致尿酸升高,因此,患有高尿酸血症的肾移植患者忌用。”
在药物方面,别吃人参、蜂王浆、西洋参、党参、黄芪、 枸杞、 鹿茸、灵芝等中药;在服用干扰素、白介素、转移因子、疫苗等西药时也要慎重。
2.忌喝酒
专家说,酒精会干扰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吸收和代谢,增加肝脏、肾脏负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损害胃黏膜。对于有糖尿病的病人,酒精会导致低血糖,增加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有以上风险的肾移植患者最好戒酒。
没有这些基础病的其他患者,可少量饮酒,推荐饮用葡萄酒,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每天50~100ml。
3.忌抽烟
专家介绍,肾移植患者与普通人群的吸烟率没有差异。
“肾移植患者吸烟可导致心血管病、支气管肺炎、癌症和移植肾功能丧失。”他说,肾移植患者术后所面临的风险中,心血管疾病在国外居第一位,在国内仅次于感染居第二位,同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肾移植患者一直是癌症的高危人群,也是各种感染的易感人群,甚至被看作社区“流感”的前哨站。吸烟可以增加肾移植患者的每一个致命危险。尼古丁似乎成了肾移植患者的铁杆对头,对于尿毒症的患者,“尼古丁”和“移植肾”只能选一个。“吸烟的患者肾移植术后一定要尽可能戒烟,其实这在肾移植前就应该开始了。”
4.忌吃减肥药
专家指出,目前大多数减肥药是靠降低消化吸收功能,加重排泄来减肥,经常服用会导致腹泻,这会影响免疫抑制药物的吸收。“有的减肥药还含有脂肪替代物,也会干扰免疫抑制剂的吸收。”
专家说,肾移植患者如果需要减肥,可以采用减少能量摄入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结合的方法。比如,可以减少高脂食物用量,包括不吃肥肉、家禽去皮、炒菜少放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减肥幅度每周不要超过1公斤。”
换肾病人的饮食怎么样预防呢,有的饮食是很重要的,但是一些换肾后的病人不注意日常的饮食保健,觉得什么食物都是可以吃的,这样的想法是要不得的,很多的换肾病人饮食上还是要好好的调理一下的,对于什么食物能够吃,什么食物不能够吃上文讲述的很多了。